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意还是无意?有的电机试验合格应用时却问题频发

 电机技术日参 2024-01-26 发布于山西

随着电机应用市场的细化,针对不同应用工况的个性化产品在逐步出现。不少的电机厂家,无论从产品的设计还是试验,习惯于按照标准电机的模式进行,天然地认为只要符合标准要求即可满足实际需求,因而也由此吃了不少苦头。

从实际的应用工况可以发现,有的电机应用的环境相对较差,如高温、高湿或空间非常狭小等具体情况。

朋友的一个厂子,曾为一个大型的配套客户设计制造了一批电机,客户对该批电机提出的唯一要求是引接线长度和接端头的要求;电机型式试验效果也非常之好,但是,当电机投入使用后则频繁地出现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轴承系统问题,在很短时间内出现轴承发热和散架问题,经过反复的验证和了解,按照电机应用过程的实际环境条件状况,对轴承润滑脂进行了调整,保证了高温环境条件下轴承润滑的要求,该问题得到的有效的解决和改善。

还是这个电机厂家,在针对某一个客户的特殊要求时深感不解,因为客户不认可该电机厂家的试验结论,而是到达电机试验现场,要求按照电机的实际需求营造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模拟电机的实际运行环境条件进行验证。该客户将现场跟踪验证的结论,特别是对于绕组和轴承系统的温度,作为该批电机的验收条件之一。

以上的两个案例说明,标准电机的性能,以及一般试验环境的结论,不一定能满足实际的应用;因而,对于一些特定的应用环境,电机生产者应进行个性化的性能改良,以预防类似问题的发生。特别是在电机的试验环节,不要局限于标准的试验模式,对于特定工况的模拟试验,对于电机后期应用的符合性更为有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