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9年,斯大林一句话让开国大典提前三个月,他究竟说了什么?

 逍遥书屋123 2024-01-27 发布于山东

1949年,国内形势蓬勃向好,而蒋中正的政权却步履维艰。在中共高层商讨中,决定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定在1950年1月1日,这一决定被认为是定局已定的结果,一封邀请函寄往莫斯科,邀请斯大林参加这一历史性时刻。

斯大林收到邀请的消息后,表现得异常开心。当他看到大典的具体日期时,他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并且说了一句话,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

而这句话的影响力竟然足以改变开国大典的日期,将它提前了整整三个月,最终定在1949年10月1日。这一幕幕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1949年,渡江战役后,老蒋一败涂地,败逃台湾已成定局。

在北京,中央进行开国大典的讨论,初步将日期定在1950年1月1日。这一消息被传递给了斯大林,为了邀请他参加这一历史性时刻。

图片

刘少奇作为使者,远赴苏联,与斯大林进行了热情的交流。,在得知开国大典日期后,斯大林的脸色突然变得凝重,他追问刘少奇,为何选择这一天。

刘少奇解释道:“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中国尚未完全解放。虽然老蒋已经溃不成军,但他仍然在南方掌握着几个省份。我们计划在1949年底前完成全境解放,因此选择明年1月1日的日期给予足够的时间和安全感。其次,我们想通过在新历的新年举办开国大典,象征着新的历法,新的中国的开始。”

斯大林对于1月1日这一日期的选择似乎心有不安。他追问刘少奇:“如果到那天,中国还没完全解放,开国大典是不是就不办了?”

这个问题让刘少奇陷入沉默,他意识到,开国大典晚办一天,老蒋就多一天的生存空间,多一天的机会积蓄力量。

这时候,斯大林又开口说道:“开国大典越早越好,名正言顺。新中国成立越早,国际上提供的支持越多,而老蒋卷土重来的可能性越小。”刘少奇听完之后,点了点头。

图片

之后回到北京,刘少奇将斯大林的建议详细地向毛主席汇报。毛主席听后眉头紧锁,他意识到斯大林的话语不仅关乎新中国的合法性,更是对老蒋政权的彻底否定。尽管之前早有提议尽早举办开国大典,但由于多数人的原因,日期仍然被定在1950年1月1日。而斯大林的话,让毛主席意识到问题的所在。

于是,立刻紧急召开的高层会议,毛主席毫不犹豫地提出:“我问你们,要是明年全境尚未解放,难道就不办开国大典了吗?斯大林的见解深具远见,开国大典必须尽早办,越早越好,以剥夺老蒋永无翻身之机!”

这番言论犹如一道震撼的电光,让在场的众人重新审视形势。在经过激烈的讨论和权衡利弊后,最终一致同意将开国大典的日期提前至1949年10月1日,足足提前了整整三个月。

同时为了开国大典的安全,也为防止老蒋派人破坏,毛主席下令所有人严格保密,不到最后关头,不能泄露开国大典的消息。为了确保安全,中央特意委派聂荣臻负责安全事务,警惕可能出现的敌特分子。

在认真研究后,聂荣臻提出了两个关键的建议,以应对潜在的威胁。

首先,他建议将开国大典定在下午。他深刻理解老蒋可能会派遣空军进行破坏,而在下午时分,阳光的影响不利于老蒋的空军作战,从而大大削弱了敌方实力。

图片

其次,聂荣臻提出让空军参加开国大典。尽管我国空军当时实力薄弱,但这一决策是为了防备老蒋空军的可能袭击,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安全措施经过中央的审慎考虑后,得到了认可。为确保消息安全,直到最后关头,除少数高层领导外,无人知晓开国大典的确切日期。

消息保密工作得力之际,中央将提前举行开国大典的消息告诉斯大林。在莫斯科,斯大林见到中国外交官,对提前举行开国大典的决定表示高度赞赏。

“你们提前开国大典的决定很正确。相信我,今年年底,蒋介石就会彻底失败。”

之后,开国大典的筹备工作非常顺利,10月1日上午10点,新华社突然发布一则全球性的公告,宣布新中国将在下午3点举行盛大的开国大典。

直到这一刻,老蒋和西方的高层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总统先生,我们要不要派几架飞机去北京,表达我们的关切和祝贺呢?”军方高层询问道。

老蒋坐在办公室,面对得知的消息,陷入沉思。

“不必了,已经太晚了。诸位,不要气馁,这只是一个开国大典罢了,我们不必惧怕。”

图片

老蒋说罢,扭头离开办公室。而他开始着手准备着自己的后路。

让我们把视角再次放回到北京。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凝望着广场上簇拥的人群,心中充满着自豪和信心。时钟的指针指向下午3点,激动的心跳似乎在宣告着一个崭新的历史纪元即将开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毛主席的声音激荡在整个广场上,仿佛奏响了一曲激昂的乐章。鲜花在空中飘扬,掌声如雷,仿佛是大地对新生国家的庆贺。

广场上,彩旗迎风飘扬,人们激情澎湃地高喊:“伟大的毛主席!”飞机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道华美的烟云,大炮轰鸣,象征着新中国的诞生。这一刻,天安门广场宛如一片涌动的红色海洋,汇聚着万众瞩目的目光。

而就在这辉煌的瞬间,一封电报传达到了斯大林那里。斯大林收到这一消息后,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喜悦之色。

“从今天起,世界上又多了个东方国家,我们又多了个好兄弟。中国是个伟大的国家,毛泽东是个时代伟人,我们不能小看中国。” 斯大林心中充满了对新生国家的祝福,他坚信,中国将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崭露头角,成为世界的重要力量。

图片

开国大典后,西方国家看清了局势的变化,他们逐渐收敛了对老蒋的支持。老蒋在外部支持减弱的同时,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困境。我军战士则如蓄势待发的洪流,士气高昂地一鼓作气,迅速解放了南方的土地。

1949年12月,蒋中正乘坐一艘汽艇,远眺大陆,最终撤退至台湾。斯大林的预言成真,开国大典后不久,蒋中正无法支撑到新年。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每当提及开国大典,总会涉及到斯大林。

“多亏斯大林同志的建议,否则蒋中正可能还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如果有机会,我真希望能够与这位苏联朋友会面。”

1949年底,毛主席访问苏联,并与斯大林进行了会面。在会谈中,两位领导人回顾了开国大典的经过。

“斯大林同志,我们非常感激您的建议。提前举行开国大典,的确是个明智的决定!”

图片

“我的建议只是一言以蔽之,关键在于中国朋友能够虚心听取。毛泽东同志,您是一位伟大的时代人物!”

在莫斯科,两位历史伟人握手微笑。这一刻,见证了友谊,也成为历史的交汇点。他们共同创造了新中国辉煌的历史,成为世界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或许很多人并不了解,如今的国庆节原本计划在1月1日举行。

当初,斯大林的一席忠告,将开国大典提前3个月,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曲折。

对这位苏联盟友的感激之情油生!

斯大林,苏联领导人,历史巨擘。

毛主席,新中国的奠基人,时代伟人。这段历史表明,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友谊与智慧的结合,共同铸就了新中国的辉煌。斯大林的建议成为历史的指引,使我们得以在10月1日庆祝属于自己的国庆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