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秒八喷,尺度逆天,这也能播?

 影探 2024-01-21 发布于山东

1985年的圣诞夜。

一个名叫约翰的小男孩收到了自己的新年礼物,一只泰迪熊。

泰迪熊笑容可掬,浑身毛茸茸,十分可爱。

按下它胸口的按钮,还会传出热烈欢快的语音:I love you!

因为从小没什么朋友,倍感孤独的约翰十分喜欢这份礼物,并给它取名为泰德

当晚,一颗神秘的流星划过,而约翰恰巧在此刻许下了自己的愿望——

希望泰德能活过来,真的能陪他一起聊天,一同玩耍。

次日,愿望成真。

泰德,真的活了。

经历了最初的震惊与恐惧之后,约翰很快便接受了这一事实。

一人一熊,也成了形影不离,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相守相伴二十多年。

伴随着温暖而具有磁性的老爷爷的声音,这个故事被娓娓道来。

你甚至会在一开始下意识认为,这将会是一个温暖可爱的童话故事?

然而,这不是迪士尼,这是18禁。

突然活过来的泰迪熊当然可以是萌萌的宠物。

但它也可以是满嘴黄段子,车速堪比火箭的搞事天王。

你可能没听说过它的大名。

但你多半用过它各种贱萌的表情包,比如这个

极为反差的设定,车速爆表的笑料,温暖的内核,有哭有笑。

不出所料,《泰迪熊》爆了。

5000万美元的预算,砍下了5.49亿美元的全球总票房,赚得盆满钵满。

只可惜,第二部却未能复刻第一部的辉煌。

初见设定的惊艳已然无效,故事却没能拍出新意。

虽然影片仍然盈利,但2.16亿美元的票房,显然远低于投资方的预期。

续作的开发也暂告一段落。

时隔九年,这个IP终于重见天日。

虽然电影变成了剧集,但,主创回归,尺度全开,黄暴依旧。

还是那头满嘴脏话的泰迪熊,还是那份熟悉的兄弟情——

「泰迪熊」

Ted

2024.1.11.美国网络

流氓依旧

剧集算是电影版的前传。

故事主要发生在1993年的波士顿。

在圣诞夜活过来之后,泰德一夜之间成了人人皆知的网红。

随之而来的是上节目,接广告,甚至差点和史泰龙一起拍了电影。

我们已无从知晓,泰德是如何由盛转衰。

但总而言之,这时候的泰德已经过了大红大紫的阶段。

变成了满嘴跑火车,三句话不离fxxk的流氓熊。

也就是电影里我们熟知的样子。

这时的约翰,还在上高中。

而因为常常说脏话以及在家里搞破坏,泰德也被送进了学校。

两人从朋友,摇身一变,成了同病相怜的同学。

而除了咱们的两位主角之外,家中还有另外三位成员。

母亲苏珊

温柔善良,只想拥有平静幸福的生活,是家里的和事佬。

父亲马蒂

思想传统,种族主义倾向严重却不自知的钢铁直男。

表姐布莱尔

思想开明的大学生,时常因为观念不同而与马蒂吵得不可开交。

剧集主要便是围绕着这一家子啼笑皆非的经历展开。

你能看到且不仅限于——

万圣节,泰德遇到了变态教授。

本以为他要对布莱尔图谋不轨,没想到目标竟是自己。

为此,他甚至专门准备了一套cosplay服装,亮瞎了泰德的熊眼。

约翰在即将成年还未成年之时,想提前领略成人影片的迷人之处。

结果磁带卡住,被苏珊发现,羞愧难当,差点离家出走。

基本上一集一个故事,类似于《摩登家庭》的家庭题材情景喜剧。

只不过,是成人版。

低俗喜剧重见天日

本剧目前评分8.4,不算太高。

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这一类低俗喜剧感兴趣。

在故事情节上设计,角色的塑造上,本剧也远远比不上《摩登家庭》这类经典。

男主的表演,也有些正经过头,没了电影版里那种中二感爆棚的傻气。

甚至不妨说,电影里的约翰才像一个孩子。

剧集里反倒拍得像一个努力在装成孩子的大人。

主题上,剧版也与电影版有部分重复。

比如最后一集,常年和泰德混在一起的约翰,已经习惯了凡事都与泰德商量。

遇上与自己情投意合的姑娘,约翰听信泰德的建议,结果搞砸了约会。

这基本上就是《泰迪熊1》故事的缩略版。

但,整体而言,瑕不掩瑜。

尤其是,如果你是屎尿屁喜剧的爱好者,绝对会如获至宝。

各种地狱笑话,几乎遍布全剧,还是熟悉的三俗,没有最离谱,只有更离谱。

比如,马蒂不愿透露在越南战争中的秘密。

在家人们七嘴八舌的围攻之下,才忍不住脱口而出:

我帮一条狗打过手枪!

讲道理,这不是一般喜剧编剧能想出来的东西。

更夸张的是,编剧居然能把这事给合乎逻辑,甚至带点煽情地圆回来。

PS:先不剧透,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圆?

又比如,约翰和泰德幻想自己进录像店的成人区域。

两人衣冠楚楚,操着一口绅士英音,像挑选菜品一样挑选光碟。

在场景上,这多半还致敬了闪灵里男主勿进舞会的那一段。

已经记不得有多久没看到这样尺度大开的喜剧了。

或者更准确一点来说,是屎尿屁风格的喜剧。

突然看到后,反倒是有种眉清目秀之感。

而既然说到了屎尿屁喜剧,就不得不提烂仔帮这一传奇的团体了。

90年代,好莱坞喜剧是金·凯瑞一家独大。

他拥有着极为恐怖的票房号召力。

却也因为高片酬,无形之中拉高了喜剧电影的门槛。

眼看着生存空间被挤压殆尽,一群人琢磨出了“一个好汉三个帮”的办法。

烂仔帮部分成员,图源网络

他们拉帮结伙,互相参演彼此主演的电影。

通过这种方式压低制作成本,取长补短,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他们也并不是简单地在彼此电影里露脸客串,而是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模式。

其中最主要的两个特点就是:三俗恶搞+兄弟情。

里面的角色总是一群喜欢电影和流行文化的宅男,做着各种又贱又蠢的事。

《菠萝快车》

比如他们的经典之一,《四十岁的老处男》。

四十岁的老处男,在好基友们的帮助下,成功破处。

为了在第一次表现良好,又是脱毛又是看片学习又是找人提前实验。

极尽恶搞之能事,怎么下流怎么来。

《四十岁的老处男》

你可能没有听说过这个组织,但你一定看过他们的电影。

《一夜大肚》《婚礼傲客》《太坏了》《王牌播音员》《超级名模》......

虽然烂作很多,但其中也不乏一些有笑有泪的佳作。

加上各种奇思妙想的恶搞,反而会比那些中规中矩的“好片”更让人惊喜。

《太坏了》

如今,烂仔帮已经没落。

随着观众口味的改变,审美疲劳问题以及特效大片的来袭,纯粹的低俗喜剧已经很难引起观众的兴趣。

加上政治正确之风愈演愈烈,拍都不太敢拍,又何谈其它。

烂仔帮的那些成员,也开始慢慢拓宽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

烂仔帮帮主,后来拍了《白日梦想家》

但,有些东西还是留下来了。

只要拍得相对安全,故事多打磨打磨,屎尿屁喜剧偶尔也能名利双收。

知名的比如《伴娘》,便入围了金球奖和奥斯卡提名,登上了大雅之堂。

《伴娘》

本剧无疑也是受屎尿屁喜剧影响的作品之一。

难得的是,在已经谨言慎行的好莱坞,它依然敢拍一些不那么正确的东西。

这不仅仅体现在那些大胆的三俗笑话上,比如调侃影史经典《四百击》。

因为它的英文名是《The 400 blows》,泰德对此产生了误会。

也体现在了故事情节与角色塑造上。

比如父亲马蒂,剧里就并没有回避他的不解风情,自私自利。

没有优惠劵就不和老婆出去吃饭,吃个饭还要把钉子藏在盘子里赖账。

到了剧集后半段,也没有让他从一个恐同患者变成一个拥抱同性恋的人。

只是出于对家人的尊重,他接受了布莱尔的同性恋身份。

以及出于对人的尊重,他也接受了布莱尔的伴侣来他家里共度新年。

如此,反而让这个角色显得更加鲜活生动,真实可信。

从烂番茄的评分上,也能看到这种冒犯性带来的两极分化评价。

媒体新鲜度只有65%,观众评分却高达90%。

这意思很明显了:

剧集可能不太符合主流舆论,但,的确很好笑。

当然,各种低俗恶搞的桥段下,包裹着的依然是温情的内核。

影版第一部,无疑便是因为把握住了恶搞和煽情的平衡,才大获成功。

剧版也不例外。

它要讲的,仍然是那个人人都会产生的单纯愿望——

有一个能一起哭一起笑,不离不弃的好朋友。

比起那些耀眼夺目的远大理想,这个愿望看起来是那么简单质朴。

但它或许是更难完成的那一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