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长宏(文学之都居士) 2024年1月31日 ![]()
在中国几千年来的文明史中,以“中国元素”作为创意的语言不应该视为一种时尚的新名词。诚然,有一种不可争辩的事实,当世界经济离不开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时,世界文明也离不开中国文化。因为中国文化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着中国文化精神的“中国元素”将会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奠定自信,它会承担起融入世界、影响世界的时代使命。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语言中的中国文明文化元素。 1、斑竹:湘妃竹。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上生了斑痕。 唐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2、比翼鸟、连理枝: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如恩爱夫妻。 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3、破镜重圆:乐昌公主与丈夫失散后凭借每人一半的镜子重聚,喻夫妻失散后重新相会。 唐罗虬《比红儿诗》之五十八:“红儿若向隋朝见,破镜无因更重寻。” 4、烂柯:任昉《述异记》讲述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5、长城:南朝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 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6、采薇: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7、长亭: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8、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为书信代称。 宋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9、登高:重阳有登高习俗。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0、东山高卧: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 唐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末应晚。” ![]()
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代表 文字,中国的方块字富有个性,历史悠久,文字传播深远,影响到了日本,古文字本身就具有自身意义。 绘画,中国的山水画,仕女画,清明上河图等具有自己的风格。 中国的丝绸,旗袍很有中国文化特色 中国的一些传统节假日,端午节,除夕,七夕节 中国的名人以及思想文化,国学,比如孔子的《论语》,四大名著,中国本土的道教,以及中国的佛教文化。 建筑,中国的古建筑有几千年历史,在世界上风格独立,影响广泛 陶瓷,china,又可以翻译成陶瓷,可见国外对中国陶瓷的认可性 当然还有中国的戏曲文化,中国的功夫,提到中国,老外都会想到功夫,很多老外喜欢功夫的都往中国跑 中国著名的青铜器,商朝就开始了,比如十二生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