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南奇谈】镇江宴春酒楼百年传奇

 0925海洋 2024-01-26 发布于江苏

1890年清末,位于镇江天主街的“中华园菜馆”因其独特的菜式扬名。'帅爷'戴锦春,也就是现在的总厨,他的厨艺了得,他的代表作如“蟹粉狮子头”、“白汁鮰鱼”、“拆烩鲢鱼头”、“蟹黄汤包”引得食客垂涎欲滴,使得这个小菜馆在镇江巷陌之间瞬间爆红。

1927年,镇江海关高管李长友在退休后买下了“中华园菜馆”,并更名为“中华楼酒楼”。好景不长,抗日战争爆发后,镇江在1937年12月沦陷,“中华楼酒楼”在战火中化为灰烬。李长友虽然在中华路再度开设“中华楼”,但由于该地区被日军占领并处于封锁状态,一般客人不敢光顾,使得酒楼的营业处于极其困难的状态。渐渐地,他无法承受如此沉重的压力,最终含恨服毒自尽。酒楼的一瓶破落,大师傅们各奔东西,只有跑堂的店小二们陷入了生活的困顿。

图片

心慈面善的“中华楼”外照蒋铭山看到这一切后,决定重新开设酒楼,帮助这些失业的员工们重新就业。所有人都铭记着“中华楼”曾经的辉煌,深信即使战火将它带走,也无法抹掉它在人们心中的印象。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并开始了复兴之旅。

蒋铭山,出生于1884年的江都人,年轻的时候踏入了镇江,试图寻找一个崭新的起点。在这里,他用坚韧和耐力,辅以敏捷的头脑在新旅馆、大达轮船公司、万全楼旅馆及中华楼酒楼等一系列的经商之路上一路高歌猛进。他并不满足于仅做一份工作,他一直在寻找新的机遇和挑战。不仅如此,他甚至还担任过镇江市商民协会旅业分会的总干事。他通过各种资本操作和社交活动,凭借自己的才智和勤奋积累了丰厚的财富和广阔的社会人脉。

1940年初的一天,蒋铭山和几个朋友去镇江的顺兴楼吃早茶。他们点了一盘肴肉,然而当他品尝了一口后,他发现肴肉并不新鲜。他是个热心肠的人,所以他前去向店主提出了意见。店主并没有接受他的意见,反而反唇相讥道:“你想吃得好,不如自己开个店,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这一语刺痛了他的自尊心,他的鼻子都气得歪了,然后他有了一种强烈的愿望,就是自己要开一个酒楼,做出比他们更好的菜。

他的内心此事深深刺激,那件事也成为他加速筹建酒楼的助推器。尽管他已积累了不少财富,但要开办一个相当规模的酒楼对他来说仍是一个挑战。蒋铭山是一个讲义气、乐于助人的人,他在镇江的社会地位很高,朋友遍布三教九流。

经过深思熟虑,蒋铭山决定采用股份制的形式来筹集资金。他决定每股筹集500元,向朋友们发起筹资邀请。凭借他深厚的社会影响力和强大的人脉资源,他成功地筹集了25股,共计1.25万元的资金。他自己成为了最大的股东,而其他几个朋友则成为了小股东,这便是“宴春合伙人”的由来。

图片

1940年5月31日,宴春酒楼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中正式开业。蒋铭山特意将“宴春”二字外包金箔,制成匾额悬挂于门楼之上,金光闪闪,尽显酒楼的豪华气派。在大堂内,一副蓝底金字的对联挂在立柱上,对联内容为“宴开桃李园中亦觞亦咏,春在金焦山畔宜雨宜晴”,这副对联不仅增添了大堂的文化氛围,也展示了酒楼的高雅品位。

为了给酒楼造势,蒋铭山还别出心裁地采用了当时绝对新潮的剪彩仪式。在那个年代,剪彩仪式是镇江首家商家的开业形式,这在上海和南京等大城市都还未曾有过。这种新潮的开业形式犹如一个重磅广告,迅速传播开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人们纷纷奔走相告,成为了热门话题,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个名为“宴春”的新酒楼。

在当时的饭店中,大堂生意是主流,但蒋铭山却独树一帜。他在二楼设立了10个包间,每个包间门口都用一块印有“宴春”的红字白底布遮挡着。包间的内部则被漆成了淡雅的湖绿色,并悬挂着精美的字画条幅。这种设计让客人一进门就能感受到一种“高大上”的氛围。此外,蒋铭山还采用了可分可合的宴会厅设计,这种设计能够满足不同食客的需求。无论是包间还是大堂,照明都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大功率灯泡,营造出流光溢彩、灿烂辉煌的效果,吸引了更多的客人前来光顾。

图片

餐具方面,蒋铭山也下足了功夫。他不仅注重餐具的干净卫生,还根据不同的酒席配备了不同档次的餐具。对于高规格的酒席,他甚至不惜成本地使用了纯银制作的盘碟和象牙筷子。这种用心程度在当时的镇江是前所未有的。就连上海刚刚出现的餐桌圆转盘,宴春酒楼也第一时间引进了过来,这让前来的客人感到非常新奇和惊喜。

为了将宴春酒楼打造成为镇江最好的酒楼,蒋铭山坚持聘请名厨来制作名点名菜。他先后重金聘请了名厨吴宝安来做肴肉、王鸿喜做红案、马德源做白案。他还亲自出马从芜湖请来了关学恺师傅,从泰州功德林素菜馆请来了高锦山师傅。这些名厨不仅技艺高超,而且不断推陈出新,为酒楼的菜肴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蒋铭山的精心经营下,“宴春”的名声越来越响亮。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纷纷前来品尝酒楼的美食佳肴。

蒋铭山不仅在酒楼的经营上下足了功夫,更是在美食上不断创新和提升。他深知镇江地处长江下游,盛产各类江鲜,便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精心打造了一系列以江鲜为主的招牌菜肴。

图片

其中,“三鱼”指的是红烧鲥鱼、白汁鮰鱼和清蒸刀鱼。为了制作这些菜肴,他特意从江中捕捞新鲜的鱼,并亲自监督烹饪过程。每一道菜都需要经过精细的刀工处理,以保持鱼肉的新鲜和口感。同时,他非常注重火候的控制,以充分展现鱼的鲜美滋味。这些菜肴在推出后,很快成为了酒楼的招牌菜,吸引了无数食客前来品尝。

除了“三鱼”之外,蒋铭山还推出了“两头”系列菜肴,包括拆烩鲢鱼头和清炖蟹粉狮子头。这些菜肴同样需要精湛的刀工和烹饪技巧,以保证食材的原汁原味。同时,他也非常注重食材的新鲜程度,力求为食客提供最新鲜、最美味的佳肴。

除了招牌菜肴之外,蒋铭山还推出了“五肉”系列,包括百花酒焖肉、荷叶粉蒸肉、红烧猪头肉、虎皮肉和东坡肉。这些菜肴的烹饪同样需要精细的技巧和火候的控制,以保证肉质的鲜嫩和口感的滑爽。

他还推出了“十八点”系列点心,包括水晶肴蹄、蟹黄汤包、千层油、什锦素菜包等。这些点心同样需要精湛的烹饪技巧和选材的严格把控,以保证每一道点心都能让食客回味无穷。

图片

在宴春酒楼的经营中,蒋铭山不仅注重菜肴的品质和创新,还非常注重服务的质量和环境的营造。他聘请了一批训练有素的服务员,为食客提供周到的服务和舒适的用餐环境。同时,他还对酒楼的环境进行了精心布置,让每一位进入酒楼的客人都能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正因为蒋铭山的用心经营和创新精神,宴春酒楼在镇江乃至江苏地区都享有极高的声誉。许多人都以在宴春酒楼用餐为荣,而酒楼的名声也越传越远。在抗战时期和民国时期,许多政要和社会名流都曾来到宴春酒楼用餐,这里成为了镇江地区最高档的餐饮场所之一。

新中国的第一次国宴上,打开菜单便可以看到“开国第一宴”的文字及下面“中华楼”的传统名菜:镇江肴肉、清炖蟹粉狮子头、鸡汤煮干丝、虾籽冬笋、酥鲫鱼、蟹黄汤包。这一排排金字,不仅是对这些岁月沉淀的美食的认可,更昭示着,文化的传承,就像大厨们辛勤烹饪的过程,需要耐心、需要等待,更需要那份对美好回忆的忠诚,与对未来的坚守。

新中国的第一次国宴上,打开菜单便可以看到“开国第一宴”的文字及下面“中华楼”的传统名菜:镇江肴肉、清炖蟹粉狮子头、鸡汤煮干丝、虾籽冬笋、酥鲫鱼、蟹黄汤包。这一排排金字,不仅是对这些岁月沉淀的美食的认可,更昭示着,文化的传承,就像大厨们辛勤烹饪的过程,需要耐心、需要等待,更需要那份对美好回忆的忠诚,与对未来的坚守。来源:方志江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