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自山中的兰花草——盘龙参

 零壹贰012 2024-01-24 发布于湖北

Image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这首《兰花草》广为人知。其歌词原是胡适写的一首诗《希望》。1921年夏,胡适到北京西山访友,友人熊秉三夫妇送给他一盆绶草,他欢欢喜喜地带回家,读书写作之余精心照看,但直到秋天,也没有开出花来,有感而发之下,胡适写下了这首小诗。后被配上曲子,并改名为《兰花草》,传唱至今。

这里提到的兰花草究竟是什么植物?它和兰花有什么关系吗?

兰花草的学名叫绶草,是兰科绶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花朵小巧精致,花瓣晶莹剔透,花冠白中带紫。一朵朵小花呈螺旋状缠绕而上,好似给植株披上了一条绶带,故名“绶草”,又被誉为“通往天国的阶梯”。绶草还有一个别名叫“盘龙参”,是因其花朵贴茎盘旋而生,好似绕柱蟠龙,加之根如人参,故名“盘龙参”“青龙缠柱”或“青龙抱柱”。因绶草的盛花期在清明节前后,民间另称之为“清明草”。

Image

绶草是世界上已知最小的野生兰花,高不过十几厘米。根状茎短,有簇生和粗厚的块根,茎直立,细弱,仅近基部生2~5枚叶,茎上部叶片退化成鞘状。叶片条状披针形,花序穗状,顶生,细弱,呈螺旋状扭转;花小,紫红色、粉红色或白色;花瓣斜菱状长圆形,端钝,与中萼片等长但较薄;唇瓣宽长圆形,凹陷,子房纺锤形,被腺状柔毛。果实为蒴果。

绶草的植株和花朵虽小,却“兰质俱全”。在微距镜头中,其花和普通兰花一样,下方唇瓣呈囊状,外形也有兰科植物萼瓣难分的特征。

绶草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诗经·陈风》:“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谁侜予美?心焉忉忉。中唐有甓,邛有旨鷊;谁侜予美?心焉惕惕。”这里的“鷊”指的就是绶草。

绶草花姿奇特,观赏价值极高,是我国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全球有约50种绶草属植物,分布较广泛,主要分布于北美洲。我国仅有3种,分别为开红花的绶草以及开白花的香港绶草和宋氏绶草,其中,香港绶草和宋氏绶草是中国特有种。

作为我国先秦时期被发现的美丽花卉,绶草是初夏开花植物中的优秀代表之一。因其倩丽的植株形态、优雅的花序、娇艳的芳姿,千百年来一直被文人墨客咏叹赞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