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孝胥楷书《宜园记》,字势偏长而苍劲朴茂!

 昵称44342286 2024-01-27 发布于江苏

郑孝胥书法工楷、隶,尤善楷书,取径欧阳询及苏轼,而得力于北魏碑版。所作字势偏长而苍劲朴茂。郑孝胥的书法是近代书家中很有个性特点的一位。郑孝胥早年学颜真卿和苏轼,后学魏碑,并参以张裕钊之法,形成一种清刚、遒劲、凝炼的风格。他很注意笔划间的轻重对比,比如此幅对联中“朋”、“镌”、“版”、“薇”等字即是。他的捺笔也很有趣,成一弯曲笔,酷似冰球运动员手中的冰球棒,凡此种种,都成了他书法中的特色,沙孟海对郑孝胥的评价较高,他说:“可以矫正赵之谦的飘泛,陶浚宣的板滞和李瑞清的颤笔的弊端的,只有郑孝胥了。他的作品,既有精悍之色,又有松秀之趣,活象他的诗,于冲夷之中,带有激宕之气”,评价不可谓不高。
宜园现坐落于遂宁城南桃花山(古梵云山)间,是遂宁历史著名的人文名园,因其地为明代梵云山书院旧址,园主遂复建梵云书院。宜园近城离尘、气象宽舒,古人在此有“极目云边多怅望,昂首天外便神仙”的兴叹;清代同治年间《宜园记》更有“时则宜春宜夏宜秋宜冬,地则宜花宜木宜风宜月宜雨宜雪也,三时不害,民和年丰”的美文抒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宜园记》原文:
吴兴古称山水清远,霅溪起江子汇,与四水合,至于浔溪,益颢溔漾,安翔徐回,盖灵秀之所钟也。溪之阳,光禄庞公祠堂在焉,百堵之室,鸟革翚飞,楔楔冀然,扁以宸翰。祠西偏曰宜园,在昔鹿门别墅。岁在戊午,京卿元济拓园址为公祠,每岁禋祠礼成,则子姓昆弟,璘璘玢玢,憩息游衍乎是,叙天伦之乐事焉,甚盛概也。入园门得修廊,迤东曰鹤守盦,胎仙段翮,眷恋南枝,岁一将雏,人以为瑞。稍北引泉为池,跨以略约,取司空表圣诗品画桥碧阴句意,以碧阴名其轩。沿池叠石幽秀,得倪迂笔趣。开轩延伫,有亭曰夕佳,王元之所云送夕阳迎素月,其在斯乎。东指竞秀草堂,松篁荟翳,峰矗如狮,瑰姿玉立,不减海昌之皱云,吴中之冠云,世无米颠,孰为之具袍笏。堂后藤阴幕历,下有北海家禽,屏翠昀开,则万花争发。仍循廊近百步,廊竟得门,如蹑月窟,莹然开朗,有崇台面湖曰绿净山庄,入夏红衣翠盖,绰约窥帘,微风送香,清沁诗骨,远眺池北亭台,则金碧相晖,云霞照灼,葱葱乎只赤而蓬壶耶。其右丛竹中傅茅为可亭,折而东为退修庵,门虽设而常关也,庵有水阁曰自在香室,垂杨罨画舴艋焉。放乎中流,俄抵北,摄衣而上,烟水四碧,游人谓之湖心亭,盖以西湖胜处比之。湖上精室数椽,颜曰:“半湖云锦万芙蓉”,用范文穆诗句,兴景勰也。精室之后曰碧梧翠竹之庐,东曰且住为佳,曰听雨,勾心斗角,各抱地势。曲径通幽,如翠绕羊肠,曰笋香里,奇峰崛起,其上曰凝翠阁,凭阑北望太湖诸峰,隐隐如千百赢髻。其下石室曰绉云窠,幽门问閴辽敻,逭暑尤宜,石室外即湖弦,晴虹九曲,俯瞰涟漪,荇藻交横,游鳞可数。有亭曰鱼戏。亭之南,长堤如带,匝以柳荫,堤尽有屋如舟,以石帚生词句,名之曰闹红舸,词为吴兴水晶宫作,尤乡邦雅故矣。复前行至琼缀楼,斯楼擅胜,在快雪时晴,风景清绝,昔人所云冷赏非欤。楼之东绕出绿净山庄,有斗室曰延秋处,西向曰绮霞仙馆,楼曰枕山。偶一登览,则全园在目,庭中多植牡丹、芍药,缭以周廊,题曰绾春,花时云蒸霞蔚,游人叹观止焉。明九灵山长徐献忠辑吴兴掌故,名园一门,备极幽胜,斯园讵多让耶。客告余曰,园主人善书画,精鉴藏,构园之始,规画不经师匠,一树一石,自饶画趣,园以宜名,谓园中景物四时皆宜也。天保之二章,口罄无不宜,受天百禄,古彝器及瓦当文字,有云长宜子孙,君宜官且富当贵,则夫庞氏之承休垂裕,方兴未艾,胥于宜园之名卜之矣,是为记。

图片大道之道国学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