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3名湖南籍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学员名单及介绍

 hejunwei_yeah 2024-01-21 发布于北京

近一百多年来,湖南出现了人才井喷的现象,在全国各领域均形成了巨大影响,在全国的位置很重要。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招生,湖南人也不遑多让,每期都有一批湖南青年入读,保定军校1期全国有1114名毕业学员,其中湖南籍学员有63名,在全国各省看不算多也不算少,中等位置,后来黄埔军校开办时,湖南籍学员人数就居各省市第一。

保定军校大门

仔细分析保定军校1期湖南籍学员,发现他们和其他各省的学员有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就是他们都是从各省陆军小学读起,然后陆军中学,之后保定军校,而且各省市都有一批学员参加了辛亥革命。不同之处是湖南学员比较团结,有抱团思想,十来年间形成了以唐生智为首的湘军中的保定系,而且后来把湘军中的老资格将领挤下去,领导了湘军。像湖南这种情况,只有广西与其相似,四川虽然五大军阀中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保定生,但他们不团结,相互拆台。

接下来介绍63名湖南籍保定1期学员名单,介绍下他们年龄、籍贯、所学专业等情况。63名学员中长沙人最多,有17名,其他醴陵湘阴湘潭湘乡益阳宁乡平江也算学员多的县。笔者对湖南稍微有点了解,看了学员名单,熟悉的有唐生智、吴尚、戴斗垣,再看了他们的年龄,最大的26岁,而保定1期年龄大的已上30岁了,唐生智1914年才23岁,但却是湖南籍1期中的带头人。在这说一下,统计湖南籍学员的时候,开始没有将学员刘家让统计进来,因为他在毕业时填写籍贯是河北湘阴,但笔者网上查询半天,河北没有湘阴县,查湘阴这个地名也没有,只有湖南有,因此将刘家让列为湖南籍。

湖南籍保定1期学员名单

下图是63名湖南学员在保定军校1期毕业时所留通信地址,他们填写的通信地址,有没有网友们熟悉的地方?那时填写的长沙地址,可能变化很大了吧,还有多少地名是保存到现在了的,有网友知道吗?长沙藩城堤左祠是不是纪念左宗棠的祠堂?湘阴、湘潭、湘乡是出人才的地方,1期这3个县的学员有些家住县城里,有些是农村的。

湖南籍保定1期学员毕业所留通信地址

63名湖南学员中,在网上能够查询到资料的很多,有31人,人数在各省1期中也算多的。先简单介绍一下两位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抗日英雄李必蕃、黄启东。

1、李必蕃,出生于1892年,字子祺,嘉禾县人,先后就读于长沙陆军小学、武昌陆军中学、保定军校1期,1914年11月保定毕业后,李必蕃分配到湖南衡阳见习,实习期满后辞职前往四川、湖南等地游历,后回湘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参谋长、副师长,1935年升任67军23师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23师由陕西临潼开赴山东德州守备,参加沧州战斗,后又辗转于津浦、平汉、陇海各线,与日军作战立下战功,1938年徐州会战期间,李必蕃率军奉命守卫菏泽一带的黄河防线,与日军激战于菏泽城下,他率部迎战冲杀,反复肉搏,腹部中弹牺牲,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李必蕃牺牲前留有一语:“误国之罪,一死犹轻,愿我同胞,努力杀敌。”

李必蕃照片

2、黄启东,出生于1891年,字霞鹤,平江人,先后就读于长沙陆军小学、武昌陆军中学、保定军校1期,保定毕业后先在川军任职,1920年回湖南贺耀祖师任教导队教育长,1926年12月任黄埔军校长沙分校步兵第一大队上校大队长,后参加中原大战,抗战初期任23师参谋长,23师由陕西临潼开赴山东德州守备,参加沧州战斗,1938年徐州会战期间,随部到山东菏泽一带担任黄河防务, 1938年5月,日军以绝对优势倾巢来犯,5月15日,黄启东在一线战斗中头部中弹,失血过多,壮烈殉国。

再简单介绍一下另外29名保定1期湖南籍学员情况。

1、唐生智,出生于1890年,字孟潇,乳名祥生,东安县南应乡大枧圹村人,1904年春,他考入湖南武备学堂第一期,1909年他考入湖北武昌陆军中学,在谭人凤等人影响下参加了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在保定军校时,受到校长蒋百里的器重,军校毕业后回到湘军任职,从见习排长起,一路升迁,直到当上湘军的最高职务。抗战初期唐生智收养了一批逃难到湖南的少年儿童,以此观察他的人品还可以,但他作为军人指挥能力却受质疑,首先他信佛后向湘军推广,现在看来有些可笑,还有就是抗战初期的南京保卫战,他作为最高指挥官,指挥失措,使得守卫南京的精锐之师损失非常之大。

唐生智照片

2、周宗濂,生于1893年,衡山人,他从保定毕业后,没有回湖南,在滇军中任职,任过滇军第八混成旅少将旅长,1930年,龙云重成立讨逆军第十路军教导团,周宗濂任第二期副团长,教导团于一九三二年六月结业,毕业生660名,

3、刘兴,出生于1887年,字铁夫,祁阳人,在保定1期时,曾与唐生智等学员一起殴打教官,引起陆军部震怒,保定毕业后,历任湘军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等职,追随唐生智参加护法、倒谭、援鄂诸役。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第4师中将师长,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任36军军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16军团长、 26集团军总司令、南京卫戍副司令、江防总司令、军委会点验委员会上将副主任等职。

4、童琨,出生于1892年,别号树熙,浏阳人。保定毕业后,历任北洋政府陆军部科长、参事,后回湖南任湘军2师副参谋官、湖南督军督军府陆军部部员。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团长,后任44军3师7团团长,第19师57旅旅长,1933年6月任军事参议院参议,1936年秋聘任黄埔军校少将高级战术教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军事委员会西南战干团干训班教官,军委会成都行营少将高参。

5、陈自强,出生于1888年,字陛交,祁阳人。保定毕业后又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21年后历任1师炮兵中校团附、上校团长,独立15师6团团长,2师师长,铁甲车司令,保安司令部参谋处少将处长。1932年6月25日任军事参议院参议,后任江防总司令部高参兼江阴要塞炮兵司令。

6、戴岳,出生于1888年,邵阳,保定毕业后回湖南,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六师中将师长,1930年任18师第52旅旅长,1933年任陆军46师师长。1937年考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抗战期间,任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湖南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官,抗战胜利后,闲居邵阳。

7、戴斗垣,出生于1889年,湘西凤凰人,先后就读于长沙陆军小学、武昌陆军中学、保定军校1期,保定毕业后先后在川军、湘军任职,后在陈渠珍部任职,后任35军1师师长,1930年8月其部在文家市被红1军团歼灭。

8、蒋春湖,出生于1890年,零陵人,1927年北伐时,任唐生智8军刘兴4师30团团长,后任军事参议院少将参议。

9、李谟枫,出生于1890年,浏阳人,曾在长沙任少将参议。

10、周乔松,出生于1890年,宁乡人,抗战时曾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少将军法执行总监。

11、刘运乾,出生于1891年,字子健,桃源人,先后就读于长沙陆军小学、武昌陆军中学、保定军校1期,毕业会回湖南,历任湘军2师师部见习、副官、参谋等职,1917年1月考入北京陆军大学第五期学习,1919年12月毕业,后入法国陆军海岸炮兵专科学校学习。唐生智任湘军1师2旅旅长时,在刘兴3团任1营长、团附,后长期在湘军。抗战时,刘运乾任军事委员会军事训练部第七新兵补充训练处主任、军事委员会后方勤务部第二兵站分监部司令,1938年,任军令部高级参谋,不久调任陆军大学及兵学研究院教官,1944年4月任军事参议院参议,1946年退役。

12、王捷俊,出生于1891年,字震环,湘潭人,历任2军4师副师长、师长,18师53旅旅长,张辉瓒部下,1930年12月30日,在龙冈一役中被俘。

13、欧阳任,出生于1890年,湘乡人,保定毕业后,1917年1月入陆军大学第五期学习,后曾任军事参议院少将参议。

14、周纬黄,出生于1894年,湘乡人,保定毕业后在湘军任职,北伐时任谭延闿2军4师11团团长,后任18师参谋长,1930年12月30日与张辉瓒一起被俘。

15、周振亚,出生于1891年,湘乡人,曾任黄埔军校长沙分校上校大队长,后任军事参议院少将参议。

16、吴尚,出生于1889年,字隸庭,益阳人,保定毕业后又读陆军大学,曾任湘军守备军2团团长,1926年任唐生智8军1师师长,1928年任8军军长。

17、熊震,出生于1888年,益阳栗港人,保定毕业后回湖南,历任湘军团长、第8混成旅旅长、14师15团团长、吴尚8军1师师长。

18、何维礼,出生于1888年,长沙人,1905年在长沙修业学堂学习,后入湖南陆军小学,在此期间加入同盟会,之后入读武昌陆军中学、保定军校,辛亥革命时从保定到上海参加陈其美领导的起义军。后任过黄埔军校上校战术教官、军务局少将秘书处长。

黄埔6期同学录里何维礼信息

19、张敬兮,出生于1891年,长沙人,曾任湘军吴尚8军15师85团团长,后1930年2月任李韫珩53师157旅旅长。

20、梁锡祺,安化,保定毕业后回湖南,1916年,刘人熙督湘时,唐生智为警卫团3营营长, 梁锡祺与李家兴、刘兴、李品仙任唐生智的连长。

21、鲁渭平,出生于1892年,字道源,宁乡县道林镇清石村傅家湾人,祖父辈有数人曾任左宗棠部属,湘军鲁涤平是其堂兄。1906年考入湖南陆军小学2期,1909年入读武昌陆军中学,1910年9、10月间鲁渭平和同学好友戴岳一起剪掉辫子,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登楚望台弹药库领取子弹,前往蛇山扼守据点。保定毕业后在驻湘奉军伍祥祯第4混成旅任准尉见习官,1915年2月,随陈宦部入川,先后任代理步兵排长、排长。护国讨袁时伍祥祯旅抗击蔡锷护国军,深恐鲁渭平等军校出身军官不利于己,以研究学术为名留置成都。

1917年4月,鲁渭平任川军卢师谛4师汤有光13团6连连长,不久回湖南,任谭延闿督署上尉候差和堂兄鲁涤平炮兵连长。1932年2月中旬,鲁渭平率部至杭州增援“一二八”淞沪抗战,担任海盐经乍浦至全公亭布防的任务。1937年抗战爆发后参加上海淞沪会战,1938年到陆军大学特别班第4期学习,后任张发奎处高参,亲历1944年六寨误炸事件,抗战胜利后退役。

22、张湘砥,出生于1889年,新化大同镇岱水桥人,湖南陆军小学堂、湖北武昌陆军中学第二期,参加武昌起义,保定毕业后参加湘军,历任湘军1师炮兵队教官、队长、步兵团连长,炮兵营营长、团长、旅长等职。

23、龚浩,出生于1887年,字孟希,益阳人,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保定毕业后1916年入读北京陆军大学第五期。历任参谋、湖南省军务司司长、省会戒严司令、唐生智8军参谋长等职,1926年参加北伐,任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兼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长、河南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陆军大学兵学教官、教务处长、兵学研究院副主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总参议。

24、刘翼经,出生于1890年,别字铭吾,沅陵县城关镇杏浒冲人。先后就读于长沙陆军小学、武昌陆军中学、保定军校1期,保定毕业后回湖南,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后在唐生智、何健部任职。

25、黄维汉,长沙人,在何健部任职,曾任第四路军总指挥部参谋处长。

26、吴士烈,长沙人,在何健部任职,曾任何健任校长的湖南陆军干部学校副教育长。

27、谭作成,出生于1886年,号仲桓,长沙县白马巷人,1906年考入湖南陆军小学,后读湖北武昌陆军中学、保定军校1期,1910年,由谭人凤介绍加入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后到上海,组织学生军准备进攻南京,在黄兴指示下,与唐生智、萧宏济等赴烟台、大连一带,联络关外民军起义,促成烟台独立,并出任鲁军总部参谋,南北和议后,辞职就学。在保定学习期间,1913年与同学萧宏济到江西参加李烈钧组织的反对袁世凯二次革命。保定毕业后,先到北京模范团入伍一年,期满留团任炮兵助教,1916年回湖南,参加湘军,任炮兵连长、营长。1927年任黄埔军校长沙第三分校炮兵大队长,1937年抗战爆发,任浙赣路车站上校司令,抗击日寇,1940年,调任第九战区干训团上校兵器教官,1946年冬退役。

28、周荣光,长沙人,曾任湘军唐生智8军教导团团长。

29、曹典珍,长沙人,先后就读于长沙陆军小学、武昌陆军中学、保定军校1期,在武昌陆军中学时参加同盟会,参加武昌起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