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务院最新批复:四川站位之高,超乎想象!

 UP成都向上 2024-01-29 发布于四川

1月23日,自然资源部官宣了国务院关于《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全文约1800字,从时序上看四川是全国第19个获批的省(区、市)

你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篇官样文章,里面非常多全新表述、定位也非常高,用一位UPer的话:感觉四川这盘赢麻了!

截图自自然资源部官网

到底站位有好高?四川又赢在哪里?且听UP君为你细细道来

先介绍下背景。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基础性规划,与以往各种规划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涵盖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但不是三者的叠加,而是三者在空间上的融合。

也就是说,原来存在1+1+1≤3的情况,因为重叠交叉、管理部门不同,存在一些矛盾之处;国土空间规划则是建立1+1+1>3的模式,充分发挥三者的优势,产生Lollapalooza效应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因素共同作用时,产生的远超各个因素单独作用时的效果

四川省约在2018年12月正式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2020年4月形成初稿,并广泛征求全省各市州及相关省级部门建议意见,2020年下半年与四川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充分对接,并再次多轮征求省直相关部门意见、多次调整完善,形成了现有规划成果。

从启动、定稿、上报到批复,历时足足五年有余,足见这项工作的严肃性、复杂性和权威性。

为什么又说四川赢麻了呢?往下看!

截至发稿时,国务院共计批复了21个省(区、市)的国土空间规划,批文格式统一,每篇都是六段,核心是第一段——对相应省(区、市)发展定位的明确认定

来看看国务院对四川批复的第一段:

截图自国务院关于《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看到了吗?“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支撑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地区”,在已发布的国务院对21个省(区、市)相关批复中,这一表述绝无仅有,它以国务院文件的形式明确了四川的“国家战略腹地”站位,体现出强烈的国家意志。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各地迅速响应,努力想搭上“国家战略腹地”快车,但是UP君检索了已公布的20个省(区、市)相关批复,“国家战略腹地”有且仅有四川!

比如对国内“三驾马车”——广东、江苏、山东的批复:

广东定位“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突出一个“改开先锋”!

截图自国务院相关批复
江苏定位“一带一路交汇点,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重要地区”,突出一个“地位重要”!

截图自国务院相关批复

山东定位“南北联动、东西陆海统筹……重要枢纽”,突出一个“北方担当”!

截图自国务院相关批复

再来看看同处西南的云南、贵州两省:

云南定位“向南开放的重要通道和前沿”,贵州定位“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两者都凸显一个“生态文明”!

截图自国务院相关批复

截图自国务院相关批复

还有两个传统意义上的“腹地”——中原大省河南、西部唯一直辖市重庆,相关批复还没出来。但是结合最高领导人来川视察时的讲话精神,四川站位“国家战略腹地”,应是全国唯一

如此高的战略定位,当然要有一系列的部署安排作为支撑,这点在国务院相关批复中均有清晰表述,主要体现在第三/四段:

“坚持'川渝一盘棋’,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强化与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等城市群的协同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

“更好扛起粮食、生猪、油料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责任,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新都“天府粮仓”

增强成都都市圈辐射引领作用加快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同城化布局,推动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川西北以及攀西地区协同发展。

积极保障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高质量对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新布局,优化完善创新资源布局,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截图自国务院关于《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以上各条,有些是早已着手进行的,比如中(蓉)欧班列、国家重大战略铁路项目、天府粮仓建设、一大批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算力枢纽、国家级科创平台等;

有些是进一步地强化提升,比如在国家战略腹地大背景下,成都都市圈建设将会进一步强化提速,其中多条S线肯定会加快进度;

有些是本次的新提法,比如“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积极保障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等,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门提到了“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相信接下来会有系列政策利好四川。
中国人造“太阳”——环流三号。图据@成都发布

有些媒体在谈到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时,总会拿当年的“三线”建设做类比,其实这是两回事。新时期对接沿海地区产业新布局,不等同于“三线”时期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而是强调在新兴产业上协同布局,像四川正在全力打造的先进核能、生物医药、空气动力等原始创新集群,就是这样的典型。

2023年,四川GDP历史性超越河南,进位全国第5。相信在国家一系列重大机遇加持下,未来四川还会不断实现跨越式增长。


去年四川GDP增速约5.96%,目前各市州已陆续公布相关数据,其中绵阳、宜宾两市GDP增速均超11%,展现出强劲的发展能。
中国唯一的科技城绵阳,2023年GDP名义增速达到了11.35%,位居全省第一;GDP总量约4038.73亿元,成功突破4000亿元大关

宜宾去年GDP名义增速11.05%,位居全省第二;GDP总量约3806.64亿元,领先第四名德阳的身位越来越远。

德阳、达州、凉山、雅安(GDP首次突破1000亿元)、攀枝花各地的表现也都非常惊艳,充分证明 四川“四化同步、 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成果卓然



倒是成都,虽然GDP总量仍然高居全省第一22074.7亿元,但是增速6.0%仅与全省相当,有点不够看,不仅不敌绵阳、宜宾,甚至不如甘阿凉“三州”地区。

特别是成都去年二产增加值6371亿元,较2022年减少了33亿,名义增速-0.5%。这是自1977年以来,二产环比名义增速首次为负

以首位度(常住人口与GDP总量占全省比重)来论,成都还是当之无愧的带头大哥,但是一众小弟已经越来越生猛、也越追越近了。在“国家战略腹地”的新定位下成都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比如以前是市州赚钱成都花,或许,未来会出现成都创造、市州智的新局面?


近百年来,从抗战到新中国“三线”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四川一直是中国最深厚最稳定的大后方;现在世界局势云诡波谲,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四川再次毅然决然站出来,挑起了千钧重任。

所以每一位四川人,请记住:四川绝不是只有“我姓川,吃玩川”,它还是:

国家战略腹地

向西开放战略高地

国际竞争新基地

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

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雄起,四川!

关于四川新站位,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哦~

 -  END  -
 防止失联〖请设星标☆〗
编辑:Hugo Ⅰ  美编:Bobeen  Ⅰ  主编:Comet
图文来源:成都向上/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