![]() 据说《哈佛女孩刘亦婷素质培养纪实》这本书的销量比《哈利波特》还要更高。这本书的内容就是写的考上了哈佛大学的天才少女的培养记录。 刘亦婷父母因此也成为了中国鸡娃的开山鼻祖,为了鸡娃无所不用其极,最终孩子“只”走到了美国中产阶级。 我并没有兴趣讨论鸡娃如何不讲人性,这话都已经说烂了。 我只是想讲讲,中国人眼里所谓的成功,到底什么是成功,走到哪一步算是成功,获得什么成就才算是成功,取得什么地位才算成功。 中国人极其执着于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衣锦还乡。我们对于成功的定义非常大,大到吓哭三岁小孩和八十岁的老头老太太。 一个孩子能全额申请哈佛大学的奖学金,这算是极大的成功,但是热搜点进去,文章是一种嘲讽的语气在描述,当年的天才少女,如今只成为了美国的中产。 对于刘亦婷的父母来说,鸡娃成功的第一时间就是写书昭告天下,让全天下的人都来瞻仰自己,崇拜自己,迷信自己的教育方法。正是“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的极致表现。 养了这么成功一个女儿,不让全天下都知道,不让江东父老都知道,我的成功不就等于没成功吗? 那我知道了,你是为了成功而成功,为了虚名而成功,不是为了改变生活品质,不是为了精神世界更丰富,也不是为了活得更通透、更自信。 不止是刘亦婷父母是这种心态,头条文章的编辑者也是这样的三观,满篇都是酱缸文化的精髓。 在他们看来,成为美国的中产算是人生的失败,一定要成为美国的富人才算成功,一定要登上福布斯富豪榜才是人生赢家。 我们的民众活得痛苦、纠结、难受、憋屈,就是因为这些三观扭曲或者利欲熏心的人整天在宣传错误的文化,营造了一种不赚大钱,不获得巨大的名气就不算成功的环境。而不算成功就是失败,没有其他的定义。 怎么?从赤贫到温饱不算成功吗?从温饱到小康不算成功吗?从小康到中产不算成功吗?非得是从赤贫一步跨跃到福布斯富豪榜上才算成功吗? 从内心纠结痛苦,放不下内心的郁结之事,看不开求而不得的痛苦,想不通世间的不公;到看得开、放得下、想得通、过得去,心情舒畅闲适。 这不叫莫大的成功吗? 非要所有人一起去追求名利,为了名利拿健康拼,直至临死前都觉得银行卡的金额后面少了一个零,这样才叫成功吗? 当下的国人都过得这么痛苦,这么不幸福了,为什么还在宣扬这种酱缸文化,大家需要的是平和、是温暖、是小确幸、是闲适舒缓。 这种垃圾文化的洗脑效果非常强烈,那位头条文章的编辑者对于这种洗脑手段得心应手,非常娴熟,一看就知道是个中老手。当然,他们可能是为了宣传人才不要去美国,得留在国内才能发展得好。 我只是想起多年前的一件事,当年我才毕业的时候,发了疯地想要赚到年薪百万,玩命地工作,连出租屋都不怎么回,有时候晚上就睡在公司。一直都觉得自己不够成功,内心有种羞愧感,觉得辜负了父母的期待,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 后来有一次回家,长辈对我说的是,你原本是待在一个很大的坑里面,现在你不只是从坑里面跳出来了,还跳上了桌子,这对于你来说已经是成功了。 积极努力地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成功,日子越过越好就是一种成功,没有谁规定要赚多少钱,走到什么阶层才算成功,法律里没有写这一条,辞海里也没有写这一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