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放战争时我军精锐的2支部队:火炮超10000门,火力压制中央军

 扬眉剑客 2024-01-27 发布于山东

解放战争当中,有些解放军部队的人数竟然还出现了“越打越多”的情况,除了兵力上的急速扩充,一些部队在武器装备等方面也非常充实。

特别是在“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当中,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后来,解放军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炮纵,已经能实现火力压制国民党中央军。

解放战争时我军精锐的2支部队:火炮超10000门,火力压制中央军

“小米加步枪”的时代早已结束

“小米加步枪”其实已经是红军和抗战时期的形象描述,可时局也是在不断变化当中的,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很多部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即便西北等区域的部队还有很大的困难,可还有一些地区的部队武器水平已经达到了“精良”的程度,在部分火力配备方面也是完全不逊色于老对手国民党军。

蒋介石对“老对手”有一种莫名的轻视,他总是认为解放军的部队能被他轻易拿下,现实也总是给了他正确的“教育”。

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里面的很多细节都还原了真实的历史场景,尤其是在攻打锦州的那一段,大口径火炮一字排开、万炮齐放的场面更是令人感觉到十分震撼。

解放战争时我军精锐的2支部队:火炮超10000门,火力压制中央军

这绝不是夸大事实,而是当时真实发生的情况,否则,天津与锦州都不一定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被拿下。

其中,四野的炮兵就是解放军的一个王牌。

早在1945年,校长朱瑞和政委邱创成率领延安炮兵学校的师生,在没有炮的情况下进入东北。

这并不是中央舍得让他们去冒险,而是根据实际需要下的政策要求。

由于日寇刚刚投降,中共和国民党都非常重视东北的战略地位,若是中共控制了东北,那么不仅东北人民能获得解放,而此地也能与苏联、朝鲜等友邻建立联系,长期被国民党军四面包围的历史就结束了。

解放战争时我军精锐的2支部队:火炮超10000门,火力压制中央军

蒋介石自然清楚东北的情况,也深知:若是解放军成功拿下东北,那么就可以灵活应对国民党的进攻;往后考虑,东北不保就意味着华北陷入了风险,直到可能威胁中原。

东北地区就成为了国共两党争夺的焦点位,美苏两国从各自利益的考虑,同样对东北有所考虑。

争取东北是中共在七大上确定下来的,毛主席也明确指出:“从中国革命最近及将来的前途看,如果把现有的一点革命根据地都丢了,可只要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当然,若是其他根据地没有丢掉,又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的基础就更加被巩固了。”

因此,就得有一批党的干部与人才进入东北,这样才能在未来实现远大目标。

解放战争时我军精锐的2支部队:火炮超10000门,火力压制中央军

朱瑞带着炮兵学员是在1945年9月去的,到了东北,他就一边办学、一边创建炮兵。

日寇的投降和撤离过程都是比较仓促的,因此还有大量军火被遗弃在东北,其中就有火炮。

这些火炮中又有不少被苏联人当成废品给拉走了,还有一部分则被丢在了民间,朱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些人家不要的火炮给收回来。

在东北局的协助下,各部队和地方组织都在想方设法收集被日寇丢弃的各种重型武器,朱瑞每天都很忙碌。

在不断了解这些火炮去向的过程中,朱瑞还想到自己曾在苏联留学,因此就从苏军手上搞回来一些火炮及零件,有些还是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给买回来的。

解放战争时我军精锐的2支部队:火炮超10000门,火力压制中央军

这个过程持续了大约7个月,朱瑞的学校已经收集来了700多门火炮和50多万发炮弹,更令人欣喜的是,他们还收获了12门坦克,算是发了一笔财。

收集火炮的过程中,朱瑞对学员的教育也没有落下,最起码大家都知道了炮弹怎么用。

当然,学习是一回事,具体的操作层面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三下江南战役也算是对学员学习成果的一种检验,没想到炮弹不是打近了就是打远了,甚至还有炮弹落到了自己家的阵地上。

冲锋陷阵的步兵战士气得骂娘,甚至还怒斥个别炮兵是“特务”。

前线指战员仔细思考了原因,发现很多战士只会使用小口径炮,对于大口径炮如何使用是几乎完全不知情的,只能根据感觉来,这才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失误。

解放战争时我军精锐的2支部队:火炮超10000门,火力压制中央军

朱瑞也意识到,这个过程要比收集火炮更加困难,炮兵的训练需要一个漫长的时期,光有炮不行,得让战士们知道如何操作。

东总炮兵司令部成立后,每当需要配合大规模进攻时,朱瑞总会亲临前线。

炮弹轰击绝不是随便打、去压制就可以的,指挥员要思考“攻城时炮弹该落在哪里”、“步兵冲锋的时候炮弹该如何掩护”等问题。

比如在1948年10月攻打锦州的过程中,步兵在向前冲锋时,炮兵就会密切配合,当城墙轰开一个缺口后,倒塌的墙体还能正好堵住护城河。

因此,什么类型的城墙、用什么样的炮弹这些都是需要反复研究才能获得经验与方法。

在同月攻打义县的过程中,炮兵在朱瑞的命令下万炮齐发,不到6小时就摧毁了国民党多年来经营的工事,敌方师长王世高也被活捉,这给辽沈战役开了个好头。

解放战争时我军精锐的2支部队:火炮超10000门,火力压制中央军

正是因为常常出现在前线,朱瑞本人总是遇到危险。

遗憾的是,10月1日,朱瑞在指挥攻克义县的战斗中牺牲,他也是中国解放战争中我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为了纪念他,后来东北炮兵学校也被更名为“朱瑞炮兵学校”。

那时的朱瑞,职务要比纵队司令员都高半级。

待到大军入关之前,野司决定将17个独立师中的12个加强和配属给各野战纵队,尽最大可能增加入关兵力。

大兵团作战过程中,炮兵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东野炮纵的来源更加广阔与稳定,连年征战也使得火炮被不断补充,“千炮齐轰”的场面也并不令人惊讶,这才使得后来出现“一天拿下天津”的奇迹。

万门火炮加身的东野,也成为了当时国内最大的火力输出部队,令蒋介石的中央军根本无力抵抗。

解放战争时我军精锐的2支部队:火炮超10000门,火力压制中央军

华野火炮同样令人震撼

解放战争时期是解放军火炮力量迅速提升的一个时期,不同地区作战的解放军都会缴获大量火炮并投入使用,相应建起了一支支规模庞大的炮兵部队,除了东野外,华野的炮兵实力同样不弱。

华野的指战员很早就意识到火炮的重要性,因此一直在找寻合适的兵工厂建立地址,思来想去,大连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在解放战争初期,大连就是在苏军的控制之下,本来就有一定的基础。

解放战争时我军精锐的2支部队:火炮超10000门,火力压制中央军

再加上大连还有过去日占时期留下的很多兵工厂以及技术工人,这些都有助于快速发展,因此,华东局就将在山东的一些东西带到了兵工厂投入建设。

从这个时候开始,解放战争的结局基本已经定下来了,从很多事中都能看出。

国民政府在当时明明已经控制着国家经济的命脉,他们也更容易去建设先进的兵工厂,可从上到下的所有官员都在忙着敛财,他们丝毫不会考虑到未来,只想着能利用机会多得到一些什么。

解放军的部队就不一样了,他们的炮弹供给一直都是个大问题。

对比对手,国家民政府在掌握着大部分资源的情况下还享受着美国的援助,因此更是能利用一切资源去发展军事;解放军虽然能得到一定苏联的帮助,可这种帮助都是有附带条件的,后勤部门也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解放战争时我军精锐的2支部队:火炮超10000门,火力压制中央军

为了保障军队的弹药供给,中共的领导者们就得走一步想三步,早日布局军工企业,大连建新公司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建立起来的。

这家公司是中共领导下的第一家大型兵工联合企业,规模也是很大的,这就是华东局努力后的结果。

大连建新所生产的弹药后来已经能够支持全国各大战场,保障了部队的弹药供给。

淮海战役顺利结束后,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将军曾这样说:“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华东民工的小推车,还有大连建新公司的炮弹。”

有这样一个数据显示: 到了1948年,大连建新公司的人数已经发展到了8000人的规模,月产炮弹350吨、火药30吨。

而且,公司一共下辖9个分厂,有职工八千多人,每个分厂的生产能力都很强,炮弹厂厂长吴屏周、引信厂厂长吴运铎从最开始便日以继夜,带领全厂职工全力投入试制大炮弹的任务,进步的过程也很快。

这些炮弹也都是顺着交通线被运送到了各个前线。

解放战争时我军精锐的2支部队:火炮超10000门,火力压制中央军

因此,到了解放战争中后期,国民党的部队压根不是解放军的对手。

起初,他们仗着有坦克、飞机、大炮等物资,丝毫不把解放军放在眼里,部分解放军部队在面临强悍的火力后确实有点懵圈,可到了中后期解放军拥有了自己的火炮来源后,部队的作战能力迅速增强。

当然,华东野战军在战争期间还缴获过大量的火炮。

部队作战的位置一直都处于国民党统治中心的腹地处,这里也距离蒋介石的老家很近,抗战期间,都能看得出蒋介石对于新四军的态度。

不过,新四军还是能够在该地发展壮大,蒋介石对此很不满意。

而蒋介石的怒火积攒到解放战争时期也彻底爆发,这就导致华野在作战过程中经常是险中求胜,只要胜利了,那么国民党军逃跑时遗弃的装备就能被缴获了。

解放战争时我军精锐的2支部队:火炮超10000门,火力压制中央军

比如在鲁南战役中,陈毅、粟裕就歼灭国民党军5.3万人,不仅收获了大量的俘虏,还缴获了坦克、火炮多门,这为组成重装备部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战效果十分显著。

鲁南战役结束后,陈毅和粟裕又打响了莱芜战役,这次战役的成果就很明显了。

有了火炮的加入,华野付出的代价就更低,反倒歼灭了5.6万人;战场上,甚至都能看到有些部队换了美械装备,这都是消灭国民党精锐的结果,要知道,国民党也只有王牌师会装备美械,还有很多部队并没有这些。

后续的战役中,华野缴获的物资也越来越多。

特种兵纵司令陈锐霆回忆说:“华野打济南的炮弹是豫东战役时在开封缴获的,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时打黄百韬的炮弹则是在济南缴获的,后来杜聿明仓皇逃出徐州城,竟然忘记销毁那十几万枚美式榴弹炮,这些炮弹则又被华野缴获,最后全部在陈官庄战役中还给杜聿明。”

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华野缴获的炮弹是要比自己制造的多的。

解放战争时我军精锐的2支部队:火炮超10000门,火力压制中央军

当百万大军即将发起渡江作战时,河对岸的国民党军也占据了有利地形,一场大战即将到来。

华野特纵炮团竟然发现了一艘军舰,上面还悬挂着英国的国旗,这便是英国“紫石英”号。

英国舰船上的上校不慌不忙,他下令“紫石英”全速前进,这其实对于岸边的解放军步兵是个极大的威胁。

鸣炮警告无效后,华野特纵炮3团的火炮就对准了“紫石英”,一轮轮炮弹直接把对方打得千疮百孔。

此次事件,共造成英军死亡31人、失踪1人、伤亡93人。

解放战争时我军精锐的2支部队:火炮超10000门,火力压制中央军

虽说军舰并没有被击沉,可这给了嚣张跋扈的英国人很大的震慑,更标志着帝国主义长达百年的“炮舰政策”宣告结束,他们靠着几座大炮就能在一个国家“畅行无阻”的历史彻底结束。

试想一下,若是当时的华野手上并没有大炮能击打“紫石英”,极有可能会延缓渡江作战的时间。

华野、东野的火炮在巅峰时期都超过了10000门,有了这些火炮的加持,解放战争的效率也大为增加。

参考资料

  1. 挥师入关──炮纵第一团南下纪实 史新德 党史纵横
  2. 朱瑞 ——人民炮兵的奠基人.宿迁市广播电视总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