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方的家

 太原老街图书馆 2024-01-21 发布于山西

节目历史

节目背景

《远方的家》栏目旨在为公众提供实用的旅游资讯,引领公众选择旅游目的地和出行方式,展示中国的自然人文之美和中国人眼中的世界之美,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通过放松的表述,旨在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旅游体验和中国之旅公共大百科[1]
2011年,《远方的家》栏目推出的大型系列节目《边疆行》以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电视传播的吸引力、感染力为立足点,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着眼于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着眼于提升编辑记者能力素养,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6]
2015年《远方的家》栏目为配合暑期生活,开设了一个以学生游学体验为主题的节目类型——《暑假去游学》,以打造适应学生以及家长共同收看的文化旅游节目[7][8]
2016年《远方的家》栏目组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主题,找准电视节目与国家战略的对接点,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以国家战略为抓手和出口推出《一带一路》系列节目[9]
《远方的家》特别节目《国家公园》系列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以来第一个有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旋律的系列节目[1][10]

节目变化

《远方的家》栏目自2010年12月1日播出后的一两个月,找不到清晰的节目定位,收视率不稳定[11]。2011年7月11日起,栏目全新改版,先后打造了《边疆行》《沿海行》《北纬30°·中国行》等大型系列作品[1]

节目内容

早期节目

《远方的家》栏目早期节目采用演播室主持人和记者、嘉宾室外采访拍摄的形式,将体验式的行进拍摄和演播室访谈相结合,强化互动环节。首期节目《大隐之地 有福之州》于2010年12月1日播出,通过旅行者“深度游”这个视角,介绍了福州人文荟萃的三坊七巷、历史悠久的温泉文化以及闽菜代表佛跳墙,同时也反映出当代中国人旅行态度和生活观念的变化[1][12][13]

大型系列节目

自2011年7月11日起,《远方的家》栏目全新改版,先后打造了《边疆行》《沿海行》《北纬30°·中国行》《百山百川行》《江河万里行》《暑假去游学》《长城内外》《一带一路》《国家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地》)《长江行》《大运河》《行走海岸线》《黄河行》(《天下黄河》)《沿海看中国》等大型系列节目[1][12]
节目名称
集数
播出日期
主要人物
节目主题
节目亮点
《边疆行》
100
2011-07-11至2011-11-25
周雪梅吴丹蔡丽娜刘莎覃玫吴泓甫孙天笑谭文颖王瑶洁彭祖田川
壮美、质朴、爱国
1.节目通过外景记者真实生动的旅行体验,展现出一个发展变化中的真实的中国边疆形象
2.以新闻纪实的手法,用边行走边观察的方式,关注民生、关注自然
《沿海行》
112
2011-11-29至2012-05-09
彭祖、王瑶洁、吴丹、王静李七月、谭文颖
开放、活力、创新
1.以旅游节目的视角展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沿海地区所发生的变化
2.反映沿海地区人民的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展现沿海地区和谐的社会环境
《北纬30°·中国行》
189
2012-06-01至2013-03-26
王静、周雪梅、王瑶洁、蔡丽娜、吴丹、李七月、谭文颖
自然、家园、文化
1.展示中国的北纬30度带上包括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社会发展在内的全景式图画
2.采用记者边体验边播报的方式,比普通纪录片多了热情参与的主持人,多了主观的倾向性
3.节目拍摄周期长,制作精良,富有文化含量和文化品格
《百山百川行》
239
2013-04-22至2014-03-20
李七月、谭文颖、王瑶洁
美丽中国
1.节目以中国的百座山峰为主线,以与山脉相生相伴的江河为副线,以生活在山川间的民众为主体
2.节目坚持行走、发现、体验和反馈的形式,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
3.《百山百川行》似一本蕴藏着动人故事的彩色《山海经》,一部闪着鲜活面容的华夏山川的影像风土志
《江河万里行》
280
2014-04-28至2015-06-15
李七月、蔡丽娜、谭文颖、唐天骄、王瑶洁
文明、环境、梦想
1.节目以中国的大江大河及其支流为主线,以不同流域的自然人文风情为载体,以生活在江河沿岸的民众为主体,全景速写中国江河的自然风貌以及“人水相依”的生活图景
2.节目以水为媒介,真实记录生活在水边的基层民众的人生故事和生活梦想,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历史内涵,关注当下社会的新风尚、新气象,用电视化的语言呈现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愿望
《暑假去游学》
34集
2015-07-14至2015-08-31
谭文颖、唐天骄、刘灏玥孙亚鹏、王静
用镜头探索自然之美、用心灵感受人文之奇
节目采用“主持人+业内嘉宾+学龄群体”的体验式采访方式,通过实地拍摄,讲述各行各业幕后的精彩故事和典型人物
《长城内外》
194
2015-09-28至2016-07-21
唐天骄、谭文颖、胡鑫张梦路
寻找长城历史印记,聚焦时代变革,展现家国魅力
1.节目将镜头对准长城,以长城为主线, 以历史为经,以现存的遗址为纬,揭示自古以来鲜为人知的长城史料
2.讲述了当今人们热爱长城、保护长城的动人故事
《一带一路》
534
2016-08-29至2020-01-13
谭文颖、王静、张梦路、蔡丽娜、王京京、唐天骄、孙亚鹏、胡鑫
让全世界真正了解“一带一路”倡议,表达中国和平、友好、互利、共赢”的理念
1.以大规模倾力打造,近百人的制作团队、近千天的拍摄周期、数万名的采访对象
2.树立全球视野,秉承真诚的态度和自然的风格,突出“一带一路”打造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的时代精神
《国家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地》)
72
2018-08-15至
孙亚鹏、王静、伊拉娜李秋莹叶雨、胡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向观众展现了一个中国地大物博、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讲述了许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故事
2.注重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生态保护协同管控的传承和创新方面的呈现
3.节目采用《远方的家》多年来已经形成的行走、发现、体验的表达语态,提高观众对节目的理解力和接受度
《长江行》
106
2019-07-01至2020-06-09
胡鑫、伊拉娜、叶雨、孙亚鹏、唐天骄、王静
记录长江流域文明与文化,展示中国江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理念
1.节目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主线报道紧密关联
2.以大量真实生动案例向世界充分展示70年中国长江流域的沧桑巨变
3.以长江干流为行进路线和拍摄线索,以“真实中国的横截面”为总纲,全景描绘中国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与人文画卷
《大运河》
76
2020-10-26至2021-03-03
李秋莹、孙亚鹏、唐天骄、王静
聚焦两岸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生态保护、风土人情
1.节目全面展示了大运河包括京杭大运河和与其相连的浙东运河水系的整体概况
2.节目在报道内容上,是对大运河题材的一次全面梳理,跨越古今,涵盖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运河文化、科技创新、人民生活、城市发展等诸多领域
3.节目以新闻视角带动主题策划,以大量生动案例向全世界展示运河沿岸人民生活的沧桑巨变
《行走海岸线》
103
2021-07-26至2023-01-12
胡鑫、孙亚鹏、刘灏玥、唐天骄
海洋权益、海洋牧场、海洋生态、海洋执法
1.节目展现了中国大陆180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行进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感
2.展现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惠及民生、国际贸易、对外开放等政策及成就
3.阐释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深远意义和对世界的贡献
《黄河行》(自第9集起更名为《天下黄河》)
播出中(已播出43集)
2022-12-15
唐天骄、孙亚鹏、叶雨、王静
聚焦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文化保护与传承
1.以多角度展现了黄河生态保护的新方法、新成就
2.聚焦黄河流域的文化振兴和发展,溯源中华文明脉络,传承黄河流域文化
3.以“人”为节目重点,采用平行叙事的方式将黄河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与百姓生活百态交叉融合
4.升级为“大小屏结合、日播节目与特别节目结合、总台与黄河沿线各省(自治区)地面活动联合推广”的融媒体电视行动
《沿海看中国》
播出中(已播出23集)
2023-04-10
胡鑫、孙亚鹏
自然地理、文化民俗、经济发展、海洋事业
1.栏目组从全局高度、地理区位和未来发展三个维度,对广东的发展进行层层解码
2.节目从广州市南沙区的发展来看大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表中数据来源[14][3][4][15][16][17][1][18][8][19][20][21][22][23][24][12][25]

精编系列节目

大型系列特辑、春节特辑、清明特辑、端午特辑、五一特辑、再见江河、高原之美、难忘318行走川藏线、暑期特辑、亲历“一带一路”、大道共赢、金色假期、大好河山、家乡的味道、春末夏初的味道、美食过大年、世界遗产在中国、行走青山绿水间、回望长江、最美是家乡、神奇动物在中国、诗话中国、山河锦绣 一路向前、神奇的东方家园、我家那片海、中国自然秘境、山河锦绣看中国[26][1]

节目成员

记者团队

姓名
简介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主持节目有《中国新闻》《远方的家》
周雪梅
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曾任福建海峡卫视《萍水相逢》出镜记者,2011年起任《远方的家》外景记者
谭文颖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曾任旅游卫视《有多远走多远》《随心之旅》等节目外景主持人
蔡丽娜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2005年加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现财经频道)《为您服务》栏目,任《旅游风向标》外景主持人
彭祖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电视艺术学院播音主持艺术系,中国内陆男主持人、记者
吴丹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传播学硕士,曾任苏州电视台新闻夜班车》《谈天说地》主播,《世博“吴”距离》策划兼外景记者
王瑶洁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内陆女记者、主持人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曾获第六届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优秀奖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
张梦路
2012年进入央视工作,曾参与拍摄《穿越新丝路“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纪行》《大道共赢》等节目
孙亚鹏
2015年4月22日至4月24日,随大型系列节目《江河万里行》摄制组走进了金华市婺城区
胡鑫
主持节目《在那遥远的地方》《新看点
刘颢玥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董阳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中国内陆记者、主持人
兴恺晨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主持人
表中数据来源[3][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

创作团队

总监制
魏地春
监制
李欣雁王峰
导演
魏地春
制片人
黄卫 (副)杨霁 (副)周朝永
总编导
马维杨华
编导
刘丽莎
制作公司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
制作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
播出频道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
在线播放平台
表中数据来源[1][2][43]

节目制作

节目形式

《远方的家》用体验和互动弘扬文化的节目形式,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手法,强调普通人旅行体验和全媒体互动,通过旅行体验者的亲身讲述、民间达人的旅行情报,旅游咨讯的权威发布、学者嘉宾的文化解读、旅游话题的实时互动等表述形式,致力于挖掘景色背后所蕴藏的秘密,为观众讲述不为人知的隐密故事,试图呈现中国人对不断发展延伸的时尚与文化的思考,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旅游体验和中国之旅公共大百科,彰显既有传承又具时代感的国家旅游形象[44][3]

前期筹备

2012年10月28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总监杨刚毅率《远方的家》栏目组来到雅安市,为《北纬30°·中国行》拍摄做前期考察准备工作,先后考察了蒙顶山碧峰峡熊猫基地上里古镇雅安博物馆等景区(点),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45]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总监杨刚毅
2016年4月27、28日,《远方的家》摄制节目组赴卓资县进行大型系列节目《长城内外》的拍摄筹备工作。在座谈会上,市、县文化局相关负责人分别向摄制组介绍了市、县两级的基本情况、长城资源以及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随后,摄制节目组探讨了采访线路和拍摄地点、研究制定了采访拍摄方案[46]
一带一路》大型系列节目充分遵循“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中的地理阐释,对行走路线做出精心编排[9]
2022年8月30日,《黄河行》摄制组导演杨华一行来到四川靖远县进行考察选点,过程中摄制组一行先后深入石门乡阿西娅牧场养殖有限公司靖远康合顺养殖有限公司安韦村黄河湾小口村黄河渡口哈思山林场风景区和其周边乡村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围绕靖远县自然风光、乡土文化、风土人情、民风民俗、产业培育等内容,与村社群众沟通交流,详细了解乡村生产生活、农业产业发展、人文现状、地域特点等情况,全方位、多角度感受近年来靖远县的乡村巨变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47]
《黄河行》摄制组第一站选择来到磴口县,并对拍摄内容进行了精心策划和周密安排,主要围绕圣牧牧业、草业,乌兰布和沙漠葡萄、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等地进行取景拍摄[48]

拍摄场地

系列节目
拍摄场地
边疆行
跨越广西云南西藏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九省区,深入130多个县市[14]
沿海行
从辽宁的丹东出发,沿中国海岸线按顺时针方向行进,途中经过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10个省、市、自治区[3][49]
北纬30°·中国行
舟山群岛长江中下游平原,从四川盆地青藏高原,贯穿中国地势的三大阶梯;横跨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贵州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等省区[50][51]
百山百川行
中国20省区的名山大川[1]
江河万里行
包括闽江、珠江、雅鲁藏布江、松花江、海河、淮河、钱塘江在内的中国上百条江河[1]
长城内外
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市境内的明长城遗址,以及湖南、湖北、山东、河南、内蒙古等省区现存的春秋战国北魏北齐、辽、金时期的长城遗址[52]
一带一路
缅甸的唐人街的繁华闹市到马来半岛的货运港口,从巴基斯坦沙棘丛生的边境到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从孟加拉国最不发达的乡村到肯尼亚东部人烟稀少的雨林[8]
国家公园
仙居国家公园境内的饭蒸岩、神仙居景区、括苍山自然保护区、淡竹休闲谷等[10]
长江行
以长江干流为拍摄行进路线,跨越西藏、青海、四川、云南、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地区[21][12]
大运河
浙、江、沪、皖、鲁、冀、津、京等8个省市,20余个地市[22]
行走海岸线
沿着中国大陆180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行进,走访50多个沿海城市、240多个沿海区县[23]
黄河行
黄河流域九省(自治区)[24]
沿海看中国
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京津冀城市群等重点经济区域[25]

拍摄过程

2011年6月,《远方的家》栏目走进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拍摄期间,摄制组被天门山雄奇险峻的喀斯特台形地貌所震撼,被频频出现的云海、云瀑奇观所征服,为鬼谷栈道天门山索道等人工奇迹所惊叹[53]
边疆行》摄制组来到位于帕米尔高原,海拔5100米,新疆红其拉甫口岸进行采访,摄制组有的成员出现了发烧、呕吐等高原反应[6]
沿海行》摄制组行程超过18000公里,采用车队行进的方式,多点同步拍摄,从辽宁丹东出发,沿中国海岸线按顺时针方向行进,选取具有特色的素材,关注地方美景、美食、物产、旅游资源、普通人的创业故事[3][49]
江河万里行》在淮南拍摄期间,市委宣传部、市委外宣办与央视《远方的家》栏目组积极沟通协商,注重拍摄选题策划,推陈出新,以87公里淮河淮南段为主线,以生活在淮河沿岸普通老百姓为拍摄主体,以挖掘淮河文化新亮点为突破口,集中展示淮南人文风情、自然景观、文物古迹、淮南子文化、豆腐美食、少儿舞蹈等城市名片,讲好淮南儿女追求梦想的精彩故事。为保障拍摄任务顺利完成,市地方志办公室、市广电台、市水利局、市旅游局以及凤台八公山潘集大通等各县区委宣传部鼎力支持[54]
2018年11月,《远方的家》栏目摄制组走进仙居国家公园进行《国家公园》专题拍摄,拍摄期间,摄制组和专家学者、当地村民一起从地质地貌、动物资源、植物资源、水生生物资源等方面讲述了仙居国家公园自然生态的组成、地理成因的奥秘、人与自然的故事[10]
大运河》摄制过程中,节目组出动20余个拍摄组,行程近两万公里,采访浙、江、沪、皖、鲁、冀、津、京等8个省市,20余个地市,并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2]

后期制作

《远方的家》栏目组将按照精品外宣作品的标准,做好《江河万里行》淮南篇的后期制作,通过生动细腻的镜头语言讲好淮南故事[54]
《远方的家》自开播以来的较长时间里都只使用中文字幕,从 2015 年 9 月 28 日开播的《长城内外》系列开始,加入中英文双语字幕,这一变化延续到《一带一路》大型系列节目中[9]
《黄河行》摄制组于2022年9月在磴口县拍摄的内容制作成一集节目,并在两个月后完成后期制作[48]

幕后故事

边疆行》摄制组在云南通往西藏的公路沿线采访时,在一处容易塌方的路段,偶遇一位正在义务修路的藏族老阿妈,编导朱军、外景记者彭祖上前攀谈了解到,阿妈叫做鲁玛,今年67岁的她不管风吹日晒,每天都要走将近两个小时到这里义务修路,而这一坚持就是11年。在和阿妈聊天的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她长满老茧的手骨节已经变形,活动起来非常不方便。当时,记者彭祖不禁脱口问到:“您做这一切是为了什么?”老阿妈的回答非常简单:“我什么都不为,就是不想到这儿的车出事。”[6]
在《一带一路》节目的《巴基斯坦: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一集中,记者在巴基斯坦最大的费萨尔清真寺遇到了许多当地人想与中国人合影的情景,起初是出于礼貌,由记者配合拍照、合影。后来因为要求合影的人越来越多,整个节目组的人都被邀请参与照相,以至于正常的拍摄几乎无法进行。这个约 10 分钟的“费萨尔清真寺之旅”片段,出现了许多不期而遇的普通巴基斯坦人的面孔,没有选择人物,没有设定情节,人群聚集的唯一原因是巴基斯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真挚与热情[9]
拍摄节目《沿海看中国》时,为了更好地走入沿海地区的百姓生活,总台记者登上渔船,与渔民一起出海,感受他们连夜捕捞的辛劳;爬上几十米高的桥吊,向司机师傅学习精准操作吊机的诀窍;攀上青梅树,体验采摘丰收果实的喜悦;跳入冰冷的山泉水鱼塘,感受村民收获家养大鱼的快乐;手举大剪刀,跟着村民一起现场学习修剪李子树的枝条[25]

音乐原声

系列节目
主题曲
演唱者
边疆行
边疆颂歌
沿海行
潮涌东方
北纬30°·中国行
北纬30°
宋祖英
百山百川行
美丽中华
宋祖英
爱在山川
宋祖英
江河万里行
江河恋
长城内外
长城内外
韩磊
一带一路
路的呼唤
韩磊
行走海岸线
我家那片海
表中数据来源[1][55]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获奖荣誉
获奖方
获奖情况
2014年
国家广电总局最具创新力10大上星栏目
《远方的家》
获奖
表中数据来源[5]

播出情况

节目宣传

《远方的家》栏目于2020年10月24日、25日和26日,在“央视频”客户端独家开辟直播窗口,调动全平台媒体资源进行为期3天的,每天超8小时不间断的直播,宣传系列节目《大运河》的播出,充分介绍宁波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大运河交汇城市的独特魅力。此外,10月26日下午,在中国大运河(宁波段)重要遗存点——庆安会馆举行系列节目《大运河》开播仪式,专家学者边看节目第一集,边讲述节目内外的故事和文化[56]

播出时间

首播时间
播出频道
2010年12月1日起每周一到周五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
亚洲版
北京时间 17:15-18:00
美洲版
纽约时间 7:45-8:30
欧洲版
伦敦时间 18:15-19:00
表中数据来源[3]

收视情况

在首播时段周一至周五17:15—18:00,100集《边疆行》平均收视率为0.24%,单期最高收视率达0.49%,112集《沿海行》平均收视率达0.27%[57][11]
长城内外张家口篇在央视国际频道三集连播创海内外2000多万人次收看的成绩[58]
大型系列节目《一带一路》截至2017年5月国外段节目平均收视率达到0.45%,较该时段常规节目收视率提升50%左右。其中,孟加拉国段节目播出八集,收视率达0.49%[59][19]
黄河行》首集播出当天观众超过1000万人次,并且连续多天居央视官网热播榜第3名,前六集节目观众规模达2.1亿,触达人群累计近10亿,微博主话题#黄河行#阅读量达1.9亿,全网累计收获46个热搜热榜[60][61]
截至2023年6月2日《沿海看中国》累计触达近4亿人次,微博主话题及相关子话题阅读量超过1600万。#凼仔鱼是什么鱼##烤鳗鱼到底有多好吃#等短视频及话题全网阅读量超百万,被汕头发布、湛江发布等当地媒体广泛转发[25]

节目影响

节目评价

《远方的家》从每一个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入手,发现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在“传承人文精神、弘扬核心价值、保护文化资源、坚守严肃文化阵地”上承担了主流媒体应当承担的责任,已经成为中文国际频道的一个代表性栏目。该栏目将一种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一致的部分,以一种外国人能看得懂的方式表现出来,即主要表现显性的文化现象,引导观众向隐性的精神文化思考,在长时间的坚守与努力下,对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4]。(寒天明超/评)
边疆行》真正走进了边疆的山山水水,也真正走进了观众的心灵,提升了中文国际频道的影响力[11]。(《光明日报》/评)
《远方的家》虽然是一档旅游节目,但是无论是《边疆行》还是《沿海行》都已超越了单纯旅游节目的范畴,用了很多篇幅来表现平凡人物的精神世界,充分展示群众“身边的感动”[57]。(CNTV旅游台/评)
《远方的家》不是旅游节目,也不是旅行节目,而是摄制组在中华大地的广阔行走中把观众带进一个又一个远方的家园的节目,是“走中见真情,自然出新意”的节目[62][52]。(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肖鹰/评)
《远方的家》特别节目《一带一路》为国家战略与纪实叙事相结合提供了范本,为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国家形象提供了借鉴[63]。(朱晓彧徐阳/评)
《远方的家》栏目组推出的百集系列片《黄河行》,是一部融自然性、人文性、科普性于一体的纪行类节目[61]。(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韩飞/评)
《远方的家》2010年开播以来就活跃在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国家形象、传播中国声音的第一线,并以纪实的节目形态、发现体验式的亲切姿态、活泼灵动的表述方式,带领全球观众领略中国的好山好水、名山大川,为丰富讲好中国故事经验、提升中国国家形象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20]。(《中国艺术报》/评)
作为一档由国家电视台制作播出的电视节目,《远方的家》秉持着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历来坚持的频道基调,以人文精神为视角,使整个节目风格严肃而又接地气[44]。(韩福丽王海荣/评)

大众评分

网站
节目名称
分数
评论人数
截至时间
来源
豆瓣电影
《远方的家》
9.2/10
1441
2023-06-08
[2]
《边疆行》
9.2/10
797
2023-06-08
[64]
《沿海行》
8.9/10
376
2023-06-08
[65]
《北纬30°·中国行》
9.0/10
850
2023-06-08
[66]
《百山百川行》
8.9/10
363
2023-06-08
[67]
《江河万里行》
8.9/10
193
2023-06-08
[68]
《长城内外》
9.1/10
92
2023-06-08
[69]
《一带一路》
8.8/10
451
2023-06-08
[7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