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怦然心动

 荞麦花海里 2024-01-23 发布于山东

简介:

大部分爱情题材的电影都是事件驱动,而非性格驱动,人物的心理转变及行为选择往往由一次性或几次的突发事件所主导;但《怦然心动》所要描绘的恰好是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成长与成熟过程。电影全程都很安静,有时候放着悠悠然的背景乐,分别从朱莉和布莱斯的口吻来独白,以不同的角度,描绘着同一个故事。背景音乐很好听,也没有什么大的戏剧冲突来做渲染,并且我始终都没看到朱莉与布莱斯之间有任何火花存在,可我还是觉得这部电影极其动人。可能因为电影在流淌着的脉脉温情,可能因为电影里很简单却又很深刻的哲学,可能只是因为太美了······

爱情:

何时朱颜落寞,何时眉眼萧瑟?最后,那熟悉的脸庞在记忆深处血肉模糊,最后,那熟悉的声音在脑海尽头粉身碎骨最后只是我的段落,最后只是他的过客,最后的最后,终结不了怦然心动的那一刻,那一刻你鼻尖上的雀斑,那一刻他嘴角上的微笑,定格!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梧桐树:

她有一双与众不同的眼睛,能发现许多人看不见之处。一日,她无意间爬上那棵梧桐树,置身于世界之巅,被微风轻拂脸庞的她,说:爬到树上,就什么都能看到,能看到全世界。她快乐,但没有人能懂她。她迫不及待地想让布莱斯上来与她一同领略这上帝赐给他们的礼物,可男孩不懂,他不懂得欣赏美好的事物,他害怕流言蜚语。这世上大多数平凡之人被约定成俗的“规则”所桎梏,甚至要求所有人都遵循这“规则”,也有人年少气盛曾负隅顽抗过,却发现这“规则”太强大了,寡不敌众,被击地溃不成军,只好丢盔弃甲,宣告投降。

不久,树要被砍掉了。当朱莉哭着求布莱斯帮她保住这棵树时,布莱斯却无情地转过了身。于是朱莉开始思考,自己对布莱斯的感觉是不是有了变化。她想:最初喜欢的是那一双闪闪发光的眼睛,因脑海里一直记得第一次与男孩见面时他那双闪闪发光的眼睛,故以后的岁月里便渐渐忘记认识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忘记这个男孩是否值得自己去爱。她在对美的天性追求中一步步意识到美的表象与内在之差

最后,树还是被砍了。而朱莉的爸爸在世界夺走女儿的大梧桐树之后送给了她一株永远的梧桐,告诉部分的加未必等于整体”。那时,朱莉突然明白了,她一直喜欢的布莱斯,原来“整体不及部分”,整个人却不如他的朗月般的眼睛,于是,放手了。

后来布莱斯的外公在怀念他逝世的老伴时,说了一句话:要是她还在,她也肯定会坐在树上一整天不下来。一下子击中了我。欣赏美的能力能够给人带来幸福,有人能够理解并且珍惜这样的美,同样直击人心。

梧桐树也是电影的一条线,贯穿始终,而朱莉,则通过它打破了六年级孩子小小的格局和眼界,感受到了自然之美情怀之美。我一直觉得,欣赏美的能力看似比其他能力虚浮,其实这才是最让人能拥有幸福的能力。

人物:

喜欢并且欣赏朱莉。小女生十来岁就有超脱的自省意识,审视自己爱的人到底值不值得爱。一旦触及她的自尊,立刻决定放弃这个男生。她不要那种似乎都要低到尘埃里,舍弃自尊。而且这个固执的小女孩对自己心爱事物的那份坚持,是我望尘莫及的。因为懒惰,因为怯弱,因为挫折,因为现实,我们总是因各种各样的借口而放弃了自己心心念念之事,而她,没有。还有就是朱莉对有残障的叔叔态度,他始终和爸爸一样,真正把叔叔当家人。

也很喜欢朱莉的爸爸。他坚守清贫却要倾尽所有照顾自己残疾的兄弟。最重要的,他让自己的女儿体会到贫穷并非最可怕的事,他让朱莉衷心以家庭为荣,他培育出了人间最美的一束春光!

还有就是布莱斯的外公查,他是个特别关键性的人物,他是第一个帮助布莱斯看到朱莉身上发出迷人虹彩之光的人。他不辩解、也不多说,他主动帮朱莉修葺院子,建筑篱笆,与朱莉是忘年之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