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怡亲王胤祥共生9子,仅4子长大成人,却有2子参与弘皙逆案,为何

 四地闲夫 2024-01-21 发布于山东
史小晋
史小晋
2024-01-08 11:15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只要是提到雍正我们便会想起胤祥,在雍正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

胤祥是皇十三子,生母是敬敏皇贵妃章佳氏,章佳氏的皇贵妃之位是雍正连升两级给的恩典,而雍正之所以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让胤祥对自己更加忠心,更是在表达自己对胤祥不一样的兄弟之情、君臣关系。不仅如此,章佳氏还成为唯一一位陪葬景陵的皇贵妃,如此殊荣实属难得。

而对于章佳氏而言,能在死后多年得此死后哀荣确实也担得起,毕竟她生了一个好儿子。

最起码对于雍正而言,章佳氏生育胤祥的功劳非常大。

怡亲王胤祥共生9子,仅4子长大成人,却有2子参与弘皙逆案,为何

其实胤祥在一开始很得父皇康熙的宠爱,康熙出巡便会带着胤祥;但是从皇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开始,胤祥便莫名其妙失宠,而且还被圈禁过,即便是以后重获自由也没有再得到康熙的重用。甚至在十四弟被封贝子时,胤祥仍旧是一个光头阿哥,在康熙朝没有被封任何爵位

可能有人会说:胤祥文不成武不就,不得康熙重用也很正常?

但实际上,胤祥在处理朝政上当真是一把好手

雍正刚登基,便将胤祥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晋封和硕怡亲王。在康熙朝受冷落多年,突然得到如此重用,胤祥自然是要报答雍正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而事实证明,胤祥确实值得雍正如何对待,很快便成为雍正的左膀右臂、最信任的人。

而且胤祥在处理朝政上的手段非常老练,丝毫不像是一个从未参与朝政事务的皇子。

而这也更加坚定了雍正要重用胤祥的居心,雍正登基后不仅要面对昔日九王夺嫡的敌人们,还要解决康熙朝晚期留下的各种问题,哪一件都非常棘手。

怡亲王胤祥共生9子,仅4子长大成人,却有2子参与弘皙逆案,为何

胤祥先是将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雍正生母)的丧仪处理好

然后清理康熙朝时期留下的旧案,采取规定期限与奖励勤勉相结合的办法,仅用十天的时间便将几千大旧案全部整理出了头绪;而且为了帮雍正长脸,压制八爷党,胤祥处置了很多八爷党的人。

雍正初年雍正设置会考府,胤祥总管;

另外胤祥还负责查清各省的亏空并且将欠款给收上来

雍正的要求非常严格,胤祥不仅都完成,而且都完成的非常好。

除此之外,胤祥还兴修水利、治理河患,只要是大事雍正都会交给胤祥去办,哪怕是自己的万年吉地,也要胤祥去选胤禛才放心。

正因为如此,胤祥有了“常务副皇帝”的称号,而雍正对其信任有加,哪怕是被称为“副皇帝”雍正也不会担心胤祥会有异心,对其十分信任。

怡亲王胤祥共生9子,仅4子长大成人,却有2子参与弘皙逆案,为何

为此大清产生了第九个铁帽子王爵位:和硕怡亲王爵位。只要是铁帽子王爵位,子孙后代可以直接承袭亲王爵位;若非铁帽子王爵位,需要降级承袭爵位。

胤祥得到如此重用,自然自己的子女也会得到雍正的格外重用。比如胤祥与嫡福晋兆佳氏所生第四女便从小被雍正抱入宫中抚养,并且将其册封为和硕和惠公主。要知道亲王之嫡女顶多就是册封为和硕格格,而成为雍正的养女便不同了,可以享受作为公主的尊荣。

而胤祥的儿子,自然也会得到雍正的重视。

胤祥一生共生9子,但很可惜只有4子长大成人。胤祥是雍正最信任的兄弟,这一点乾隆必定很清楚,必然会厚待胤祥这一脉的堂兄弟;但胤祥长大成人4子中,却有2子参与了乾隆初年的弘晳逆案,这究竟是为何呢?

怡亲王胤祥共生9子,仅4子长大成人,却有2子参与弘皙逆案,为何

01

怡亲王胤祥一共有一位嫡福晋、三位侧福晋、两位庶福晋,而且六位福晋全部为胤祥生下儿子或者是女儿,共9子,胤祥也算是雨露均沾。

嫡福晋兆佳氏:

毋庸置疑兆佳氏是康熙亲自为胤祥挑选的嫡福晋人选,兆佳氏虽不是勋贵之家出身,但也是世家出身的大家闺秀。父亲马尔汉是历经顺治、康熙两朝的大臣,顺治十一年以笔帖式的身份入仕,顺治朝做到了刑部员外郎的位置。

康熙朝时,支持康熙撤藩并且在跟随清军平定三藩时立下大功,被擢升为理藩院司务。

之后跟随大学士索额图(太子胤礽的叔姥爷,索尼第三子)一起出使沙俄,参与谈判确定沙俄与大清的边界,回到京城后擢升为翰林院侍讲学士,紧接着没多久便转到了兵部侍郎的位置上。康熙三十八年,马尔汉已经身居要职,先后在多都御史、兵部尚书、议政大臣等位置上;八年后调任吏部尚书。可以说马尔汉虽算不得位极人臣,但也已经是朝廷重臣般的存在

康熙五十七年,85岁高寿而终。

可以看得出康熙为胤祥挑选的嫡福晋人选还是很不错的,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胤祥非常宠爱自己的嫡福晋兆佳氏,兆佳氏先后为胤祥生下五个儿子两个女儿,单从生儿育女的数量上便可以知道胤祥对兆佳氏的偏爱。

怡亲王胤祥共生9子,仅4子长大成人,却有2子参与弘皙逆案,为何

皇子在大婚之间与未来嫡福晋都互不相识,在婚后二人能恩爱如此,确实十分难得。

不过兆佳氏虽然生下五子二女,但其中有两个儿子要夭,而活过二十岁的只有两人

第三子弘暾,19岁病逝

第四子弘皎,终年52岁

第五子弘眖,年仅7岁夭折

第七子弘晓,终年57岁

第八子绶恩,年仅3岁夭折

第二女郡主,嫁给了伊尔根觉罗.福僧格,年仅20岁病逝,福僧格出身很不错:

外祖父是皇太子胤礽的叔姥爷

母亲是清朝女词人乌云珠

父亲是康熙宠臣大学士伊桑阿

第四女和硕和惠公主,从小便被雍正养在宫里,封和硕公主下嫁蒙古和亲,年仅18岁病逝

侧福晋富察氏:

富察氏是佐领僧格之女,为胤祥生第三女,只可惜年仅2岁夭折

怡亲王胤祥共生9子,仅4子长大成人,却有2子参与弘皙逆案,为何

侧福晋乌苏氏:

头等护卫金保的女儿,为胤祥生第六子弘昑,只可惜年仅14岁病逝;不过雍正还是看在胤祥的面子上,给了弘昑死后哀荣,将其封为多罗贝勒。

侧福晋瓜尔佳氏:

郎中阿哈占的女儿,为胤祥生下第一子弘昌,活到了66岁

瓜尔佳氏还为胤祥生下第一女郡主,指婚给了精奇哩氏萨克慎,活到了74岁。

可见瓜尔佳氏是较早伺候在胤祥身边的,相对其他侧福晋、庶福晋而言较为得宠一些。而且难得的是,瓜尔佳氏所生的一儿一女均比较长寿。

庶福晋石佳氏:

领催庄格的女儿,为胤祥生下第二子,年仅2岁夭折。

庶福晋那拉氏:

是轻车都尉吴尔敦的女儿,为胤祥生第九子,年仅2岁夭折。

综上我们可以看得出,胤祥虽然一共生有9个儿子,但是真正活到成人的只有四个儿子:

长子弘昌

三子弘暾

四子弘皎

七子弘晓

而这四个活到成人的儿子中三子弘暾19岁病逝,还未来得及举行大婚。但是嫡福晋人选已经选好,是康熙、雍正两朝重臣马齐(乾隆孝贤皇后的伯父)的女儿富察氏。在胤祥去世以后,雍正下旨让弘暾生母兆佳氏将富察氏收为儿媳,而弘暾在生前并未被封什么爵位,雍正将其追封为多罗贝勒。若弘暾并非早早去世的话,便是第二代怡亲王。

怡亲王胤祥共生9子,仅4子长大成人,却有2子参与弘皙逆案,为何

也就是说胤祥9个儿子中,真正大婚开始建功立业的只有3人;胤祥是雍正信任重用的弟弟,这一点乾隆自然很清楚,必然会善待胤祥一脉的堂兄弟。但即便是如此,胤祥三个入朝为官的儿子中,却有两子参与了弘晳逆案,这究竟是为何呢?

02

何为弘晳逆案呢?

这还要从康熙朝时期的九王夺嫡之争开始说起:

提到康熙朝后期的九王夺嫡之争,我们一般先想到的就是九位参与夺嫡的皇子:皇太子胤礽、皇长子胤禔、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䄉、皇十三子胤祥与皇十四子胤禵。

毕竟他们是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康熙皇子,而且也是康熙朝后期直接参与争夺储君之位的皇子。但是我们只看到了参与夺嫡之争的皇子们,而忽略了皇孙们,其实在九王夺嫡之争中也有多位年长些的皇孙参与其中。比如:

皇太子胤礽的长子弘皙:

怡亲王胤祥共生9子,仅4子长大成人,却有2子参与弘皙逆案,为何

胤礽侧福晋李佳氏所生,因胤礽嫡福晋瓜尔佳氏无所出,弘皙的身份便更加尊贵,是康熙的嫡长孙。有了嫡长孙的身份,弘皙的地位自然要比其他的弟弟们高贵的多,也因为如此康熙曾亲自教养活弘皙,而且因为弘皙贤德有才,在胤礽被废后,康熙决定再次恢复胤礽的太子之位,希望“颇贤”的嫡长孙将来能继承皇位。

但终究胤礽没能让康熙满意,再次被废,而弘皙便也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

皇九子胤禟的儿子弘晸:

胤禟的生母是宜妃郭络罗氏,康熙“眷顾最深”的妃嫔。宜妃生胤祺时位份比较低,所以胤祺便被送到了康熙嫡母博尔济吉特氏的宫里由太后抚养;

宜妃生胤禟的时候已经位居妃位,康熙便准许宜妃亲自抚养胤禟,正因为胤禟是宜妃亲自抚养长大的,所以对胤禟的感情极深。胤禟的长子弘晸虽然是侧福晋所生,但是过继给嫡福晋抚养,胤禟嫡福晋经常带弘晸入宫看望婆婆宜妃,宜妃甚至专门为孙儿留了一间耳房居住,康熙宠爱宜妃,自然爱屋及乌会经常在宜妃宫里与弘晸一起享受含饴弄孙的生活。

所以胤禟才会说,他跟十四子胤禵中会出一位皇储,这便是他的底气。

怡亲王胤祥共生9子,仅4子长大成人,却有2子参与弘皙逆案,为何

不过弘晸很显然没有让康熙满意,最起码在康熙眼里弘晸并非为君之才。

那胤禵的底气呢?

便是胤禵的嫡长子弘明:

弘明是胤禵嫡福晋所生的嫡长子,了解胤禵的应该知道胤禵到了康熙晚年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成为八爷党最有希望夺嫡成功的人,除了胤禵被封为“大将军王”出征西北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康熙非常喜欢皇孙弘明,并且将弘明带入宫中亲自抚养过。

其实康熙此举很简单,就是想要看看皇孙弘明有没有为君之才;很明显,弘明虽然得皇祖喜爱,但并没有继承皇位的才德。

最后一位便是弘历:后来的乾隆皇帝。

康熙六十一年被康熙带入宫中抚养过半年多的时间,也是康熙亲自教养过的最后一位皇孙,虽然不是康熙最喜欢的一位,但在胤礽被废的情况下,弘历便是最好的隔代皇帝人选。也因此,雍正的名字出现在了康熙的传位诏书中。

怡亲王胤祥共生9子,仅4子长大成人,却有2子参与弘皙逆案,为何

雍正从残酷的九王夺嫡之中胜出,跟四子弘历有分不开的关系。毕竟康熙晚年考虑的非常长远,不仅要看皇子,还要看皇孙,如此最起码能保证大清往后两朝的安稳。

虽然弘历是康熙97个皇孙中最终的胜利者,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康熙最喜欢的孙儿是嫡长孙弘皙。除了弘皙外,胤礽其他的儿子尚且年幼,而且在胤礽去年这年,雍正还将胤礽其他的儿子称作“子孙年幼”,可见除了弘皙外,胤礽其他的儿子确实年龄比较小。

单纯年龄这一点上弘皙就是鹤立鸡群,若胤礽能继承皇位的话,弘皙便是毋庸置疑的继承人

乾隆皇帝在晚年确实也承认了这一点:

允礽幸而无过,竟承大统,亦不过享国二年,其长子弘皙,纵欲败度,…使相继嗣立

总之,乾隆皇帝是雍正庶出的儿子,弘皙虽然也是胤礽庶出的儿子,但弘皙毕竟是嫡子之子,按照“嫡长子顺位继承制度”“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惯例,弘皙自然比弘历更加具备优势。

康熙五十六年,朝鲜使臣归国后,是这样说的:

怡亲王胤祥共生9子,仅4子长大成人,却有2子参与弘皙逆案,为何

“允礽之子弘皙甚贤,故不忍立他子,而尚尔贬处允礽矣”。

而且根据《朝鲜李朝实录》的记载:康熙在病逝前曾跟大学士马齐说:

雍亲王胤禛最为贤德,在我死后继承皇位;胤禛的第二子颇有英雄气概,一定要封为太子;废太子第二子弘皙是我最喜欢的孙儿,将其晋封亲王。

而雍正登基期间,预备封王者确实只有弘皙一人。

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雍正下旨将弘皙册封多罗理郡王,雍正八年晋封理亲王,此时雍正的皇子中尚无封王者,可见雍正确实厚待了侄儿弘皙。而弘皙与雍正的关系确实非常好,弘皙将雍正称之为“皇父”。

雍正一朝,弘皙都是安分守己,毕竟自己的父亲胤礽被废,自己本就无望被封太子;而且叔叔雍正确实善待自己,弘皙也没有造反的理由。

怡亲王胤祥共生9子,仅4子长大成人,却有2子参与弘皙逆案,为何

但是乾隆登基后,弘皙便不同了。

对于弘皙而言:

雍正秘密立储将弘历定为皇储时,弘历还只是一个光头阿哥

乾隆登基时,乾隆的十多个兄弟姐妹要么夭折,要么获罪过继,所剩无几;年幼的六弟弘曕还被过继给了果亲王允礼;

雍正八年,弘皙被封亲王时,弘历还什么爵位都没有

如此一位堂弟又如何能越过我继承皇位呢?

所以弘皙便开始密谋造反,乾隆四年十月,乾隆下旨弘皙谋逆,将其圈禁起来。而且宗人府还查出弘皙跟石十六叔庄亲王允禄、恒亲王胤祺长子弘昇、怡亲王之子弘昌与弘皎等人私下里来往非常多,弘晳逆案结案后,这些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而弘皙,被乾隆改名为四十六,圈禁而死。

怡亲王胤祥共生9子,仅4子长大成人,却有2子参与弘皙逆案,为何

那么胤祥的儿子弘昌与弘皎呢?

03

弘昌是胤祥的长子,自然是胤祥所有儿子中最早长大成人的。不过作为胤祥的长子,弘昌并没有享受作为康熙皇孙的尊荣与自由,胤祥对长子弘昌的评价非常低,不仅愚蠢而且还不听教诲。如此性格的人,不仅会给自己引来祸患,而且还会给胤祥一家带来麻烦。

所以胤祥主动请求将长子圈禁起来,一直到雍正八年胤祥病逝后,雍正才将弘昌放出来。

乾隆登基后,将这位堂兄晋封为贝勒,也算是厚待了弘昌。

然而胤祥的担忧跟顾虑还是有道理的,或许雍正应当听十三弟的一直圈禁着弘昌。雍正之所以将弘昌放归自由,也是因为胤祥的缘故。

但弘昌终究是让伯父雍正失望了,与存有野心的弘皙一起密谋造反。成为弘晳逆案的主要犯人之一,被乾隆夺取贝勒爵位,一直到弘昌去世都没有恢复。可见,乾隆对这位堂兄确实是痛恨有加。

怡亲王胤祥共生9子,仅4子长大成人,却有2子参与弘皙逆案,为何

而弘皎,之所以会参与弘晳逆案,是因为伯父雍正对他“不公”,他的心里“委屈”:

前文中我们已经提到弘暾是胤祥的嫡长子,若他不是19岁便病逝的话,便是板上钉钉的怡亲王继承人。弘暾病逝后,最有希望继承怡亲王爵位的便是兆佳氏所生的弘皎与弘晓。而弘皎年长弘晓,自然是被认为理所应当的怡亲王爵位继承人。

但是胤祥去世后,雍正做了一个让弘皎失望的决定:让年仅9岁的弘晓继承和硕怡亲王爵位,并且世袭罔替。如此一来,弘皎便彻底失去了继承亲王之位的可能,只是被封为宁郡王

其实对于一般的宗室子弟来说,能直接册封为郡王便是极大地恩宠。

所以胤祥在得知雍正要给自己其中一个儿子郡王爵位时,是极力地但对,希望雍正能收回成命;但雍正坚持,所以胤祥家族便多了一个郡王的爵位。但对于弘皎而言,自己原本应当承袭的是铁帽子王爵位—和硕怡亲王爵位,虽然郡王爵位也很难得,但很显然弘皎心里不平衡,觉得十分“委屈”。

在这样的心境下,弘皎能跟弘皙一起密谋造反便不足为奇了。

怡亲王胤祥共生9子,仅4子长大成人,却有2子参与弘皙逆案,为何

若弘皙当真能造反成功的话,弘皎作为大功臣,自然会被封和硕亲王。弘皙是弘皎改变现状的唯一希望,当然这也是弘皎在发泄自己心目当中不满与委屈的一种途径。

但弘皎终究是错估了弘皙的势力,也小看了乾隆的能力。

乾隆四年,弘晳逆案发生后仅三个月便结案。或许是乾隆明白弘皎的委屈吧,并没有对弘皎削爵,而是保留了他的王爵。不过经此一劫,弘皎彻底心灰意冷,便远离朝政,开始以养菊花的方式自娱自乐。据说弘皎所养的菊花达到了上百种,还曾得到南方的菊花佳种。

乾隆二十九年,弘皎病逝,乾隆曾与谥号“良”。

结语

作为胤祥的儿子,哪怕是资质平庸有父亲的功绩在也能保住一世的荣华富贵。

但弘昌本身性格不好,在好不容易被放出后不珍惜来之不易的自由,被乾隆削爵也是罪有应得。而弘皎没有得到“自己应得的”亲王爵位后,满腹委屈,无处发泄,寻了一个错误的排解心中郁闷的路。不过乾隆能对弘皎如此宽宏大量,确实也很难得。

怡亲王胤祥共生9子,仅4子长大成人,却有2子参与弘皙逆案,为何

弘晳逆案后,弘皎能够安分守己的度过后半生,也算是觉悟了。

#文章首发挑战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