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目前,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理性和科学的头脑

 指月軒 2024-01-24 发布于湖北
图片

纵观历史,各时代人类社会运动部分是循环的,部分是进步的;它好像一曲不断演奏的乐曲,每次演奏都比前一次更雄壮,更圆满。它有时平静如水,有时激越高亢;一个汹涌澎湃的高潮之后恢复了平静,随后乐曲又渐渐进入高潮。我们目前正在经历或所要经历的这个时代如一首乐曲正逐渐进入高潮。倘若它是单调的,那么终局便是苍白无力的;倘若它是老调重弹,那么整个过程便是毫无价值的。我们要关注的是进步,是一个循环与另一个循环的不同之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识到时代的递进,认识到旋涡底下潜在不息的运动。

古代埃及和巴比伦帝国为波斯帝国所灭,波斯帝国为马其顿帝国所灭,马其顿帝国为罗马帝国所灭,罗马帝国为条顿人和阿拉伯人所灭,而阿拉伯人又为条顿人所败。

在各个时期,文明由盛而衰,进而被摧毁,经过一段相当混乱的时期之后,在旧文明的废墟上兴起了新的文明。现在我们的文明,看来已显衰败的征兆。所有这一切,我们看到的只是历史的循环运动:帝国和文明犹如自然界的动物,由出生、成长、衰老而死亡。

但是,当我们对文明进行纵向比较时,我们可以认识到一种确定的进步,尤其表现在如下两方面:首先是知识的增长;其次是组织范围尤其是国家范围的扩大。由此观之,人类的未来虽捉摸不定,但看来是乐观的。

不过,知识的增长和国家的扩大,既是善的根本,又是恶的根源:科学增强了战争的破坏力,而大的帝国则使战祸蔓延。尽管两者可以为害,但却都是重大进步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就知识而言,它的进步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至于国家的扩大,既是世界混乱的一种必然结果,又是由乱而治的一种可能的方法。根治战祸的唯一方法是建立一个世界政府或超级国家,从而有力地按法律来解决各国的纷争。只有各国各地区休戚相关,才有可能建立世界政府。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已达到了这一阶段。

近代以前,远东与欧洲没有十分重要的联系。在哥伦布以前,美洲是孤立的。在彼得大帝以前,俄国与西方国家极少联系。最近这次世界大战以其破坏的普遍性,表明了整个人类是休戚相关的。这种结局是由工业主义和机械发明所导致的,而这两者又都是科学的产物。无论为善为恶,正是科学最终使我们的时代与以往时代不同。无论科学会有什么流弊,它最终能够把人类带入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幸福的境地。

宏观地看,对当前混乱的基本问题似乎是可以抱乐观主义态度的。同时,我们应看到世界的状况是可怕的,并极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变得更糟。

在这黑暗时期,倘若我们人人愿尽职出力,尽量减少破坏并尽快尽好地从事新建设,那么我们应直面所有令人沮丧的现实和未来的种种危险;我们应无所畏惧地审视一切,抛弃党派的陈词滥调和虚幻的精神鸦片;我们有必要用当代最好的科学观和思想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目前,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理性和科学的头脑,因为所有建立在非理性权威之上的信条和行为准则已礼崩乐坏。禁忌、宗教信仰和社会风俗在未开化部落中是维持社会秩序的根基,任何秩序在很大程度上都靠这些来维持;作为根基,它们在赓续的文化时期中一直维持着社会秩序,直到最后怀疑的智者指出其荒谬可笑,社会秩序便产生了混乱。这种情况发生在雅典政治和文化的鼎盛时期,在由此而产生的社会混乱中,雅典灭亡了。这种情况也发生在15世纪末的意大利,意大利由此而遭到了狂热的西班牙人的蹂躏。这种情况正发生在当今整个文明世界:旧的权力镣铐已被这场世界大战所打破,人们将不再只是因其先辈俯首帖耳而任人摆布了。

要剥夺人们的权力,必需找出一种理由,而那些提供的理由都是虚伪的,只能取信于那些以服从这种理由获取私利的人。这种反抗的状况存在于妇女对男子的态度中,存在于被压迫民族对其压迫者的态度中,最重要的是存在于劳工对资本的态度中。正如全部历史所表明的,这种状况充满着危机,但也充满了希望。只要被压迫者的反抗能以胜利告终,而并没有血腥残酷的斗争,倘若事情是这样,那么他们的胜利终将能够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

当今世界各种势力有消有长。在前者中,虽然有些势力仍然十分强大,但已成为明日黄花,注定是要一天一天衰落下去。在后者中,工业主义和民族主义异军突起,方兴未艾。在工业主义和民族主义背后的力量是科学,科学自身虽无政治色彩,但却是操纵政治舞台的重要力量。

工业主义和民族主义各自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属于权力掌握者;另一种是属于那些正在为解放自己而斗争的人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工业主义的两种形式;帝国主义和争取被压迫民族的自由是民族主义的两种形式。被压迫民族的自由是威尔逊总统以“民族自决”之名努力推广的东西。这场世界大战的胜利者决定了这条原则只适用于那些被协约国的敌人压迫的民族;而那些被协约国压迫的民族则被认为无权争取民族独立。因此,俄国人对那些曾被他们的敌人占据的领土采取了民族自决的原则,这条原则就这样与社会主义达成了有效的联盟。但是,民族自决的原则属于一个完全不同的思想感情的范畴,它决不可能像马克思思想具有根本国际性原则那样形成更为客观的联盟。

这样,世界上具有4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工业主义的两种形式,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的两种形式,即帝国主义和民族自决。当今世界的混乱主要表现为这些势力之间的巨大冲突;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结成一个阵营;社会主义和民族自决结成另一个阵营。

选自[英]伯特兰·罗素《罗素思想小品

图片

在那个年代,他用一部部写尽生命美、人性美的文学大作炸响了中国文坛。

他是汪曾祺的老师是胡适眼中“中国最好的小说家”;

比莫言早24年提名诺贝尔奖;

他的作品被老舍、鲁迅列入一生必读书单.....

时至今日仍每年不断再版,被翻译成40国语言,成为在海外最受欢迎的中国作家之一。

他,就是《边城》的作者,沈从文。

图片青年时期的沈从文

出身湘西山城的沈从文,家境破落,14岁就当兵,从军流徙中见过了世间的所有残酷。

他只有小学毕业文凭,却毅然离开家乡追求“文学梦”。

最难的时候,两年多没有经济来源,穷到住处没有火炉,买不起棉衣。

日子多苦?几天吃一顿,饿着蜷在被子里,一边流鼻血一边写,把上门探望的朋友妻吓得晕倒。

“我倒要看看,我自己支配自己,比命运处置是更好还是糟糕?”

凭着一支笔和一颗心,他硬生生地闯进了北京文坛,成为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

图片

到后来时局动荡,他被迫封笔全身心进了历史博物馆做研究,用17年完成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获得多位国家领导人的赞誉。

回望沈从文的一生,他历经磨难,可所有的苦痛都被他化作温柔的笔触。

世人能看到的,不过是一条溪,一片山,几点云影,细雨茶烟清昼迟的山水柔美。

图片

当我们细心品读他的文字,也更能体会他的用心和坚守。

“我明白人活到社会里,应当有许多事情可做。不能随便马虎过日子,不能委屈过日子。”

“我到这街上来来去去,看这些人如何生活,如何快乐如何忧愁,我也仿佛同样得到了一点生活意义。”


就如一位读者所说,“(他)在泥泞的生活里,写尽露水的美。

图片

沈从文的文字,美如溪水却也像一架收集纯真的时光录影机。

看过这些“慢慢时光”中的美景和趣人,人的心会也会跟着静下来。

他写春时雨夏日溪,写明朗的天气,澄净的月色

“细雨下个不止,溪面上一片烟。

“溪水清个透亮,活活地流,许多小虾子脚攀着一根草,在浅水里游荡,有时又躬着个身子一弹,远远地弹去,好像很快乐。”

图片

还有长在山水里,清澈美好的人和故事

“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条黄狗。

“到了冬天,那个坍塌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扶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他用这个美如溪水的梦,抚平你的燥郁,一字一句告诉你

有时,“生活,不必慌慌张张。”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