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述百练:良性互动让网络文艺不断“生长”

 一中大语文 2024-01-27 发布于福建

优秀文艺作品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变?这是人们试图解答的问题。加拿大思想家麦克卢汉的支持者认为,既然“媒介即信息”,那么新媒介自然生成新文艺。实际上,优秀文艺作品离不开相应的媒介素养,创作者的学习、媒介经验的积累和外部力量的引导不可或缺。

近来受到好评的网络文艺作品,基本上都是多种媒介经验的融合,源于长期的学习储备和专业团队的策划。艺术创作不同于单纯的情感表达,仍然是需要专门技能和审美熏陶的高层次工作。尽管网上人人都能写帖子、传视频,但质量存在优劣之分。互联网需要更多内容,也为提升文艺作品的创造力提供了更丰富的途径。在传统的学校教学之外,人们可以通过视频号推送、知识人问答、在线求教等方式获取真正感兴趣的知识。通过网上的学习和创作发布,网络文艺显得分外活泼。繁荣的根源不在媒介,而在于更顺畅的学习渠道和更多的展示机会。也就是说,互联网本身并不必然孕育好作品,是专业训练下与媒介相适应的艺术素养孕育了好作品。多渠道学习、审美能力提升、有效运用新媒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网络文艺从个人消遣走向精品创作的有效路径。

网络时代的媒介素养源于对文化资源的继承和媒介技术的掌握,表现为对时代文化主题的深入发掘,对传统审美模式的理解,对媒介表达力的凸显,同时也离不开网络文艺现场的清朗有序。优秀网络文艺的诞生有路径、可辨识,是新媒介时代价值引领和良好素养彼此成就的结果。

作品只要联网就向受众敞开,网络文艺将评议权留给公众,并受媒体形式、数据技术等影响。融合多媒介经验和技艺的网络文艺,以开放式、未完成为常态。与传统文艺相比,网络文艺更重视用户反应,其“召唤式结构”特别明显。德国美学家伊瑟尔指出,艺术作品的留白和不确定性,使之具备召唤受众读解的能力。在网络上,这种能力获得前所未有的释放。越是好作品,用户越愿意通过跟帖留言、发弹幕等方式第一时间表达观点。网络文艺评论的主要特点就是深入现场,是一种实践性的评论模式,也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评论样态。

网络文艺作品价值与评论数量和持久度密切相关。一些网络言论也许只是简单地吸引眼球,却能像站鱼一样产生刺激与回应的效果。在网络文艺评论现场,大量言论不仅标志着作品的丰富性,还意味着进一步开拓的余地。因此,一部作品受关注越多,各方面的评论随之越丰富,经过多方位的“打量”,作品内在脉络也越发清晰,从而有助于创作质量的不断提升。

“网络文艺总体上具有混搭、交融的特点。比如说,“屏面语”实现口语与文字的跨界,“玩劳动”创造边生产、边消费的主体。网络社会文化和生产模式等层面的良性互动,为网络文艺超越媒介提供新路径。

网络文艺作品对构思独特和共情强度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语言精致严密的追求。想象力和感染力带动网上阅读、聊天等结为一体,使消费行为串联成生产行为,把被动的接受者变成积极的创作者,“读者”“观众”成了“用户”。网络上年轻用户从“玩”起步,写故事天马行空,做播客有模有样,还拍摄、剪辑,当视频号博主,不仅产出多姿多彩的新媒体文艺,还提供差异化的小众课程。好奇心和新技术为创作主体打开新路径,人们借助智能应用,将“玩”变成有意义的生产。

这种生产模式恰好解答了“人工智能时代,人将何为”的问题。不可否认,人工智能以数字将原本专属于人的技艺推演到极致。大多数人无法与程序比逻辑,与机器拼理性。然而,艺术创作不在于完美无缺的技术,而是靠创意和情感取胜。苏东坡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法国艺术家马蒂斯说:“精确描绘不等于真实。”艺术与技术的差别不论古今、无碍东西。当人工智能将技艺推演到极致,人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识别、判断和个性化取舍,用媒介更好地辅助创作。人工智能挑战的不是文艺生产,而是主体性,即人是否愿为“数据生成物”署名。

总的来说,网络社会的新生代不忙于追逐技术变革,而是热衷享受文艺作品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全新审美表达。只有那些传承锦绣文脉、表达现实温情的作品,才真正展示出新媒介语境下人类艺术创造的魅力,激发出全社会参与创作的活力。

(摘编自许苗苗《良性互动让网络文艺不断“生长”》)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同麦克卢汉的支持者的观点,认为“媒介即信息”,新媒介生成新的学习渠道,文艺创作者从中获得素养的提升,自然产生新文艺。

B.新媒介为文艺创作者提供了更顺畅的学习渠道和更多的展示机会,为提升文艺作品的创造力提供了更丰富的途径,促进了网络文艺的繁荣。

C.网络时代的媒介素养包含了对媒介技术的掌握,对文化资源的发掘等能力,与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D.网络文艺将评议权留给公众,网络评论的持久度与丰富程度越高,意味着公众对该作品的审视越全面、深刻。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网络文艺作品如果构思独特,富有感染力,将会更具吸引力。

B.新媒介语境下优秀网络文艺作品能激发全民参与创作的热情。

C.网络具有召唤受众读解的能力,并使之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

D.人工智能时代,人不应做技术的奴隶,而应成为技术的主人。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5段观点的一项是

A.电影《长安三万里》在网上掀起艺术虚构与历史真实的热议。

B.中国四大名著改编电视剧,是网友混剪视频时颇为热衷的题材。

C.从网络文学“变身”电视剧的《甄嬛传》,又回头贡献了无数网络热梗。

D.网络小说《间客》融合科幻元素与武侠精神,创造出一个英雄传奇。

4.如何理解材料中“人工智能挑战的不是文艺生产,而是主体性,即人是否愿为'数据生成物’署名”这句话?请简要分析。

5.古代文学教授戴建业主动学习技术,玩转技术,做播客,分享趣味古诗词,吸引了百万粉丝,受到了网友们的持续关注和热情评论,并在网上掀起一股学习古诗词的热潮。请结合材料对此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A(3 分)解析:根据原文第一、二段可知优秀的文艺作品的诞生是有路径的,与媒介素养,创作者的学习、媒介经验的积累和外部力量的引导有关,并不是自然产生的,“实际上”也表明作者并不认同麦克卢汉的支持者的观点。

2.C(3 分)解析:“网络具有召唤受众读解的能力”错,根据原文第四段“具备召唤受众读解的能力”的应当是艺术作品。

3. A(3 分)解析:第 5 段的观点为“网络评论可以促进网络文艺作品质量的提升”,A 项网络评论是对作品的艺术处理的一种有意义的思考,可以促进作品质量的提升;B 项和 D 项没有提到“评论”,C 项“热梗”只是表明其流行,A 项最适合。

4.(4 分)①人工智能将技艺推演到极致,对人的“主体性”即人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形成挑战;(2分)

②人为“数据生成物”署名,即将人工智能技艺等同于艺术创作,忽视或否认人的“创意”与“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价值,使人丧失了在文艺生产中的主体性。(2 分)

5.(6 分)①优秀网络文艺作品是新媒介时代价值引领和良好素养彼此成就的结果;(2 分)

②戴建业作为古代文学教授主动学习技术、玩转技术,表明其具备了专业训练下与媒介相适应的艺术素养。;(2 分)

③戴教授的作品拥有百万粉丝,受到网友们的持续关注和热情评论,表明其受到大众欢迎,其作品的艺术价值高;(1 分)

④戴教授作品中分享的古诗词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锦绣文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百万粉丝,掀起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潮,展示出新媒介语境下人类艺术创造的魅力,激发了社会参与创作的活力。(1 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