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数学中的为什么——为什么除法竖式和加法、减法、乘法的竖式不一样?

 慢点数学 2024-02-01 发布于江苏

在学习四则运算时,首先接触的是加减法运算,通过借助计数器建构起加减法的竖式,如下图:

在学习乘法时,借助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便可以顺利推出乘法运算的竖式。如,325×4,它表示4325相加,用加法竖式可以表示为:

其中,45相加可以用5×4来表示,42相加可以用2×4来表示,4300相加可以用300×4来表示,即325的每个数位上的数字都要与4相乘。所以,为了计算方便就用乘法竖式来表示: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除法竖式不写成下面的样子呢?

其实,除法竖式是由我国古代所用的算筹竖式演变而来,也就是由古代的商实法演变而来。到了十七世纪欧洲人把除法竖式进行了改造,才具有现代竖式的模型。详细内容可以链接文章《借鉴竖式除法“史”,理解竖式除法“理”》

我们知道,加法、减法和乘法竖式计算都是从低位算起,为什么除法竖式计算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为什么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为什么每次除完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其实,从高位除起要比从低位除起更加便利,避免不必要的“返工”,这一点可以让孩子亲身体验,增加对除法的认识。详细内容可以链接文章《探寻除法竖式背后的数学道理》进行了解。

这种列除法竖式的方法,解决了除法过程中的三个问题:从哪位除起的问题、如何分步骤进行平均分的问题、平均分过程中有余数的问题。而这三个问题也是现在学习除法竖式中的核心问题,明白了这些问题就可以做到道理明晰、算法清楚、计算熟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