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玄隐遗密》九真要之“大要以无”

 慧然 2024-01-28 发布于广东

将此深心奉尘刹

文字整理:中道同修

总统筹:墨默

图片

大化同圜,一而天地止。大要以无为有之始终精幾于无,积以为有,变生于化,蚀自酏(yǐ)腐穷弗以圜追周其不足无非无物有非无精

故曰罔視為无,无之物细也其來乎弗以知其害乎染而蝕非無之病也蟲亂之邪。其害耶無間之以流焉。鹹以時而發因氣乃著之。

“大化同圜,一而天地止。”

大化同圜,一而天地止乃第一义谛。是止也!一而天地止,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一句话便把大道囊括尽了。

“大要以无”

:重要。“无”念空或念“无”,佛家讲“空”有多种,一种是空间的空,称为虚空。虚空相当于全息的投影显示器、是屏幕,世间万物,地、水、火、风,包括影子都显示其中,显示色但不生色。像人进入AR的世界里,是模拟的空,虚空是零不生万物。佛陀专门分析过这个问题,能将物质一直往下分析到无穷小,但并不等于零,零不生任何物质。理论上这最小的单位叫邻虚尘(出自《楞严经》),也叫色边际相,极细微的物质,近于虚无。

虚空虽是零,但也是一个数,从根本上说也是“有”,是假大空,它不动、不生灭时感觉不到。如果虚空类似一块显示器,其中的“有”就类似于梦;虚空、山河大地、投射在梦境里的身体,三者没有先后,同时生成、同时投放,一时顿现。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并”即一块,天地与我同时出生在同一个虚空间。物质有生有灭,有过去、现在、未来,时间相就产生了,这与起心动念、思维有关系。时间相是假相,正如《金刚经》所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只是掉入梦境而已。

“大要以无”的空是道。是自性空,是真空妙有。虚空、山河大地、人都是来自于大种(出自《华严经·觉林菩萨偈》)大种无差别,大种是佛性、是真如、是涅槃妙心,是同圆种智,是道。真空能生万法,假空是真空所生,虚空有空相,有上下、前后、左右,真空连空相都没有,指呈不出。

《西游记》里专门有一回论述真空假空。谁都分辨不出真假悟空,打到如来那儿,如来看破但不说破;最后打到地藏菩萨那儿,地藏菩萨让坐骑狮子谛听去听,分辨出了六耳猕猴。“谛听”就是好好地听。佛陀讲法,“汝今谛听,极善思惟”。只有制心一处,好好参悟,才能真正明白自性空。莫把虚空当真空,不然就像金鼻白毛老鼠精,掉进陷空山无底洞去了。打破顽空须悟空,悟真空妙有。

“六耳”指六贼、六根。

孙悟空求须菩提传道,对师父说:“此间更无六耳。”因为道不传六耳,假悟空是六耳猕猴,还没有悟到真空,制心一处、归真守一

“大要以无,为有之始终。”

即所有的有为界、有为法都在真空里生生灭灭。佛家称为“大圆镜智”,像大圆镜一样映彻一切山河大地、一切众生心,一切虚空。明心见性,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精幾于无,积以为有。

变生于化,蚀自酏(yǐ)腐。”

“精”是精气,一种极微小的物质。类似“波粒二象性”,“波”是一盘散沙突然形成最小的物质粒子,就是“精”。“精”左边是“米”,中间一个“十”字,加上胳膊腿,意指向四面八方辐射,类似起心动念、一念无明时的“心猿”状态。“心猿”和“意马”不同,“心猿”是到处跑没有方向,“意马”是有方向的,觉察到意识形成了思维,就像马儿有方向,前后左右地跑时就不是“米”了。

“精幾於无”“幾”是发动。其实就是无中生有,从刚开始空无混沌的状态突然生出“精”。“精”本是气,自己不会发动,“其发若机栝”,“怒者其谁”,“咸其自取”,每个人都是“波”的观察者、是境界里的参与者。物质的形成是因人起心动念观察了它,才会呈现出人们起心动念的样子。

虚空刚开始只是类似于“无”,是“0”的假空状态,“精”突然从“0” 变成“1”。“0”是阳,“1”是阴,有阴有阳,构成世界的东西齐了。跟电脑二进制代码一样,用1、0表示各种各样的东西。看的电影、听的音乐、用的硬盘里也都是一堆1和0的数字。变化相就生成了。

“积以为有”“积”是积累、聚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即本体、自性。有自性,有虚空,接着观察后生成一,就是“有”,三者和合生成世间万物,并不是“三”生的万物。

反过来讲,山河大地是“有”,能显示“有”得有一个“虚空”,能生“虚空”和“有”的,还得有一个“自性空”,是这三者和合才有的万物。

佛家讲“一念无明生三细”,“三细”一生,生出来山河大地,一打盹,一念无明,世界就生出来了,没有先后顺序,同时聚生。然梦中无物而不化,生出的只是幻想,要有六根感知才会生出山河大地、太虚幻境。“六根”攀缘外界的“六尘”,眼见色,耳听声,“十八界”“根尘识”一时顿生。

哲学家也在研究世界是怎么形成的,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之前的之前又是什么?研究到最后还是物质和次第,发现组成世界的物质是波。梦境里的山河大地,分析到最后发现全是脑波,连在梦里的身体都是波、是魍魉。世界不是科学家研究的样子,通过思辨、哲学推理,追究开始,依然是驴拉磨、死亡螺旋,永远追不到头。波从哪来?

佛陀说:世界是一场梦。我们身在其中,自心取自心,没有先后,无始无终,是无始劫。知幻即离,离幻即觉,如是观就行。做观察者不参与,不起心动念,慢慢地梦境就会坍塌掉。

“精幾於无,积以为有。”只是权益方便说,退而求其次地讲“有”是如何慢慢生出的。“有”一旦形成,就会有生、灭、变异。正如庄子言:“一受其成形,不亡以殆尽。”每个人从出生投胎的那一刹就是死缓,有些人死缓四十年,有些人六十年,有些人八十年。有生生,生生死,愁叹苦忧恼,十二因缘就产生了,这就是成住坏空。

“变生于化”是一个物质变成另外一个物质。跟化学一样,一些高能量粒子在释放的时候会有半衰期,能量越高维持的状态就越短,经过衰变、化合最后再组成另外一种物质。人也一样,也有成住坏空,生住异灭,从少年、壮年、老年到死亡。

虚空里的物质是人们起心动念、精神化生的山河大地。起心动念叫缘,缘聚是因为彼此的吸引,缘散是对彼此的遗忘。再硬的物质如岩石聚合在一起到最后都会疏松变成土;山石、金刚钻石再硬到最后也会分解成碳灰、碳末,粘合的凝聚力会慢慢地变化丧失掉。

相的产生与不变化终究是人们的念头对物质的支撑;而变化是人们对物质慢慢的遗忘,自己原来的起心动念、对人、对世界的遗忘。真正的死亡就是被遗忘!什么时候大家把村长遗忘了,村长也会变得毫无力量,村长现在有力量来给大家讲法,是因为大家每天想着、念着,这给了村长力量。

“蚀自酏(yǐ)腐”:腐蚀,是物质维持不住自己的状态。物质本无自性、无状态,它的状态是人们起心动念决定的。“酏”“腐”是物质没有信念的支撑,慢慢熵增的两个状态。“酏”是散发气味,“腐”是自己腐烂、松散,也可以理解成一个物质形成以后,高能粒子散发掉后慢慢地往低能量的状态下降。比如一块结实的木头被风吹雨淋会日久腐掉;放一块香,倒一杯醋或酒精,几天后气味挥发殆尽,这个状态叫“酏”。失去了支撑的力量就腐败了,便是“蚀自酏(yǐ)腐。”

整段话都在讲成住坏空的规则,物质留不住是因为我们的心念一直在刹那生灭,前念逐后念、后浪推前浪,物质也随着心念变化。

图片

“穷弗以圜追,周其不足。”

“穷”是穷尽、穷极;“弗”是不能。世人再怎么追取真知,寻求穷极究竟处的道理,也不足以了解万物生命的规律。终究是后轱辘追前轱辘、在六道里驴拉磨一般越追越远,只要不停,永远不得解脱。只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无,非无物。”

无:是自性空无。无是大种,“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出自《华严经·觉林菩萨偈》)大种里没有色,本自清静,一法没有、一尘不染;六祖说:“何其自性,本自清静。”虽然是无,但不是真的没有。真空妙有,能生万法。

“有,非无精。”

指世人觉得世界有形存在,但又不是真的有。梦境里幻化出来的山河大地、儿女情长、贪嗔痴慢疑,世间万法根本就没有真正出现过,摸不着,捞不出。

《西游记》五十八回,真假美猴王斗至大西天灵鹫仙山雷音宝刹之外,见菩萨、金刚、罗汉、天人诸大圣众都到七宝莲台之下,听如来说法,“不有中有,不无中无。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为有,非无为无。非色为色,非空为空。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无定色,色即是空。空无定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

这段经文难说、难表达,只能体悟,说还是用文字解文字,理解其义就好,不要被文字相捆着。理解山河大地等有为世界根本没有发生过,有为当体就是无为的妙用,就是无为相。一切法无自性,一切相不生不灭。

因为取相分别,有六根解码才有了相。六根一旦捕捉相,即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感触、意触法,心体就会认为捕捉到的相是实有的。就像梦境里本没有相,是观察者解码出来的。梦境里面投射出一个魍魉,起心动念被感知到后,就会认为有一个相,其实梦境里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没有。

如果没有观察者,梦境里面就不会生相。跟电脑一样,硬盘动了,1和0已经在生灭了。如果没有显卡解码,没有显示器,相显示不出来,也捕捉不到。看到的是光波,听到的是声波,闻到的是香波,都是一种波动和解码。维摩诘说真正的修行是“眼见色与盲等”。见到山河大地,佛、鬼、六道等种种相,跟瞎子没见到是一样的,因为相不存在。“耳听声与响等”,声音本身没有意思,有意思是因为世人的取相分别。

当人的心体回到不波动的状态,外界的生物就会“以息相吹”。所有的相会慢慢地烟消云散,或者是否烟消云散也没有关系,对人已不构成任何影响,如风吹光,不受任何扰动。就像做梦,若是在梦里觉醒了,你会知道梦境里的各种妖魔鬼怪都是影像,再怎么变幻也不会对你有伤害,它们到跟前也就扑了个空,梦境里的身体只是个影子。

色受想行识五蕴中的色蕴,被称作第一坚固妄想,牢不可破,人们固执地认为梦境里的魍魉是真实有。可通过修首楞严三昧,有了禅定的功夫才能破。先破色蕴,之后可能会出神通,如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隔空取物等,看任何东西就像X光一样,不再有障碍。能像孙悟空一样,上山、下海、蹈火、入岩石,色身就只是个影像。

《骇客帝国》中的女主角崔妮蒂中弹后,尼奥用手直接插到她身体里取出子弹,就是因为身体只是个代码的壳子。会明白远和近是一样的,远就是近,极乐世界就在眼前。以听收音机为例,所有的电台都在虚空里,只要调频就能接收不同电台。人本来就是全频段的,是由于色法的障碍,才被限制在固定频段里,像夹在两堵墙中间。整个三界,十法界都在虚空中,依空而建,只是有不同的频段,如果能调频,不需要飞多远,当下就能到达极乐世界。

有的神通是报通,通过修行自然而然触发出来,修行人也不会当回事。有神通只是能更好地为众生服务,让人生信心。如果用来敛财或做其他恶事会遭报应的。真有神通的人不会随意向人展示,孙悟空刚修行的时候,喜欢卖弄,于是被师父赶回去,不让他在人前卖弄。因为大家都着相,看见有特异功能就会崇拜,效仿学习而不学道了。

村长最大的神通就是能通圣贤之道,感而遂通,不需要学,看一遍就懂。真正的神通是能急人之所急、能爱人、知人,悲悯众生。人身能用六根感受外界的六尘,眼能看,耳能听,哪一个不是神通妙用?

《玄隐遗密》跟佛经里讲的是一样的,无非是以经解经,用佛经来解道经,道经解《南华经》,《南华经》解《冲虚经》,《冲虚经》解佛经,以文字解文字。

故曰罔視為无

就是老子说的“道”。“视之不见,名曰夷”—《道德经》,视之不见就是罔視,只看到相而看不见“道”。就像我们看到灯光却看不到电,电只是能,通过电的作用,知道有电的存在。

“无:之物细也。”

即空空如也。

“無:其來乎弗以知”

無:即是道。老子形容道是“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前找不到头,后找不到尾,不是创造出来的,也不知从哪来。

“其害乎,染而蝕,非無之病也”

虚空中的自然现象、众生的相互对立、浸染腐蚀、相刃相磨而显现的各种相,无论怎么变,对虚空没有任何影响。虚空还是虚空,虚空如如不动。

“蟲亂之邪。其害耶,無間之以流焉。”

“蟲”意指物质的生灭。虚空里一切物质的本质是波,像极微小的虫子一样时时刻刻在动,成、住、坏、空。

“无间”:没有停止。这虚空中所有的害都来自于虫乱,虫动其实是心念在动,而人又受到念头的牵制。

所以六祖慧能曾说:“风动?幡动?仁者心动。”一刹那一弹指间,无数的生生灭灭,无常。

“鹹以時而發”

“鹹”是感的意思。《南华经》中“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感”字底下是个心,一起心动念,外界就显现出相,“念兹在兹”!什么时候起心动念“感”之,外界的“虫”就什么时候动之。

“因氣乃著之”

“著”通“着”。精气神,“鹹以時而發”神一动气就动,气动形出,三界六道、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整个世界因气而着。所有相都是气聚成形,比如水气聚拢成云,之后再化成雨。气聚就出现了人所见所闻、所听所观的山河大地一切相,而人着相其中,迷了。

而形如果还原成气也需要有高能量将它气化。比如水蒸发之后成气体;木头点着后的火也是气。气就是能量,遨游于整个天地之间,聚合后变成物质。世界无非就是从能量变物质,从物质再变能量。

普通人没办法直接从天地吸取能量,所以要通过饮食从物质中吸取能量。比如利用炭火烹制食物,炭燃烧之后的炭灰就一丁点,其余的都能量化了。

能量没化成形的时候是混沌状态、是波。化成什么样的形式是由心念来决定的。形成兰花、檀香与形成榴莲、葱蒜韭菜这些臭秽的能量大小是一样的,正能和负能不分高低。和谐的、美好的、发大愿等高频的心念产生波动后就是能给宇宙、十方世界补能量的“米”。这是正能量,落在哪儿,哪就会造一株兰花;落在干旱的地方就会来一场及时雨,会化现出瑞象、美食、芳香等和谐美好的物质。反之,起邪心歪念,一个念头便会让众生非死即伤,造出添加剂、农药、枪炮等等屠害众生的物质。心念散播出去并不单单是地球接收,也可以是他方世界任何的地方,心念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

造恶相与瑞相的能量一样大,佛陀也改变不了众生的业力,因为众生即是佛,只是迷了,生妄念造世界、造六道、造身后业。“咸其自取,怒者其谁。”圣贤教导世人最终都是一致的,让人慎独、善护念。

这一段系统地讲解了天地形成的状态,六道怎么形成的;再而分析世界成住坏空的原因,后又如何慢慢地生出有为世界,世人迷在有为世界里,受生受死。

《玄隐遗密·九真要》是宇宙人间最至真之理,文字太古奥了,有的字我也不认识。根性利的,说啥都懂。我姑妄说之,汝姑妄听之,反正都是梦中说梦、解字。

图片

  众善奉行 

当我们给予别人很多的爱时,爱就是一种支撑,能给对方力量;当人没有爱的支撑,就会松散、垮掉。不想让世人受很多苦,不想让世界更差下去,就要散发爱的力量,给予世界一个支撑。物质也是一样,比如房子长时间没人住,就会垮塌,破裂,因为没有人气的支撑。天地也是一样,需要你我善念、善愿的支撑。

每个人都是一个电台,要给这个世界拼命地发正念,发和谐的电磁波。和谐的电磁波越多,力量越大,杂波的力量就越弱。

如何发正念?

读《华严经·净行品》,文殊菩萨带着大家一起发愿。“愿”是心加原,愿力就是心的原动力。学文殊菩萨一起发正愿,每天无时无处都可以发愿,当愿众生。这是向宇宙、向法界供货。愿力可以让鬼道众生有吃的,施食就是愿力变食。大家要做供货商,每个人都有无量的货,因为心有愿力能产生一切。不但能给鬼道众生供货,也可以给其他众生供货。起心动念坚持下去,再贫乏也不能断供,没啥成本,就费点时间。

供货不要想有收获,不要去求回馈,供得多自然会得福报,每个念都是种子,是因。村长以前肯定有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才能在这一世不得愚痴报,能明白圣人的道;一些很异常艰难的事情,能简单就渡过去,说明以前也帮过别人渡过难关。基本上想啥来啥,一点儿不夸张。这些好日子就是供货之后的回馈,一切都是自然的显现。

开卷有益

以后可以把《玄隐遗秘》里面实用的的医理内容整理出来弥补《桂林古本伤寒论》。村长虽然现在很自由,但感觉每天的时间还是不够用,有很多事要干、很多书要读、很多东西还没有学到。感觉一生太短暂,时间很紧迫,一转眼都四十岁了,还能学多少年?不想光阴就此虚度,浪费这一天天的好光景。以前练琴的时候,一天不学会新曲子就不允许自己吃饭,否则觉得对不住吃的食物,自己逼迫自己去学东西,去求知:这就是村长的学习态度。大家别以为村长整天吊儿郎当的,其实都是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下功夫。当时啃《桂林古本伤寒论》,把书都翻烂了,这本厚厚的《医林误案》也是,而且里面每一页都有笔记。大家扪心自问,想想自己到现在为止翻烂过几本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村长每天都在学习、揣摩。不思辨,理法是不会自个儿跑到脑子里来的。天资不错还要努力、辛苦地求学,那天资和悟性不如人再不努力,什么时候才能赶上?人身难得,万劫不复,这辈子不努力,以后被业力牵到哪一道轮回都不知道,还能不能碰到善知识,能不能有机会学更不得而知了。古人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村长是一日不读书,一天没有进步,没有求知,就自觉面目可憎。

所谓开卷有益,不需要每天一本本地读,习惯没事时坐下,翻开书随便念一段《尚书》或是《诗经》都会让人深受教益。佛陀说法初中后善,开始是善,中间是善,后边也是善,没有不好的东西,全都是解脱知见。圣贤写的东西也是一样,初中后都是善知识。

大医者,重调神,次养生。

-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