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邱处机祖师《大丹直指》简述,修炼者得道总纲!

 无名老熊 2024-01-25 发布于山东

图片

图片

《大丹直指》为北宗全真系龙门派的创始人邱处机祖师所著,是道家北宗修真的经典,主张清心寡欲为修道之本,修道者应出家,断绝一切尘缘、世事,“一念无生即自由,心头无物即仙佛”,认为人的先天真炁和后天元气,通过修炼可以相互交接,结成大丹以达仙境。所谓仙境,即达到能够自由地控制生命活动的境界。

邱长春祖师将人体的生命现象与易经八卦、阴阳、五行学说联系起来,依据《阴符经》“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的理论,推出“体天法象则而行之可也”的观点,阐述了“日月运行不失其时,万物化生无有穷己”的思想,以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为修持的总纲。

盖人禀天地之气,开始于父母交感之时,混合成珠,内藏一点元阳真气,真气又名元气,分为阳气与阴气。阳气上浮为天,乾道成男,象似乾、兑、离、震四卦;阴气沉浊为地,坤道成女,象似坤、艮、坎、巽四卦。

同时,又将后天八卦配于内在的脏腑,称之为内卦,乾(小肠)、坤(胃)、坎(肾)、离(心)、巽(胆)、兑(肺)、艮(膀胱)、震(肝);再将先天八卦配于外在的五官、四肢,称为外卦,乾(首),坤(足)、坎(耳)、离(口)、巽(身)、兑(鼻)、艮(手)、震(眼)。

邱氏认为:修持需要一定条件,并在特定的环境中,改变人的形与质,称为:“返老还童”。以“提取—综合—再提取—再综合—直至纯一”的炁化过程,称为“炼丹”。

邱氏以图解论述了修持理论,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来加以论述:

一、五行颠倒,龙虎交姤

图片

所谓“五行颠倒”,即是将人体五脏炁的后天运行走向,进行适当的调整,返回到先天的运行上来,亦将五脏以金木水火土五个属性,进行组合排列。

而“龙虎交垢”即以“心”代表阳性,(亦称阳龙,属火),“肾”代表阴性(亦称阴虎、属水),“交姤”即互为交持,先使水火二气上下既济,升降相接,用意念勾引,脱出真精真气,混合于中宫(脐内一寸三分),用神火烹炼,周流于一身,气满神化,结成大丹,以达“气入脐为息,神入气为胎,胎息相为名曰太乙真”,亦称“药物”或玄珠”,得者可益寿延年。

这是“提取—综合”的第一阶段。

二、禀日月运行,炼周天火候

图片

既得药物,就需要调养,即是将药物运送到指定的鼎釜内,遵循天地日月的阴阳消长,从一日一周天,一月一周天,一年一周天的循环过程进行气化锻炼。

邱氏曰:“春三月下火四两,夏三月下火六两,秋三月下火八两,冬三月下火二两”。通过举肾水降心火的炁化调节,进行人体内在的潜运,故曰:“天地升降,日月往来,一阖一辟进退存亡。《易》曰:'知进退其惟圣人乎’”。依照八卦的乾阳一爻从坤卦初爻进起,进一阳为复卦,故称“一阳来复”亦称“进火”。

由此类推,二爻、三爻、四爻、五爻直至坤上爻,以足全阳,成为乾卦。亦称为“阳进阴退”,故邱氏云:“复卦起行至三阳,水金两停膀胱,至脐和暖,应地天泰卦”。到此,只要把握一尘不著(即无思无念)方得龙虎交姤,渐而阳气向上,以至满身和暖,药物直透泥丸。此时如潮浪滚沸,药熟化金液;如冷泉自降,即阳极阴生,由乾卦变化为姤卦,为“一阴生”,亦称为“阴进阳退”。

故邱氏云“是应姤卦渐凉至济应否卦,丹田火气渐渐微,以应剥卦,是一周天。”

邱氏所云的周天火候运转,是将药物在人体任督两脉上进行烹炼,即“提取—综合”的第二个阶段,曰“周天火候”。此行炁的规律,如日月运行之轨,故天地一周天,人亦一周天,将自然阴阳之气的变化与人体精气运行联系起来。

三、五行相生、后天返先天

图片

邱氏在《三田返复肘后飞金精诀义》中,引用了唐代施肩吾的一段丹经云:“子时以肺之精华之气,并在肾中号曰金精,金精者金水未分,肺肾之气合而等一”。在丹经中又称“金水同宫”,将再得之药物,按时用法逆督脉从尾闾下关直闯进入夹脊,过玉枕,直上泥丸”,邱氏称为“返老还童”。使人之后天之气化为先天之气,即是:“提取—综合”的第三阶段,亦可称为“还精补脑”。

肾脏部位属下丹田之区,肾肺之金水是五脏之精气,此时由内调出运送到任督两脉上,古人将任督两脉称为“天道”,“河车”喻为天地运行之轨。并在两脉关键的穴位上,配以八卦的方位,将机体内外消长互衍之变化,模拟自然的气运消长规律。

四、五行调和,金液固已

图片

邱氏在“还丹诀”中专题论述五脏之气的相互关系,并以五行生克之理,作了详细的图解,其目的是将人体脏腑之气与经络之气,合一而已。

邱氏云:肾气传肝气,肝气传脾气,脾气传肺气,肺气传心气,心气传脾气,脾气传肾气,如此五行循环名为小还丹。

五脏之官为眼鼻口耳舌,丹道要求外不泄神气,内修脏气循环。以肾为先天之本,经过意识的自然调节,以水(肾)生木(肝),木(肝)生火(心),火(心)生土(脾),土(脾)生金(肺),金(肺)生水(肾)的次序循环称为“金液还丹”,其目的是促进纯阳之气产生,亦可称为“提取—综合”的第四阶段。

五、还归中极,抱元守一

图片

道家认为:万物起于“无”,始于“有”,行于“有”,归于“无”。“无”应理解为事物的静态,“有”应理解为物质的动态,“炼气化形”为修持最终目的是还归中极,抱元守一,即“提取—综合”的第五个阶段。

“五气朝元”即由“动”归于“静”,全部的炁化过程由中宫主持。“脱胎换骨”的物质条件,已臻完备,达到丹经云:“我命在我”的境界。

邱氏所云“换骨”,即是“将人枯槁之形炼之红润,何止返老还童”。至此生命的机能完全被控制了,这亦是道家称为“统一”的境界。

邱氏丹道是继承了钟吕丹道的衣钵,吸取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的思想,将阴阳五行,易经八卦,十二爻辰学说与人体的炁化过程联系起来。

丹学提倡从“无”至“有”的炁化过程,揭示了生命内在运动的规律,它对于延长人类寿命方面的意义,是值得探讨的。

图片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修真秘籍,成大道者必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http://www.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视频号,在线直播隐仙派丹道实修课

张三丰祖师隐仙派丹道函授

图片

图片

一日一道|

心若善良,步步生香

图片

美文

行为表,心为根...


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时空如何转换,心有善良,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品质。

善良,是开在心上柔媚的花朵,更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的基本素养。

在人心叵测,处事复杂的当下,唯有面对善良,我们可以不设防,不伪装,袒露胸襟,展现真实。

即使鲁莽,也能得到理解,即使直率,也不必担心被算计。

我喜欢与善良的人做朋友,因为与善良的人对话,不需要拐弯抹角闪烁其辞,与善良的人共事,不需要多个心眼反留一手。

谁不愿意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谁不渴望多几个相处不累的朋友。

生活已然不易,唯有和善良的人在一起,才会格外的舒心踏实。

图片

其实,善良是一种传递,用言行把善意传递给别人,让人感受到温暖与信任。

善良是一种胸怀,使我们有怜悯之心,有关爱之情,有体谅情怀,有奉献精神。

不仅让自己在物欲纷繁里不沉沦,也让自己在生活里得到奉献与助人的乐趣。

真正善良的人,一般是做不出恶事的;

而那些本性不够善良的人,也是装不出善良的样子的。

因为真正的善良,并不单是形式上的一种表现,更多是一种内在;

不是在庙里多么虔诚,而是在生活的细微之处显示出对他人的尊重与关怀。

图片

善良是一种行为美,也是一种内在美。

有如心里种下甜蜜,脸上会洋溢着微笑一样,善良就是心田里最茁壮最美丽的种子,善良还是浇灌这种子最及时有效的甘霖。

相从心生,心善则貌美。

善良的人,无论长相怎样,他都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人。

自私的人,即便面若桃花,也放散出狠毒的邪气,让人望而生畏。

所以,修行要先修心,行为表,心为根。

以善良为师,得到的是正义和正直的教诲,即使步履平凡,也不失不俗的境界。

以善良为师,得到的是质朴和慷慨的帮助,即使交往淡如水,也不失君子风范。

善良使人的心灵仁爱,使人的视野宽广,使人的心胸慈悲。

图片

生活中,善良无处不在,用心感受,会体会到不同的善良。

心存善意,我们就一定能收获到活着的意义;摒弃善意,我们的生命将会暗淡无光,我们的生活需要善良,做人,更需要善良

善良,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个性素养,更是一个人延续生命的力量。

当善良成为生活里的一种习惯的时候,快乐就如涓涓细流,时时在眼眸里流溢,愉悦自己,也快乐别人。

善良也常常被人误解,因为善良给人以宽容,却被看作是软弱;

善良给人以亲切,却被看作是虚伪;

善良为人老实,却被人看作是窝囊;

善良做事谨慎,却被看作是保守。

即使是这样,善良还是镇静不失初衷,坦然不失本色,它相信自己的抉择,自然要保持自己的尊严。

问心无愧,自当从容不迫。

图片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称,善良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聋子“听到”。

心存善良之人,他们的心滚烫,情火热,可以驱赶寒冷,横扫阴霾。

善意产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更加宽阔。

多与他们相处,你不需要有所顾忌,有所防备,而会感到很舒服……

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让善良,成为开在心上不败的花。

只有美好的品行才能塑造美好的形象。

做过的事,说过的话,动人之处都会存在心里,心若美好,自有光芒,心若善良,步步生香!

图片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修真秘籍,成大道者必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