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经典代表作,《消费社会》讲了哪些内容

 小播读书 2024-01-29 发布于广东

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的经典代表作《消费社会》,不仅是理解消费文化的必读经典,也为我们理解今天很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提供了非常好的视角。

这本书是鲍德里亚在20世纪70年代的著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美西方社会,经历了二战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正处于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黄金时代。

是鲍德里亚对这种繁荣背后的消费主义陷阱进行了深刻剖析。

虽然这本书是对当时西方消费主义社会的剖析,但是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其实正好非常适宜。

因为,当下的我们正处于消费社会,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提升,消费主义的陷阱对于今天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甚至对20世纪的欧美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随着移动支付,在线电商的普及,“买买买”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在消费主义陷阱越陷越深。

到底消费主义是如何形成的,消费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接下来,我就会结合我们当下的社会现实,来分享这本书的核心内容。

在具体分享这本书之前,我们看一下这本书的背景信息,这本书是鲍德里亚严格意义上的第二本著作,在第一本著作《物体系》中,鲍德里亚就提出,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因为受到物的包围,而越来越成为一种官能性的人。

物品作为人类活动的产物,这种由我们亲自创造出来的物不仅不能为人服务,反过来包围人和围困人,物异化了人。

这跟马克思的劳动异化,劳动异化了人很类似,实际上早期鲍德里亚的思想也深受马克思思想的影响。

马克思认为,商品生产是对劳动者的剥削,而鲍德里亚认为,消费主义是对消费者的控制和奴役。

在《物体系》和《消费社会》中,鲍德里亚都延续了对消费社会的批判,物品或者商品变成了一种消费能力的符号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整个社会文化是建立在消费之上,而不是生产之上。

在马克思的时代,在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是生产劳动驱动了社会发展,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逐渐从生产驱动变成了消费驱动,在每次经济低迷或者爆发金融危机的时候,各国采取的最重要的金融手段就是大量印钞,刺激消费。

消费推动需求,需求推动生产,进而推动社会经济进入正向循环,这是今天各国常规的经济政策。消费成为驱动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力量,这是在宏观层面。

简单来说就是,从生产型社会转向了消费型社会。

那这个转变是如何发生的?这就要说到20世纪30年代欧美所经历的那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

在20世纪之前,工业时代是物质匮乏的时代,制约社会发展的是生产,所以就需要扩大生产,在经济活动中“生产”是核心和本位,经济活动是以“生产”为中心展开的,如何提高生产力和生产率是核心问题。

而到了后工业时代,尤其是1929年开始的那场经济危机,是消费社会诞生的转折点。

1929年代经济危机,是经济史上最持久、最深刻、最严重的周期性世界经济危机,这次危机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巨大冲击。

而这场经济危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生产过剩。

过去西方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是无限的生产力和有限的消费力之间的矛盾。过去企业认为生产多就利润多,目标是提升生产力,那么赚钱就多,后来发现生产了很多商品卖不出去,人们相对贫困,消费能力不足,就出现了比如很多牛奶厂家把大量牛奶倒掉的离奇事件。

经济学家凯恩斯就把这场经济危机的根源归结于供给过剩而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主义开始盛行,凯恩斯主义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刺激消费来促进经济增长。

于是,消费就被凸突出位经济活动的核心,从如何提升生产力,如何提高生产,转变为如何引导、鼓励、刺激,甚至创造消费。

所以,我们可以简单理解,1929年经济危机之前,是生产型的工业社会,之后就是消费型的后工业社会。

更重要的是,这种经济策略的转变,也伴随着社会消费伦理的转变,西方从工业时代所奉行的禁欲主义的新教伦理,开始转变为后工业时代的:消费伦理。

什么是新教伦理和消费伦理呢?

禁欲主义的新教伦理始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马克斯·韦伯有本经典《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有深入的剖析。

简单来说它是早期资本主义的社会伦理和精神内核。

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人们普遍奉行入世苦行,尽职禁欲,人们普遍认为,为上帝劳作和积累财富是应尽的义务,把压抑个体的享乐和需求满足视为拯救自己灵魂的手段。把不懒惰、不奢侈、不浪费,勤恳劳动视为美德。

而相反,不参与劳动、不积极工作、不努力、过度享乐、过度消费和奢侈视为是道德上的恶。

但是在1929年的经济危机对这种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以“生产和创造”为核心的经济体系产生了质疑。

人们发现生产不再是问题,而问题在于消费不足。

所以,在凯恩斯主义看来,只要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推动财富增长的消费,即便是奢侈消费,甚至是浪费也没关系,于是,奢侈甚至浪费,不再被视为一种恶,而被视为一种善。

在整个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中,消费取代了生产成为核心内容和终极目的,消费本位主义取代了禁欲主义的新教伦理,成为新的社会伦理。

在消费伦理的时代,出于个人享乐的消费行为不再受到贬斥或者抑制,而是受到国家政策和信贷制度、分期付款等金融制度的鼓励和支持。

消费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保障,也被视为公民应尽的义务,甚至被渲染成为一种爱国责任。

其实在今天,我国鼓励生三胎,鼓励大家节假日消费,鼓励年轻人结婚买房等等,其背后的核心逻辑也是鼓励消费,希望通过消费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在西方,在新的消费伦理观的影响下,随着各种信贷制度的出现,人们普遍开始提前消费,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过去以劳动为重心:先工作赚钱,再消费的逻辑,变成了:先消费,然后再工作偿还。

这跟今天我们很多人是一样的,每月的工资刚发下来,就去还各种房贷车贷和信用卡了。

这种转变不是一挥而就的,消费社会和消费伦理的产生和形成经历了大半个世纪,在经济、政治、社会伦理、价值观等各个层面都发展了巨大的转变。

在经济活动中,消费不再是扩大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变成了目的本身。

在社会伦理中,消费,甚至过度消费被视为正当合理的。

过去我们推崇“劳动最光荣”,而今天“消费者才是上帝”。

在消费主义的文化下,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变得正当且合理,而相反,节约、勤奋、劳作、简朴的生活方式被人鄙夷,甚至被贴上了保守、平庸、顽固,甚至愚蠢和失败的标签。

虽然受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社会依然奉行理性消费,反对铺张浪费,鼓励勤奋努力,但陷入消费主义的大多数人,显然已经接受和认同了消费文化,很难抵抗消费伦理的裹挟和冲击,传统文化和精神变得庸俗和无趣。

整个社会的伦理和价值观,从劳动最光荣,变成了消费者才是上帝。

过去我们满大街都张贴的是劳动者的海报,而今天,大家可以看看,我们大街小巷中的海报和广告,已经换成了各种帅哥美女们,沉浸在消费主义的享乐中。

但我们仔细反思就会发现,是我们天生就喜欢买买买吗?

其实未必,正如叔本华说:我们可以做我们想做,但无法想我们所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