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腾讯新闻

 我DeShuWu 2024-01-27 发布于广东
正所谓: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这句话绝对是充分凝结了古人的智慧经验,其实小人在古代既是指人品卑劣,也指社会地位低微的人。相对君子而言,小人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微。
诚然如此,小人由于社会地位低微,这类人中往往会有很多自私利己之人,即人品不太好。这样的人往往也靠不住,这就是古人总结的经验教训,比如春秋时期,一个小小的车夫就险些在一场战斗中让一个国家灭亡,还因此诞生了一个成语。
图片
在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名叫羊斟的人,他是宋国军队中的一名车夫,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军队司机。
不过羊斟可不是普通的司机,他是宋国大将军华元的司机。当然,即便如此羊斟当时的社会地位也极其低微,在当时他也只是一个无关轻重的小人物,左右不了国家的兴衰。
但是万万没想到,宋国差一点就毁在了羊斟这个车夫手上。
图片
正是由于羊斟的身份低微,华元没有把他放在眼里,要知道华元是宋国王室成员,他是宋戴公五世孙,身份地位十分高贵,怎么可能会把小小的车夫羊斟放在眼里。
公元前606年,郑国公子归生接受了楚国的命令去攻打宋国,宋文公听说后就派王室贵族华元和大将乐吕去抵御。
华元在两军对阵前为了犒劳和激励将士奋勇拼杀,华元自掏腰包宰了好多羊,整了一顿全羊宴让全军共享羊肉美食。
图片
在这场盛大的军队聚餐上,华元作为统帅自然成了众星追捧的人,众人纷纷向华元敬酒,恭维吹捧华元。
而华元作为全军统帅,他当时在宴会上自然是要忙于应酬各种来恭维吹捧他的人,于是华元就忽略了一个人,那就是他的车夫羊斟。
当然,华元忽略羊斟也是常情,毕竟他是王室贵族,当时还那么忙于应酬,就算是没有应酬也不会把一个小小的车夫放在眼里。
图片
华元整出来的这场全羊宴是本着照顾全军将士的出发点,不管是将领还是士兵人人都有羊肉吃,有羊肉汤喝。
但是偏偏羊斟当时由于在喂马,错过了分餐时机,等到羊斟到场时,分餐已经结束,羊肉早被分没了,连汤都没有了。
而羊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马夫,又不是军官,因此没有人理会他的感受,也更不可能给他补上一份,至于华元那就更不可能知道羊斟没有分到羊肉和羊汤。
图片
其实像羊斟这样的社会身份地位低微的人,他们往往不会想到国家大义,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利益有没有受到损失。
而没有分到羊肉和羊汤,很显然羊斟的个人利益受到了损失,夜里看着其他士兵吃了羊肉喝了羊汤暖烘烘的睡觉,羊斟想到自己晚上啥也没吃到,就越想越来气。
羊斟甚至开始想到自己的身份,难道他一个马夫就应该受如此待遇?所以羊斟就恨上了统帅华元,也因此在他心里产生了一个极具报复性的想法。他想让世人知道,王室贵胄的华元也得有栽在他手里的时候。
图片
羊斟的想法也是典型的小人思维:发东西,别人都领到了,凭什么到我这就没了,既然我得不到,别人也都别想得到。
所以在这种小人思维的驱使下,羊斟做了一件十分恶心,但却让他这个小人物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事情。
很快郑国和宋国两军就迎来了决战之时,在战场上华元正是坐在羊斟驾驶的马车内指挥部队冲杀,本来宋国是国小兵弱,士气并不高涨,不是郑国的对手。
图片
在华元杀羊犒劳士卒后,此刻宋国士气高涨,弥补了硬实力与郑国的不足,因此两国军队在战场上一时间杀的是旗鼓相当。
正当华元认为自己宰羊宴请全军的激励战术成功自豪时,他突然发现自己的指挥战车偏转了方向,向着敌方的大本营方向跑去。
华元立刻对着羊斟大喊道:“羊斟你想干什么,你这是在往敌军方向跑,你想让我被敌军抓到吗?”
只见羊斟一边纵马疾驰,一边缓缓说道:“大将军,当初给谁吃羊肉喝羊汤那是你的权力,现在这辆战车往哪走,那就是我羊斟的权力了。”
图片
在《左传》中记载为: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
就这样羊斟驱赶着马车一路向郑国军队狂奔而去,当时郑国军队也懵了,只见宋国的统帅华元带着一个车夫就敢跑过来,不知道华元打的什么主意,但是郑国军队肯定不会惧怕只有华元和车夫两人。
于是郑国军队一拥而上,华元直接就被生擒了。而宋国军队这头一看华元被抓,也立刻慌了手脚,军心溃散,士气低迷。郑国军队抓了宋国统帅华元,自然就士气高涨,因此战场上郑国士兵作战更加勇猛,在此消彼长之下,宋国军队很快就被郑国军队打得一败涂地。
图片
宋国的另一名副帅乐吕也因此在乱军中被郑国军队当场砍杀,这场大战战败后,宋文公听说华元被俘很是着急,于是立刻派人给郑国送去一百辆战车和四百匹马,想赎回华元。
华元被俘后,运气也不错,他在夜晚趁着看守松懈时,偷偷逃跑了,宋文公派去赎人的使团还没到郑国,他就已经跑了回去,因此替宋文公节省了一大笔赎人费用。
羊斟为了个人荣辱和利益置国家大义于不顾,临阵出卖主帅华元,这件事也让历史上诞生出了一个新的成语,那就是羊斟惭羹,用来比喻形容因私害公,自私自利之人。
当然,华元也万万不会想到居然会因为一块羊肉和一碗羊汤,导致自己被俘,宋国军队全军覆没,副帅乐吕还死于乱军之中,而决定这场大战的关键是一个身份卑微的车夫。
图片
相信如果华元能预知到这个结果,他绝对会给羊斟单杀一头羊来犒赏并亲自盛上来,谁能想到羊斟会能做出这种事情。
其实在历史上像这种没有给予小人足够的利益和待遇,导致酿成大祸的例子有很多,比如不尊重士兵喜欢鞭打下属的张飞,他当初不仅害得刘备丢了徐州,最后还害得自己被下属刺杀而死。
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对这个有着深刻的认识,公元1378年时,朱元璋的第三子晋王朱棡大婚,21岁的朱棡被朱元璋下旨带着新婚妻子到山西太原就藩。
朱棡是十分目中无人,这也是当时朱元璋这些皇子的通病,朱元璋对这些儿子比较溺爱,所以让他们从小就在权力中生活长大,目中无人是正常事。
图片
而且朱棡为人残暴,他视他人性命如草芥,经常殴打凌虐下人。在朱棡就藩前,朱元璋就对他千叮万嘱咐,一定要改正毛病,善待下人。
结果朱棡在赶赴太原的路程上还是出事了,原来在途中朱棡吃着随行的厨师做出的饭菜不可口,于是他大怒,把做饭的厨师鞭挞了一顿。
殴打下人这对朱棡来说本来属于家常便饭,他根本没往心里去,况且他老爹朱元璋就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朱元璋向来对朝臣十分严厉,打骂都是常事。
谁知朱元璋在得知朱棡殴打厨师后却十分重视,特意派人八百里加急追赶朱棡,并将朱棡一顿责备,然后给朱棡写的书信中说道:“吾帅群英平祸乱,不为姑息。独膳夫徐兴祖,事吾二十三年未尝折辱。怨不在大,小子识之。”
朱元璋这意思就是告诉朱棡,他纵横天下这么多年,谁都不怕,但唯独对自己的厨师徐兴祖礼敬有加,二十三年来都不敢稍加惩罚和责备。
图片
其实朱元璋就是隐晦的告诉朱棡不要瞧不起厨师,虽然厨师地位低微,可能也只会做饭没有别的长处,但是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要吃饭,今天打骂了他,谁能保证他不记恨在心,暗中给你下毒。
所以朱元璋看似责备朱棡,实际上是对朱棡的爱护之心,而朱元璋让朱棡改正毛病善待下人,也是为了他好。身为皇子朱棡总得需要有下人服侍照顾,这些下人都属于是他的近身之人,总是凌虐殴打下人,谁能保证下人会不会产生抱着同归于尽的心态来刺杀他。
由此可见朱元璋很是明白越是对身份低微的小人,越应该对他们礼敬周全一些,这就叫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有些小人不仅身份低微,人品也很低微。
图片
其实羊斟就是如此的小人,羊斟不仅身份低微,人品也很低微。
“羊斟惭羹”的这个成语故事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古人的俗语“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的话有多么正确。
而羊斟惭羹的故事成为历史上的著名典故,它警示着后人要公私分明,切勿因个人私怨而损害公事。此外,这个故事也揭示了小人的危害性,即使是小事也可能会引发大问题。
当然,羊斟的行为与华元也有关系,羊斟和华元的纠葛虽然看似只因一碗羊肉汤,但背后却反映出了领导和下属之间的沟通与信任问题。华元作为主将,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士兵的情绪和需求,尤其是在大战前夕,士气的鼓舞至关重要。而羊斟作为车夫,也应该以大局为重,将个人得失放在公事之后。
总之,羊斟惭羹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一碗羊肉汤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人性、领导力、信任和后果的故事。它告诫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妥善处理个人私事与公事之间的关系,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后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