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客厅的朋友们|“上海石库门先生”李守白

 常熟老李jlr5mr 2024-01-23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图片

“ 流淌着婉转轻柔音乐的留声机,

art deco花纹的彩色玻璃窗台,

身着旗袍的优雅女人,

椅子旁慵懒瞌睡的白猫......” 

这一副栩栩如生的画面,独属于上海旧时的石库门,也是属于老上海的烟火气。而将这一画面跃然纸上的,正是有着“上海石库门先生”雅称的李守白。

图片

李守白,海派艺术家,擅长绘画剪纸。现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也是“非遗”海派剪纸代表性传承人。

他既是当代重彩画家,亦是海派剪纸艺术大师。出生于上海的他在四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以细腻的情感通过绘画和剪纸的融合呈现着当代海派艺术。

在12月的一个冬日午后,

我们邀请到了李守白先生做客世界会客厅,

为我们婉婉道来他对海派剪纸的理解,

以及他为会客厅度身创作的

剪纸作品--祈盼。

 

*点击直接进入采访视频

      “我一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这门艺术可谓是东方的素描,包含的内容是有自己的结构,很有中国特色...我们世界会客厅能选用剪纸是我的荣幸,我也非常愿意把我学到的东西南北中的中华剪纸风格统一融合成一个海派风格,展示在世界会客厅。”

--李守白

人文意蕴

“会客厅,按照上海人的说法就是客厅,迎接客人的地方,我觉得要表现烟火气,把上海人的生活、人文用剪纸表现出来,有江南特色,有城市特色。” 

在李守白的眼中,无论做中国文化或是传统文化,不能单一用中国眼睛或是老外眼睛,还需要用第三只眼综合地看世界,才能真正展现出现代人对民间传统艺术再创作的广度、高度与国际性。

画前幕后

几经易稿,现在大家看到的作品是一个浓缩版:“把我们所有的文化经过提炼以后,按照元素的一个摆布,从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综合考量,最后呈现出现在的画面--长三角人在上海生活的一个场景。”

图片

中间的这幅画,妈妈抱着孩子凭窗远望,极具生活气息。就如我们身处于不同的人生中却都有一个相似的场景:在自家的窗前,看看窗外是否有归家的熟悉身影,或是迎接客人,或是瞭望远方。画中的母女正是李守白先生的太太和女儿,“来源于她们,但艺术永远是高于生活...会客厅的窗户其实是一样的,它面向上海,面向世界。” 

家·客厅

信步于会客厅中,李守白很感叹,虽然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到来。在他的理念中,“世界会客厅”顾名思义就是上海的客厅,就是家。“这座建筑就像我们的家,我们要把我们的客厅安排得很舒服很合理,客人来了不感到拘谨,所以这里代表了上海人的风格,上海人的腔调。”

海派空间

对于世界会客厅这个空间的使用,李守白先生给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建议:从学生到社会各层面的打开,由建筑设计到人文艺术的讲解,浦东浦西相结合的沉浸式展陈,等等。最后,李守白先生总结道:“世界会客厅既然已经伫立在黄浦江边,它的未来一定会有自己的魅力。”

北外滩路8号,上海,中国

 · 版权说明 · 

相关图片来自于李守白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