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三大走廊,一个比一个重要,第三个建国以来一直是热点

 若悟369 2024-01-22 发布于安徽

走廊是建筑局部结构的一个类型,但这里要说的走廊是个地理概念,也即便于通行的狭长的交通要道。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有三个非常重要的走廊,之所以说非常重要,是因为这三大走廊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曾发生过非常关键的作用,或正在发生关键性作用。

河西走廊

最早先登上历史舞台的是河西走廊。位于甘肃西北部的河西走廊是夹在祁连山和北山、合黎山中间的一块狭长平地,从西边甘新交界的星星峡到东边的乌鞘岭,全长达1200公里,而南北最宽处仅300公里。依靠祁连山的雪水,河西走廊成为西北干旱荒漠中一片难得的绿洲带,这也是其能成为丝绸之路关键通道的最重要原因。

河西走廊天然的地理位置把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分割开来,原为羌胡和匈奴占据,自西汉开始被中原王朝所控制,从而打通了从中原到西域的通道,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长期以来,得河西走廊的中原政权一般都能控制西域、青藏甚至蒙古高原西部等西北诸地,反之则只能龟缩于中原甚至江南。

历史上的河西四郡已成为甘肃省内的河西五市,酒泉、嘉峪关和金昌等城市都曾是重要的工业基地,靠近兰州的武威曾为五凉古都和西夏陪都。有“塞上江南”美誉的张掖有着河西最丰富的旅游资源,大佛寺和七彩丹霞是不容错过的景点。现属酒泉的小城敦煌,莫高窟、鸣沙山和月牙泉等众多顶级景区成为旅行者河西之行的最终目的地。

辽西走廊

五代十国之后,中国的历史重心终于跳脱出了关中平原。随着中原王朝权力中心的东移,以及东北契丹、女真人的轮番兴起,辽西走廊的角色日渐吃重。辽西走廊是位于蒙古高原东部边缘和渤海之间的一条狭长的平原,从山海关到锦州,长近200公里,最窄处仅八公里,最宽也不到20公里。

辽西走廊一直是古代东北和黄河中下游两地间的陆路交通要道,也是中原王朝和东北少数民族政权互相攻伐的必经之地,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莫过于后金乘明末农民起义进关,成就满清两百多年基业。现在的辽东走廊以山海关为界,关内仅有河北山海关一地,关外则为辽宁的葫芦岛和锦州市。

海上走廊

海上走廊这个概念对许多人来说比较陌生,但实际上专指台湾海峡。简单说台湾海峡就是福建和台湾之间的海道。具体来说台湾海峡最北边是富贵角与平潭岛的连线,最南边则是鹅銮鼻与南澳岛的连线,台海以北为东海,台海以南则为南海。台湾海峡长大概370公里,最窄处130公里,整个海峡面积大约为八万平方公里。

台湾历史上绝大多数人口都是从闽粤两地民众经台湾海峡抵达的,因而两岸文化一脉相承,从民风到习俗都颇为相似,但台海的历史重要性从近代才开始进入国人视野。一弯浅浅的海峡通过水路连起两岸,一道深深的海峡又让两岸分开达70年之久。每有国际形势动荡,这湾海峡就会引起波动,因而也成为东亚甚至世界的热点之一。

台海以东的台湾岛海岸线相对平缓,也是历史上福建等地民众过海最早落脚的地方,所以分布着高雄、台南、台中等开发较早且经济发达的城市;海峡西岸的福建一侧则是泉州、厦门等在福建省内经济总量靠前的几座城市。海峡中还分布着澎湖列岛、琉球屿以及福建沿海的众多岛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