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日一题 综合题——印度河流域

 hjh2004 2024-01-29 发布于福建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度河流域北部多高大山地,中部和印度洋沿岸地区为海拔较低的平原地区。科考队员考察发现,印度河流域的中游平原地区风成黄土广泛分布(下图)。黄土质地均一、疏松多孔、易耕又宜耕,且适合穴居。考古发现印度河流域的黄土分布区与古文明分布区高度一致,该区域成为推动古印度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图片

(1)推测印度河流域中游平原风成黄土的主要来源区,并说明理由。

(2)说明印度河中游平原黄土层堆积和保存的有利自然条件。

(3)从黄土的特性分析印度河流域黄土分布区成为古印度文明源地的主要原因。

【答案】

(1)来源一:西北(北)高原、高山区域。该区气候干旱,荒漠广布,沙源丰富;冬季西北风搬运风沙至黄土区堆积(黄土区堆积区位于冬季西北风的下风向);

来源二:上中游裸露河滩沙地。印度河流量季节变化大,冬季河流枯水期,河滩裸露,冬季风势力较强,扬沙搬运堆积。

来源三:塔尔沙漠地区。该区域夏季盛行西南风,将塔尔沙漠的表层的黄土搬运至该区堆积(黄土区堆积区位于夏季西南风的下风向)。    

(2)中游平原区地形平坦开阔,提供足够沉积空间;西南季风带来降水少,流水侵蚀作用弱;植被较稀疏,不易被改造成其他土壤;沉积物质来源充裕(范围广),沉积时间长,厚度较大。    

(3)黄土疏松多孔,质地松软,有利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利于作物生长,便于古人简陋农具开垦,宜早期人类开凿洞穴定居生活;黄土分布广泛,有利古人较大面积开垦(提供较充足的土地资源)。

【解析】

【分析】本题以印度河流域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土壤形成的因素、黄土与印度古文明源地的关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印度河下游平原风成黄土的物质来源可以分为本地沙源和外来沙源。外来沙源:该地北部多高大山地,气候干旱,地表荒漠广布,冬季盛行的西北风将流域北部高原的粉尘搬运至流域南部平原,由于风力减弱,大量的粉尘颗粒堆积;本地沙源:印度河流域气候干旱,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中上游多裸露的河滩沙地;冬季河流水量少,水位低,大量河滩裸露,冬季风风力强劲,搬运能力强;下游平原东南侧分布着塔尔沙漠,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将塔尔山的表层黄土搬运到黄土堆积区等。

【小问2详解】

印度河中游为海拔较低的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开阔,沉积空间广阔;受西南季风影响小,降水稀少,流水侵蚀作用弱;地表多荒漠,植被较稀疏,土壤发育程度差;周围地区地表多疏松沉积物质,沉积物来源范围广,沉积物质充足;经过长时间沉积,厚度较大,保存较好。

【小问3详解】

据材料“黄土质地均一、疏松多孔、易耕又宜耕,且适合穴居”可知,黄土质地均匀,疏松多孔,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利于耕作;土质疏松,便于古人用简陋农具开垦,开垦历史悠久;黄土土层深厚,利于早期人类开凿洞穴定居生活;黄土分布面积较大,提供较充足的土地资源,满足古人大面积开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