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军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后编制情况

 越国公 2024-01-29 发布于湖北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阎锡山见前途莫测,便以力量薄弱为借口,保持中立。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曹锟被囚, 吴佩孚也被解除职务。眼看直系将要失败,阎锡山决定联奉拥段倒直。 10月28日,第3混成旅旅长孔繁蔚被任命为左翼总指挥,率第3旅黄金桂部、第4旅谢濂部、第5旅刘树藩部、第7旅龚凤山部,共6000余人,向石家庄进发,负责截断京汉铁路交通,阻止直系援军北上。

晋军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后编制情况

11月24日,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段祺瑞正式就任临时执政。2月,临时执政府下令将各省“督军”改称“督办”,1925年1月17日,阎锡山被任命为督办山西军务善后事宜。同年初,晋军返回太原,阎锡山正式实施第二次扩军计划。先将10个步兵团番号改为10 个旅,然后增补兵员;并新添2个师的编制,新建1个步兵旅、1个手掷 弹旅、9个手掷弹营、1个迫击炮团,共4万余人。

第二次直奉战争后晋军编制序列(1925年)

第1师 师长 商震

第1旅 旅长 傅存怀

第1团 团长 杨孝欧

第2团 团长 卢丰年

第2旅 旅长 王嗣昌

第3团 团长 李培基

第4团 团长 侯守常

第2师 师长 孔繁蔚

第3旅 旅长 李维新

第5团 团长 文海

第6团 团长 荣鸿胪

第4旅 旅长 谢濂

第7团 团长 程延栋

第8团 团长 傅作义

第5旅 旅长 丰玉玺

第9团 团长 傅汝钧

第10团 团长 张荫梧

第6旅 旅长 杨爱源

第11团 团长 赵承绶

第12团 团长 孙楚

第7旅 旅长 杨中科

第13团 团长 杨呈祥

第14团 团长 高冠南

第8旅 旅长 丰羽鹏

第15团 团长 关福安

第16团 团长 金铸洲

第9旅 旅长 荣鸿胪

第17团 团长 荣鸿胪(兼)

第18团 团长 辜仁发

第10旅 旅长

第19团 团长 白毓晋

第20团 团长 许晟蔚

第11旅 旅长 李徳懋

第21团 团长 周玳

第22团 团长

迫击炮团 团长 冯鹏翥(下辖6个营)

骑兵旅

第1团 团长 路福保

第2团 团长 孔祥麟

混成旅

第1混成团 团长 李维新

第2混成团团长 傅存怀

1925年冬,直系与奉系联合向冯玉祥部发起大规模进攻。与此同时,吴佩孚也命靳云鹗率兵北上援奉。眼看奉、直倒冯已成定局,鉴于冯玉祥的国民军扩充迅速,图谋向山西发展,已对山西形成包围之势的事实,阎锡山确定联奉、直倒冯的策略。

1926年5月,国民军分数路向晋北地区进攻。阎锡山联合奉、直军向冯军发起反击,战至8月,国民军不支,开始撤退,乘国民军撤退之机,阎锡山马上命商震率晋军向绥远方向追击,迫使冯部石友三、韩复榘、陈希圣投降。

8月下旬,阎锡山将韩复榘、石友三、陈希圣部收编为第13、14、15三个师。9月,商震的傅存怀部进占绥远,阎锡山当即电令商震为绥远都统,将地盘扩至绥远。此后,晋军又占领了包头。

1926年冬,阎锡山进行第三次扩军,将部队扩编为17个师又8个炮兵团。

其中,第1师,李培基任师长;第2师,赵承绶任师长;第3师,杨士元任师长;第4师,傅作义任师长;第5师,傅汝钧任师长;第6师, 孙楚任师长;第7师,张会诏任师长;

第8师,关福安任师长;第9师,李维新任师长;第10师,卢丰年任师长;第11师,杨效欧任师长,第12师, 高鸿文任师长;第13师,丰玉玺任师长;第14师,李服膺任师长;

第15 师,李生达任师长;第16师,吴藻华任师长:第17师,孟兴富任师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