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言的意义在于它的用法(4)

 青岛田骏 2024-01-22 发布于山东

关于语言重复的价值
写作或言说中语言的重复是负面的,不但令阅读者生厌,也浪费时空资源。记得在小学第一次作文,老师对其批语就是因“语言重复”而扣分。
既然如此,为什么在商业、时政、艺术等领域,语言重复现象反而增多了~尤其是商业广告,总是持续重复着,也正是重复强化了记忆,心理学学者认为,反复的言说,即可令人生厌,也可沉淀为一种“无意识”~
这里特别提出的是,以电子信息为媒介的传播必须是重复的,甚至不需要言说主体的在场,也不需要指称对象的在场。比如,电视台为商家代理一款商品的广告,无需这款商品的老总在场,即使用一种类似商品的模型也可以替代被指称对象,唯一有效传播的保证就是不间断的一次次重复发出。
多少年, 时政新闻的權威文稿,重要讲话中的某些句段必须是一字不改的重复着,之所以很重要,就在于是一种“持续进行时”的稳定象征,如果稍有改动,一般意味着某种程度不同的变局~

以上,都是有关语言重复价值问题,还有一些歌曲,比如毛宁演唱的那首《涛声依旧》、腾格尔的《草原之夜》等,听一遍就还想听,只有再重复的听,那种一唱三叹的重复才听出味来。阅读古诗《诗经》中那些重复,感觉不是重复,每次重复都是在加重分量。生活中有很多的“强调”,也是重复的,但又是很重要的,如此,每一次重复都是一种“强调”,一种“递进”,一种对受动者灵魂的“镌刻”~
但是,如果这种重复运用的不好,其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数年来,媒体有些文稿报道经济形势,常用的一句话是”稳中向好“(这里,我丝毫没有怀疑我们经济形势越来越好的意思,只是说在语言重复中的逻辑性欠佳),“向好”是正确的,但这里的“向”是”朝向”或面向,是发展过程中一种暂时的“静态”,就像一个走路的人,停下来朝向的看、眺望一样,还没有步行一样。如果反复的又是静态意义上的“向好”,也不是“现在进行时态”。如果长时间又是一次次重复中的“向好”就不符合实际了。正确的表达是~向好只是暂时的时态,大多时间里就是“大踏步前进”了~
还有,对于一些早已既成事实:又没有改动的事情也没有必要重复,比如,生活常识、公式定理、名人出生年号等,已经被取得广泛认同,就没有必要浪费了~
德里达认为,逻辑的前维度是重复的结果。对这个没有阅读相关著作,就没有发言权,不过,之所以被无数次的重复,意味着被广泛认同,或者通过划分种类的归纳,最后被简化为公式符号,也是很有道理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