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刘表篇(尾声,其三)——废长立幼的真相

 金色年华554 2024-01-31 发布于江西

汉末群雄系列之刘表(尾声,其三)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上一篇写刘表的文章还是在今年二月份发布的,拖了实在很久,本期作为刘表的最后一篇,看看他的结局以及历史评价如何。并再次感谢一直以来始终支持笔者的朋友们。

刘表重大事件之十七——收刘备于新野

上期讲的是影响刘表历史形象的两件事,一件是强令韩嵩出使曹操,一件是祢衡之死。笔者将《后汉书》与《三国志》相关记载进行了对比,提出一些个人观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往期文章。

本期继续讲一个影响刘表历史形象的事,就是收留刘备。

建安六年(201),随着官渡之战分出胜负,为袁绍在汝南开辟第二战场的刘备也无力支撑,来到荆州投奔刘表。

《后汉书·刘表列传》载:六年,刘备自袁绍奔荆州,表厚相待结而不能用也。

《三国志·先主传》载:曹公既破绍,自南击先主。先主遣麋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

可以看到,不论刘表还是刘备的个人传记里,都很清楚地写明刘表对刘备表面上以礼相待,内心则暗自提防。也就是说刘表的这个态度相当明显,除了没有亲口说出来之外,感官上还是很强烈的。

对于刘表不重用刘备的现象,从结果来看很容易成为人们又一次批评刘表坐观成败、坐失良机,以及不会用人等等缺点的依据。然而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试着把刘备的影响因素去掉,单纯以刘表的角度来看这件事呢?

首先,作为诸侯,他的水平确实不如曹操、刘备两位金牌选手,这个必须正视。不过笔者往期文章讲过,刘表时期的荆州也是四面出击,西面益州、南面交州、东面扬州、北面南阳郡都采取过行动,除了打不过曹操,其他方面基本都占了便宜,就算跟江东孙家交手也是互有胜负。毕竟孙权后来建立了东吴,话语权碾压刘表,从实际情况看,不论史书记载东吴击败过多少次刘表,双方的实际控制区却基本没有变化,这就是话语权。因为刘表帐下武将除了后来跟随曹操、刘表的少数几人,大多数都没有得到立传的待遇,详细事迹根本无从考证。总的来说,终刘表在世时,他除了打不过曹操外并不怕其他任何对手,他的水平也不是特别差。

其次,站在刘表的角度看刘备,确实不得不防。刘备什么经历?先后跟随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中间还跟吕布称兄道弟共存于徐州,中原各州基本辗转个遍,几次三番自立山头。这种人明显不可能久居人下,刘表能不清楚?让刘备屯于新野,就是之前让张绣屯于穰城一样,帮自己看守北大门充当跟曹操之间的缓冲带。曹操来了咱们携手御敌,有机会也可以联合出击,但双方之间并不是上下级,刘备始终游离在荆州政治体系之外,尽管保有自己的军队与部下,相应地也无权干涉荆州其他地方的事情。这其实是刘表能够利用刘备而不伤及自身最好的方式。

最后,必须考虑到刘表的年龄。刘表比刘备大足足十九岁,已经算是一辈人的差距了。我们都知道刘备居于荆州期间有过哀叹“髀肉复生”的典故,刘备在刘表面前感叹年龄已大却未建功立业,那比刘备年长快二十岁的刘表又该作何感想呢?有人会说,刘表雄踞荆襄精兵十万,麾下文武人才济济,心态当然跟寄居一隅的刘备不同。没错,随着袁绍战败,刘表已经是天下第二强的诸侯了,应当说足够成功。那么回头看刘表的年纪,官渡之战结束时刘表已年届六十,面对天下仍然群雄并起的局面,他有生之年能结束乱世的希望非常小。所以刘表首要目标是求稳,至于争夺天下,那已经不是他所要考虑的事了。

总结起来,刘表利用刘备看门是很合理的选择,既能发挥刘备的作用又不会反噬自己,并不像史书评论的“然不能用”这么简单。

刘表重大事件之十八——内忧外患

刘表勉力维持着他在荆州的世外桃源,至少刘表成功地将战火控制在了荆州外围,绝大部分地盘没有受到波及。然而荆州终究不是真的世外桃源,短短数年的和平繁荣不能长久延续,随着天下形势的变化,荆州也面临着内忧外患。

先说外患。首当其冲就是逐渐统一北方的曹操。从官渡之战开始后,曹操用了大概七年时间跟袁绍及其儿子们作战,才艰难地统一北方。这也是荆州能享有和平的关键因素。随着北方战事结束,曹操自然将目标南移。而东边的孙权也是官渡之战期间掌权,花费数年平定叛乱与招兵买马,与荆州的实力对比不断缩小。孙权屡次进攻江夏,最终在赤壁之战爆发前几个月击杀江夏太守黄祖。曹操志在一统天下,孙权一心报杀父之仇,这两家跟刘表都有不可化解的矛盾,同时与曹孙两家为敌,刘表的外患已然相当巨大。

再说内忧。这当中又要分几个方面来讲。第一个就是刘备。前面引用史料明确讲“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刘备有志向、有手段、有人格魅力,荆州许多人才都投奔了刘备。刘表暗地里提防刘备不假,但人心向背是挡不住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刘备比刘表年轻许多,又从不掩饰匡扶汉室的雄心壮志,而且从织席贩履成长为豫州牧,这种传奇经历对“豪杰”天然就有吸引力。相比之下刘表垂垂老矣,荆州现有权力已经被蒯氏兄弟与蔡瑁家族瓜分,新人很难出头。想要建功立业,投奔急需人才的刘备无疑是敢于拼搏的人才们更合适的选择。

而对刘表来说,荆州的才俊们纷纷仰慕刘备,对自己当然不是好消息。万一局势有变,刘备起了夺取荆州之心,到时候身边的部下们会力挺自己还是倒向刘备,还真是心里没底。

内忧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刘表的部下们。刘表匹马入荆州是一段历史传奇,表现出刘表的能力确实很强。不过刘表再强也只是一个人,他没有从始至终追随的心腹,也没有强大的家族可供依靠。在刘表扎根荆州的过程中出力最多的当属本地大族蒯家、蔡家两大家族以及其他强势的本地官员。这些人团结在刘表身边更多是出于利益,并没有绝对的忠诚度。刘表为了加强统治,还迎娶蔡瑁的二姐即蔡夫人为妻。对了,蔡瑁的大姐嫁给了黄承彦,黄承彦是诸葛亮的岳父。话说连沾亲带故的诸葛亮都愿意投奔刘备,荆州才俊们的动向,能不让刘表忧心忡忡么。

上一篇文章还讲过韩嵩事件,韩嵩拒绝刘表派他出使曹操的命令,还搬出一堆大道理来压刘表,回头刘表想惩罚韩嵩,最后竟然屈服于群臣及蔡夫人的反对下,不了了之,而韩嵩本人根本就拒不认错。可见刘表对部下们相对弱势,荆州并不是刘表能一言九鼎决定一切的。刘表必须跟部下们达成某种妥协,维持各方利益平衡,才能有效施政,否则就会遇到阻力。也就是说刘表的势力强大只存在于账面,可供他动用的力量远小于纸面实力,特别是跟曹操这种明显强于自己的力量为敌时,他能使用的力量就更少。原因在于刘表的部下们忠诚度不足,更多考虑自己利益,他们当然不愿以弱敌强葬送自己。参考拥有强大家族支援、已历三世的孙权,在面临曹操南下时仍然受到张昭等人的劝降,可以想见没有心腹可用的刘表在面临强大外敌时,捉襟见肘的情形了。

刘表重大事件之十九——继承人之争

刘表的内忧还有第三个方面,因为篇幅较长单独列个标题。这就是继承人问题。

三国志将袁绍刘表二人合传,自是因为二人有很多的共同点。其中陈寿有这样的评语“表跨蹈汉南,绍鹰扬河朔,然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至于后嗣颠蹙,社稷倾覆,非不幸也。”

陈寿的这段话再次印证笔者的一个观点,就是陈寿在写袁绍刘表二人是带着明显的过度贬低与轻视的态度,没有秉持基本的公正立场,而是能批判就批判,能抨击就抨击。原因之前的文章也分析过,并不是陈寿个人原因,主要是受时代因素影响,详细就不重复了。至于这段话为何笔者认为属于对袁绍刘表的过度贬低,很明显,这两人各有各的经历,失败也各有各的原因,根本不能简单用完全相同的话把两个人同时概括掉,之所以这样简单粗暴,就是陈寿潜意识里对袁绍刘表的轻视甚至是鄙视。

抛去有色眼镜,我们可以说曹操刘备是成功者,但袁绍跟刘表也很难称为失败者。他们活着时都维持住了一方大诸侯的地位与势力,己方阵营的瓦解与覆灭是他们死后的事,诚然他们势力的灭亡在袁、刘在世时已经有所征兆,但毕竟还没发生,不能把所有原因全怪在死人头上,尤其袁绍死后家族势力还维持了多年。

说回刘表,他面临的继承人问题跟袁绍又有不同。袁绍是完全没预料到自己的死亡,他在世时有机会扶正嗣子而未扶正;刘表则是根本没有这个选择。

刘表有三个儿子,长子刘琦、次子刘琮、三子刘修。按传统礼法自然是长子刘琦为继承人,但是因为刘琮娶了蔡夫人的侄女,蔡夫人爱屋及乌,看刘琮越来越顺眼,对刘琦越来越疏远。不消说,这种亲上加亲的安排少不了蔡夫人对刘表的枕边风,也是刘氏跟蔡氏家族的又一次政治联姻。既然蔡氏家族跟刘琮结为姻亲,那当然要力挺次子刘琮成为下一任荆州牧,刘琦也就成了政治对手。

需要说明的是蔡夫人是刘表后妻,结合刘表的年纪以及刘琮娶妻的实际情况,基本可以判断蔡夫人并不是刘琦刘琮的生母,所以她对刘琦没什么感情,自然让他们兄弟阋墙这种事下起手来无所顾忌。

《后汉书·刘表列传》载:表初以琦貌类于己,甚爱之,后为琮娶其后妻蔡氏之侄,蔡氏遂爱琮而恶琦,毁誉之言日闻于表。表宠耽后妻,每信受焉。又妻弟蔡瑁及外甥张允并得幸于表,又睦于琮。

根据这段记载,刘表本来非常喜爱刘琦,但禁不住蔡夫人整天说刘琦坏话,逐渐受到影响。加上刘琮娶了蔡氏侄女,又跟蔡瑁及其外甥张允交好,所以刘表也对刘琮更加喜欢。然而,这就是事情的真相吗?

《后汉书·刘表列传》载:及表病甚,琦归省疾,素慈孝,允等恐其见表而父子相感,更有托后之意…遂遏于户外,使不得见。琦流涕而去,人众闻而伤焉。遂以琮为嗣。

这段说的是刘表病危之时刘琦自江夏赶回探望,张允等人害怕父子相见真情流露,刘表有感而发让刘琦继位,于是竟拦住刘琦不让见面。刘表死后,蔡氏家族直接宣布刘琮为继承人。

这什么意思?假如真像上一段史料所讲,在蔡夫人、蔡瑁、张允等等家族一干人等不懈努力之下,刘表刘琦之间不是早就应该被离间,刘表不是早就应该内心确认让刘琮继承荆州吗?一个病危的老头想见见自己的大儿子,苦心经营多时的蔡氏家族怎么不敢让他们见面呢?两段相去不远的记载,在逻辑上却出现矛盾。

蔡夫人

细究起来,前一段“表宠耽后妻,每信受焉”是一句评论,而“遏于户外,使不得见”是一件事实,客观事实的证据力当然强于主观评论。也就是说,所谓的刘表宠信蔡氏言听计从,要打个大大的折扣,这当中有多少是刘表宠信爱妻,有多少是忌惮蔡氏家族势力,外人很难说得清楚。至少在立储这个问题上,笔者不相信刘表完全被蔡氏摆布,否则蔡氏们也不会认为刘表刘琦仍然父子情深。

说来刘琦是个特别悲剧性的人物。父亲刘表都没有心腹亲信,他刘琦当然更难以相信别人。加上蔡氏家族摆明扶持弟弟打压自己,刘琦深感性命堪忧,没准哪天出个什么意外就交代了。既然身边人无法相信,刘琦只能找外援求助,他便找了已是刘备谋士的诸葛亮帮忙,于是就有了著名的上屋抽梯典故。刘琦起初询问诸葛亮,诸葛亮不肯回答,刘琦把诸葛亮请到二楼并撤去梯子,确认能够无人窃听,诸葛亮才建议刘琦,出镇江夏,远离权力中心方可保命。

堂堂荆州牧刘表的长子,法理上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居然得时刻担心生命安全,您认为刘表会完全不知道?他为什么迟迟没有确定继承人,无非是苦于蔡家权势罢了。

后来刘表去世刘琮继位,愤怒的刘琦曾想兴师问罪,自江夏出兵攻打襄阳,但曹操南下的消息传来,这才作罢,改为跟刘备联合抗曹。所以刘琦也不是任人宰割的暗弱之人,只是现实没有给他机会。再后来刘琦稀里糊涂成为刘备在荆州攻城略地的招牌,被刘备上表为荆州刺史取得了荆南四郡,并在建安十四年(209)便早早去世了。

刘琦

建安十三年(208)八月,刘表因背疮发作去世。继位的刘琮想要联合刘备迎击南下的曹操,但当他发现主要大臣们都在劝降,荆州大权根本不在他的掌控之中,也只能投降了。蔡氏、蒯氏家族以及荆州其他大族、高官们轻松完成身份转变,继续享受他们的荣华富贵去了。

把袁绍、刘表的传记通读一遍,笔者个人感受就是两个人被过分贬低,而刘表的程度尤甚,传记中字里行间充斥着主观评论以及负面用词,感觉到很强烈的情绪。正如笔者前面讲的,从刘琦面临的险境,能够看出刘表的孤独。当然也可以说刘表没有摆平蔡家反而受其控制也是能力不足,这完全没问题。只是回想刘表匹马入荆州,他单靠自己能做到跨蹈汉南拥兵十万,能吸引各地名士来投,百姓享有和平,考虑到各种因素,换成其他人也很难做到更好了。

好了,拖更好久的刘表篇总算补完,了结一桩心事。那么下一位汉末群雄又该写谁呢?敬请大家期待!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敬请点赞、留言加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