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9家券商业绩出炉!这家机构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超700%|券商

 天承办公室 2024-01-29 发布于江苏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北京商报

  券商2023年业绩预报步入密集披露期。北京商报记者关注到,截至2024年1月28日,已有29家券商公布2023年业绩快报或业绩预告,其中包括18家上市券商、2家新三板券商以及9家非上市券商。整体来看,多数券商在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有券商同比增超700%,亦有多家机构同比翻倍。就业绩增长的原因,多家券商在预告中指出,投资业务收益的大幅增长成为主要因素。有业内人士表示,2023年市场震荡背景下,券商投行等业务受到影响较明显,相较之下,投资业务贡献进一步凸显。同时,也有券商应对市场变化,重点发力投资业务,以此作为突围方向。

  29家券商预告2023年业绩

  券商业绩快报和业绩预告相继出炉。1月26日,华安证券(4.700, 0.04, 0.86%)发布2023年度业绩快报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54亿元,同比增长15.66%;实现归母净利润12.81亿元,同比增长8.4%。华安证券表示,2023年,公司经营发展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其中,权益性证券投资收益有较大增幅,带动经营业绩同比提升。

  同日,东方证券(8.760, 0.01, 0.11%)也发布业绩快报,但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公告显示,2023年,东方证券实现营业总收入170.85亿元,同比下降8.78%;实现归母净利润27.5亿元,同比下降8.65%。东方证券表示,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变动的主要原因是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减少,证券投资业务收入同比增加,子公司大宗商品销售收入及成本同步减少。

  若拉长时间看,自1月11日哈投股份(6.530, 0.11, 1.71%)率先发布业绩预盈公告后,券商逐步进入业绩密集披露期。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1月28日,已有29家券商公布2023年经营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其中包括中信证券(20.830, 0.27, 1.31%)、光大证券(16.150, 0.04, 0.25%)(维权)等18上市券商,粤开证券、国都证券2家新三板券商以及中山证券、五矿证券等9家非上市券商,各家券商均以业绩快报、业绩预告形式公布2023年“成绩单”。

  营业收入方面,中信证券2023年营业收入高达600.47亿元,暂居榜首,同期,东方证券、国投证券、光大证券营业收入也均超百亿元,分别为170.85亿元、105.76亿元、100.31亿元,排名靠前。不过,也有券商2023年营业收入不足5亿元,包括麦高证券、中山证券,分别为2.06亿元、4.26亿元。

  归母净利润方面,中信证券同样以196.86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夺冠,同期,申万宏源(4.440, 0.01, 0.23%)、光大证券暂居市场第二、三名,分别为42亿元至50亿元、41.9亿元。相较之下,仅中山证券净利润出现亏损,约为-0.84亿元。

  同比情况来看,在29份业绩快报及业绩预告中,实现归母净利润预增的券商多达21家,占比72.41%。其中,红塔证券(7.700, 0.00, 0.00%)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710.57%,增速暂居上市券商首位。同期,西部证券(6.230, -0.04, -0.64%)、东北证券(6.970, 0.02, 0.29%)、中泰证券(6.840, 0.03, 0.44%)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也均超100%,哈投股份、太平洋(3.440, -0.06, -1.71%)证券、湘财股份(7.750, -0.17, -2.15%)等则宣布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而华林证券(14.820, -0.49, -3.20%)归母净利润则预计同比下滑幅度最大,为-53%至-63%。

  在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看来,当前券商呈现出的业绩表现与各家券商对于内功的修炼有关,当前节点或更考验券商治理能力、管理水平、投研能力以及策略优化。

  投资业务成业绩增长支撑点

  就业绩同比增长的原因,“投资业务收益的大幅增长”成为各家券商解读中的高频词汇。例如,红塔证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深入推进自营投资业务的非方向性转型和绝对收益策略投资体系建设,系统性地对资产组合管理进行重新布局和调整,加大长期资产配置力度,投资相关收入更加多元,稳定性增强,利息收入和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加。

  西部证券也表示,2023年公司自营投资业务收益增幅较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实现同比扭亏转盈,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此外,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增181.9%的东北证券亦表示,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投资与销售交易业务和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增加。

  杨海平解读称,“券商业务板块一般包含投行业务、经纪业务、资管业务以及自营投资业务。基本都与市场行情密切相关,相比于资管业务、投行业务,自营投资业务受到市场的影响相对更弱,券商的自主性更强。2023年市场震荡的背景下,券商投行等业务受到的影响较明显,自营投资业务贡献进一步凸显。同时,也有券商应对市场变化,重点发力投资业务,以此作为突围方向”。

  整体来看,国泰君安(15.060, 0.00, 0.00%)证券非银金融团队曾在1月26日发布预测表示,预计上市券商2023年调整后营业收入同比上升2.61%至4068.5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0.38%至1277.28亿元。全年投资业务同比改善强于其他业务,2023年预计投资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3.23%至1359.43亿元,对调整后营业收入上升的贡献度最大,主要受市场回暖影响带来的投资收益率大幅上升。

  1月16日,国联证券(10.310, -0.09, -0.87%)也在《券商板块2023E业绩前瞻:盈利个位数增长,投资改善是核心支撑》中表示,预计券商板块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4%;单季度看,投资收入改善支撑增长、投行业务则显著承压。

  北京商报记者 刘宇阳 郝彦

责任编辑:何松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