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败者没有言语权!

 李雨航的图书馆 2024-01-30 发布于新疆

自有了当陈后主的想法,隋皇杨广就决定迁都丹阳,朝会时,内史侍郎虞世基赞成,右侯卫大将军李才极才反对,主张返回长安。门下录事李桐客说:江东低洼潮湿,耕地太少,对内不可贡养朝官,对外不能供应三军,恐怕最后一样发生变乱。御史马上弹劾李桐客妄议诽谤朝政。在这种局势下,其他公卿为迎合杨广,一致说:江东百姓盼望陛下巡视已很久了,陛下南渡长江,这如同大禹一样的功业。于是,杨广下令兴筑丹阳宫,打算迁都。

而更大的阴谋开始在杨广所率的骁果军营中策划,这些都是关中人,得知皇帝准备长留江南,很多人开始策划逃跑,而骁果军的武官则怕士兵逃跑自己受牵连,于是,这些原本是身边人的禁卫武官开始谋划政变,随行的朝中官员也参与其中,后来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讨论。

有宫女听到,报告原由,杨广大怒,竟然杀了宫女。再后来,萧皇后也无奈对宫女们说,事以至此,无法挽救,何必多言,让皇上徒增烦恼,于是,再没人愿通风报信。

骁果军长时间讨论商量的结果由逃跑上升为政变,推举宇文述的儿子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为首领。

公元618年,大业十四年,三月十日,中午突然大风,天空阴暗,参与政变的军队在城内外分别集结。晚上城内外的军队燃起火把,互相呼应。隋皇杨广看到火光听到喧哗的号子声,问发生了什么事?得到的答复是草料库失火,正在扑救!

江都政变发生时,并不是没有人身死力保杨广,只是势单力薄。而通报“政变即将发生”的折子,依旧以“谎言”的方式被内史侍郎虞世基扣压了,这让杨广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三月十一日,早晨,政变军把杨广拉到寝殿,钢刀出鞘。

杨广叹息问:我有什么罪,如此待我?

政变将领:陛下背弃祖庙,不断出游,对外发动战争,对内极尽所欲,让男丁壮者死于刀箭之下,妇女弱者卒于沟壑之中,民不聊生,盗贼蜂起,信任奸侫,文过饰非,拒不纳谏,怎么还说没有罪呢?

杨广说:我确实对不起百姓,但对你们这些人,从不吝惜,荣华富贵到了头,为什么还这样对我?今天的事,谁是主谋?

政变将领:普天之下,无人不恨之入骨,哪里还需要主谋!

此时,杨广的第三子,12岁的赵王杨杲吓得嚎啕大哭。旋即被杀,血溅杨广身上。

刀锋指向杨广,杨广在绝望中反而很镇定,对政变将领说,帝王有自己的死法,取毒酒来。原本在杨广身边时刻准备着毒酒的宫女,早不知道躲到了哪里。

政变将领手头没毒酒,又怕耽误时间引起变乱,立刻拒绝,抓住杨广的脖领猛的一按,将杨广推坐在地上。无奈中的隋皇杨广解下自己的束带,交给政变将领,然后被用这条束带勒死,时年50岁。

悲痛中的萧皇后跟宫女、宦官用床板拼了一个棺材,把隋皇杨广和赵王杨杲收殓在一起,停灵于江都宫西院流珠堂。一代君主,死无葬身之地。

杨广被勒死半年后,他一直想征服的高丽王高元也死了,死因不明,终年不祥。谥号:平阳王。他的异母弟高建武继高丽王,旋即向新建立的大唐王朝进贡。

如何来评价这位隋第二位皇帝,谥号:明帝、炀帝、闵帝的杨广呢?

《隋书》中记载的杨广无道的故事与众多历史故事极为相似,比如:秦始皇时代的谶语“亡秦者胡”,大业年间变成了“夺隋者李”,于是,杨广大开杀戒,将八大柱国十二大将军后人中的李氏做为了屠杀对象,而李渊则装浑逃脱……再比如:东魏时期高欢写给侯景的亲笔信会在某处多加一点做为真实性的依据,而在隋文帝杨坚与儿子杨谅的通信也有这个约定,杨广不知道这个约定,调杨谅进京便立刻被识破,汉王杨谅造反……

在隋皇杨广的故事中,很多事件与历史事件重合,也许是周期率也许是唐人编造,后人不得而知,杨广是失败者,失败者没有言语权。

那么,帝王如何施仁政,我们的文化中早就有答案。

在孔庙中都会有子贡问政与颜渊问仁的壁画或塑像。

故事一:子贡问孔子,如何治国?孔子说:粮食充足、军队强大、百姓信赖。子贡又问,如果去掉三者之中不重要的应该是哪项?孔子说:军队。子贡又问,如果二选一,再去掉哪个?孔子说:粮食。子贡问,为什么?孔子答:人都会死,如果君主失去了民众的信赖,那么这个国就将灭亡了。

反观隋皇杨广,他的失败首要原因他将最该留下的民心因繁重的劳役最先失去了。之后,连年征战,又失去了军心,杨广死后,他储存的粮食被起义军坐吃了几年。这种倒行逆师,即使没有三征高丽,隋的灭亡也势不可挡,大隋败于民怨。

故事二: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欲望,遵循“礼”的标准做人做事就是“仁”,人人尊“礼”,天下就归于仁道了。能否实行仁德,完全取决于自己,外人决定不了。颜渊又问,具体有哪些方面?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的“礼”,并不是今天所谓的礼貌,而是道德准则和精神追求,这是一种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范畴内的仪式制度。

隋皇杨广在仁政方面,实际上极有建树,关键他只要求了别人,没有要求自己。

杨广败于什么?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天性不喜欢别人规劝,尤其是一个地位声望都到高峰,还想用谏诤求名,我就更不能忍受,至于地位卑下的人,虽然可以宽容,但也决不放过”。他将自己与外界隔离了。

杨广的帝王生涯里,一次西巡、三下江都、三次东征、四次北巡,一直在路上,从隋皇杨广的角度上,他为了帝国的前程,不辞劳苦,但从官员的角度上看穷奢极侈,百姓角度上看滥用民力,以至天下大乱。自己的江山让自己砸了。

后世评价,恶在当代,利在千秋。墨写的谎言,盖不住血染的真相。

以万乘之尊,死于一夫之手,走过从兴盛到灭亡的历程,每个人的最终的决策都是自己选择的,旁人的建议无关重要,根本不在于对错,只是,一些人走向辉煌,一些人走向毁灭。仅此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