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湘文艺】李放南 || 母亲朴素的清廉观

 潇湘原创之家 2024-01-22 发布于湖南

母亲朴素的清廉观

作者:李放南

我已有多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计划今年回去团聚。心情高兴之余总有点莫名的惆怅、忧伤。因为别人回家过年,都能与父母团聚,吃上母亲亲手做的香喷喷的家乡味道,沐浴慈母的爱,听到母亲关切的唠叨,而我的父母都已去世多年。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只有刻骨铭心的怀念,只有深深的回忆。母亲的生平往事历历在目,母亲的唠叨叮咛在耳边回荡,尤其是她那句不是名言的名言“一个鸡蛋吃不饱,一个坏名声送到老”,深深地影响我和兄弟姐妹一生的价值观。

她老人家这句“名言”,在我的记忆中留下印记,还是20世纪60年代初,正是过苦日子的时候。那时我家住在马嘶洞的桃李坪,邻居家喂养了一只黑母鸡,有一天我看到那只黑母鸡跳进鸡窝下蛋。我就坐在门槛上耐心等待着。黑母鸡下完蛋刚离窝边,我马上跑去把鸡赶走,拿着热乎乎的鸡蛋跑到厨房,嚷着要娘煮给我吃。母亲问我:“鸡蛋哪里来的?”“在隔壁大伯家鸡窝里捡来的。”“那你快把蛋送到原处去。”我嘟着嘴“不,我要吃蛋”。“不是自己家的东西,绝对不能要,快把鸡蛋送过去”。我实在是太饿了又嚷着“娘!我肚子饿得不得了,我好久没吃鸡蛋了,我不送,我要吃蛋”。母亲提高声音“没理由可说的,你必须把蛋送过去”。母亲见我还是不愿把鸡蛋送还,顺手拿起一根柴火棍高高举起逼着我把鸡蛋送还。我十分不情愿地把鸡蛋送还了原处。回到家中只见母亲流着眼泪,把我搂到怀里:“乖崽,不是娘狠心不心疼你,娘晓得你冇吃饱,肚子饿,也是好久冇吃过鸡蛋了,但是你要懂得'一个鸡蛋吃不饱,一个坏名声送到老’的道理。一个鸡蛋你是吃不饱的,别人说你偷鸡蛋的坏名声会影响你一生。”那时我只是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我去上小学时,母亲又对我说:“你要记得娘的话,'一个鸡蛋吃不饱,一个坏名声送到老。’在学校里不能讨要别人的东西,更不能偷东西”。那时多少懂得了母亲的话意。我家兄弟姐妹多,人多劳少,家里生活困难,上学读书的纸和笔都难得保障。母亲是担心怕我们姊妹找别人讨要东西,也怕饥寒起盗心,手脚不稳,偷别人的东西。

我读二年级时,有一天在离学校不远的路边捡到一枝圆珠笔,我如获至宝,回到家马上用圆珠笔写家庭作业。母亲见了就问:“哪来的圆珠笔?”我回答说“在学校前面的路上捡的”。母亲又说“这笔肯定是你学校同学落(遗失)的,你不能用,明天交还失主。”“我又不晓得是谁掉的,把笔还给谁呀。同学们说过捡的等于是自己买的。我还没用过圆珠笔,笔是我捡来的,又不是偷来的”。母亲开导我说:“找不到落笔的同学,明天你把笔交给老师。笔虽然是你捡的,但笔不是我里自己的,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不要去贪占小便宜,人要有志气和骨气,人穷志不能穷,要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后来我把圆珠笔交给了老师,老师表扬我拾金不昧。

   

 

  

一九八八年八月,我由教育战线改行到法院工作,开启了我人生审判工作的新征程。我带着喜悦的心情回老家看望父母,把改行调去法院工作的喜讯告诉他们。母亲问我:法院是搞么力(什么)事情的?我说:法院是审判机关,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去处理案子。母亲没听明白。我补充:就是民间经常所说的包公判官,查清事情真假,分明是非去判断案子。母亲明白了点点头,但她没有因儿子改行而见喜形于色,而是神情严肃地告诫我:“我曾经听到乡里很多人讲过,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你当判官了,有很大的权力啦!不管做什么工作,要凭良心办事,公正处事,不能受人钱财,冤枉好人。一定要记住'一个鸡蛋吃不饱,一个坏名声送到老’,决不能见钱眼开,不该得的钱财不能得,要如包公一样判案公正。”我懂得母亲唠叨的含意,就是要我做个清正廉洁的法官。

母亲那句“一个鸡蛋吃不饱,一个坏名声送到老”的名言,我逐渐明白了她是教育儿女们:由做干净人,到清白做人,到做一个清正廉洁干部。随着党中央从严治党,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立,我对母亲那句“名言”有了更深刻的领悟,成为我终生的座右铭。在工作中碰到利益诱惑时,就会想起母亲的那句名言。

20世纪90年代末,我在执行一起案件时,变卖被执行人城关的一栋房产。报名买受人来到我住所,拿出一扎现金放在我面前说:小意思,你收下吧,只是希望在你执行变卖房屋自由裁量权内,把房子价格调低些卖给我。放心这事你知我知,保证平安无事。说句实在话,六千块钱相当我那时一年工资,很有诱惑力。当时的执行管理不够完善,执行法官自由裁量权空间大,我降点价也是有这个权限的。但是法官职责和使命让我止步,母亲的名言让我警醒。我说:卖掉别人的房产履行案件让人破产还债,若是我从中捞取好处,压低价格,我的良心何在,法官何言公正?你换位思考一下,你若是被执行人,卖掉你房子破产还债,本来就是很痛心的事,如果我落井下石,压低价格从中捞取好处,你知道法官这样黑心,是不是恨得可喝他几碗血?你买房置业是好事,也说明你有经济实力。人家卖房还债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房屋价格按评估的不能少,你老板还要大气点,房屋过户费用你是否能帮卖房人承担点?这钱你拿回去权当你为落难的卖主帮了点忙。买房人很有感触地说:我被李法官正直清廉,办事公正讲良心,处处为落难人着想所感动,一切按你的办,房子我照价买了,过户费用我负担大部分。

我在队伍管理中,用母亲的名言从严教育和管理队伍。教育和引导干警与当事人及代理人建立防火墙,拒腐防变从拒收别人的小恩小惠做起,不要小瞧一包一条烟,一顿饭一瓶酒,一个红包一张消费卡。你得了别人的一点财物,就会玷污了你的人格和干警的尊严。轻则让他人捏住你的软肋,受人掣肘;重则触犯廉政纪律,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甚至刑事处罚。真是“一个鸡蛋吃不饱,一个坏名声送到老”,得不偿失,悔恨终生。当时李院长(后任平江政协主席)得知后,在全院的干警廉政教育大会上,也引用我母亲那句名言教育全院干警防微杜渐,拒腐防变。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极大地影响了孩子们的人生。母亲虽然生在旧社会,没有上过一天学,她说自己是光眼瞎(不识字的文盲),深知没文化的痛苦,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家庭妇女,但她品行正,明事理,知大义,有远见。她和父亲含辛茹苦,省吃俭用,顶着多方的压力,克服各个方面的困难,送我们十姊妹读书。艰难困苦中不忘从严教育儿女。她用那句最朴实的话,表面上教育我们兄弟姐妹做何如做人,怎么待人接物,实质上是一种朴素的清廉思想观。母亲这种清廉思想中蕴含了一丝一粟,我之名节,防微杜渐,勿使小节成大恶;常想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的防腐拒变的哲理,与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正风肃纪反腐相融合。让我们兄弟姐妹从小时候起就有了清廉的意识,使我们受益终生。我们参加工作的兄弟姐妹中有不同的行业的工作,有任职公安所队主职,有担任法院党组领导,有中学联校任职,有负责公费医疗报销审核……,虽然职务不高,但部门很重要。我们姊妹牢记母亲的名言,严格执行廉政纪律,严于律己,谨言慎行,志洁行廉,正道直行,清正廉洁为民办实事,赢得了大家一致好评。我们大家庭的人虽然都不拥有物质富有,但无人违纪违法,心里悠闲自得,生活踏实安然。我为有这样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而自豪,也为我们兄弟姐妹无负于父母教诲,无负于组织信任而感到欣慰。

作者简介

李放南: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的一名退休干部。喜爱读书,忙里偷闲中写点见闻。曾在《岳阳晚报》《岳阳晚报内参》《法官论坛》《湖南审判研究》等报刊发表过作品。退休后喜欢钓钓鱼、读读书、动动脑、敲敲键盘、享受文字陪伴的清欢。

图片:作者提供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