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主有几性能?四气五味及归经, 四气寒热与温凉,寒凉属阴温热阳, 五味辛甘苦咸酸,治疗作用不同焉, 相使一药助一药,相须互用功效添,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相使一药助一药,相须互用功效添, 斑蝥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 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 解表辛散肌表邪,性温散寒凉散热。 性寒清解虚实热,湿热疮毒及气血。 泻下苦降通大肠,积热水饮力能攘。 祛风湿药善治痹,关节疼痛拘挛医。 芳香化湿能运脾,湿阻中焦此最宜。 利水渗湿通水道,水肿淋痛黄疸消。 温里散寒附姜桂,良姜小茴吴茱萸, 舒畅气机青陈皮,香附川楝绿萼梅, 消化食积楂曲麦,内金矢藤谷芽莱。 使君槟榔苦楝皮,雷丸鹤虱与芜荑, 止血药善治出血,不论虚实与寒热。 因热地榆大小蓟,槐柏苎麻茅羊蹄。 化瘀止血茜三七,蒲黄降香石花蕊。 收敛止血鹤白及,紫珠棕藕猬血余。 温经止血炮姜炭,灶土陈艾疗虚寒。 大蓟善治热出血,散瘀解毒消痈结; 小蓟凉血兼消痈,血淋尿血尤多用。 地榆收敛性寒凉,下焦出血及烫伤。 三七化瘀善止血,内外出血痛伤跌。 茜草凉血化瘀血,通经疗伤止出血。 蒲黄化瘀止血好,血淋心腹痛尤妙。 白及止血靠敛涩,咳吐呕血及皲裂。 炮姜味涩善治中,阳虚出血寒泻痛。 艾叶温肾暖胞宫,虚寒崩漏与胎动。 活血化瘀除瘀血,止痛消肿调经脉。 活血止痛延胡芎,郁金乳没姜黄灵。 活血调经牛丹参,桃红益母泽兰凌, 血藤月季王不留,妇女经产血瘀优。 活血疗伤铜蟅虫,苏木血竭刘寄奴, 马前儿茶骨碎补,续筋接骨消肿痛。 破血消癥三棱莪,山甲水蛭虻班蝥。 川芎行气血祛风,经产瘀滞头痹痛。 延胡行气血止痛,疗心腹瘀滞诸痛。 郁金活血又行气,凉血利胆清心宜。 丹参活血善调经,凉血消痈心神宁。 红花活血调经脉,瘀血诸痛斑暗色。 桃仁通经破瘀血,润肠消痈兼止咳。 益母经产为要药,瘀血水肿皆良效。 牛膝通经补肝肾,瘀血火热皆下行。 蟅虫破血疗瘀癥,续筋接骨伤科用。 自然铜散瘀止痛,骨折筋伤有妙用。 马前通络止痛强,顽痹肢瘫及跌伤。 莪术破血又行气,癥瘕积聚与食积。 山甲通经善消癥,下乳消肿且排脓。 化痰半夏星白附,芥子皂荚花旋覆, 白前前胡桔二贝,瓜蒌三竹黄沥茹, 大海黄药瓦楞礞,浮石蛤壳藻昆布。 止咳平喘杏冬花,苏子百部矮地茶, 紫菀兜铃桑白杷,葶苈白果洋金花。 半夏辛温燥湿痰,散结消痞治呕眩。 桔梗化痰靠升宣,祛痰排脓利喉咽。 川贝化痰又润肺,燥痰热痰及瘰疬。 浙贝化痰散郁结,热痰瘿瘤瘰疬解。 瓜蒌清肺化热痰,宽胸散结通大便。 杏仁苦降止咳喘,滋润肠道通大便。 苏子降气又化痰,痰多咳喘及便难。 百部润肺治诸咳,灭虱杀虫蛲滴疥。 桑白泻肺治热喘,利水消肿治肿满。 葶苈泻肺又利水,痰壅咳喘饮停积。 重镇安神朱砂磁,琥珀龙骨与龙齿。 养心安神柏枣仁,远志合欢夜交藤。 朱砂解毒清镇心,惊悸不眠神不宁。 磁石安神镇心肝,聪耳明目定虚喘。 龙骨镇惊安心神,固涩平肝治眩晕。 酸枣仁养心益肝,疗血虚不眠多汗。 远志开心窍祛痰,健忘癫痫及咳痰。 平抑肝阳代赭石,石决珠母紫贝齿, 天麻全蝎与蜈蚣,僵蚕蚕蛹与地龙。 开窍醒神苏合香,麝冰菖蒲蟾酥樟。 补虚药治气血虚,阴阳不足皆能医。 鹿茸壮阳益血精,调冲托疮强骨筋。 麦冬养阴润肺胃,清心除烦虚实宜。 收敛固涩主滑脱,止汗浮麦麻根稻。 莲子益肾固精带,养心健脾能止泻 涌吐药逐食毒痰,常山瓜蒂与胆矾。 白矾蛇床雄硫磺,大风土荆蒜蜂房。 升药轻粉与铅丹,砒石硼砂和炉甘。 清热解毒之最——银花 来源:药圈网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