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爷爷是猪!

 金山家园 2024-01-31 发布于江苏

爷爷是猪!

        老同学李诗的孙子是二胎,转眼之间已经七岁了,刚刚报名,开学就上小学一年级。

        李诗的孙女上大一,小孙子才'小一',如果不是政府开放二胎,这个小孙子也来不了这个家。

        儿子、儿媳在省城工作,忙啊。自从'小二子'来到这个世上,刚滿百日就被送到家在农村的爷爷奶奶身边长大,这要上学了才被接到父母身边。

        由于习惯了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小孙子怎么也不愿意自己'只身一人'到省城上学,表示如果非要让他来,就必须带上爷爷奶奶。

        由于孙子的坚持和实际需要,儿子、儿媳就把'小二子'和李诗老俩口全都接了过来。

        临来之前,李诗把自养的两头猪卖了,把老房子托附给三哥照应,仅有的二亩地也托附给侄儿耕种,反正现在种地也赚不了几个钱。

        我在省城已经混了二十多年,王二蒙退休后也来了儿子这边好些年了,听说李诗老俩囗也都过来了,我们这个当年的'铁三角'又团聚到了一起。

        我和二蒙本来商量好,要给李诗'接风洗尘'的,这天相聚的时候,却被李诗儿子'捷足先登',他们早已定好了'淮扬之家',我们也就顺水推舟了。

        席间,大家看着满满当当一大桌子具有家乡特色的各色菜肴,不仅十分感概:现在生活是越来越好了,这在当年做梦也想不到呢。

         王二蒙首先开腔:以前那个吃不饱的年代,一想起来心里就不是滋味。

        李诗也附和道:是的、是的,那个时候吃饭,无论吃多少,总感觉肚子没有吃饱似的。

        我不置可否。

        这时,李诗七岁的小孙子,望着他的爷爷问道:爷爷,那时你一顿饭吃多少啊?

        王二蒙抢先说道:那时没有吃,我又不喜欢吃杂交米,'五七'粳米最好吃,至少要吃两碗。

        李诗的老伴搭腔:粳米不出饭,一碗要四两,你每顿饭吃两碗,就要吃掉八两米。

        李诗的小孙子又望着他的爷爷,刚要开口,李诗接着说:我家人口多,兄弟姐妹九人,分的稻米不够吃,常常是兑着山芋(红薯)一起做饭,一顿饭至少要吃三碗。

        我也顺便接了一句:在农场劳动时,我们一般都吃两碗,大饭量的也有吃三碗,吃的都是杂交米,再加一盘菜,荤素打在一个碟子里。

        李诗老伴:杂交米'出饭',三碗只要九两米。

        我又说:说实话,那时杂交米还是比较好吃的,但我还是不喜欢,北方人喜欢吃面,有一次食堂吃包子,就是现在'和善园'卖的那种一元一个的菜肉混合的包子,我一次吃了十二个,外加一碗大米粥。

        这时,李诗的儿媳妇笑了笑说:我们全家六个人,一天也吃不了这么多呢。

        听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控诉'那个吃不饱的年代,李诗的小孙子突然站了起来,大声的说:爷爷,你是猪啊,一顿饭吃这么多,还说吃不饱,这不是骗人吗?!

        李诗的儿子赶忙圆场:坐下、坐下来!对爷爷要好好说话。

        李诗的小孙子仍然气鼓鼓的,嘴里嘟囔着:你们为什么骗人?爷爷是猪,你们都是猪!

        这时,王二蒙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的。

         而李诗仍然笑咪咪的:爷爷是猪、是猪!

        我也笑了,这长达三十年'吃不饱'的慌言,竟然被一个尚未上学的小娃儿戳穿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