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的三大核心原则

 假装在革命 2024-01-26 发布于广东

我在前边的课程讲过:阅读不仅是在给自己的创作取材,同时也是在开拓视野,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

有人说,我是创作天才,凭着自己的想象力就能洋洋洒洒写出好文章来,我对此深表怀疑,——哪怕李白、杜甫也没有这个能力啊!几乎任何的创作者,都需要通过不断阅读来汲取养分,否则哪怕再有天分,也有江郎才尽那天。

有人问,读什么书对写作的帮助最大最直接呢?有没有某类书或者某本书,读完之后就如同服下灵丹妙药,顷刻间促使人文思泉涌呢?我的回答是:这样的“药”从来没有,将来恐怕也不会有。阅读对创作的帮助,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最为贴切;你积累得够多,自然会脱胎换骨。然而,既然是“润物细无声”,就必然得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通过量变引起质变。

冰心先生曾经这样分享过:有人说,“写作靠天才”,其实,这话并不尽然。所谓天才是什么?天才的定义,是一分灵感,九分出汗,就是要多写多看。关于多看,中外书籍都应当看,不但是文学,就是心理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都应当抱着“开卷有益”的态度去多看。

她提到的开卷有益,还有一个前提条件没有说,那就是精选好书来看。——要大量地看好书。

进一步讲:阅读是有基本的原则要遵守的,否则,读越多,人可能会越糊涂。

基于数十年的阅读经历(每天都读书),我总结了阅读的三个核心原则,第一是只读经典,第二是涉猎要广,第三是好书不厌百回读。第一第二项原则得结合起来说比较得当,那就是:大量地读各领域的经典。

怎样的书算“经典”好书?大家恐怕很难取得一致的意见。我个人的看法是,“经典”好书最重要的标准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任何领域的一本书,一百年、两百年、三百年,五百年之后还有很多人(尤其是专业读者)读,并且从中受益,这就是“经典”。《论语》《红楼梦》《呐喊》,从前很多人读,现在很多人读,将来也会有很多人读,这就是经典。《战争与和平》《红与黑》《简爱》,从前很多人读,现在很多人读,将来也会有很多人读,这就是经典。

“经典”是广大读者共同评选出来的,不是营销包装吹牛炒作捧出来的。固然有很多书可以畅销一时,但终究不过昙花一现,这样的书,内核价值有限,生命力有限,只能算是比较勉强的“读物”。(甚至不少是“毒物”)

阅读从读经典开始,从自己最感兴趣的方向开始,这对于入门级的阅读者来讲万分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个刚刚开始阅读的人,他往往会觉得长时间坐着是个困难事(年纪比较小的青少年尤其如此),他会在心里质问自己为什么要去受这种苦。他若是侥幸或者通过他人的提示而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针对性地去读这个领域的书,他的阅读兴趣必定得以强化,阅读习惯也因此而逐步建立。一个人一旦建立了阅读的习惯,几乎本能地想去找更多的书来看,他获取的养分更大,阅读的激情与动力自然也就更足了。

我举自己的例子。小的时候,因为家里穷,买不起课外书,我只能去当小学教师的姑姑家找书来看(他们家的书其实也不多)。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看过《拿破仑传》,看过《增广贤文》,看过《红楼梦》,我因此喜欢上了古文及人物传记。随着学龄的增长,我感兴趣的领域越来越多,历史的、哲学的、心理学的书,都想找来看。

我在高中的时候几乎读遍了民国时期所有知名作家的代表作,尤其喜爱周氏兄弟(鲁迅及周作人)的作品。我越来越发现读书就如同蜘蛛织网,总有更新更长的一条丝,牵着你往前边去,你牵的丝多了之后,会纵横交织形成一张张网,就比如,读了胡适,我自然会去读梁启超,去读徐志摩、沈从文、鲁迅、郁达夫、林徽因……这张网,是由人物关系构成的。还有一种网,可能是跨领域跨学科交织在一起的,比如“文史哲”,怎可能轻易分得了家?比如数学与经济学,关联也很紧密。你总是读着读着,就不自觉地开始串起门来。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体验!

我们回望历史上学术成就突出者,往往都是读书广博之人,比如司马迁,一部《史记》,他得看多少不同领域的参考材料!比如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那是消化了多少门类的知识才写出来这短短六万多字!

不仅要尽可能地多接触经典好书,而且要挑经典中的经典来反复阅读,这样获益更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每个读者在不同的时期,读同样的一本书,他所形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道理很简单:你的思想境况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