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通纪念币的材质赏析

 纪念币收藏爱好 2024-01-23 发布于河北

普通纪念币的材质赏析

普通纪念币是为纪念国际或本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杰出人物、名胜古迹、珍稀动植物、体育赛事、重大节日等而发行的有别于金银纪念币的法定货币。自1984年发行第一套普通纪念币至今,共发行了120多枚。

有按题材不同分类,有按材质工艺不同而分类,本文主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材质进行分类,发掘收藏兴趣。扩大收藏知识。

普通纪念币的主要材质分类有六种。该六种材质也是根据时代发展、工艺的进步发展而变更,通过材质的区分,可以直观感受到国家的进步。

一、铜镍合金纪念币

1984年至1989年,共发行了11枚铜镍合金纪念币。铜镍合金又称白铜,是一种以镍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基合金。它呈现出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因此得名铜镍合金。镍的含量越高,颜色越白。纪念币的镍含量在20%左右。是最佳的铸造硬币的材质。

同年代发行的长城币1元硬币(1980-1986年),也是应用的该材质。

优点:良好的延展性、高强度、美丽的颜色、耐腐蚀、抗氧化。

缺点:镍是一种稀缺的战略材料,价格相对较高。1元面值的材料成本估计在0.5元左右。后期就被钢芯镀镍的材质取代了。

趣知识:部分铜镍合金纪念币和硬币氧化后,会呈现非常漂亮的彩色,这也是铜镍合金材质所特有的。

二、铜锌合金纪念币

铜锌合金在纪念币的历史上仅采用过一次,就是1987年发行的六运会纪念币一套3枚。其面值1角和直径20mm也是纪念币发行史的唯一一次。

同年代发行的长城币1角、2角、5角硬币,也是采用的该材质。其中1角硬币直径20mm,由此推测长城币在1986年停止发行后,发行的六运会纪念币直接采用了长城币的坯饼。

铜锌合金和下方的黄铜合金还是有些许区别,主要是锌的含量不同,铜锌合金中的锌金属占比能达到40%左右,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但肯定不如铜镍合金的抗氧化。黄铜合金中的锌金属在20%一下,耐腐蚀性相对较差,容易受到氧化的影响。

其优点是颜色黄亮、车轮光足,非常的漂亮。

其缺点容易氧化,容易长黑点和黑斑。即便处理掉,币面和原光的差距特别明显。

三、钢芯镀镍纪念币

钢芯镀镍,是一种非合金材质,通过滚镀镍在高温烧结下制成坯饼后再压印成硬币。从1990年亚运会纪念币开始,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纪念币止,横跨20年,发行了27枚。面值均为1元。该材质的出现,大大降低了铸造的成本,且铸造出来的观感还不错,镀镍层也增加了抗氧化能力。

从1991年开始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中1元硬币,也采用的该材质,并延续至今。2019年新版的5角硬币也开始采用该材质。

其优点,在部分哑光版在视觉上会出现凝霜感,非常漂亮。

其缺点也很明显,容易有划痕,使得纪念币的美观性以及收藏价值大幅降低。尤其是后期的产品。

趣知识:2015年发行的抗战70周年纪念币,采用的镍包钢材质,是将镍层和钢板通过热轧的方法粘合在一起,形成镍包钢板,是该材质最后一次应用在纪念币上,如果评选史上最粗制滥造的纪念币,它肯定是第一名。

四、紫铜合金纪念币

普通纪念币中动物题材只有一套,就是珍稀野生动物,一共10枚,从1993年大熊猫纪念币到1999年金斑喙凤蝶止。该套纪念币的面值首次为5元。

紫铜即是纯铜,材质较黄铜软,更容易表现动物的形态。但特别容易氧化,很多爱好者因为害怕到手之后氧化,而对这套币望而却步。

在前4枚发行后,后面6枚在合金的成分做了调整,增加了锡金属。氧化程度降低很多。

缺点紫铜合金还是不太适合铸造纪念币。

五、黄铜合金纪念币

黄铜就是铜锌合金,为了提高黄铜的耐腐蚀性、强度、硬度等性能,在合金中加入少量锡、铝、锰、铁、硅、镍、铅等元素,即是特殊黄铜,也可以称为黄铜合金。

从2001年开始西藏50周年纪念币开始,至2023年的京剧币,一直有采用该材质,已有50多枚。从发行规律看,一般是5元面值。10元面值采用双色铜合金材质。

缺点是仍会出现划痕,如采用哑光效果的话会大幅度减少划痕的出现。

六、双色铜合金纪念币

双色铜合金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造币技术不断进步的结果。一圈是黄铜合金,一圈是白铜。白铜是铸造纪念币的最合适的材质,黄铜是纪念币铸造的历史大户。现在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枚币上。

从1997年到2000年,共6枚纪念币,采用该材质。中间间隔了15年,又恢复了双色纪念币。这期间发展工艺更进一步,多了一个特殊的成分,即内圈的白铜是带机读功能的镍带复合白铜。

前期外圈是白铜,内圈是黄铜。2015年后发行的二羊纪念币,外圈是黄铜,内圈是白铜。纪念币的品质更是大步提高,已经媲美精制币。

至今为止,10元面值的双金属纪念币代表了最好的材质、最好的工艺、最好的防伪。

或许未来会有新的,更好的材质出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