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高的十座超低能耗建筑,最高超300米

 绿色建筑研习社 2024-01-25 发布于北京

近年来,超低能耗建筑在我国发展迅猛,不仅在各个气候区成功实践,而且出现了许多摩天大楼项目,如超300米高的广州珠江城大厦、超200米高的武汉市中南科研设计中心等。绿色建筑研习社整理了部分超高层超低能耗公建项目(点击图片,阅读完整介绍),如有疏漏错误,欢迎来稿指正

第一高:广州珠江城大厦(309.6米)

珠江城大厦位于广州市珠江新城CBD的核心区域,项目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地上71层、地下5层,高度309.6米。

目采用“零能耗”的设计理念,采用了智能型内置遮阳百叶的内呼吸双层道玻璃幕墙,日光控制及光感应照明,冷辐射带需求化通风,高效制冷机房,PLC空调智控系统,下行势能发电型双层电梯,风力发电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等11项地域气候适应型绿色低碳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节能率达到63.2%。

第二高:武汉市中南科研设计中心(200.05米)

武汉市超低能耗(近零碳)建筑试点示范项目,位于武汉市汉阳区四新大道与汉城路交叉口东南地块,用地面积约4.6万平米。

建筑总面积为27.6万平米,包含地上42层200.05米超高层主塔楼一座,地上86.15米18层高副楼一座,以及3层地下室。建筑全年总能耗比《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降低了28.5%。

第三高:中建四局科创大厦项目(176米)

项目位于广州CBD核心区域,用地面积6745平米,建筑面积10平米,地下3层,地上36层,建筑高度176米。

项目采用钢结构框架及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外墙主要采用单元式光伏遮阳一体化幕墙。项目主体结构于2024年初全面封顶。

第四高:珠海华润银行总部大厦(141.9米)

项目位于珠海市高新区科创北围金业南路北、新湾五路西侧,建筑面积45000平米,总建筑高度141.9米,为新建超高层全幕墙办公建筑。

项目遵循“被动优先、主动优化、可再生能源利用、同时兼顾成本投入”原则确定了技术方案,并采用接力棒式的方式,将方案切实落实到项目中。最终,项目建筑本体节能率为47.6%,建筑综合节能率为55.8%,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为15.2%,达到超低能耗建筑标准的要求。

第五高:深圳中海新总部大厦(100米)

项目占地面积4140平方米,建筑高度100米,总建设规模约6万平方米。项目将利用多种科技措施提高建筑能源使用效率,力争成为大湾区首批获得国家认证的近零能耗办公建筑。


项目以实现国内首个5A级高层写字楼近零能耗建筑和零碳建筑(运行阶段)为目标,克服地处夏热冬暖地区气候不利条件、高端写字楼服务等级高、用能需求大等难点,聚焦建筑本体节能、高效能源利用等11项节能减碳专项设计。


第六高:上海临港中心顶尖科学家论坛会址酒店项目(99.9米)

项目位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PDC1-0401单元H01-01地块,用地面积86227平方米。工程包括1座多层会议中心、1座五星级酒店和1座公寓式酒店,项目整体以绿色三星为目标,其中2座酒店塔楼及其裙房为超低能耗实施范围,建筑面积为97264平方米。


本项目作为上海首个通过方案评审的超低能耗公共建筑,也是全国最大的超低能耗公共建筑,其设计方法和技术路径可为上海乃至全国大型公共建筑所借鉴,对建筑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第七高珠海规划科创中心(99.6米)

项目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总建筑面积约8.1万平方米,由裙房和塔楼两部分组成,建设内容包括地下2层、地上22层,裙房5层,形成三个层次的立体花园。建筑高度99.6米,为珠海市建筑高度最高、体量最大的清水混凝土项目。

项目于2023年入选广东超低能耗建筑试点名单,采用清水混凝土、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太阳能光伏、雨水综合利用、立体垂直绿化、海绵城市教育、社区开放共享等友好城市设计理念,投用后将打造绿色开放共享的产业空间。珠海规划科创中心(主体)工程于2024年初竣工。

第八高:威海国际新材料创新中心7#楼(84.4米)

项目位于威海市环翠区羊亭镇海国际新材料创新中心内,为创新商务中心。

项目是一类高层办公建筑,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总建筑面积30179平米,地上21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84.4米。项目已获得超低能耗建筑设计阶段评价标识

第九高:上海吴淞中心医院妇幼大楼(63m)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吴淞中心医院)妇幼医疗大楼,未来这一舒适安全、绿色低耗的新空间将为周边乃至全市妇女及儿童提供更多健康体验。


新建妇幼大楼建筑面积19800平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7000平米(14层),地下建筑面积2800平米(2层),建筑高度63米。

第十高:中国能建大厦二期项目(56.35米)

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内,地上建筑面积27307平方米,地上共11层,建筑高度56.35米。项目获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示范工程。

为实现近零碳建筑目标,项目通过大幅降低负荷、提升系统效率,调整用能结构、开发光伏资源,数据实时反馈、低碳办公引导的技术路线,进行建筑负荷和建筑用能双调节,实现建筑能耗和建筑碳排双控制。

数据说被动房

【第267条】《东莞市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2023-2035年)》:近期目标(至2025年):建成5项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项目。中期目标(至2030年):新建居住建筑本体达到75%节能要求,新建公共建筑本体达到78%节能要求,新建建筑的围护结构性能满足超低能耗建筑标准要求;形成一批岭南特色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力争累计建成5个以上岭南特色近零能耗建筑项目。远期目标(至2035年):新建建筑普遍推广健康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促进碳中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