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叙事视角类试题精选

 阿来哥88888 2024-01-24 发布于广西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阿来
(1)马!对于一个藏族人来说,可是有着酒一样效力的动物。
(2)我已经两年多没有跨上过马背了。现在,一看到它们的影子出没在金色桦树掩映的路上,潜伏在身上的全部关于这种善于驰骋的动物的感觉一下子就复活了。那种强健动物才有的腥膻味,蹄声在寂静中震荡,波浪一般的起伏,和大地一起扑面而来的凤,这一切就是马。
(3)马们一匹匹从山上下来。可那是什么样的一群马呀!矮小,毛色驳杂,了无生气。
(4)我们上了马。马队主人没有马骑,那一头乱发的脑袋在我膝盖那个高度起起落落。我问刚才他把马叫什么?他说,牲口。这个回答使我高兴。我胯下的不是马,而是另一种东西。
(5)马所以是马,就是因为在食物方面有希自己特别的讲究。在这一点上,马和鹿一样,总是要寻找最鲜嫩的草和最洁净的水,所以它们总是在黎明时出现在牧场上,寻食带露的青草。故乡一个高僧在诗中把这两者并称为“星空下洁净的动物”。我们在一块草地上下了马,吃干粮。这些牲口松了缰绳也不走开去寻找自由和水草,而是一下就把那长长的脸仲到你面前,鼻翼翕动着,呼呼地往你身上喷着热气,那样的驯顺,就是为了吃一点机器制造出来的东西。我的那一匹,就从我手上,仲出舌头来,把一包方便面、一个夹肉面包卷到口里吃进肚子里去了。
(6)半夜里醒来,先是看见星星,然后是高崖上突然断裂的一道冰川,齐齐的断口在那里闪着幽幽的寒光。月光照在地上,那些马一匹匹站在月光下。因为我是躺着的,所以,它们的身躯在我眼里显得很高大。那些简陋的鞍具也卸下来了。月光不论多么明亮,都是一种夜晚的光芒,恰好掩去了眼前物体上容易叫人挑剔的细节,剩下一个粗略的轮廓。这样的因造成了一个果:牲口重新成了法国人布封在书中赞誉过的、符合我们的经验与期望的马了。
(7)布封说:“它们只是豪迈而狂野。”
(8)在这样的一个寒夜里,它们的行走是那么轻捷,轻轻一跃,就上了春天的融雪水冲刷出的那些堤岸,而林子里任何一点细小的呴动,都会立即叫它们的耳朵和尾巴陡然一下竖立起来。我的那匹马向着我走了过未,鼻子喷着热气。它内在的禀性仍然是一匹马:渴望和自己的骑手建立情感。它婖舔我左手,又去婖右手。我空着的那只手并没有缩回被子里,抚摸看它那张长脸上的额头中央。这样的抚摸会使一匹好马懂得,它的骑手不是冷漠的家伙。
(9))我们的谚语说:人是伙伴而不是君王。
(10)过去我所知的马是黄河上游草原上的河曲名马,那些马总是引起我歌唱的欲望。今天,一匹山地马和它的一群同伴,也引起了我的这种欲望。
(11)第二天骑涉过一个海子,同行的朋友把这个过程完整地拍了下来。休息的时候,我从监视器里看那个长长的镜头。一到电视画面里,那匹马在外形上就成一匹真的马了。我看见它驮着我涉入湖水,越来越深,最后在水中浮起来,慢慢地到了对岸。然后扬起前蹄,身子一纵,上了半人高的湖岸。它驮着我,在一个孕雪的下午,在弯曲的湖岸上飞跑起来;从一段枯木上跃过,那么轻捷、灵敏。于是,我在它背上所有的感觉都复活了。
(12)顶着刺眼的阳光,给马备上鞍子,再在鞍子上捆好我们带来的所有东西。这一来,它们又不像是马,而像是牲口了。它们短小的四肢都深深地没入了雪里,它们窄窄的胸膛推开积雪,开出了一条道路。马的主人说,以前,有人从别的地方买来过名马,但在崎呕的山路上,在这样的大雪里,不是跌残就是摔死了,那些神气十足的马在我们这里没有用处,而这些牲口,命贱,像是使不坏的东西。
(13)这些矮小、坚忍的山地马,又摇响了脖子上的铃传,驮着我们上路了。这时,有人发现,骑这些马根本不必要用手去提着缰绳,它们自会顺着熟悉的道路往前走,不需要人来告诉它行走的方向。我禁不住想这些马确实该有另一个名字,就叫牲口。
(14)这些牲口这样走希,我们就成了货物,没有生命的东西,从一个地方被运到另一个地方。事实正是如此。是的,在我的家乡,这样的搬运工作不劳马做,几头牦牛就可以了。
(15)在我的美感中,马是风暴,是闪电,牛才是这样百折不挠的坚忍绵长。人总是这样的:不否认生活中需要牛,但总认为作为一个个体,自己更加适合美丽的、矫健的马。更主要是认为,这样的劳役对于马是不适合的。我不能使它们完全变回去,恢复马的一切天性了。我相信,它们的祖先也是从草原上来的。它们是沦落了的一群,在传递血脉的同时,传递了它们对于山地的适应一一-使高大的身躯日斩矮小,来对付复杂的坎河。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它们同时传递了认命的悲哀,逆来顺受,荡尽了英雄气息,而沦落为这样的一群。是的,它们只好叫作牲口了,因为它们已经没有了马的灵魂。没有想到人在社会里,从遗传,从四周环境不断得到的沦入平凡、甘于平凡的指令,不断丧失个性的过程早就在生物界演示过了。
(16)这个世界正在把一切沦于平凡。
文本二:
在阿来的散文中,言说主体的身份影响着他散文的述说视角。不同的社会身份让阿来看到不同的社会、自然景观。整体来看,阿来的散文大致有这样三重述说视角:藏族人视角,知识分子视角,人类视角。
(摘编自冯茂桐《阿来散文的艺术特色》)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扣题,点明在藏族人心中马就像酒一样能够让人激情彰湃,以此强调马的重要,寄寓着作者深厚的情感。
B.夜里宿营时,“我”的马过来亲近“我”,“我”也给予积极的回应,很好地诠释了“人是伙伴而不是君王”的谚语。
C.“牲口”命贱却使不坏,名马虽神气十足在山地却没有用处,作者在理性审视山地马的同时也对名马进行了批判。
D.山地马不需驾驭即可自行前进,这使作者感觉自己成为没有生命的货物,失去了作为一名骑手策马驰骋的豪迈感。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第(6)段的描写富有特色,冰川的寒光和皎洁的月光从正面衬托出山地马的高大,简陋的鞍具从反面衬托出山地马的不凡。
B.文本分别用“马”和“牲口”来指称山地马,但是这两种称谓在表达涵义上却有很大的差别,传达出作者不同的感情和态度。
C.眼前所见的山地马属于实写,心目中理想的马则屁于虚写,虚实有机结合,两种马互为衬托,丰富了形象,拓展了文章内涵。
D.文本将生动的描写、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议论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浓郁的人文情怀,体现出作者独特的文风。
8作者对山地马的情感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文本概括说明。(4分)
9.文本二提到的阿来散文的“三重述说视角”在文本一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
答案】1.(3分)D(A关系表述错误;B千文无据;C表述绝对化。)
2.(3分)B(“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合理解改,不是作者所能影响的,主要取决千读者的理解能力”错误。)
3.(3分)B
4.(4分)①可以避免行文死板僵化,使小说主调突出,用笔灵活;(1分)②可以使小说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形成含蓄隽永、味之无穷的空灵之美,增强审美意蕴;(1分)
③可以设置种种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④可以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使其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1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继任者
谢松良
文本一:
樊家面馆店铺不大,除卖面条外,还兼卖炒菜、卤菜,以及米酒。因为是小店,没有聘请服务员,七十多岁的老板樊老头和老伴兰姨忙进忙出,整天乐此不疲。
樊老头每天起得早,天微微亮,面馆里便响起锅碗瓢盆的撞击声,或者剁肉砍骨头的声响。我吃过早饭上学,故意绕道经过面馆,总爱在店门口怯生生地往里张望一阵。若是被樊老头看见了,他准会走过来问我:“小孩子不赶紧去上学,在这里逗留个啥?迟到了,小心挨老师的批评。”
“不会的,我走路快。”我低声回他。
去的次数多了后,我便和樊老头熟络起来。有一回,我忍不住问了一件闷在心里很久的事情:“你的生意这么好,一到吃饭时间,店里的客人都挤不下,为何不扩大经营呢?”
樊老头告诉我,做生意铺子大,可能多赚钱,也可能不赚钱;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好处,小打小闹以一当十,做精做细,说不定小本生意也能做出点名堂。从樊老头的话里,我悟出:做人和开店是一个道理,只有走适合自己的道路才能成功。
我那时正念高中,学习成绩不理想,每次考试一个头两个大,樊老头的话点醒了我。我决心偷师学艺。到了周末,我时常装作无所事事的样子,去樊老头那里凑热闹。客人不多的时候,我站在楼台头一旁问这问那,他的一招一式都逃不过我的眼睛。
终于,给我看出了门道,面条煮得好不好吃,主要是看拌面的臊子,我细细点数,樊老头家主要以牛肉、肥肠、瘦肉、猪杂、炸酱等为配料的面条,佐料有红油、胡椒粉、花椒、盐巴、猪油、葱花、陈醋、酱油、蒜末、姜水、料酒共十一味,还有两味装在陶罐里,看不见也猜不透。
一个周末,我如期到了店里,兰姨招呼纷纷涌入店内的客人落座,收了钱,一一写好单交给樊老头去做。不一会儿,煮好的面条端上来,肥肠、牛肉、精瘦肉等臊子,配以芝麻和秘制豆瓣烧制的酱料,宛如红玛瑙一样覆盖在面条上,泛着微红的面汤上浮着星点绿色葱花,面条里面再藏上几片翠绿的青菜叶,刚一入口,麻辣鲜香口感直透脏腑,那就一个香啊!
客人们发自内心地打趣道:“樊老头,你这面条真是人间美味啊!”眼尖的客人看到我在樊老头跟前鞍前马后,就问:“喂,老头,你收徒弟了?”见樊老头不置可否,客人又笑着说:“你也该收个徒弟,要不然,你哪天去了天堂,我们去哪里吃这么好吃的面条呢?”
这时候,樊老头拉着我冲到那位客人面前,歪着脖子红着脸对他说:“你还真说对了,他就是我收的徒弟。”
我生怕樊老头反悔,立马跪下去,给他行拜师礼。樊老头一把扶起我,说你这个调皮的孩子也懂这个。然后,樊老头像捡了宝一样,扬声对客人们说:“你们常来帮衬我的生意,我很感激,借收了徒弟的机会,我今天就好好露一手,做两桌下酒的好菜,庆贺一下。”
樊老头炒菜,我在一旁打下手,他悄悄地对我说:“小子,你看好了,我不光面条煮得好,菜烧得更好吃。”果然,菜一端上桌,就传来一片叫好声,客人说:“樊老头,你这几样菜煎炒烹炸卤炖都全了,味道堪称一绝,神厨啊!”
兰姨在一旁说:“你们今天能尝到我家老头的手艺,全沾我家徒弟的光了。”我心里那叫一个美啊!
我跟樊老头学厨艺的事传到父母的耳朵里,他们不反对也不赞成。拿到高中毕业证后,我干脆搬到樊家面馆去住了,一心一意跟着樊老头学厨艺。
三年后的深秋,樊老头无疾而终。樊老头无儿无女,根据他老人家的遗愿,我成了樊家面馆的新主人。而这时,传来了政府要整体搬迁到樊家面馆对面新楼办公的消息,一些嗅觉灵敏的商人,天天来找我们谈面馆出售或转让的事。
面对他们开出的优厚条件,我动了心,劝兰姨将面馆转出去,去其他街道另开一家。一切谈妥,就在转让协议上签字时,樊家面馆的木牌突然掉下来,我一惊,手中的笔掉在了地上……
(有删改)
文本二:
其实,故事情节好看,这只是对作品的直观、表面感觉,这样的作品虽然叫好,但也只停留于好的层面;而精品,则是作品的思想、析出的文义,令读者的思维走向跌宕起伏,百转千回。
近来读到作家谢松良的一篇《继任者》,就给了我上述的感觉。 要知道,一篇能被读者深深记住的小说,不仅仅是因为语句华丽、故事跌宕,更是小说有一股精神在读者的阅读河流里流淌、这股精神像河水滋润两岸植物一样滋润读者的精神灵魂。……这篇《继任者》耐人寻味。
(摘编自余清平《当操守遇到令人无法抗拒的诱惑——评谢松良小小说《继任者》》)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上学时故意绕道经过面管,还总爱往里张望,透露出樊家面馆有吸引“我”的地方。
B.樊老头的经营理念颇含管理。他的话使“我”悟出了做人的道理:走适合自己的道路。
C.“我”装作无所事事却“问这问那”,而樊老头并不说破,可见樊老头城府之深。
D.在客人的鼓动下,樊老头收“我”为徒,“像捡了宝一样”表明他十分看好“我”这个继任者。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七十多岁”的樊老头“忙进忙出,整天乐此不疲”,体现出他勤劳敬业。
B.樊老头收徒的情节中,“拉着我冲”“歪着脖子红着脸”等使用了动作、神态等描写。
C.小说通过“我”的偷师学艺和“涌入”的客人们的赞美,正面凸显出了樊老头手艺高超。
D.小说结构严谨,善于布局,小说开头部分多处使用铺垫,小说后面情节也有多处照应。
8.文本一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请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9.文本二认为《继任者》堪称“精品”,“能被读者深深记住”。请结合文本一、文本二简要分析。
答案
6.C 7.C 8.①利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感。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用“我”的亲身经历,向读者讲述发生在面馆的故事,使文章更加真实可信,感染力更强。②利于表现樊老头的形象。通过“我”的视角,更能直接感受到樊老头高超的手艺。③利于凸显小说主题,引发读者深思。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我”作为继任者还能不能传承樊老头的厨艺,继续发扬饮食文化?    9.①文本二认为:“精品”要以思想令读者的思维走向跌宕起伏;“精品”要被读者深深记住,重在要有一股精神滋润读者灵魂。②文本一花大量笔墨写“我”和樊家面馆的结缘及成为樊老头徒弟的经过,却只用极少的笔墨写“我”准备转让店铺和面馆招牌突然掉落。情节的起伏跌宕让读者猝不及防,思维走向也随之发生转换。③文本一揭示了在利益的诱惑和困难的阻隔下,中华优秀饮食文化究竟有没有真正的继任者这一主题。主旨耐人寻味,滋润了读者的精神灵魂,让人过目难忘。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樊老头城府之深”分析有误。樊老头并不说破,并不能说明樊老头城府深,而是说明樊老头也在暗中考察“我”;同时“城府之深”偏贬义,也不符合小说体现出的情感态度。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正面凸显出”分析错误。“我”的偷师学艺和“涌入”的客人们的赞美,是从侧面衬托出樊老头手艺高超。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叙述视角的能力。
使用第一人称,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利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如“到了周末,我时常装作无所事事的样子,去樊老头那里凑热闹。客人不多的时候,我站在楼台头一旁问这问那,他的一招一式都逃不过我的眼睛”等,用“我”的亲身经历,向读者讲述发生在面馆的故事,使文章更加真实可信,感染力更强。
根据“我如期到了店里,兰姨招呼纷纷涌入店内的客人落座,收了钱,一一写好单交给樊老头去做。不一会儿,煮好的面条端上来,肥肠、牛肉、精瘦肉等臊子,配以芝麻和秘制豆瓣烧制的酱料,宛如红玛瑙一样覆盖在面条上,泛着微红的面汤上浮着星点绿色葱花,面条里面再藏上几片翠绿的青菜叶,刚一入口,麻辣鲜香口感直透脏腑,那就一个香啊”可知,通过“我”的视角,更能直接感受到樊老头高超的手艺。
根据“面对他们开出的优厚条件,我动了心,劝兰姨将面馆转出去,去其他街道另开一家。一切谈妥,就在转让协议上签字时,樊家面馆的木牌突然掉下来,我一惊,手中的笔掉在了地上……”可知,利于凸显小说主题,引发读者深思。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我”作为继任者还能不能传承樊老头的厨艺,继续发扬饮食文化?
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根据“而精品,则是作品的思想、析出的文义,令读者的思维走向跌宕起伏,百转千回”“要知道,一篇能被读者深深记住的小说,不仅仅是因为语句华丽、故事跌宕,更是小说有一股精神在读者的阅读河流里流淌、这股精神像河水滋润两岸植物一样滋润读者的精神灵魂”可知,文本二认为:“精品”要以思想令读者的思维走向跌宕起伏;“精品”要被读者深深记住,重在要有一股精神滋润读者灵魂。
根据“去的次数多了后,我便和樊老头熟络起来。有一回,我忍不住问了一件闷在心里很久的事情”“我那时正念高中,学习成绩不理想,每次考试一个头两个大,樊老头的话点醒了我。我决心偷师学艺”“我生怕樊老头反悔,立马跪下去,给他行拜师礼”“面对他们开出的优厚条件,我动了心,劝兰姨将面馆转出去,去其他街道另开一家……”可知,文本一花大量笔墨写“我”和樊家面馆的结缘及成为樊老头徒弟的经过,却只用极少的笔墨写“我”准备转让店铺和面馆招牌突然掉落。情节的起伏跌宕让读者猝不及防,思维走向也随之发生转换。
根据“面对他们开出的优厚条件,我动了心,劝兰姨将面馆转出去,去其他街道另开一家。一切谈妥,就在转让协议上签字时,樊家面馆的木牌突然掉下来,我一惊,手中的笔掉在了地上……”可知,文本一揭示了在利益的诱惑和困难的阻隔下,中华优秀饮食文化究竟有没有真正的继任者这一主题。主旨耐人寻味,滋润了读者的精神灵魂,让人过目难忘。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文本一:
奔生
李水康
多数人都认识小萝卜头,却不知道我的本名叫宋振中。这个名字是父亲起的,至于有啥说法在里面,我却不知道。从懂事起,我第一次见到父亲,是在监狱里,而且还隔着很远的距离。有一天,因为一位女看守忘了关门,我冲出去,朝山坡下跑,我和妈妈住的女牢就在山坡上。我边跑边喊,爸爸,爸爸!一位面容消瘦、头发直立的男子,举起手,向我挥舞着答应道:唉!唉!他试图向我靠近,几位持枪的看守拦住了他。他望向我,他的眼睛和母亲的眼睛一样,流露出的疼爱和无助,让我不容思考,就可以认定他就是我的父亲宋绮云。母亲告诉我这个名字的同时,还说出了“英俊潇洒”四个字,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只是觉得他好高大哦,两道眉毛浓浓的。一个在山坡上执勤的看守打了我,还把我关进黑屋子。我发着高烧,还是一个劲儿地喊着:爸爸,爸爸,带我出去!
母亲多次对我说,不该带着你进来的,那时候你太小了,还在吃奶,才刚刚会喊妈妈,你的几个哥哥和姐姐也没有办法带着你过日子。时间长了,母亲说,我也不知道带着你进来就出不去了。你父亲是因别人以妈妈的名义拍的电报“家中有急事速回”而被抓来的。妈妈又是被自称为父亲手下的工人的人以“速将换洗衣服送来”的纸条骗进来的。妈妈说,我以为,把衣服送到,和你父亲见一下面,他们就会让我们娘儿俩回家的。妈妈带着你,是怕你受冻挨饿呀,是奔生的,没有想到,进得来就出不去了。
妈妈,我只想天天和你在一起,我只想能见到爸爸。我这样安慰妈妈。其实,我是多么想像小鸟一样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啊。
我进来的第三个年头,才被叫成小萝卜头的。
妈妈进来后就没有奶水喂我了,我每顿吃的都是她嚼烂的饭。那饭有一种怪味,我吞不下去,吐出来很多次,就常常饿得哇哇大哭。哭过后,妈妈又嚼饭喂我,菜就只有烂白菜和烂萝卜,有一股臭味。有时候她也莫名其妙地把泪水流在我的脸上。渐渐地,我就长成了头大身细,骨瘦如柴,也就是后来别人写的,“头长得很大,身子却很纤瘦”的孩子。有一天,一位睡在我旁边的阿姨说我长得像小萝卜头。妈妈笑了,并应和道,这个小名还真形象,那就叫小萝卜头吧。于是,在狱中,大家都亲切地叫我小萝卜头,连妈妈也不叫我的真名了。
只有教我认字的“政治犯”黄老师从来不叫我这个小名,而是叫我宋振中。
说起我的读书认字,我还陪着大人们饿了两天多时间的肚子。那时候,我六岁多一点儿,妈妈和同室的阿姨,都不吃饭。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饭摆放在房间门口,大家都坐着不动。我想拿碗过去盛。妈妈说,小萝卜头,今天的饭里有毒。我被吓到了,原来不吃饭的原因,是这里的看守想毒死大家。我当然也不会去吃下了毒药的饭,就躺下了。第三天中午,我是被妈妈推醒的,原来我已经饿得晕了过去。妈妈扶我起来,让我喝了几口水,等我缓过劲儿来,她说,小萝卜头,快吃饭吧,因为从明天开始,你要去和一位新来的“政治犯”黄伯伯学习认字了。“绝食”和“罢工”这两个词也是黄老师告诉我的。黄老师说,叔叔阿姨们是以绝食、罢工的方式,才争取到了你能跟我学习的机会。
黄老师教我认识了很多字,懂得了一点儿道理,我才知道牢房何以名曰“斋房”。我和妈妈住的是“义”斋女牢,爸爸住的是“忠”斋男牢。我传递“东北战局扭转”“淮海战略胜利”等消息给陈叔叔的《挺进报》时,身上有一种使不完的劲儿。我帮妈妈送衣服给“疯老头”,当小小交通员陪他进城时,觉得很骄傲。
1949年9月的一天,妈妈告诉我,她终于可以带着我走了。她说,你爸爸已经早一天上路了。我就要自由了!我那个兴奋劲儿无法用语言表达。
妈妈要我去给老师辞行,黄老师仿佛早就知道了似的。我还和陈叔叔告别。我告诉陈叔叔,我和妈妈就在今天将要离开这里。陈叔叔默不作声。我还告诉白公馆监牢里的很多人,他们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他们确实不知道妈妈这次将要带我去哪里。因为没过多久,他们也遇害了。我的哥哥宋振铺,他在《“小萝卜头”宋振中》一书中记下了我和爸爸妈妈1949年9月6日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的事情。他们无视妈妈的哀求——希望放了我,而是当着妈妈的面杀了我,然后才枪杀了妈妈的。那时候我只有八岁多一点儿,离新中国成立只有二十四天。
妈妈最后是让我用一种给人希望的方式和叔叔阿姨们告别的。我虽然离开了渴望过的世界,可是,我觉得我和爸爸妈妈都还活着。我们活在《红岩》一书的第二十章中,活在了读者的心里呀!
(选自《北方文学》2021年第7期)
文本二:
空白,是小小说的特点。可以说,小小说是空白的艺术。因为注意“留白”,小小说的天地便很宽余了。所谓“留白”,就是少写。小小说不是删削而成的。删得太狠的小说往往不顺,不和谐,不“圆”。应该在写的时候就控制住自己的笔,每捉摸一句,都要想一想:这一句是不是可以不写?尽量少写,写下来的便都是必要的,一句是一句。那些没有写下来的仍然是存在的,存在于每一句的“上下左右”。这样才能做到句有余味,篇有余意。
(选自汪曾祺《小小说是什么》)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男女犯人被分别监禁,相隔甚远,宋振中从小对父亲的印象就很模糊,但血脉亲情让他能一眼就认出父亲。
B.宋振中被称作“小萝卜头”,是因为他营养不良,长得头大身细,这一称呼反映了敌人对待政治犯的残忍无情。
C.宋振中向狱友告别的情节,将孩童的兴奋与成人的沉默进行对比,作者在节制的叙述中蕴含无限的悲愤之情。
D.小说结尾记叙宋振中遇害的时间,与《记念刘和珍君》开篇写“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的意味有类似之处。
6.关于“黄老师”这一人物形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老师是“政治犯”,也属于革命者阵营,这是他被选为教宋振中读书认字的老师的重要原因。
B.黄老师告诉宋振中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是为了勉励他认真学习,不辜负妈妈和狱友们的深切期盼。
C.黄老师是宋振中革命意识启蒙者,宋振中传递革命消息、当小交通员应该与他的引导有关。
D.黄老师坚持喊宋振中的大名,与妈妈喊“小萝卜头”形成对比,显示出二人在教育观念上的不同。
7.文本一的叙述视角很有特点,请简要分析。
8.如何理解汪曾祺所谓的“留白”?文本一在情节安排上是如何“留白”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5.A【解析】“一眼就认出父亲”错。根据原文,宋振中先是漫无目的地喊“爸爸”,宋绮云“举起手,向我挥舞着答应道:唉!唉!”,如此才认定此人是宋振中的父亲。
6.D【解析】“显示出二人在教育观念上的不同”错。妈妈喊宋振中为“小萝卜头”,表现了对儿子的亲切,与教育观念无关。
7.①文本一采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事,更侧重于表现宋振中的心理与情感,使小说具有明显的抒情特质;②文本一采用儿童视角叙事,以孩童的天真烂漫与严酷的外部环境形成强烈对比,使宋振中的故事更加感人;③文本一采用亡者视角叙述宋振中遇害的情景及宋振中的身后事,呈现烈士的当代价值,角度新颖,引发读者思考。
【解析】①结合“妈妈,我只想天天和你在一起,我只想能见到爸爸。我这样安慰妈妈。其实,我是多么想象小鸟一样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啊”“我被吓到了,原来不吃饭的原因,是这里的看守想毒死大家。我当然也不会去吃下了毒药的饭,就躺下了”“那时候,我六岁多一点儿,妈妈和同室的阿姨,都不吃饭。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帮妈妈送衣服给'疯老头’,当小小交通员陪他进城时,觉得很骄傲”“我还告诉白公馆监牢里的很多人,他们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可是,我觉得我和爸爸妈妈都还活着”可知,文本一采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事,直接抒写“我”的心理感受,使小说具有明显的抒情特质;
②结合“母亲告诉我这个名字的同时,还说出了'英俊潇洒’四个字,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只是觉得他好高大哦,两道眉毛浓浓的”“我发着高烧,还是一个劲儿地喊着:爸爸,爸爸,带我出去!”“妈妈,我只想天天和你在一起,我只想能见到爸爸。我这样安慰妈妈。其实,我是多么想象小鸟一样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啊”可知,文本一采用儿童视角叙事,文中的“我”是小萝卜头,是一个从小被关在监狱的孩子,以孩童的天真烂漫与严酷的外部环境形成强烈对比,使宋振中的故事更加感人;
③结合“他们无视妈妈的哀求——希望放了我,而是当着妈妈的面杀了我,然后才枪杀了妈妈的。那时候我只有八岁多一点儿,离新中国成立只有二十四天”“我虽然离开了渴望过的世界,可是,我觉得我和爸爸妈妈都还活着。我们活在《红岩》一书的第二十章中,活在了读者的心里呀!”可知,文本一采用亡者视角,以被秘密杀害的“小萝卜头”宋振中的口吻,叙述宋振中遇害的情景及宋振中的身后事,呈现烈士的当代价值,角度新颖,引发读者思考。
8.(1)汪曾祺所谓“留白”,是指作家在构思、创作小小说之初,就要根据小小说的文体特点,对小说内容进行剪裁,以突出重点。(2)体现:①情节具有跳跃性。小说主要由父子相认、从师学习、告别狱友三个场景描写组成,情节之间并不连贯,体现了小小说在情节上的“留白”;②情节安排有详有略。小说详写宋振中的狱中生活,呈现其成长过程,略写宋振中遇害经过和身后事,使宋振中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真实可感。
【解析】“留白”:结合文本二“小小说是空白的艺术”“所谓'留白’,就是少写”“应该在写的时候就控制住自己的笔,每捉摸一句,都要想一想:这一句是不是可以不写?尽量少写,写下来的便都是必要的,一句是一句”可知,汪曾祺所谓“留白”,是指作家在构思、创作小小说之初,就要根据小小说的文体特点,对小说内容进行剪裁,以突出重点。
体现:①情节具有跳跃性。小说主要由父子相认、从师学习、告别狱友三个场景描写组成,而关于宋振中以及父母如何被敌人关进监狱,父母在狱中如何坚持革命,一家人遇害的情况等情节写的很少,或不写,情节之间并不连贯,体现了小小说在情节上的“留白”;②情节安排有详有略。小说用了大量篇幅详写宋振中的狱中生活,如父子相认、从师学习、告别狱友三个场景,呈现其成长过程,而“他们无视妈妈的哀求——希望放了我,而是当着妈妈的面杀了我,然后才枪杀了妈妈的。那时候我只有八岁多一点儿,离新中国成立只有二十四天”“我们活在《红岩》一书的第二十章中,活在了读者的心里呀!”用简短的文章写宋振中遇害经过和身后事,是略写,详略结合使宋振中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真实可感。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陈永和
老单上了60路公交车。坐下后就考虑买水果的事。他想买点柑。小区门口有家水果店,但偏偏这天没有鲜货,他就决定到医院附近的水果店买。
下了公交车,进了水果店,看到柑在台子上堆得高高的,长得很是漂亮,但价格比小区店一斤足足贵了一块半。老单狠了狠心挑了八个。八是好数字,住院病人需要吉利,老单信这个。但一称,老单吓了一跳,居然有三斤重,要整整十五块钱。老单挑了两个最重的拿出来,反正数字六也不错。
ICU病房在新楼三层,老单来过一次,认得。
其实老单跟老范也未见得有多好,但这次老范躺倒在家,老单最早发现。要不是他,老范一定归天了,周围人都这么说。老单很自豪。
老单跟老范是小学同学,但从未就觉得比老范低几等。老范学习好,从小学到大学成绩都遥遥领先,个高长得帅,还会拉小提琴,无论哪个班都会有几个女同学暗恋他,大学毕业后,进了北京中科院,以后到英国工作,是科学家,有几个专利。前十来年退休,因为母亲生病回到福州,就再没出去,后来在一家朋友开的公司当技术顾问。老单个子小,成绩普通,1970年初中毕业,因为家庭成分是工人,被分配到漆筷厂当了工人,找了个同厂脾气好的女人结婚,后来两个人一起下岗,他到家具城当保安,老婆开了个小杂货店,勉强混一口饭吃,一个儿子除了学顺哈也没有,日子过得普普通通。
老单没啥爱好,就喜欢花,退休以后,就在市内乘公交车各处游,专拍花,然后发在朋友圈,博儿个点赞自得其乐。老范偶然看到他拍的一张向日葵照片,很欣赏,在朋友圈留了个言,问哪里拍的,他说花海公园。老范说也想去看看。老单就带他去了,才知道老范也爱拍照,说了福州几个断景点,老范都不懂,老单就发现,老范虽然对世界很熟,但对福州很盲,于是就乐得当个福州导游。两个都一个人住,家也离得近,就有时约在一起出去拍照。
老单格局小,就拍花,把花拍得大大的;老范格局大,山水楼房天空什么都拍,但挤在一起, 都显得小。
那天,两个人约好了去旗山拍照。上午九点钟老单去了师大门口公交站,等了半天没见老范来,打了几个电话都没人接,第二天就觉得不对了,跑到老范家去敲门,没人开。会不会出事啦?老单想。
老范离了婚,妻子女儿都住英国,福州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老范平日跟他们来往不多。老单没他弟妹电话号码,就向老辛(老范最要好的同学)要,到第三天跟老范妹妹赶到老范家,开门进去,发现老范躺在血泊中,一摸还有气,老单赶紧打电话叫急救车,跟老范妹妹一起把老范送到最近的市一医院。
医生诊断中风,马上开颅。手术后恢复得还不错,当然起不来,话是不会说啦,但右侧手脚还能动。
找到'ICU病房,门口没看到老范名字,老单到护理室问,说已经转到普通病房去了。
老范躺在靠窗的床铺上。十几天没见,老范已经不是老范 ,成了一个陌生物,脸上肉不见了,都是骨头,裹着一层苍白的皮肤;双目紧闭,半张着嘴,露出两个半狰狞的门牙。老单觉得他已经死了,虽然知道不是,但还是这么想。
这样子怎么从ICU病房搬出来了呢?老单想。老范在 ICU里住了十天,一天两千多块钱,光床位费就要花近三万块钱。
老范有多少钱老单不清楚,但据老辛说,离婚时老范净身出户,存款房子都留给妻女,母亲生病时又花了一笔钱,现在靠退休金生活,但因为在每个地方都待得不长,每月到手的退休金比老单多不了多少。
老单想不通老范为什么要离婚,又不是外面有人,离什么婚?像他,虽然一辈子跟老婆磕磕碰碰,但老婆生病死了,没人吵了,他心反倒空了。
又默默坐了一会儿,没看到老范弟妹来,老单想走,突然听到有人叫他名字。老辛来了。
好得了吗?老单问。
好不了啦,发现得太迟,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老辛说。
他们又聊了一会儿天,老范妹妹来了,手里提着一个饭盒。医院不管饭,一日三餐,家里人得提饭来。
老范妹妹跟他们打了个招呼,但眼睛只看老辛。
一会儿进来一个女护工,拿着一个大针筒,老单看着她把老范妹妹煮的糊,从老范鼻子里打进去。
他们静静地看老范 “吃饭”。老范饭“吃”得很快,一分钟不到就“吃”完了。
他们又开始说话。多是老辛跟老范妹妹说,老单几乎没说。老范妹妹一直没看他,就好像没他这个人似的。
她怎么好像不愿意看到我。老单想。
他想不通为什么。也不管,就起身告辞,临走时看了一眼放在床头柜上的柑,想对老范妹妹说一句,但没说。
老单想不通,就打电话问老爷他什么地方得罪了老范妹妹。老辛也不明说,光说他妹妹辛苦,一天接送孙子,还得管送老范的三餐。虽说三个弟妹轮流,但每家有每家的难处……总之,老范成了个难题。
老单心沉了下去。要不是他多事,发现的时候,老范可能就已经死了。那么,所有的人都太平无事,可以心安理得过自己的日子了。
老单开始怀疑自己这种不用负责任的善意,归根结底能不能算是善意。
老单没想到能看到老范活得比他不如的一天。但他一点高兴不起来,心重重的,他没法接受老范活成那样。
老范已经死了,躺在医院病床上的是另一个不知道是谁的人。
(节选自《上海文学》, 2021年1月)
文本二:
作为一名旅日女作家,陈永和是一位纯粹的写作者,其小说超越一般海外华人文学离散的悲情诉说和对家国故园的深情缅怀,呈现一种理性容智的光辉。小说能在形而下的日常中超拔脱俗,对家国传统和生命轨迹进行反思和观照,其有节制的情感叙事使作品显得厚重而耐人寻味,为海外华文文学再添光彩。
(摘编自朱凌郑润良 《陈永和的“家国记忆”》)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单和老范分别代表了普通老百姓和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的退休生活既呈现出某些共性,又有所不同。
B.老单格局小,拍的花很大;老范格局大,拍出的东西显小。这种对比性表达,是两种人生命运的写照。
C.“老婆生病死了,没人吵了,他心反倒空了”,既体现出老单对于亡妻的思念,也表现了老人的孤独。
D.老单救老范,老范成了大家的难题,小说写出了生活的无奈,表现了传统人伦在现实面前受到的冲击。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二段描写细腻生动,贴近生活,展现出了老单买柑时为少花钱而几经思量、自我宽慰的心理,真实可信。
B.小说语言质朴自然,既符合人物的身份,又富有生活的气息,表现出作者对日常生活中众生百态的关注和体察。
C.小说通篇采用全知视角来叙述故事,以老单之所见、所闻、所感,带领读者观察和思考生活,彰显客观真实性。
D.小说在行文过程中补充了两位老人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人物形象:小说情节虽然简单,但却揭示出了复杂的人性。
8.小说中“困境”具体指哪些?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6分)
9.文本二所说的“有节制的情感叙事”在文本一中是如何体现的? (6分)
答案
6.(3 分)B(“是两种人生命运的写照”错。)
7.(3 分)C(补充两位老人的生活经历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主体叙述是第三人称限知视角。)
8.(6 分)①老范突发疾病,妻女远离不能照顾,家境也不宽裕,人生陷入困境;②老范的弟弟妹妹被老范拖累,生活陷入困境;③老单的善意没有换来应有的感谢,反而引来无声的怨尤,精神陷入困境。(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 分)①以俭省的笔墨叙述故事,不事渲染,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②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侧重人物经历,不刻意张扬人物情感;③以客观的态度呈现事件过程,作者不作主观评价,引发读者理性思考。(答出一点给 3分,答出任意两点给 6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无言者
师陀
正午,炮火和轰炸发过一阵脾气,静下来了。远处,房屋好像玩物,都在干燥沸腾的大气中闪动,有着很远的间隔,有的还在燃烧。太阳无光,似有几分无聊,寂寞地照着田野。
“喂喂!”有人压低嗓子打电话。
草里忽然露出一个头来,问道:“魏连德完账了吗?”
“完了吧。”
魏连德觉得很沉,连同身体下的地面一并落下。
“魏连德,你喝水不喝?”
魏连德很渴,可是说不出话。前面的景物吸引了他。田野、树木、村庄,挨着鞭的畜牲、挠拨着的母鸡、蹒跚的小猪……
他的老婆在剥绿豆;坐在旁边的小女,望着吃她砍来青草的山羊。
“爸爸上火线打仗,为什么要我们出钱?”她诧异地向妈妈张大了眼睛。
“不知道!“魏连德的老婆呵斥着她,小孩子不该用问题难为长者。
魏连德回到了家。
“看你瘦的呀!”和魏连德往常从田地里回来一样,她并不惊讶。
“在火线上三天了……三天没有吃饭,没有人送,连水都弄不到。”
“他们按户要钱,说要打仗,养活你的!”
魏连德很生气。打仗是不错,要说养活他,那可全胡说。
这时一大群他熟识的人来了。立在最前面的是保长,一个剃得很光的红红的脸的男子。
“他要牵我的牛!”中间一个浓眉毛的农民愤忿地说。“要牵我的牛,要我怎样耕种呀!”
一个老头在背后咕噜道:“我缴不出钱,他要我出四分利息,'母猪的利息’……
“他把我的鸡笼都抢走了……”一个女人低声诉苦。
虽是要听也无从听起,众人纷纷嚷着,当保长回过头去愤怒地望着他们的时候,可又一声都不出了。
“喂,”保长转过来问魏连德的老婆道,“你们的甲长已经向我报告过了,他说你不出钱!”
“我为什么出钱,我的男人在火线上拼着命!”
她低着头说,像我们熟识的许多乡下女人一样:狭隘的、易怒的,虽是等待着灾殃似
的低头。一阵急骤的冰雹早在酝酿,一瞬间后,可真要爆发了。
“我穷得没饭吃,我的男人在火线上,我还得出钱;可是你们——你们却在家里享福,在后面发财!”
“谁呀? ”保长的嘴唇动弹起来,接着是连喘息都能清楚听见的片刻静寂。那些在后面包围着保长的农民,又怯懦的、早已被吓坏似的嗡嗡低声议论着。
“财主;财主家的儿子……”
“对呀,对呀,他们留在家里做什么呢?难道他们比别人做儿子的要好些吗?”
“财主的儿子是念书的!”保长露了牙的模样像狼。
他冷冷地望着那些陡然沉默下来的农民。“你们——你们是什么? ”
那正在吃草的山羊吃了一惊,“什么”? 仿佛也这样问了,一面向众人眨着眼。魏连德的小女跪在地上,用小小的手臂揽住羊的脖颈。
“不要理他,乖乖吃你的草!”
魏连德很想奔上去狠狠地给保长一顿拳脚;可惜保长并不把他放在眼里,根本就没看见他一样。
“你的钱准备好了没有?”
“我没有!”
保长碰了钉子,就不再声响,实际他也的确怕会弄出什么乱子。和穷鬼们争吵有什么好处呢?在众人不说话的一瞬,他直扑魏连德的女孩,什么也不说,拉住拴羊的缰绳就走。
“哦,哦,我的……魏连德的小女一看见自己的羊没有了,向空中扬起胳膊,嚷着嚷着就倒在草堆上哭起来。他的老婆大声吼道:“强盗,强盗,青天白日他可敢抢劫啊!”
魏连德一面直奔保长,后面的庄稼人一片呐喊。保长跑得很快,直把后面的山羊拖得踉踉跄跄一路上翻着跟斗。魏连德比起保长是衰弱的,任怎样都赶他不上。
“你连家都不要了,尽是为人家跑路!”保长太太远远地就埋怨保长。
保长不理,一口气冲进去,闩起门来。魏连德不能够进去。他躲到窗户下面,听保长气味咻地喘着说:“你懂什么!刚才我带回来一笼小鸡,这又是一头羊;冬至来了,把羊宰了吃饺子。”
“我才不吃羊肉饺子!地里草都长满了,还挨人家在背后骂。你是一个混蛋!”
“你才是混蛋!”保长生气地说,“要吃小鸡,你就得当保长;要当保长,你就先得使财主们欢喜;要使财主们欢喜,你就得得罪那些穷种……骂算得了什么,损着什么了吗?”
大概是真害怕会被剁成饺子馅,山羊忽然间东冲西撞地在屋子里跑起来。接着是什么东西被弄翻了,女人尖了嗓子叫着,男人咒骂着。
“当人家拼命的时候,你们在后面啃老百姓的骨头……:”魏连德咕噜着,正要打进去,不料背后有人嘻嘻地笑道:“他不知道的还多着哩!”
回头一看,是一个又肥又大的家伙:也剃着光光的脸,但并不红,而是像水浸过的馒头一样的白。魏连德还没有听清后面说了什么,就有人拖住了他的腿。
“你要写家信吗,伙计?”
魏连德不要写信,他的老婆和小女都在家里等着他打胜了回去,难道他忍心向他们报告他的死吗?然而这样的话他没有说出,他流出了最后的眼泪。
飞机嗡地在空中盘旋;机关枪生气地在远处咯咯地笑着;炮弹呜地翻起泥土。
一个在前线服务的童子军向魏连德致了敬礼。
“他已经光荣的死了,愿他平安。”
“死的光荣……”
一个掩埋队的人低声应着。
1937年10月上海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写抗战初期的农村生活状况,表现百姓困境。魏连德老婆穷得没饭吃,百姓的牛、鸡、羊等最后薄产都被强征强抢。
B.小说借助人物的对话,揭示了不公平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穷人要上火线去拼命,财主家的儿子却可以安稳地在家念书。
C.保长“拉住拴羊的缰绳就走”,可见其无赖霸道:“魏连德比起保长是衰弱的”,用对比突出保长落荒而逃时的心虚。
D.“挨着鞭的畜牲、挠拨着的母鸡、蹒跚的小猪”,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乡土风物。“地里草都长满了”,写出了田地的荒芜。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叙事采用双重视角,既有第三人称叙事的全知视角,又有主人公视角观看周围及他人。这与卡夫卡《变形记》相似。
B.开头的环境描写,多处使用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弥漫着战地硝烟,笼罩了一层紧张压抑的气氛,又与结尾处形成呼应。
C.保长家门外“又肥又大的家伙”,尽管只说了一句话,却让人很震惊。寥寥几笔,写出了他与保长的异同,暗示人物身份。
D.魏连德回到家、与妻子对话、临终前流下泪,山羊吃惊发问、害怕被剁成馅而乱跑等情节,都具有明显的魔幻荒诞的意味。
8.矛盾冲突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元素。请简要分析这篇小说有哪几个层面的矛盾冲突。(6 分)
9.请结合小说内容,探究小说以“无言者”为题的意图。(6分)
【答案】
6.C('对比突出保长落荒而逃时的心虚'理解有误)
7.D('临终前流下泪'不是魔幻荒诞的)
8.①事件冲突:前线战场断水断粮、抗战者出生入死,需要支援,后方农村地主阶层以收钱抗战为口实压榨百姓。②不同人物间的冲突:地主、保长与农民、魏连德、魏连德的妻女之间;保长与保长妻子之间。③人物的内心冲突:农民愤忿不满财主和保长欺压,却又怯懦不敢反抗。(保长为谋私利甘愿为财主效力,无赖凶残,却害怕'出乱子'。)
9.①概括了以魏连德为代表的无法诉说自己悲惨遭遇的农民士兵形象。②他们在战场为国牺牲,家人却在乡村受到欺压,表达作者的同情。③作者为农民士兵代言,传达他们对家乡亲人的惦念、不舍,肯定他们为国默默牺牲的价值。④揭示现实残酷,表达作者的悲哀无奈,引发对战时农村问题的思考。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妈妈
王愿坚
我问:“刚才那个女同志是谁?”
旁边的同志说:“同志们都管她叫老妈妈。算咱这个医院的副队长,又是政委、看护员、炊事员、采购员……反正这洞里的事她一手包干。人倒是个好人,就是年岁大了,腿脚不灵,嘴又啰唆……”听着听着,我不知不觉又睡着了。
天放亮的时候,外面的联络员传递回消息:“外面到处是敌人,在找伤员。”一听这情况,洞里顿时乱了起来。旁边的老刘第一个放大嗓门儿喊着:“唉!这下子可完了,完了……”我也急得不知怎么是好。
正在这时,老妈妈忽然霍地站了起来,走到老刘跟前,厉声地说:“老刘呀,什么完了,完了!你想想,你说这话能对得住长征路上的那些同志不?……”她从腰里摸出一件什么东西,用力抖了抖,里面铮铮作响,“这是特委留下的钱,我可以偷着下山买米给你们做饭吃;钱花光了,我就是下山讨饭,也不能让你们饿着……”
她说完话,洞里鸦雀无声。
山上的松涛呼啸着,风,把早晨的浓雾一团团地刮进洞里来。
休息了一会儿,老妈妈欠起身,低声叫道:“主力上下来的张同志,你能到外面来吗?”
洞外,是一块光坪。太阳已经露脸了。从弥漫的大雾里看去,像个通红的大火球。她搀着我向一棵大树走,忽然自言自语地说:“大妈,有开水吗?我可要开的。”
听到这句话,我不由得一怔。迎着朝阳,我眯着眼睛仔细地打量起了她。苍老的脸上,刻着一条条深深的皱纹,门牙也残缺不全,在她的左眼下,有一个黄豆大的疤痕……懊,想起来了。三年前秋天,我奉命到潮汕地区去和一个新成立的组织接头。这是我们约定好的联络暗语。她就是我的联络人。她比三年前老多了,看上去约有六十岁的样子,嘴角上添了皱纹,鬓角也花白了。
她把我扶到树下一块石头上坐好,收敛了笑容,说:“老张,这里就咱两个在党,得把这担子担起来。”
我们把事情商量好了,又回到洞里。大概因为我是主力上来的,又是个干部,大家都同意我暂时负责。我拿过那支驳壳枪来擦着。这工夫,老妈妈早已趁着雾大、不会暴露目标的时候,点上了火,烧了开水;她把开水舀出来一些,冲了盐水;又把来下到锅里。然后,端着一茶缸盐水,挨个给伤员擦洗、包扎伤口。她这一切做得那么仔细,那么沉着,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护士似的。这种镇定的情绪感染着洞里的所有人,大家都安定下来了,人们脸上又露出了笑容。
老妈妈把事情弄完了以后,抄起一根竹杖,对我说:“我去了。”
时间真难熬啊,太阳已经落了,还不见老妈妈回来。我出去瞭望了好几次,除了遍山荒草、大树、怪石,什么也看不到。更难的是粮食没有了,同志们都在忍着饿呢!
黄昏时分,我决定顺着山路去找找看。我沿着小路往下爬了约莫半里路,实在爬不动了。我靠着一棵大树,四下瞭望了一下,远远地看见路旁草丛里好像有一个人影在蠕动,我警惕地掏出了枪,问了声:“谁?”一个微弱的声音回答:“是我。”我走上去一看,正是老妈妈。只见她脸上、手上满是血迹,两肘两膝上的衣服也破了。她趴在地上,头前放着一个包包,她用手和头顶着那个包包,正吃力地往山上爬。我连忙跑上去,激动地叫了声:“妈妈!”她见我来了,咧开干燥的嘴唇笑了笑。我用一只手拎着东西,她扶着我,就上了山。
她一进洞口,就忘记了劳累,挤在人堆里,看看这个,瞧瞧那个,像多久不见的亲人一样。她摸着年龄最小的和伢子的手,抱歉地说:“孩子,饿坏了吧;上了几岁年纪,走道不利索,真是……来”说着,解开了包包。这个包包简直是个杂货摊,里面有约莫十来斤的一小袋米,有打糕,有窝窝、红薯、干红薯丝子,有一块豆腐,有一个小南瓜,还有几卷各种颜色的布——大概是给我们包伤口用的。她把可吃的东西按人们的伤情轻重分了分。
同志们饿了一天,现在每人都拿着一样东西吃起来。大家有说有笑,洞里的空气顿时活跃了。正吃着,忽然和伢子喊了声:“老妈妈哪里去了?”
我连忙跑出洞来找,只见她老人家正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两手捧着一样东西在吃呢,见我去了,忙把手里的东西掖在衣服底下藏起来。我好奇地抢过来一看,原来是一块草根、菜叶、红薯丝、烂南瓜杂拌的窝窝。我眼眶子一热,一把抱住她:“妈妈,您……”
“别嚷,别嚷,别叫同志们听见。”
我硬把自己手里的一块煮红薯和她换过来。这天夜里,我被老妈妈的行动感动着,久久不能入睡。第二天清晨,老妈妈早早做好了饭,换完了药,又下山了。
一个白天,我把老妈妈下山讨饭的经过和她瞒着大家吃的东西给大家说了说。最爱嚷嚷的老刘也怔怔地沉默了一天,最后才对我说:“老张,我的伤势轻,有什么事只管叫我干,要不,我对不住妈妈呀!”……
日子过得飞快,我已经康复了。黄昏,我收拾停当,就要上路了。走出了好远,回转头来看时,只见老妈妈还站在岭头上向我张望,她那花白的头发,迎着山风,微微地飘动着。
1955年10月8日(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在老妈妈暗语的提示下,又通过辨认她的容貌,认出她是当年的联络人。
B. 老妈妈铮铮作响的钱袋子,既说服了同志们,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C. 老妈妈拿回的食物包,种类丰富,让同志们吃得开心,而她自己累得没有胃口。
D. 老妈妈为了上山,头顶着包,用爬的方式爬山,是因为搞粮食太累,身体衰弱。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写老刘这个人物面对敌人来找伤员时慌乱、悲观、不知所措,目的是与老妈妈这个人物构成对比衬托的关系。
B. 小说写“我”回忆三年前跟老妈妈接头时她的相貌与现在的相貌形成对比,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C. 小说叙写老妈妈点火,烧开水,冲盐水,擦洗、包扎伤口等一系列行为,主要是为了突出老妈妈身体衰老的特点。
D. 小说收笔写头发花白的老妈妈站在岭头为“我”深情送别的画面,不仅生动感人,同时也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
8. 小说中两处划线都是景物描写,请简要说明各有什么效果?
9. 小说中为什么没有写老妈妈下山讨饭的情节?请从叙述艺术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6. A 7. C    
8. ①烘托了老妈妈的话对众人的触动,为后文情节作铺垫。②表现革命者生存环境的恶劣。
9. ①受“我”这个叙述视角的限制,“我”不能见证下山讨饭的经过。②受表现老妈妈性格的限制,老妈妈不能自我陈述讨饭的经过。③为小说叙事留下空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或老妈妈讨回来的饭食,已经暗示出讨饭的艰辛。)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B.“老妈妈铮铮作响的钱袋子,既说服了同志们,也为后文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错误,由“这个包包简直是个杂货摊,里面有约莫十来斤的一小袋米,有打糕,有窝窝、红薯、干红薯丝子,有一块豆腐,有一个小南瓜,还有几卷各种颜色的布”“一个白天,我把老妈妈下山讨饭的经过”可知,钱袋子并没有说服同志们,也没有和后文情节做伏笔,后文老妈妈的食物包是讨饭而来。
C.“而她自己累得没有胃口”错误,由“我好奇地抢过来一看,原来是一块草根、菜叶、红薯丝、烂南瓜杂拌的窝窝”可知,她并不是累得没有胃口,而是不舍得吃。
D.“身体衰弱”错误,由“我走上去一看,正是老妈妈。只见她脸上、手上满是血迹,两肘两膝上的衣服也破了。她趴在地上,头前放着一个包包,她用手和头顶着那个包包,正吃力地往山上爬”“孩子,饿坏了吧;上了几岁年纪,走道不利索,真是……来”可知,老妈妈不是身体弱,而是讨饭要粮食太累了,再加上岁数大了,上山走不利索。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C.“主要是为了突出老妈妈身体衰老的特点”错误,由“她这一切做得那么仔细,那么沉着,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护士似的”可知,主要突出她内心的镇定从容。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景物描写效果的能力。
人物上,前文交代“'外面到处是敌人,在找伤员。’一听这情况,洞里顿时乱了起来。旁边的老刘第一个放大嗓门儿喊着:'唉!这下子可完了,完了……’我也急得不知怎么是好”写出了我们面临的艰难处境——敌军搜捕,饥饿威胁。此时老妈妈站了出来,告诉我们“钱花光了,我就是下山讨饭,也不能让你们饿着……”,老妈妈的坚定、沉着打动了我们,以至于“洞里鸦雀无声”,因此“山上的松涛呼啸着,风,把早晨的浓雾一团团地刮进洞里来”这一环境描写写出了老妈妈的话对众人的触动。
环境本身作用上,同时,山风呼啸,浓雾团团,可见革命者们生存的环境极为恶劣。
情节上,正因为山路难行,才有了下文老妈妈用头顶着包包,艰难爬行的情节,因此,环境描写为后文情节作铺垫。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从叙述视角角度分析行文思路的能力。
本题分析行文思路,可以从情节发展和读者效果的角度进行分析。
“外面到处是敌人,在找伤员”可知,此时我军面临敌军的搜捕威胁,不能下山,因此“我”并不知晓老妈妈下山讨饭的情景,这样更符合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逻辑。
通读全文可知,老妈妈是一个立场坚定、为党奉献、关心爱护伤员、沉着冷静的老党员,她一心为了伤员,不惜自己年迈的身体,因此老妈妈不会主动交代自己是下山讨饭,而非用钱买饭。
结合后文“这个包包简直是个杂货摊,里面有约莫十来斤的一小袋米,有打糕,有窝窝、红薯、干红薯丝子,有一块豆腐,有一个小南瓜,还有几卷各种颜色的布”可知,这些东西是老妈妈讨饭讨来的,不是买来的,因此,作者不交代讨饭过程,可以更好的引发读者思考,可以让读者想象老妈妈讨饭的艰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