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节描写,就是作家写的很“细”吗?——以2024九省联考文学类文本第八题为例

 一中大语文 2024-01-24 发布于福建

细节描写,可以说是语文学科最暧昧不清的概念之一了。

暧昧之处在于它与其他描写的分类上。既然叫细节描写,那么它一定属于描写这一大类之下,我们都知道,常见的描写有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那么问题来了,这几个概念之间有交集吗?有一种描写,有没有可能既是A描写,又是B描写呢?

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会发现,这个问题既有又没有。说没有,是因为前五个描写之间,是没有交集的,我们常说的“外神动心语”,这之间是泾渭分明的,不可能一个描写,既是动作,又是语言。

但是,当我们谈论细节描写的时候,会发现其中又有交集,细节描写,描写的往往就是人物的“外神动心语”,也就是说,一个描写,既可能是外貌描写,又可能是细节描写。

这个时候又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当我们分析一个描写的时候,如何区分哪些描写,既是外貌描写,又是细节描写,而哪些描写,只单单是外貌描写,却不是细节描写呢?

比如说,那个姑娘长着一双大眼睛,这肯定是外貌描写,但是不是细节描写呢?

探讨这个问题,其实是在探讨究竟什么是细节描写?如果我们望文生义的话,我们就会说细节描写,就是描写的很细嘛!

这种说法初听很顺,但细听很有问题,因为“细”是一个形容词,既然用形容词作为一个概念的定义,那么则必须要有可量化的标准,到底多细才算细?多细就不算细了?就像我们上文提到的问题,细到五官,算细吗?如果不算?那么边界又在哪里?

行文至此,有些人可能会说我吹毛求疵,说文学本来就是主观模糊的,为啥搞得那么清楚呢?

为啥搞得那么清楚?因为考试会考,既然考试会考,那么我们就必须要搞清楚,总不能抛给学生一个问题,说找出这个文本中的细节描写,却又不告诉学生“细”的标准是什么,那学生完全可以说,老师,我觉得全文都很细。

那么究竟什么是细节描写呢?我想我们可以从高考真题中略窥一二。

比如说,在19年的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理水》中,选项B就涉及到细节描写:

B.鲁迅善以细节传神,文中写胖大官员脸上“流出着一层油汗”,与写祥林嫂“眼珠间或一轮”一样,都是以外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

这个选项为我们透露出一个重要的细节描写的特征,即“以外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

我们常说以细节“传神”,什么叫“传神”,“传神”就是表现人物内在特征。

也就是说,细节描写有一个重要的区分点,即细节描写要具有暗示性,是通过人物细小的“外神动心语”,“暗示”人物内在特征。标准不是究竟“细”不“细”,而是是否能够暗示出人物的内在特征,才是区分是否是细节描写的关键。

这时我们再回答开始提的那个问题:那个姑娘长着一双大眼睛,是细节描写吗?我认为不是的。因为这样写只说了姑娘眼睛的大小,并没有暗示出其内在的特征,所以,即使表面上很“细”,但是本质上,并不“细”。

为了进一步说明,我再举几个特别喜欢细节描写的作家,鲁迅作品中的例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鲁迅《孔乙己》

长衫、脏、破、没有补、没有洗,这几个字是不是细节描写?当然是,因为几个字就刻画出了孔乙己又穷,又懒,又死要面子。如果只是写孔乙己上面穿着马甲,下面穿着裤子,那就不是细节描写了,只能算外貌描写,因为这样写没有“暗示”其内在特征。

 我们再看一例:

 (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孔乙己)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鲁迅《孔乙己》

“排”“摸”是不是细节描写呢?也是,“排”暗示孔乙己的得意,“摸”暗示孔乙己的落魄,反映了内在特征,但是如果换成拿,还是细节描写吗?那就不是了,因为没有“暗示”,只能算动作描写。

好了,讲这个对2024备考又有什么用呢?

当然有用,我们来看刚刚考完的九省联考第八题:

8.小说直至最后才交待刘主任是个盲人,但前文已有多处细节予以暗示,请找出相关细节。(5分)

题目中已经给学生标示出了细节特征的重要特点“暗示”,所以学生要做的,是找到小说中“外神动心语”描写中具有“暗示”内在特征之处。(内在特征就是盲人)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一定是“暗示”,什么是“暗示”呢?就是表面上看不出来,必须要想一想才能得出是盲人的描写,所以这道题,其实考查的是学生根据文本展开合理推论和想象的能力。

我们沿着文本开始找:

①刘主任说:“我在……”停顿一下,问道:“你是盲人?”

曾明是不是盲人,一眼便知,刘主任停顿了一下才问,说明刘主任眼睛看不见,所以不能一眼便知。

②“你……”刘主任又停顿了一下,问道:“你失明以后,做梦吗?”曾明愣了一下摇了摇头。

刘主任又问一遍:“你失明以后,做梦吗?”

刘主任为什么又问了一遍,因为曾明摇头,刘主任看不到呀,这里就“暗示”刘主任是盲人。

③“我想也是,只是盲人不做梦,这是事实呀。”

“你怎么知道?”

盲人不做梦,这是个冷门知识,刘主任居然知道,因此曾明好奇追问,而刘主任却不做回答,这里也“暗示”了刘主任是盲人,因为只有盲人才知道这种冷门知识。

④曾明打断刘主任的话:“没有失明的人,怎么能够体验失明人的滋味,就像你,怕是不能体谅我的心情吧。”

“也许吧……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说,在盲人中,是先天的盲人更痛苦呢,还是后天的失明更痛苦?”“这个问题我总是想不明白”。

曾明说刘主任不能体谅盲人的心情,刘主任没有断然否定,而只是说了一个“也许”,这也“暗示”了刘主任是盲人。

⑤刘主任说:“我已经听到了你的脚步声。”

曾明说:“你的耳朵真好。”

对于视力正常的人来说,如果不是声音特别大的话,是听不到脚步声的,只有盲人由于看不见,才能听到正常人听不到的脚步声,因此,曾明还补了一句,你的耳朵真好,所以,这里也是在“暗示”刘主任也是盲人。

五分五点,但其实还有,比如说两个人牵手,也在暗示刘主任是盲人。

这篇小说读下来,好像在看京剧《三岔口》,两个人都看不见,在黑暗中互相试探、摸索,这个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对于盲人生活的一种暗示,让读者虽然不是盲人,却在暗示中体会盲人生活,也有点像在看娄烨的《推拿》,镜头摇晃,给人尽量还原盲人的感觉,得到了陌生而又新奇的阅读体验和效果。(所以,小说两道主观题,都是从这个点出发命制,因为这一点正是小说的最大特点和主要审美点,我们以前讲过的第九题的第二点,夸张变形,2024九省联考文学类文本第九题“叙述视角”精讲也是从这里出发命制的)

从这道题目的解析,我们也可以看出,从19年高考到23年九省联考,其实考查的点很固定,而且在轮回,只是我们学生无法发现其中的本质规律罢了。而如果一旦把握住本质规律,就会发现高考来来回回也就那么多东西,到这时再答起高考题来,就会相当游刃有余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