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蜀汉“五虎上将”的儿子们是否子承父业,其中谁最有出息?

 妙语连篇 2024-01-30 发布于北京

东汉末年,身为汉室宗亲却家道中落的刘备自家乡涿郡起兵,后来辗转徐州、荆州,终于在益州彻底安顿,并建立了蜀汉政权。尽管在三国当中蜀汉的势力最为弱小,但刘备仍然凭借其强大的人格魅力吸引了无数贤臣良将为其效力。而在蜀汉众将当中,最为人称道的无疑就是被后世称作“五虎上将”的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了。

不管在演义小说还是正史当中,这五位将领都可谓十分优秀,关于他们实力、功绩该如何排名也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相较之下,五虎上将的儿子们知名度远不及父辈。那么,这些虎将之子是否子承父业,他们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在五虎上将中毫无争议位列头名的关羽共有两个儿子,其中长子关平在《三国演义》中被设定成了关羽的义子。根据《三国志》中“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的记载可知,关平是与关羽一同战死的,至于其生前有何作为就不得而知了。值得一提的是,《三国志·吴书》中有一处提到“祺与张温、顾谭友善,权令关平辞讼事”,此处的关平被认为应当是恰好同名同姓者。

关羽的次子名叫关兴,史书记载他道:“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能够得到诸葛亮的器重,关兴应当确实拥有过人之处。关兴刚成年就被封为了侍中、中监军。诸葛亮初次北伐时,此前出使吴国展现出过人才华的邓芝就曾以中监军身份占据箕谷,年纪轻轻就能够担任中监军,可见关兴得到了诸葛亮的高度认可,拥有光明的前途。可惜的是,几年后他便不幸去世,其子关统、关彝先后继承其爵位。

尽管在历史上英年早逝,但《三国演义》给了关兴很多戏份,小说当中,关兴跟随刘备伐吴,亲手除掉了杀父仇人潘璋,后来又跟随诸葛亮北伐,直到第六次北伐前才因病去世。另外,明代唱本《花关索传》虚构了关羽的第三个儿子关索,这一设定被《三国演义》采用,于是便有了诸葛亮南征时关索突然登场的情节。

接下来说说张飞,他的长子张苞早逝,次子张绍官至侍中、尚书仆射。蜀汉灭亡后,张绍跟随后主刘禅前往洛阳,被册封为了列侯。从官职和事迹来看,虽然父亲骁勇善战,但张绍却成了文官。在《三国演义》中,早逝的张苞获得了出场机会,他在跟随诸葛亮北伐时屡立战功,病逝后一向沉稳的诸葛亮甚至“放声大哭,口中吐血,昏绝于地”

和追随刘备多年的关羽、张飞不同,马超原本也是一方军阀,后来才投奔了正攻取蜀地的刘备,并得到厚遇。在加入蜀汉阵营前,马超的家人便几乎被曹操、张鲁屠戮殆尽,其中便包括了他的两个儿子。《三国志》中只说马超去世后其子马承袭爵,但对马承却没有着墨记载,可见其应当只是一庸碌之人。

黄忠靠着定军山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一战成名,官拜后将军,赐爵关内侯。然而,功成名就的第二年黄忠便不幸去世。根据《三国志》记载,由于唯一的子嗣黄叙早早去世,黄忠死后其爵位便没人继承了。人们印象中的黄忠都是精神矍铄的老将,尽管史书没有记载其实际年龄,但去世时唯一子嗣已经先自己而去,也实在令人悲伤。

最后来看被民间视为“常胜将军”的赵云,和关羽一样,赵云也只有两个儿子,分别是赵统和赵广。根据史书记载,赵统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官秩二千石,赵广则官至牙门将,后来在跟随姜维出征时战死于沓中。《三国演义》中,赵统、赵广于赵云去世时向诸葛亮报丧,但后来便没有了戏份。

综上所述,五虎上将的儿子们当中,关平随父亲一同战死、张苞不幸早夭、马承承袭父亲爵位后籍籍无名、黄叙也早早去世。除去这几位外,关兴官至侍中、中监军,可惜也早早去世;张绍官至侍中、尚书仆射,归降曹魏后还受封列侯,但由于并非武将,也就谈不上子承父业了。赵统、赵广倒是都沿着父亲的道路成为了武将,且一个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一个被封为牙门将。

总体看来,蜀汉这些新生代的将领都远远比不上自己功勋卓著的父辈,且《三国志》对他们具体的战绩并没有多少记载。相较之下,赵统、赵广兄弟已经算是比较有作为的了。赵云一生为蜀汉政权立下汗马功劳,对后主刘禅更是有救命之恩,其子赵广为保卫蜀汉战死沙场,也算是没有辱没父亲的名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