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时,杨育才推开白虎团会议室的大门,房间灯火通明,70多个南朝鲜军官正在开会,杨育才的美式冲锋枪响起来。 杨育才于1926年出生在陕西勉县定军山镇,1949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6月赴朝作战,由一名普通战士很快成长为607团侦察排副排长,因胆大心细、文武双全,他被战友们称作 “小诸葛”“飞毛腿”“大力士” 。 1953年7月13日夜,朝鲜半岛中部闷热异常,金城一线的李承晚部队昏昏欲睡,突然炸雷般的轰隆声响遍金城四野。 志愿军1000多门火炮一齐发射,敌阵地水泥碉堡、铁丝网成为一堆瓦砾。炮火延伸射击后,司令员杨勇命令20兵团各个突击部队即紧跟炮火,冲到李伪军阵地消灭残敌,只用了一小时,20兵团全线突破阵地,向纵深发展。 20兵团各集团预先挑好的渗透支队向敌后猛插,其中尤以西集团动作迅速。该集团由68军和54军的130师组成,突破敌军阵地后,即命渗透支队分成若干股向敌后穿插。 607团侦察排长杨育才率领一个13人的侦察班奉令插向敌后。出发后,杨育才眼见沿途敌军溃乱,往来频繁,想起38军插断三所里的事来,当即命令全班换上李伪军首都师的服装,俨然是一支南朝鲜军小分队,在公路上大摇大摆地前进,无人阻拦。 走不多远,忽然一个敌兵骑着摩托车迎面而来,杨育才举起右手,命令敌兵停车。敌兵见是位头戴大檐帽身披黑斗篷的长官,便停下来,掏出手绢擦了擦汗。就在这一瞬间,侦察兵一拥而上,把他活捉,带入山间树林以朝语审问。杨育才得知今晚的口令是冬天,遂命令把传令兵绑起来,塞上嘴,然后说:“对不起老兄,我怀疑你是共军的探子,等我到你们团部查清你的身份后再来放你。” 离开山间树林以后,杨育才对侦察兵说:“白虎团团部离这里已经不远,我们去袭击白虎团团部,把这只白虎的虎头捣烂,你们说好不好?”侦察兵们齐声说:“好,我们也都是这个主意。” 杨育才一撩黑斗篷,率侦察兵们向敌后奔进。前面黑暗里突然有人喊道:“口令!”杨育才大声回答:“冬天!”对方又问:“哪部分的?”杨育才大骂起来:“老子是师部的,你是什么东西,敢来问老子。小心我叫白团长枪毙了你。”敌兵见过来的官长气势凌人,一派高级军事机关官长的派头,知道来头不小,毕恭毕敬地送他们过了警戒线。就这样,杨育才一口气闯过敌军三道警戒线。前面是一个大村庄,只见军官们出出进进,小吉普、摩托车跑来跑去,电话线向四面八方扯去,杨育才心想,这可能就是白虎团团部了。 杨育才叫侦察兵们做好战斗准备,然后领头大踏步向白虎团团部走去。 白虎团团部在战线后面,敌兵做梦也没想到志愿军小部队敢来老虎嘴上拔毛,再加上敌兵来来往往,谁也没有对首都师的这一小队国军注意。虽有哨兵问他们口令,也都叫杨育才答出口令蒙过去了。 杨育才推开白虎团会议室的大门,只见灯光明亮房间里聚集着70多个军官正在开会,杨育才从军衔上可以看出,白虎团的营长、团长什么的都在这里了。 白虎团团长见一个青年军官推门进来,以为师部有什么紧急军情,正想问时,杨育才的美式冲锋枪响起来,团长中弹倒在地上,其他13个战士也端枪猛扫,任你军官再多,也挡不住14支冲锋枪喷出的一大片弹雨。伪军官当场被打死54人,被活捉19人。 接着,杨育才又让被活捉的团部军官集合团部参谋、副官,然后把他们统统赶到仓库,锁上门板,留下三人警戒。自己带着其他的侦察兵捣毁了通讯设施。 这时,志愿军西集团正向敌战线后部压过来,白虎团因团部全部被歼,无法行动,很快溃乱。首都师师部和白虎团联系不上,遂派机甲团来援,行至白虎团团部时,被杨育才等人阻击,此处各种反坦克炮应有尽有,杨育才和侦察兵们操炮就打。 机甲团不防这里有变,当即被击毁几辆坦克,道路受阻。机甲团团长陆根株组织抵抗,忽然志愿军大军杀至,整个机甲团和炮营都被歼灭,陆根株被活捉。 金城一战,志愿军歼敌6万人,收复土地178平方公里,拉直了金城以南的战线。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 1953年10月1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育才记特等功,侦察班荣立集体特等功,获得特等功奖旗一面,上书“英勇插入敌心脏,捣毁匪巢建奇功”。朝鲜方面授予杨育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 称号。 回国后,杨育才于1969年任第68军第203师副师长,1999年5月26日在北京去世,享年73岁。致敬抗美援朝英雄杨育才!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