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际唐,字子虞 ,一字大章,号云门、耘门、须庵,室名传研斋,福建侯官人。乾隆三十四年(一七六九年)进士,授编修,值尚书 房,典云南、湖南乡试,督学山西,累擢至内阁学士,善鉴别书画,工行楷,兼精篆隶。著 有《传砚斋诗稿》《须庵集》《云门随录诗》等。 ![]()
![]()
![]()
郑际唐,字子章,号云门,又作耘门,福建闽侯人,乾隆三十四年进士,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 郎、四库馆纂修、山西学政,工书法,精篆、籀、八分,亦能诗文,性好古物,暇喜摹印,有 《传砚斋诗稿》、《须庵诗集》等。 翁方纲跋郑际唐旧藏《曹全碑》翁方纲为郑际唐观跋:“辛丑九日获观,北平翁方纲为耘门老先生题此旧拓本”。翁方纲与郑际唐同为四库馆纂修,私交甚好,曾邀郑际唐共赏汉故凉州刺史魏君碑,并邀郑际唐作考证及题词,收录于《小蓬莱阁金石文字》,此事记录于叶玉《小蓬莱宿约-翁方纲结金石之谊》一文中,翁方纲在郑际唐的邀请函中称其为耘门先生大人阁下,称自己为学弟,足见翁方纲对郑际唐之敬重。 乾隆四十六年郑际唐长跋两则: 一、右汉郃阳令曹全碑,叙全征讨疏勒王和德事,多与范史不合,史称疏勒王臣磐为季父和得所杀,碑乃云和德杀父篡位,史称攻搷城中四十日不下...此独淳茂有□□且“秉乾之机”,“乾”字近本作“车”旁,乃无知贾人妄□闻削,误将“卓”旁竖笔划通□□可恨,此本虽不□漫漶而纸墨皆旧,乾字竖笔中断,当是初断后本,亦余年□,乾隆四十六年辛丑中秋后三日,云门识。 二、碑阴分五层,上一层独书一行...其名故行款或连或断,零星错落若是耶,云门再识。由此可知郑际唐考证此本为明末断后初拓本。此本首行“乾”字未穿,十一行“咸曰君哉”之“曰”字未剜作“白”字,当为明末清初拓本,浓墨精拓,挖裱成册,装帧考究。此碑立于汉中平二年十月,原在陕西郃阳故城,明万历初郃阳华莘里村出土,后归郃阳县学,今藏陕西省博物馆,曹全碑是汉代隶书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多姿,结体匀整,为历代书家推崇备至。 郑际唐《须菴遗集》 |
|
来自: 率我真 > 《本馆珍藏古籍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