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鱼类疖疮病(烂疮病)——'疥疮'红肿脓疱的生疮溃烂症

 渔业生产队 2024-01-22 发布于四川

图片

鱼类疖疮病,由疖(jie,读音'节')疮型点状气单胞菌引起,说通俗一点,就如人的身体上长'疮',溃烂化脓,因此,也可以称之为鱼类生疮溃烂症。普通人稍不注意还容易与锚头蚤、赤皮病、鱼类溃疡病容易混淆,有时疖疮病也并发赤皮病,这两种淆和并发情况需加以注意区分。

图片鱼的疖疮病是借用人的疥疮病的概念,因为症状相似,都有肿胀表症。因此,也可以将鱼的疖疮病称为鱼类'疥疮'。但人的疥疮却是由一种叫疥螨的寄生虫所致,而在鱼身上同样有一种黏孢子寄生在肌肉中,也可以引起体表隆起,出现相同的症状。
图片
患病团头鲂背部疖疮隆起,充血、出血(仿黄琪琰)

1、病原

疖疮型点状产气单胞菌(A. punctata f. furumutus),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两端圆形,大小为0.8~2.1m×0.35~1.0m。单个或两个相连,极端单鞭毛,有荚膜,无芽孢,染色均匀。适宜温度为25℃左右。
图片

(疖疮病与锚头蚤容易混淆:疖疮病是疮斑与锚头蚤是小红斑)

2、症状

鱼类疖疮病通常在背部一处或数处形成隆起,隆起处的鳞片覆盖完好,该处的皮肤有些充血,用手轻按隆起处,肌肉失去弹性、软化;用刀切开患处,可见肌肉溶解,呈浑浊、灰黄色凝乳状;有时鳍基充血。

图片

(在鱼体表面肌肉上出现数个小范围的红肿脓疮向外隆起)

图片

鱼类疖疮病患病初期,鱼体背部皮肤及肌肉组织发炎,出现脓疮,有浮肿感随着病情发展,疮部隆起,肉眼就可以判定组织发炎肿胀。剪开体表,内部肌肉腐烂,并伴有血水。这些部位组织内出现脓疱,患部隆起红肿,用手摸有柔软浮肿的感觉。脓疱内部充满脓汁和细菌。脓疱周围皮肤和肌肉发炎充血,隆起皮肤先是充血、出血,再发展到坏死、溃烂形成溃疡。严重时肠也充血。鳍条裂开,鳍基部充血。

图片
图片
患病鱼多在其背鳍基部的
皮肤及肌肉组织发炎,红肿处凸出体表,触之有流动感,刺破患部有灰白脓液流出。病鱼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游动缓慢,常离群独游。解剖疖疮处有灰白色或红灰色脓液流出
图片患病青鱼背部隆起的疖疮(陈辉)

3、流行情况

此病无明显流行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尤以鱼体经捕捞折腾或长途运输后最易发病
图片
患病鳖背甲疖疮破溃,留下洞穴(汪开毓)
图片

一般水质污浊、养殖密度过大、水质较肥、鱼体受伤等条件下易发生此病。本病虽属慢性病,但死亡率高,还可造成病鱼生长缓慢或停止,鱼产品品质极差,使养殖经济效益降低。
图片
(斑点叉尾鱼回体表疖疮病)

4、疖疮病与粘孢子虫的区分

有些粘孢子虫寄生在肌肉中,也可引起体表隆起,患处的肌肉失去弹性、软化及皮肤充血,如鲫碘泡虫寄生在鲫鱼头后部的背肌中。黏孢子虫和疖疮型点状产气单胞菌引起的体表隆起,通常都是背部隆起,有一个很好的区别方法,那就是用剪刀剪开隆起部位,取病灶内的组织进行压片,看是否有孢子虫,就可以进行区分了。
图片

区别疖疮病与粘孢子虫病的关键是检查肌肉中是否有孢囊。
图片

5、疖疮病与鱼类溃疡病的注意区分

鱼类疖疮病是由(肌肉)内向体发生溃烂,鱼类溃疡病则是肌肉溃烂由体外向体内发生溃烂。
图片
 (鱼类溃疡病)

6、赤皮病与疮病的区别

注意赤皮病与疖疮病相似又有相区别的地方,疖疮病的初期鱼体表面也发炎充血,鳞片脱落,但局限在小范围内,且红肿部位高出体表,也就是说,疖疮病的'疮'长出在体表之上

图片

图片

图片

7、疖疮病与锚头蚤的区别

疖疮病是大红大疮斑甚至是类似于锚头蚤的红斑,但要大一些,并且内在结构也不同,锚头蚤是小红斑,斑里有虫体

8、防治方法

鱼类发生疖疮病后,可以采用外泼消毒药和内服抗菌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也可比照赤皮病防治方法。
图片
(1)在捕捞、运输、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但如果是伤得很重,也很难治好的。

(2)外泼消毒药

每立方米水体用二氧化氯或二溴海因0.3~0.5克加水全池泼洒,连续3~5天。若病情严重,第一天剂量加倍。

每亩水面用生石灰15~2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或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2克加水全池泼洒。

水质较肥时,每亩用戊二醛15~20毫升加水全池泼洒,连用3~5天。

水质较瘦时,每立方米水体用强氯精(含三氯异氰脲酸40%~50%)0.3~0.5克加水全池泼洒,连用3~5天。

(3)杀虫剂: 用硫酸铜、敌百虫、苦楝皮等杀虫剂杀灭水中鱼体外寄生虫,以防寄生虫侵害鱼体,鱼体受损而感染此病。

(4)中药: 将中药五倍子捣碎,用开水全部溶解后,用池水稀释全池泼洒,用量为2-4克/立方米。还可每亩(水深1米)用大青叶5公斤加黄连1公斤加水3次煎汁至药液为20公斤,全池泼洒,连用3天可防治本病。

(5)消毒下塘:投放的鱼种或成鱼尽可能缩短运输时间,减少机械损伤,杜绝带病、带伤的鱼种或成鱼下塘。鱼种或成鱼必须经过消毒,一般用2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分钟,或用3%~5%食盐溶液浸泡15~20分钟后投放。

(6)甲鱼患病:病鳖应及时隔离,挤出病灶内容物,用生理盐水将创口面冲洗干净、晒干,然后涂抹红霉素软膏,或用庆大霉素按每千克鳖8~15万国际单位腹腔注射,病情严重者注射2~3 次。

(7)内服抗菌药

每100公斤鱼体重用维生素1~2克、诺氟沙星2~5克混合拌5~10公斤饲料投喂,每天2次,连用3~5天。

每100公斤鱼体重用三黄粉0.5-1公斤拌5-10公斤饵料投喂,每天2次,连用3-5天。

每100公斤鱼体重用大蒜素20~30克混合拌5~10公斤饲料投喂,每天2次,连用3~5天。

在200-300公斤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粉100克拌匀投喂,每天2次,连用3-5天。

每100公斤鱼用丁青散(地丁、大青叶、大蒜粉按5:3:2比例混合制药)20-50克拌料投喂。

(8)推荐使用新型药物:纳米银药物,蛋氨酸碘头孢类药物等。

纳米银药物可以迅速深入透析感染组织抑菌消炎,快速修复创伤组织,促进细胞再生具有超强渗透性,强大的抑制细菌(诺卡、杆菌类、肠炎类等)、病毒(虹彩病毒、出血病、白斑病、各类杆状病毒、传染性组织坏死病毒等)、真菌、弧菌、疱疹等功能

蛋氨酸碘用氨基酸作为络合剂,杀菌力广谱,有杀病毒的效力,可以同很多甚至是所有消毒药物配合使用,更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用于消毒杀菌,愈合伤口,出血、烂鳃、腹水、肠炎、疥疮、赤鳍、腐皮、溃烂、烂尾、烂嘴、赤皮、打印、脱粘等病症。

头孢类药物通过阻断黏膜肽链的交叉链接,破坏细胞壁,杀灭细菌,体内血药浓度可持续72小时,不易产生抗药性,是目前杀菌力最强的药物之一。用于鱼类暴发性出血病、肠炎病、烂鳃病、烂尾病、弧菌病、爱德华菌病、细菌性败血症,白头白嘴病,白皮病,腐皮病等细菌性疾病。

(9)市售相关治疗药物施治目前防治疖疮病的药物很多,这些成品药物均可以使用。

另请参阅:

1.鱼类体表溃疡病(烂身病)的症状和防治---容易与赤皮病混肴

2.鱼体表有石蜡样增生物的病毒性鱼病——痘疮病

(刘文俊 2019年3月18曰)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