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拥有一个好的心态,人生会越来越顺

 zhangshoug 2024-01-26 发布于浙江

 云修行 2024-01-26 07:31 发表于山东    土豆微信         

图片

崇道书院

学习国学经典,品鉴传统文化精髓,细读哲学人生;用经典的国学力量,来感悟人生的智慧。

公众号

作家雨果说:“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却是一种胜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但是问一问自己,是被动活,还是主动活。

被动的人生,就是拥有千万财富,也会很痛苦,因为他感受到的,是财富的压力,而不是支配财富的快乐。

显然,连心态都控制不住的人,就别谈什么人生幸福了;调整好心态,一切都好起来了。

一、心态不对的人,诸事不顺

图片

《古今笑史》里有一个故事。

北齐受到了北周的攻击,晋阳城失守了,皇帝高纬没有带兵抵抗,而是迅速逃走。

尚书令斛律孝卿拉住高纬,恳请他给士兵演讲,希望一鼓作气,反败为胜。

斛律孝卿反复交代,演讲稿已经写好了,演讲的时候,一定要痛哭流涕,为这一次失败感到羞耻和不安。然后,慷慨激昂,让所有的士兵,都有保家卫国的勇气,和北齐同在。

当高纬站在士兵面前的时候,把演讲稿的内容都忘了,然后想起自己奢靡的生活,哈哈大笑。

将士们心想:“你都不在乎北齐了,我们还在乎啥?”很快,北齐崩溃。

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态度是说不清的东西,不能精准地用言语表达,但是能够被人洞察,能引起人与人之间的共鸣。

当一个群体之中,有一个态度很恶劣的人,那就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所有的人都会变坏,群体也会崩塌。

对于个人来说,若是态度不好,那么你之前做的事情,想起来就愤愤不平,之后做的事情,都是不愉快的。到头来,一辈子都不会顺意。

特别是那些焦虑的人,没有致富之前,害怕自己很穷;得到了财富,每天都害怕失去;就是花钱,也战战兢兢,担心自己“暴露了财富,被贼惦记”。

读书、恋爱、交友、工作等,态度变坏的那一刻,就是事情崩塌的那一刻。

二、保持心平气和,是最好的自律

图片

从前,有一个叫叔山无趾的人,因为犯了错误,被砍掉了双脚,只能靠膝盖走路,他走了很远,去拜见孔子,希望能学习。

孔子说:“啊呀,你都这样了,还学什么呢?只怕来不及了啊。”

叔山无趾说:“天无所不覆,地无所不载。我把先生当成天地,却没有想到,你是这样的人。”

孔子立马意识到,自己带着偏见待人了。于是乎,他邀请叔山无趾进屋,并且听从教导。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还有什么不能做到的呢?

还有一个叫塞翁的老人,看到儿子从马背上摔下来,不哀痛,反而认为是好事。

过了一阵子,到处抓年轻人去征战,战死沙场的人也不少。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留在了家里,靠放马和种地,过上怡然自得的日子。

《菜根谭》有言:“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能放平心态,你会发现,一切都是“均匀”的,也是幸福的样子。

祸事来了,接着好事也会自然发生;好事来了,祸事就在背后,根本就不要害怕,当你有烦恼的时候,只要积极去做事,烦恼的东西,就会马上被解除。

比方说,上司交给你一项很难的工作,你不知如何才能做好。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你把事情做好了。在交差的那一刻,你如释重负,也会发现,自己的工作能力更上一层楼了。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同理,哪里有痛苦,哪里就有幸福。

所有的痛苦,都是幸福生活的“养分”,若是你能看透,说明你的内心深处,藏着一个春天,寒冬来临,也不会畏惧。

三、人这一生,什么心态什么命

图片

我很不快乐,我的不快乐源于我的出众,哪有人,总是自吹自擂,也不害臊。

在重庆的地铁上,一个口吃的大男孩,勇敢地站出来,给大家演讲,很多人给男孩鼓掌。加油,陌生人!

网友说:“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没有人知道,人生路到底能走多远,但是一定知道,追梦的人,越走越远。

好的心态,好的命运,心理上就战胜了自己,反之,心态错了,人就矮了一截。

在成长的路上,总有那么一段时光,你会输掉一些,但是你不要输掉了心态,整理好自己,很快就会站起来,只要你愿意,下一秒,就可以笑着活。

人生有低谷,也有高潮。若要享受这一切,那就喜而不语,苦而不言吧,谁都不知道,明天或者意外,哪一个先来,但是你笑着迎接,什么来了,都是福气。

关于行气的要领,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1)吸气曰纳,出气曰吐。“吐故纳新”即吐出碳气,吸纳新鲜氧气。纳时深吸至于丹田,然后徐徐吐出废气。吐气有吹、呼、唏、呵、嘘、呬六种方法。《养性延命录》云:“凡行气以鼻内(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呼吸之法要细、长、深、匀。吸气时要细微徐缓,不可闻声,葛洪所谓以鸿毛着鼻口上而鸿毛不动。深者谓吸气深入达于脐下丹田。匀谓呼吸要匀称。细微、徐缓、深长、匀称,此即道家所谓“绵绵若存”。

(2)行气宜在早上林间,空气清新的地方锻炼。古人称:“从夜半至日中为生气”。(《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司马承祯谓:“凡导引当以丑后卯前,天气清和时为之。”(《导引论》

(3)导引行气是把肢体运动、乾浴、按摩与气功,内外结合起来。《导引经》说清旦起来,叩齿、闭目握固、调息、导引正是讲的内外功的结合。

(4)行气要节食,不宜过饱。《养性延命录》云:“行气之法,少食自节,动其形,和其气”。

(5)行气要注意意念活动,要把调息练气与练心(思想、意念)结合起来。意念活动在道教叫“存思”、“存想”、“存神”。①《老君存思图》云: “为学之基,以存思为首。”(《云笈七签》卷四十三引)存思又叫凝神,神定则气住,练功家要求意守丹田或意守某关,在道书中又称“守一”。《抱朴子·地真》云:“思一至饥,一与之粮。”道教加以神秘化就有“思玄一”存诸神等说,其实就是使精神专一,凝神聚气。道家以耳为精窍,目为神窍,口为气窍。意动形摇则伤气;目动心摇则伤神;邪思精摇则伤精。故《庄子》云:“勿摇汝精,乃可长生”。(《在宥》)意念专一则耳不闻,可以保精;口不言,可以保气;目不视,可以保神。心静守一则气平,气平则息匀,息匀则气聚,气聚则凝神,神气合一,性命归根。所以“存思”的要点在排除杂念,闭目内视,所谓“智静神凝,除欲中净”。(《老君存思图》)《神仙绝谷食气经》说:“诸行气皆无令意中有忿怒愁忧。忿怒愁忧,则气乱;气乱则逆。思一,则正气来至;正气来至,则口中甘香;口中甘香,则津液多生而鼻息微长;鼻息微长,则五脏安;五脏安,则气各顺理。如法为,长生久寿。”(《云笈七签》卷五十九引)所以行气功要精神上轻松愉快,心情安静,排除一切烦恼和杂念,常保心气和平,这样练功持之以恒,自可健康长寿。《清静经》曰:“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若能常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故能寡欲则心平气和,心静而神自清。因之,清心寡欲,意念专一,是行气功的前提条件。

概括起来,可以这样说:导引行气就是现在的气功、保健按摩、柔软体操、武术锻炼等结合起来的一套保健强身之术。导引行气如能长期坚持锻炼,无疑能够增强体质,防病治病,可以却老延年。但道教认为可以长生不死,显然是妄诞的。汉代的王充就批判过道家以为导气养性可以度世不死的虚妄。(见《论衡·道虚》)葛洪认为行气导引“可令内疾不起,风湿不犯”,“可以延年迟死耳,不得仙也。”(《抱朴子·极言》)行气重视意念活动,意念活动是心理卫生的保健法,把人的心理与生理密切结合起来,说明古人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对人的心理与生理的关系上已有较深的理解。

(四)房中 房中本是古代医学中讲男女性生理和性医学的知识。《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云:“房中者,性情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传曰:'先王之作乐,所以节百事也。'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陨性命。”这一段概述了古代房中术的要旨,说明男女结合是性情之极至,其要在“乐而有节”。如果没有节制,沉迷荒淫就会伤生短命。道教汲取了它。在道书中把房中亦称为“合气”或“男女合气”。早期道教的经典《太平经》中就有“兴国广嗣之术”。天师道的教徒们都是有妻室子女的,因之道教认为房中是保精、养生、却病的一种修炼方法。所以《黄庭经》说:“长生至慎房中急,弃捐淫欲专守精”。道教的理论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配合是符合自然之道的。天地之道就是阴阳和谐,阴阳合而万物生。所以《玄女经》说: “一阴一阳相须”。《抱朴子》说:“人不可以阴阳不交,坐致疾患”(《微旨》)。又说:“阴阳不交,则坐致壅阏之病,故幽闭怨旷,多病而不寿也。任情肆意,又损年命”(《释滞》)。《养性延命录》谓:“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若孤独而思交接者,损人寿,生百病”。这说明男女合气的真理。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不交及纵欲过度都会产生疾病。所以葛洪说:“人不可以阴阳不交,坐致疾患。若乃纵情恣欲,不能节宣,则伐年命”(《抱朴子·微旨》)。房中术的要点是:(1)注意节欲而不能纵欲,葛洪所谓“得其节宣之和,可以不损”(《抱朴子·释滞》);(2)禁忌醉饱以后或劳累过度的性生活。《素问·厥论篇》说:“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王冰注云:“醉饱入房,内亡精气,中虚热入,由是肾衰”。《养性延命录》亦云:“醉饱、远行归还,太疲倦,并不可行房室之事,生病,切慎之”。房中术的功用,据葛洪说:“夫阴阳之术,高可以治小疾,次可以免虚耗而已”。(《抱朴子·微旨》)至于道教认为房中之法可以“采阴益阳”,“还精补脑”,“增年益寿”,能医治百病(见《抱朴子·释滞》),这显然做了不适当的夸张。

房中、服食、导引行气等都是道教修炼养生之术。但是“好事之徒,各仗其所长,知玄素之术者,则曰唯房中之术,可以度世矣;明吐纳之道者,则曰唯行气可以延年矣;知屈伸之法者,则曰唯导引可以难老矣;知草木之方者,则曰唯药饵可以无穷矣;学道之不成就,由乎偏枯之若此也”。(《抱朴子·微旨》)葛洪说这些浅见之人,总是强调自己知道的一点,认为就可以成仙,其实乃是片面之论。精、气、神是构成人的生命的三大要素,所以道教的修炼贵在爱精、保气、全神。房中的目的在爱精,导引行气在保气,服食药饵是综合性的,既可治病,又可固精、保气、全神。《抱朴子·杂应》说:“养生之尽理者,既将服神药,又行气不懈,朝夕导引,以宣动荣卫,使无辍阂,加以房中之术,节量饮食,不犯风湿,不患所不能,如此可以不病”。葛洪认为人的身体是个有机体,各方面密切联系着,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如像治理国家,必须“文武礼律”互相配合,不能有所偏废。如像音乐一样,必须五音配合,才能成曲调。养生也是这样,应该把服食药饵、导引行气、房中之术等结合起来,才能收到防病、治病、强身、延年的效果。

道教在养生方面有许多值得重视的宝贵经验和知识。如青牛道士封君达说:“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饥饿——引者)。去肥浓,节咸酸,减思虑,损喜怒,除驰逐,慎房室”。张湛《养生集叙》曰:“养生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日养形,四日导引,五日言语,六曰饮食,七日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并《养性延命录》引)袁了凡讲聚精养生之道:“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指清淡之味——引者)。(《摄生三要》)这些都是养生经验的总结,是颇有价值的。道教的长生成仙之说,当然是虚妄的,但如服食中包含着许多医药和食疗保健的知识,导引行气是气功、保健功与按摩相结合的强身治病的方法,房中是性医学的知识,这里面都包含着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应该珍视这分文化遗产,剔除其虚妄迷信的东西,发扬其科学的内容。

内心有光的人,在阴雨天,做好了拨云见日的准备。

本文作者:布衣粗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