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名重庆籍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学员介绍

 hejunwei_yeah 2024-01-21 发布于北京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二期是1914年初开学,学习了两年多到1916年6月份毕业,共有956名学员毕业。四川毕业学员有62名,其中重庆籍学员10名,他们中军职最高是中将,也有在四川各地从政经商的。

10名重庆籍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学员介绍

保定二期10名重庆学员名单

这10名保定二期重庆籍学员,笔者了解的有余顺猷、李治、王鼎元、彭韩,其余6名学员没有查到资料。在这先说一下这期大多数学员在辛亥革命时为推翻清王朝在西安、重庆立下的功劳。四川保定二期学员和一期学员有一些不同,他们大多是四川陆军小学三期的毕业学生,他们升上中学时,不是到武昌陆军中学读书,而是到西安陆军中学。1911年辛亥革命前,西安陆军中学部分学生参加了同盟会,大部分学生心向同盟会,投向清廷的没有几人,因此学校是陕西同盟会的根据地,学生中四川学生有百余人。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消息传到西安后,10月22日清晨,同盟会率陕西新军和哥老会发动西安起义,西安陆军中学大多数学生都参加了(四川学员也参加了),并拿起武器参加攻打西安“满城”的战斗。陆军中学学生接受多年正规化训练,成为起义军的中坚力量,他们一边作战一边宣传,不出三天就攻破了“满城”。

四川学生为陕西辛亥革命立下大功,陕西同盟会领导层对他们很满意,当四川学生想回四川参加四川起义时,陕西同盟会让他们带着武器回川。四川学生有六七十人就在倒数第二任四川总督王人文(云南人,因同情四川保路运动被清廷革职查办)带领下从西安回川准备参加四川起义,当他们翻越秦岭到了陕西汉中与四川广元交界的地方时,听到了四川脱离清王朝统治,建立成都军政府和重庆蜀军政府的消息。四川学生商量后决定在广元分手,各向川北、川东、川南、川西方向回家,川东方向的十几名学生就组成一队,先从广元到成都,又沿成渝大道回重庆。

这十几名学生到了重庆,要进重庆城时,在浮图关被守军抓了,原因是前一天他们投宿璧山区来凤驿时露出军人气质,当地袍哥把他们情况向重庆通报了。被抓后,他们中有一人叫王旭东,是渝中区人,恰好认识重庆蜀军政府的杨庶堪、朱之洪等人,就消除了误会,因重庆军政府差军事人才,他们就被留下来,在新成立的重庆蜀军将弁学堂任教,王旭东在学堂当大队长,他慧眼识才,给了一名叫刘明昭的学生很大帮助。这些川东学生参加重庆蜀军政府,实际上就是参加了同盟会,到了1913年反对袁世凯,他们中有些学员就没有参加1914年初保定二期招生,这也是四川(包括重庆)学生人数少的原因。

10名重庆籍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学员介绍

10名重庆学员毕业时所填通信地址

上图就是10名重庆学员在保定军校毕业同学录上留的通信地址,看有没有网友熟悉的地方?马廷寅、李容肃是开县浦里南门场人,知晓浦里就是现在开州区赵家场一带,也是刘伯承家乡,但不知道南门场现在是开州区那个乡镇?从年龄上看,他们两人只比刘帅大一两岁,不知他们在开县学校认识不?填写重庆渝中区有三人,老街李氏家祠可能现在的人都不知道在那了,朝阳街这个名字可能早就改名了,不知在哪,有了解的网友能告诉一声吗?彭韩填写城内,其实他籍贯不是巴县,是江北县(现在重庆渝北区),也有可能那时他家搬到了重庆城内。

10名重庆籍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学员介绍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牌匾

现在就介绍一下2期余顺猷、李治、王鼎元、彭韩的情况。

1、王鼎元,一般称呼他叫王旭东,因在家族排行第七,杨庶堪他们叫他王老七,重庆渝中区人,家庭条件在重庆当时算富裕的。王旭东1908年到成都读四川陆军小学,1911年初到西安读陆军中学,年底参加了西安辛亥革命,随军校同学攻打西安满城,西安起义取得胜利。王旭东回到重庆,听从杨庶堪的安排,到新成立的蜀军将弁学堂任大队长和副校长,刘明昭就是他大队学员,周末放假时他常叫刘明昭到他家去玩,刘明昭也因此认识了王旭东弟弟王尔常,和王尔常成了很好的朋友。1912年底,刘明昭所在速成大队毕业分配到熊克武川军5师,另外普通班学员就由王旭东带领到成都并入四川陆军军官学堂。

王旭东因是同盟会,1913年熊克武在四川反袁后,他就离开成都,到保定考入二期。王旭东保定军校毕业后,就加入了熊克武部队,先给但懋辛任参谋长,后给熊克武任高级参谋。1924年熊克武被杨森赶出四川后,王旭东留在了四川,他到了保定同班同学刘文辉部。1935年,王旭东任四川宁属十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兼保安司令。解放后,王旭东生活在重庆。

2、彭韩,一般称呼他叫彭诚孚,重庆渝北区人,保定军校毕业后在邓锡侯部任职,1930年任28军宪兵司令,驻在永川受刘湘部攻击投向刘文辉,1933年二刘大战时,任24军15旅旅长的彭诚孚在岷江防线崩溃时倒戈,投向刘湘21军,1935年10月,任21军暂编第2师师长,1936年所部改称162师,抗战爆发后,162师编入44军出川抗战,1938年4月彭诚孚任44军副军长,后代理军长。

3、余顺猷,永川安富镇人,也是余际唐的侄儿,家境富裕,他没怎么在川军干,后来居住在成都。

4、李治,渝中区人,在刘文辉部任职,1933年二刘大战时任24军3师4旅旅长,刘文辉败退雅安后,大多数保定系将领离他而去,李治还是跟着刘文辉退到雅安,在24军任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