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春秋时期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维护了中原民族的稳定和团结;秦始皇一统天下,结束了几百年的纷争战乱,更奠定了华夏民族的根基。 还有,开通大运河、创立科举制的隋炀帝,不仅加强了南北交通、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更以全新的人才选拔制度,开创了后世1300年光辉历史。 同时还有文天祥、郑成功、戚继光等民族英雄,在中华历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历史并非全然光明,它也有阴暗的一面。 在这片土地上,也曾出现过一些背离民族大义,为了一己私欲而危害国家的历史罪人。今天,文史君来为大家揭开历史的疮疤,细数那些遗臭万年的历史罪人。 “西晋的噩梦”贾南风贾南风,是西晋太尉贾充的二女儿,历史文献中记载,她的形象极差。身材短小、相貌丑陋,而且天性喜欢嫉妒,是一位人见人怕的“蛇蝎丑女”。 只因她嫁给的晋惠帝司马衷是一位白、痴,天生昏聩无能,历史上被誉为“白、痴皇帝”。正因如此,做了皇后的贾南风才能够为所欲为,将整个朝堂搞得天昏地暗。 她不仅在后宫中排除异己,因自己不能生孩子,便将所有怀孕的妃子全部迫害流产。 而且借助家族势力,执掌朝政大权,而后在皇室内部挑拨离间,煽动亲族间的矛盾和斗争,最终引发了“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历史上最黑暗残忍的时期,八王争斗到最后打红了眼,很多司马氏王爷开始寻求外援,纷纷引入胡人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最终导致了“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一方面动摇了西晋王朝的根本,更导致了社会秩序的崩塌,一时间北方地区陷入了巨大的屠杀之中,大规模人口锐减,文化断层,几近造成了汉民族的灭亡。 一场由贾南风挑起的民族大灾难,对华夏大地和华夏文化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也是当时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灾难和屈辱。 “短视与贪婪”的石敬瑭石敬瑭,山西太原人,沙陀族,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开国皇帝。 石敬瑭原本是为后唐效力,被封赵国公,后因君臣猜忌于公元936年起兵造反。造反就造反,原本也没有错。错就错在后期他为了对抗后唐,向契丹求援。 契丹,这个少数民族的蛮族,肯定也不会白帮忙。为此,石敬瑭割让了“燕云十六州”为条件,甚至还甘愿做契丹的“儿皇帝”,才得到了契丹的援助。 “燕云十六州”的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和山西北部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一直以来都是华北地区的军事要地。 “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后,对我国华夏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1、政治影响 使得中原王朝失去了对北部边疆的控制,契丹等游牧民族可以长驱直入,对中原地区构成严重威胁。此后很多年,中原地区时常遭受游牧民族侵扰。 2、经济影响 燕云十六州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高,割让给契丹后,该地区的经济活动受到了严重干扰,同时也影响了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 3、文化影响 燕云十六州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割让给契丹后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游牧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时,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腐败无能”的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是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他曾统治晚清长达40余年。 在慈禧统治时期,中国遭受了五千年历史中最为屈辱的历史时期,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不一而足。 而慈禧为了自己的享受和统治的稳固,根本不顾民族大义与华夏尊严,一方面毫无节制地挥霍着国库钱财,导致了没有更多力量去发展军事。 另一方面又在千方百计的讨好外国列强,作为堂堂一个东方大国的统治者,她甚至说出了“量中国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样谄媚恶心的话语,实在令人痛恨。 还有,在内政方面,慈禧太后对权力的执着和对改革的抵触,使得大清错失了自我革新的机会。她反对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扼杀了清朝的现代化进程。 尤其是她在义和团运动中的角色,出尔反尔,不计后果,盲目行令,不仅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更使清朝元气大伤,国力衰竭。 中国历史上的罪人不少,但以文史君之见,这3人最是恶极。他们不仅仅是一时误国,更是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正是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负面教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高层决策对国家命运的重要性。让我们以史为鉴,拥抱未来。 读者们,关于“历史上的3位罪人”,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