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精选】寻到桥边雪未融,小梅梢已试春风

 单佳 2024-01-22 发布于安徽



 




愿经典舒缓的声音,提升您的阅读感受

五绝·砖缝中的小树

文/陆启

围墙榕悄立,昂首望红尘。

雨打根茎泽,霞披一树春。

五绝·门口路灯

文/末代耕夫

风雨向天涯,专开指路花。

岁除勤擦拭,防子夜归家。

五绝·腊八粥

文/末代耕夫

故林捞竹叶,柴灶煮黄粱。

未得当年味,娘亲不在旁。

五绝·大雪(通韵)

文/叶孟霞

早起推窗望,那山不见山。

门前黄楝树,裹上半斤棉。

五绝·立冬所见

河北 王建强

黄叶初收尽,雀喧毛竹林。

一花晨色里,霜气带春痕。

五绝·鼓山日暮 
文/楼晓峰


檐滴山筠雨,风传宝塔铃。
冈峦围四野,欲览已无形。
鼓山:全称“土鼓山”,位于县城三溪口右侧,上有休闲公园及七级宝塔。 

五绝·步和顶光法师《腊八占句》(二首)

安徽 唐佳

其一

我佛慈悲大,菩提一炷香。

灾年逢腊八,施粥庶黎尝。

其二

佛祖今成道,民间竞供香。

万家熬宝粥,年味已先尝。

附:元韵

释迦成道日,佛粥益贞香。

普供三千界,菩提味共尝。

五绝·雪里

文/金钢

莫把高枝折,离人憎远别。

车行眼泪飞,久盼元宵节。

五绝·无题

文/金钢

雁字挂高天,游人在海边。

风吹飞柳絮,一别又经年。

五绝·雪里

文/金钢

雪里梅开蕊,馨香迷雅士。

敲诗喜鹊迎,把酒醉于此。

五律·大寒

北京 蔡启新

冷峻三冬尽,无风听雪声。

履冰头发热,祭酌尾牙倾。

年饱粥糕腊,春眠雁鹊莺。

轮回天一色,何必乱纷呈。

五律·雪

安徽 单佳

袅袅从天降,飘然似落英。

迎风皆尽舞,匝地却无声。

何处梅花俏,谁家玉笛轻。

从来自高洁,不与世人争。

五律·题花瓶

安徽 单佳

平生爱优雅,却是没人夸。

入夜养心性,当窗品淡茶。

风吹色尤艳,月映影清嘉。

待到秋来日,怀中满菊花。

五律·腊八闲话

文/末代耕夫

玉兔清虚去,神龙驾雾来。

弃农多壮汉,耕种搭新台。

政策田园改,机声水石开。

草荒归正道,关键在人才。

五律·打麻将

上海 吴国荣

四将不争功,合围苔草丛。

齐心砌城郭,分段筑泉宫。

气色机深变,烽烟祸隐通。

偃兵非解恨,清算孔方中。

五律·大寒节
文/项冰


腊八前天粥,岁除游子杯。
乡楼渐人气,兴态更村孩。
雨翠自鸣竹,香清早发梅。
描红犹四九,蠡岸透春回。

七绝·归乡(新韵)

河南 陈镇

尝尽江南苦与甘,故乡风物总心牵。
可怜一段归家路,跋涉三年未走完。

七绝·探 梅

河南 郭蕙

寻到桥边雪未融,小梅梢已试春风。
为谁吹得珠璎破,野陌香生数点红。

七绝·迎春花

江苏 顾晓明

霜柳半弯河畔舞,乱藤千寸岸前馨。

大寒年尾身边近,无事斜阳郊外停。

七绝·石山飞泉

江苏 顾晓明

斜日山前流水泱,雨残亭下一株黄。

初冬独自湖边去,三径回看野菊香。

七绝·心 迹

湖北 程建雄

天南海北春秋度,凌志未酬红日斜。

万里风尘求索路,跨鞍策马尽年华。

七绝·小雪节

贵州 史胜

小雪飞来嫁劲松,潇潇洒洒吻寒冬。

难忘驿外梅花好,择日寻芳舞玉龙。

七绝·大雪节吟

贵州 史胜

寒风啸啸过山林,梅醉容颜雪醉心。

相约佳期同纵酒,与君细品玉龙吟。

七绝·雪中吟

贵州 史胜

大雪纷飞素裹山,瞬间发白亦悠闲。

声催画动银蛇舞,笔遣梅香透宇寰。

七绝·岁杪

上海 吴国荣

北风吹梦月低窗,黑里书空流恨长。

又是一年过岁杪,几多心事口难张。

七绝·牛

上海 吴国荣

额生两角垄行迟,荷轭阳和草绿时。

不用催鞭甘负重,荒年稔岁竟无私。

七绝·江南行

山东 玉树临风

烟花三月正当时,柳叶青黄花满枝,

莫道春光无限好,东风一夜半城诗。

七绝·大寒

文/陆启

柳绿莺声伴丽人,大寒天气暖如春。

虽无瑞雪飞南粤,一树梅花作友邻。

七绝·青松

安徽 李开英

严寒不畏性贞坚,何惧狂风冰雪穿。

峭立石峦犹放纵,悬崖万丈踏峰巅。

七绝·致敬风雪中戌边军人

江西 刘秋生

北风呼啸志难移,白雪凝妆不皱眉。

守卫边疆家国事,胸中热血永相随。

七绝·看山

安徽 单佳

一路清风一路花,远山似画染云霞。

故乡渐近心如蝶,飞过那边就是家。

七绝·过年 

文/刘秋生

爆竹声中旧岁除,欢歌美酒庆年初。

走亲访友常团聚,共祝新春百业舒。

七绝·礁崖梅

文/朱守平

如霞似雪腊冬梅,淡对冰霜寂寞开。

四九严寒何所惧,幽香雅韵布琼台。

七绝·遍饰花

文/朱守平

近水亭台遍饰花,莫非天上降云霞。

四方百侣同婚礼,烂漫湖光属大家。

七绝·叹落花

文/朱守平

冷雨寒风戏落花,离枝沾土态歪斜。

如何美妙招人妒,处世艰难暗自嗟。

七律·看老照片之初恋
上海  史济民

杜鹃声里杜鹃红,别样孤怀别后同。
今日有谁知夜雨,当年曾许沐春风。
相思失散于天外,记忆遗忘在梦中。
诗句删修久斟酌,情缘一段写难工。

七律·新年文友聚会有寄(新韵)

贵州 汪寿先

正是隆冬不畏寒,也凭诗酒论华年。

乘龙毕竟尧心旺,别兔欣然鸟梦圆。

放眼遥骋山外景,凝神透辟梓中观。

但得蓄势轰雷起,看我天河涌瀑泉。

七律·冬日应史华君邀老家行感吟(新韵)

贵州 汪寿先

冻雨纷纷又朔风,史君屋内乐融融。

酸汤衁血多滋味,玉液围炉任许盅。

论韵声高庐破顶,谈天执拗脸飞红。

主人义重情如火,灼透宾心春意浓。

七律·近新年向晚赴海棠山逢雾

辽宁 王聪颖

山中向晚雾犹浓,一脉苍峦隐卧龙。
古道相侵唯有雪,岩崖倚立尚余松。
三分月出惊归鸟,半盏茶香对凛冬。
今夕殿中人似旧,龛龛佛隐亦重逢。

七律·柳

文/天涯初雪

绿水长条绾未成,春来几处可怜生。

柔丝不遂风烟远,嫩色偏随雨露明。

已有莺簧调白雪,更无桃萼妒青英。

灞桥折断波光动,欲送萧郎又一程。

七律·腊八节

文/忆江南

福至人间喜气扬,千家万户粥飘香。

梅迎瑞雪丰年兆,柳挽祥烟乐事张。

润泽黎民斟腊酒,风流墨客赏文章。

安康社稷添欢笑,故里情愁寄语长。

七律·大寒

文/忆江南

腊八飘香又大寒,纷纷瑞雪压枝残。

银装素裹亭亭立,赤雁遥啼脉脉看。

把酒桑麻茅舍醉,登楼鸟雀水乡欢。

农家祭祀财神拜,更喜丰年稔岁安。

七律·也说腊八粥

文/樵夫占

未同干饭较长短,己任还随习俗藏。

水份偏多犹得体,元心有爱早成章。

食材虽杂意非二,卖相无争情正常。

总在年关送温暖,出锅一味问神乡。

七律·颐养琼崖
内蒙古 常青树


高风过岭淡云流,碧树红花浓雾浮。
丽日古榕依茂苑,芳晨秀竹拥新楼。
鱼翻醉跃迷沧海,鸟落欢鸣恋绿洲。
岁老休闲须善养,琼崖静处寄身尤。

七律·大寒

安徽 李开英

三九严寒酷冷时,琼花玉树结冰枝。

山川鸟雀无踪迹,天地风云有画姿。

娇蕊腊梅凌雪婝,馨香满苑染霜持。

迎春纳瑞送温暖,闭户闲吟作逸诗。

七律·癸卯岁杪感怀

安徽 陈路

转眼春来又一轮,感时秃笔写埃尘。

青春无愧年华老,白发何须晓镜询。

但愿茶香能醉客,只求心静可通神。

全如意问谁人有,知足知恩才是真。

一七令·琴(白居易体)

文/祝建华

琴。

悦耳,清心。

情激越,爱深沉。

高山流水,旷世知音。

闲时常抚弄,梦里亦追寻。

喜者只求百度,富人可掷千金。

阳关一曲高声唱,梅花三弄尽情吟。

沁园春

安徽 唐伯猫

欲晚初晴,兴起弹歌,踏碎斜阳。向暮春声里,寻些花色,流霞邀处,贪个闲凉。远近炊烟,浅深灯火,却看无常亦有常。云天外,且忘形得意,那管潇湘。

平生碌碌忙忙。若潇洒、何须醉一场。自胸中意气,尽开块垒,人间风貌,皆入千章。黄鹤楼前,快哉亭里,不必销魂或断肠。红尘是,任他人濯足,我别沧浪。

鹧鸪天·雪霁访梅(中华通韵)

河南 王霞芝

人负梅花一半春,梅花不负赏花人。因风冷蕊频频笑,著雪疏枝点点金。
香雪海,武陵津,微醺可胜酒三巡。兴来步月庭前访,聊到相知夜已深。

青玉案·春风识得星湖路

文/陆启

春风识得星湖路。绿波起、心相慕。二月莺声粘玉露。空蒙山色,氤氲烟雨,紫燕萦香树。

行来只道花移步。看去方知美人误。吟罢诗篇惊白鹭。疫情湮灭,生机遍布,重把辉煌铸。

临江仙·大寒(贺铸体)

文/祝建华

北风凛冽寒彻骨,纷纷飘落天涯。

晶莹洁白满枝丫。

万山皆俯首,九域尽飞花。

回首漫漫人生路,诗书常伴清茶。

青春无悔绽芳华。

念亲千里外,明日就还家。

宴清都(何籀体)· 学词自喻

江西 赵怀青

字晓须时写。过日久,华颠人老难罢。构思留幻,求知若醉,似痴神化。安宁静好长夜。恰趁此,勤持驭驾。召古人,总在寻也。看也、效也、填也。

寻者。切入其中,多研细认,诚辨真假。奔驰宝马,歌吟翠袖,未论何价?惟能趣存文雅。笑已至,平常草舍。共喜逢,笔底笺前,灯边案下。

鹧鸪天·迎新感怀
江苏 裴舒


燃放烟花为跨年,顽童雀跃戏林间。风中瑞雪呈抰势,雨里红梅展俏颜。
登塔顶,踱泉边。幽思怀古倚阑干。迎龙辞免开怀饮,诗酒人生心自宽。

临江仙·大寒

北京 蔡启新

莫问雪花开几朵,严冬独俏红梅。青松斗艳白衣披。此时空失色,迷彩日无知。

三九四九人算术,冰天霜地如诗。南来北往鸟依依。大成年字美,寒瘦尾牙肥。

鹧鸪天·刘蓉墓感吟

湖南 章育林

风雨荒茔草自青,依然万籁诉难平。求真到此随天老,养晦怡心如镜明。
苔尚滑,棘犹萦。凄凉身后几如卿?清风独抱公心久,拂遍时空传姓名。

浣溪沙·题官吉普老师长河落日图

江西 张国兰

暮霭粼粼跃水央,长河瑟瑟间祥光。疏枝瘦影隔新梁。

冷砌寒江同做伴,流年往事可相忘?尘烟一缕梦中藏。

剑器近·秋思

江西 张国兰

九霄暮,陌野漫、绵绵秋雨。碧梧渐飘零处,正思慕。望蹊路,尽倦客、愁情乱绪。斯人可曾幽虑,亦如许?

归去!寄谁千万语?清词素韵,阕阕泪、断续难成句。青灯怜我几回回,问缘来若何,似风如梦犹雾。自知甜苦。百转柔肠,玉指秦弦细诉。佳期总被凡尘误。


采桑子·三冬
内蒙古 常青树

西风过岭天光暗,暮冷晨加。
密佈云纱,撒向人间六角花。

寒烟隔院朝晖灿,室染红霞。
惬意清茶,二度三冬四海家。

【中吕·卖花声】迎春
内蒙古 常青树


红梅映雪霜花碎,翠竹摇风霁色辉,青云隔树日光微。春风万里,冬深百媚,急匆匆月终辞岁。

西江月·吾心安处是家乡

上海 蒋国华

窗外水光如练,田坡薄雾凝霜。

一轮旭日月微凉,却是春心暗漾。

光影好风物亮,青山绿水花香。

吾心安处是家乡,哪里旧时模样。

暗香· 礁崖访梅(外一首)

浙江 朱守平

嫣红粉白。现海礁崖畔,汇泉亭侧。朔气晨霜,渲染琼苞美如画。风曳幽香去远,波粼处、秋鸢遥索。但迤逦、曲径桥头,却遇咏吟客。

神奕。目清晰。爱市井情缘,花草颜色。喜梅丽质。居处比邻太湖石。明月曾经光顾,言简洁、奉茶甜蜜。果素雅、诚淡泊,似乎羞涩。

喜迁莺·冰雪月牙泉

沙漠浩,月牙弯。三九朔风寒。冰封雪盖客蹒跚。芦苇竟悠然。

秋色真,冬景梦。美妙引翁心动。多情朋友摄风光。相与配诗章。

浣溪沙·岁杪吟

江西 萧述明

检点一年微感生,奔波两地目标明。蟾宫折桂盼雏鹰。

偏胖体形肥未减,本贫才思艺期增。无端忙碌任时迎。

霜天晓角·咏残菊

江西 萧述明

小寒时节,雨少寒风烈。枯草后边惊看,老枝上、花如玦。

严霜摧萎叶,芳魂犹未歇。无论路人观否,吮冷露、偕明月。

莺啼序·参加工作五十周年感怀

江西 萧述明

思怀往年旧事,印心田肺腑。校门别、中学文凭,自怜深造无路。赚工分、寒山锯板,撩巾拭汗听禽语。正迷茫、公社招人,盼来机遇。

入伍农科,志旅自始,寄豪情抱负。不言累、防病查虫,独行阡陌巡亩。杂交培、催花授粉,水肥土,精心调护。七年过、参试三场,榜中名署。

忝为干部,县直平台,小雏插翅羽。奋力搏、克勤敦习,察事深研,执笔成文,颇多嘉誉。山乡履职,筹资兴厂,牵情贫困勤帮助,用真诚、勉力农家富。为人厚道,平时善待同仁,急来共度风雨。

年将半百,喜得关怀,又返回业务。执纪检、投身财政,素质提高,治理源头,摒除贪腐。逾龄老退,薪资无虑,成功儿女皆孝顺,伴歌声、欢乐娱孙舞。齐眉翁妪相牵,健步清谈,咏诗共与。

注:杂交培四句指当时的杂交水稻制种、推广工作。

蝶恋花·梦忆(新韵)

黑龙江 张杰

梦入江南烟雨幕,与友交谈,饮酒吞云雾。地北天南齐聚赴。忽然惊醒仍清楚。

满脑当年兰水故。分手多年,历历常回顾。只恨相识嫌短促。难得好梦无寻处。



咏冬·第五场雪

辽宁 徐正秀

只有阳光愿意

使用流行色以外的语言

把温暖的种子

埋进一场大雪的心田

是开启也是结尾

余额不足的编年

接踵而来的花事

明示或暗示造物的流连

比白马更白的草场

分明隐喻着裹足不前

千言万语的倾诉

都可以交由宽大的薛笺

以六个心窍的雪花入药

就可以回到鹤发童颜

傍晚

河北 毛子轩

夕阳,站在河面上

未收割完的小麦在四下张望

一群麻雀跑回了村庄

她独在河边

捶洗一家人麦收一天的衣裳

确实累了

她脱掉浑身的疲劳

让身体亲吻

河水中的月亮

童谣

河北 毛子轩

它是童年的影子

它是儿时的游戏

可,一首童谣

一但长出牙齿

说明那个时代开始衰老


安徽 李妍霏(五年级学生)

小时候
我偷走了妈妈的钱


长大后
我偷走了妈妈的青春。


 

读诗心得

关于古体诗(古风)的用韵
上海 南冠草

初学者有一个误解,认为古体诗(古风)不拘平仄,又不強求对仗,比近体诗好写。
其实相对于诗(诗经)、骚、赋,近体诗是最接近白话的一种文言体裁,是最好写的。
正因为其显性门槛极低(实则隐性门槛极高),所以才一下子涌出那么多的人写诗。
他们並不知道,古体诗(古风)比近体诗难写,没有相当的文言功力,是写不成古风的。就连"笔力高古"、"五言能兼汉魏六朝体“的孟郊因诗中含律句,受人垢病。
其它(语法和句法)暂且不说,说说用韵。
王力先生说,古体诗的用韵,以用本韵为常见。本韵的古风在唐人的古体诗中,超过半数。
1)平韵古风,当其押本韵的时候,[所依照的韵部和近体诗完全相同]。非常严格,连险韵也不让它出韵。
2)仄韵古风,因为近体诗以用平韵为原则,所以凡用仄韵的诗差不多都是古风。仄韵古风如果系用本韵,仍旧是以《唐韵》或《广韵》为标准,並且依照同用的规矩,也就等于以后代的平水韵为标准。
3)古风之用本韵,显然是规规矩矩地依照韵书。
那么为什么在唐诗中会存在一部分通韵的古风?
王力先生认为,这是出于一种仿古的心理。古韵与《唐韵》不同,这是语音演变的结果。部分唐朝的诗人不明此理,以为古今的韵部是一样的,于是误会真韵的字与先韵的字押韵为邻韵通押,而他们也想模仿古人用起通韵来,他们並不知道有些字依古韵是不相通的,例如人、钱、迁,一个在古韵真部,一个在古韵寒部,一个在古韵文部,是不能相通的。王力先生说,我们不敢断定每一个诗人都是这样的心理,但是,古体诗通韵的风气一定是由此(误读古韵)而起,因为近体诗用韵是那样严格,古风却容许通韵,若不是以古人的先例作护符,决不能避免人家的批评。然而事实上这是谬误的仿古。
4)那么古体诗可不可以通韵?答案是可以的,但必须严格按照平水韵邻韵的规定,不能随便通韵。

组 织 机 构

顾问:

周智  陈家宝  史胜  代晓春  李智  廖原

诗歌主编: 徐正秀(xuzhengxiu001)

诗词主编:  

柯玉林(微信号MR8090200)

程建雄(微信号seekcheng)

 廖天国

朗诵   诗梦浮萍  赵仁娟  木子  张怀军

总编     单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