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少年称王,青年称帝,横扫六国,统一中华,功过是非留给后人说

 史烛台 2024-01-22 发布于福建

秦始皇一生的功过是非难以评判。但是,他统一中国和创立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自从周幽王点燃烽火博美人一笑,周王朝就气数燃尽,一个全新的时代诞生。这段历史被后人称作春秋战国,这是一个无义战的时期,诸侯们在你争我夺中灭了一国又一国。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翻滚,到了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加速,长平之战后,秦国再无敌手。最后完成统一六国的,却是一个叫嬴政的青年。

秦始皇嬴政一直是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统一六国,实行了许多伟大的政策,如“车同轨,书同文”。同时,他也被指责为暴君,因为他“焚书坑儒”,对人民施加了重税和苛政。他的宏图伟业,只经历了短短的15年就彻底破灭了。

根据《史记》的记载,嬴政的童年是在赵国作为人质度过的。这种在外寄人篱下的生活,无疑对嬴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他十三岁时即位,但由于年幼,当时秦国的国政由大臣处理,直到他二十二岁亲政后,才真正掌握了国内大权。

公元前259年,嬴政出生在兵祸连年的赵国邯郸,父母给他取名赵政,赵政的父亲是秦国公子异人,异人是秦孝文王(安国君)之子,年轻时作为人质居住于赵国都城邯郸,因为秦赵的连年战争,作为人质的异人处境艰难。

古时候作为他国的人质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一般是派国君的儿子出征,哪个儿子最没地位就会被选上,异人恰巧印证了是不可能当太子的,将来皇帝的位置更加轮不到他。

但当时有个商人慧眼识珠,他觉得异人是个奇才,将来肯定有所作为,这位商人就是来自卫国的吕不韦。

吕不韦先是结交异人并成为好友,还将自己的姬妾赵姬和一半家产送给异人,让他广交天下豪杰,扩大自己的声望。

当时,秦是天下的强国,在位的秦昭王(嬴稷)年事已高,太子安国君虽然有二十多个儿子,但他宠爱的华阳夫人却没有儿子,吕不韦决定放手一搏。

他拿出了家产的另一半,用于搜罗奇珍异宝,亲自送往秦国,呈献给华阳夫人,并说服了她将异人认作自己的儿子。吕不韦的计谋成功,使异人成为了华阳夫人的儿子,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秦国的地位。

赵政的母亲是赵姬,有些史书中记载,赵姬被送给异人时就已经怀有身孕,所以赵政应该是吕不韦的儿子。

但也有史书记载,赵姬出生于赵国富贵家庭,如果出生豪门怎么可能是吕不韦的妾,又怎么可能送给异人。

关于赵政的身份猜测,从他出生之日起,就已经开始流传,但有些历史的谜底只能掩盖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公元前258年,秦国对赵国发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攻势。面对秦军的猛攻,赵国损兵折将,伤亡惨重。

赵王因此对身为秦国太子的异人产生了猜忌和不满。吕不韦见状,便重金疏通关系,成功地将异人带回了秦国。

然而,由于形势紧急,年幼的赵政和母亲赵姬却留在了赵国,从此开始了一段备受欺凌的童年。

在赵国,年幼的赵政遭受了各种挫折和打骂。他饱受人间冷暖,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六年后,即是公元前251年,秦昭王去世,赵政的祖父安国君继位,赵政的父亲被立为太子,此时秦赵关系有所缓和,寄人篱下的赵政和母亲终于回到了秦国。

但不幸的是,秦孝文王安国君继位仅一年零三天就撒手人寰,随后就是嬴政的父亲异人,也就是秦庄襄王在位也不过三年。

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没任何准备登上了秦国的宝座。

对于嬴政来说,这个意外到来的皇位并没给他太大的惊喜,因为年纪尚小,秦国的政权全部掌握在相国吕不韦和太后赵姬手上。

嬴政的母亲一边和吕不韦旧情复燃,一边和吕不韦推荐的舍人嫪毐纠缠不清,后来还为嬴政生下两个同母异父的弟弟。

少年时期的嬴政虽然脱离了赵国的寄人篱下,但在冷酷的宫廷里,他就相当于一个傀儡,他的处境和在赵国时没什么两样。

但对于原生家庭缺失的嬴政,他似乎有着极高的领导天赋,他默默忍受一切的屈辱和痛苦,为统一天下积累了力量。

公元前238年,嬴政平定了嫪毐的叛乱,并借机解除了吕不韦的职务。然而,吕不韦在离开朝廷后,仍然保持着很大的影响力。这让嬴政感到无法容忍,因为他需要一个强大的统治权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统一大业。于是,公元前235年,嬴政决定逼迫吕不韦自杀,以消除他的影响。

秦始皇重用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臣武将,如李斯、尉缭、王翦、蒙恬等,他们制定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方案。

秦始皇还采取重金收买六国权臣的手段,破坏了诸侯的合纵,同时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将各个国家逐一击破。

这些策略和方案为秦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秦国正式拉开了横扫六合,统一中国的战争序幕。

嬴政的统一功业,不仅在于蚕食敌国领土,更在战场上歼灭有生力量。自商鞅变法后,秦国采用军功爵制,杀敌论功晋爵,激发了秦人的勇猛公战精神。

法家政治思想使秦国臣民谨小慎微,不会去做超越本分的事情。因此,当荆轲刺秦王时,秦王左右只能以手共搏之。

秦始皇能够从与其他六国并列的诸侯王,华丽变身为独一无二的帝王,除了他那敏锐的军事才能、领导天赋,更多的是秦朝有大量的文臣武将为他划谋献策,他是个善于听从别人建议的帝王。

公元前221年,历经十多年的血雨腥风的残酷战争,秦先后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个国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在统一大业之后,嬴政开始思考如何展示自己的权威和荣耀。他认为过去的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他的尊崇。

他决定将古代三皇五帝的称号融合在一起,称之为“皇帝”。同时他又希望这个皇位可以一直由他的子孙传承下去,故称“始皇帝”。

秦朝在诛灭六国之后,其实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所以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他实行了“三公九卿”制度,同时推行郡县制,彻底废除了地方上的世袭制和封邑制。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辽阔的疆域,秦始皇和大臣讨论后,把天下划分为三十六个郡,后增设南海、桂林、象、九原四郡,到始皇末年,已经增至四十余郡。

这些举措,不仅保证了中央政令能够高效地贯彻到基层,还大大削弱了地方独立性,有利于地方防止分裂割据。这无疑是对国家统一的有力保障,使得全国的一切大权都掌握在皇帝手上。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历朝历代基本都是沿用了这套制度,并不断充实和完善。为了实行高效的行政管理,他做出了两项重要的决定,“车同轨”和“修筑驰道、直道”。

车同轨规定车轴上两个轮子间的距离一律为六尺,使车轮的轨道相同。驰道则是指奔跑的道路,简称古代高速公路。从公元前220年开始修建,以国都咸阳为中心,东达今山东、河北、辽宁,南抵今湖北、东南到达安徽、江苏、浙江。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又命蒙恬等修建了连接关中与河套地区的直道。直道就是道路线路笔直的公路,它北起九原,也就是今天内蒙包头西北部地区,南至云阳,陕西淳化地区。

它既要穿越崇山峻岭,又要纵贯沙漠和草原,可见当时施工的艰难,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可以在崇山峻岭中寻觅到当年的遗迹。

秦始皇的功绩不仅在于统一了中国,更在于他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其中,他先后五次巡游各地,通过驰道到达东方和南方各地,同时也统一了文字、度量衡、货币,这些措施为中国的统一和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文化交流方面,秦始皇采取了“书同文”的措施,把原来的字体加以整理,作为规范的字体,颁行天下,这种字体就是我们后来说的“小篆”,小篆字形复杂,随着狱官职务繁忙,迫切希望进一步简化文字。

有个县吏程邈因得罪秦始皇被捕入狱,他经过十年的悉心研究,创造了一种更简便的字体,秦始皇得知后,不仅给他免罪升官,还把这种文字命名为隶书。

为了统一了度量衡,秦朝制作了一种标准器用来衡量物体的重量。这个标准器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秤砣。

在战国时期,各国的度量衡制度非常混乱,只有通过统一度量衡,才能使国家完成实质上的统一。

秦朝统一之后,他们严禁私人铸钱,废除了六国的货币,规定以秦国的货币为准。上币黄金和下币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成为统一的货币。

此后,各封建王朝大都将铸币权掌握在中央手里,钱的形式也保持了圆形方孔的模式。

自秦以来,几千年来,不管风云如何变幻,沧海已成桑田,不变的是中华民族从秦始皇的统一六国,到汉唐的繁荣,再到宋明的文化鼎盛,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人们把这位千古一帝指责为暴君时,总会提及到他“焚书坑儒”的“罪行”,李斯作为秦国的忠臣,他认为许多读书人谈古非今,久而久之,朝廷就会丧失威严,国家就会陷入危机。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把秦国以外的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诗》《书》及诸子百家之书,全部烧毁。

至于坑儒,因为秦始皇当时在全国寻觅长生不老的仙药,社会上就有一些招摇撞骗的江湖方士,他们怕骗术被拆穿和一些儒生串通,私下诽谤秦始皇。

秦始皇闻讯大怒,令御史迅速查办,方士与儒生遂转相牵连告发,结果查出犯禁者460余人,秦始皇将这批人全部坑杀于咸阳,所以实际上秦始皇有"焚书",并没有"坑儒",所谓"坑儒"实是"坑方士"之讹。

虽然秦始皇的治国之道也备受后人指责,但我们也不能抹杀他对中华民族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他统一了文字、管理结构和度量衡单位,这些贡献一直沿用至今。

他横扫六国,结束了几百年的分裂和战乱,设立三公,置郡制,统一币制,缔造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他修筑长城预防匈奴进犯,开疆扩土设置郡县,统一了多民族国家的版图。

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以法家思想治国,让秦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秦始皇统一天下,法制主要是维护绝对君权统治制度,例如不敬皇帝罪、诽谤罪和妖言罪、以古非今罪、妄言罪、投书罪等都是有相应的刑罚。

而之前沿袭的法律中,人们并没有受过这样的专制统治的罪名刑罚,当时也有很多人反对这套法律枷锁,所以对此深恶痛绝,成为秦朝暴虐的口碑证据。

从秦朝的焚书到严刑峻法等一系列政策实行,最终激起了人民的反抗。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苛政,导致民不聊生。

秦始皇在世的时候,这样的统治尚能维持,到了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于巡游途中病死,农民们终于走上了起义的道路。

陈胜、吴广等人被迫起义,因为“天下苦秦久矣”,他们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反对秦朝的暴政。他们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响彻云霄,表达了他们对平等和自由的渴望。

随着秦朝的灭亡,人民终于迎来了自由的曙光。刘邦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朝仅存在了十五年便烟消云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