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不建议此时去!

 海棠盈香 2024-01-22 发布于北京
想去陕西历史博物馆很久了,但每每看到节假日西安游客人山人海的消息我就打退堂鼓。
上周西安下了一场雪,连续数日天气很差。我想,现在应该是旅游淡季吧,西安的天气又差,我要看的全是室内的博物馆,不受天气影响,现在对于我说可能是比较好的旅游时间。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就在2023年最后一天,陕西历史博物馆开了一个新馆,叫秦汉馆。据说开馆当天,那条原本荒无人烟的路足足堵了5里。

那必须找时间去看看啊,所以上周我去了西安。

结果……

额错了,额真滴错了……西安没有旅游淡季。

我的时间路线安排是这样的:

周四一早火车到西安,然后直接到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新馆参观。

周五:陕西历史博物馆

周六:陕西考古博物馆

周日:西安博物院

虽然还有好几个想去的博物馆没能安排上,但4天已经很累了,我难以承受时间更久的旅游了。

今天先来说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

我第一没想到的是,现在小学居然是错峰放假的,低年级已经放假了,无数家长趁着旅游“淡季”带着孩子到博物馆参观,又免费又能让孩子学到各种知识,多划算啊!

所以博物馆里那真是人山人海,将近一半是10岁以下的小孩子。几乎所有家长都为孩子请了讲解或者买了自助讲解器。所以,每一个重点文物面前,都有数组家长+孩子+讲解员的组合挤的是水泄不通。

来发张照片感受一下,我感觉我是去西安赶大集的……

想看什么文物都困难,更别说拍照了。很多小孩子四处摸,摸的展柜玻璃脏兮兮的。讲解员们讲的可带劲了,每个文物都要讲好几分钟,有的孩子累了就靠在展柜上听讲解,不想听了还被家长死摁在那听……

我和这些人争抢个什么劲呢,算了,你们看吧,我不看了。

所以我只是看了看重点文物,至于展览的内容就没细看了,太难排上队了!

这第一只是次要的。还有第二。

第二没想到,也是我事先没有做好功课,“秦汉馆”只开放了基本陈列“秦汉文明”展厅。

想我去浙江博物馆的之江新馆,人家布了足足14个展,有固展,有特展,一天根本看不过来。

秦汉馆布好了一个展,就匆匆开放了,人家说是试开放。所以进入馆内,四处都在装修中。

看上图,秦汉馆的建筑是北斗七星的设计格局,其中正面这4个建筑应该都是展厅,后面勺子部分的两个建筑是办公区域。正中最大的展厅共三层,其中前两层是这个秦汉文明基本陈列。

也就是说这么大的馆只开放了中间建筑的前两层。

还有一点十分尴尬的是,秦汉馆的多数珍品文物,都是从陕历博现有展览的展品中直接拿过来的。这就造成了一个后果,陕历博那边还没来得及放上新展品,只在原位置放了一个复制品,甚至是空着。而有些真品在秦汉馆还在布展中,没有陈列出来。

原本应该能看到真品,结果只能看到复制品。超尴尬!

大概秦汉馆也觉得挺尴尬的,回来我看到通知,1月23日至30日闭馆维护,1月31日重新开放。

我在秦汉馆听到的消息是,有两个展厅是2月1日开放,所以最近先不要去,最好再等等其他展开了再去。

我还不如去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呢,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啊!

下面重点来说一下秦汉馆的展吧。

“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从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思想奠基、文化创新、科技助力、交流互鉴等方面,讲述了秦汉文明的多种成就和在历史中的地位作用。

内容还是不错的,就是错字有点多,这一点也被网友吐槽,博物馆方面倒是大方承认并改正了错误,错字竟然用与展板不一样颜色的底色来修改,生怕观众看不到修改的地方似的,所以看展的时候会发现文字说明那里有多处“补丁”,又被观众吐槽了一番。

这个展展出文物共计732件(组),听起来感觉文物挺多,其实重磅展品就4件。

战国晚期秦国兵符“杜虎符”

金怪兽

铜鎏金蚕

有一件首次展出的重磅的展品是一件漆器猪(下图)。这只猪还挺特别的,在北方漆器很难保存下来,它能保存成这样非常不容易。

这只猪出土于秦公一号大墓,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先秦时期最大的古墓。墓主人是秦国第十三位国君秦景公。

其实早在原始社会,就有用猪骨、猪牙陪葬的传统,可能因为人工饲养的猪代表比较好获得的肉食,谁不想大口吃肉呢,当时的人都希望死后还能这么容易的吃到肉吧。

秦景公的陪葬升级了,他陪葬了一只漆猪。

其实秦国争霸天下的野心,并不是始于秦始皇,前几代秦王就有此野心了,包括秦景公,他的陪葬品很多都是偺越了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殉人166具……无一不表示了他没能当世称霸的遗憾与不甘。

其他展品就没什么很亮眼的了,发几个还错不错的吧~

上面这个鸟吃鱼还挺特别的。

当然,这个展的内容与思路还是不错的。

有两点我比较赞。之一是与同一时代的世界上其他文明/文化做了各种对比,之二在最后的部分,讲述了秦汉时代的生态文明观,还有天文、地理、医学、数字等各种科学,仔细看看还挺有意思的。

比如那时候怎么配药。

比如当时的交通。

这个复道,我就没看明白,“复道”是不是古代版立交桥的意思啊?

下图黄色的廊道就是“复道”。

还有当时的一经济政策,讲的挺清楚的,均输法与平准法,是不是像现在的“宏观调控”?

田庄,是不是现在很多开荒种田类小游戏的灵感来源?

关于外国的内容也挺有意思,比如讲文字的部分,有秦统一文字前各国文字的对比。

再来看外国文字,我整个懵圈!

此外,关于2月1日将要开的展,内容是艺术展厅“艺与美”,遗址展厅“城与陵”。

据了解,陕历博秦汉馆将于2024年5月18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将在这里举办。

估计到那时所有展览就布展完毕了,所以,我建议有兴趣去的朋友还是迟一些再去。

先去上海的新馆,它不香吗?

再来说一下陕西历史博物馆。

我上一次去陕历博已经是10多年前的事了。有些博物馆隔两三年我就去一次,比如南京博物院。但有的博物馆总也没去过。其实我去博物馆有一个规律,就是有吸引我的特展,我基本上就会去。南京隔几年就办个大展,所以就去得勤。

陕西历史博物馆总是吃老本,固定展只有通史展和收费的何家村以及壁画展,临展只有3个,一个是搪瓷展,一个抗美援朝的展,还有一个是石窟寺保护利用成果展。这3个的可看性都不是很高,观众也挺少的。

虽然固定展就很吸引观众,但临展也太敷衍了。其他馆通常会有瓷器展、玉器展、书画展、佛像展等等,陕历博竟全没有。而且多年没有影响力大的特展。就挺失望的。

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金银器物265件,都保存得完好,这是唐代金银器的一次空前大发现!其中好几件都是孤品,有的成为国宝级文物!

何家村展好像是在2020年重新布展了,在思路上与之前完全不同了,还算不错吧。就是有些文物的灯光实在是……见下图:

全部国宝级文物都有展出,这点我挺满意的。这个展,以后我可能会分好几篇来写。因为是我最爱的金银器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