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混凝土7天到28天早期强度高,为什么后期强度却增长缓慢?

 老柏参陆零 2024-02-01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图片

在建筑工程这个宇宙里,混凝土就像一颗“超级英雄”,它的强度就是它其中一种超能力。

你知道吗?在混凝土生产和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

早期强度(即7天强度)异常高,但到了28天后强度增长却明显放缓,这种现象被称为“前期畸形,后期不良”。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一切都与混凝土内部的化学反应有关。

当混凝土的强度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时,它内部的化学反应也会加速进行,就像一辆飞驰的汽车突然刹车,会产生巨大的冲力一样。

这不仅会对后期强度的提升造成不良影响,还可能引发其他问题。

过高的早期强度增长通常伴随着水化反应速度过快,导致水化热过高。

这种情况下,混凝土容易出现微裂纹,对其耐久性能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混凝土的强度发展,确保其按照正常的规律增长,整个过程就像照顾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一样。

只有在强度和性能得到妥善控制的情况下,混凝土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为工程质量的保障提供坚实基础。这就像确保“孩子健康成长”一样重要。

那么,如何优化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呢?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优化配合比设计、加强养护管理、控制外加剂的种类和掺量等措施。

同时,我们还可以使用增强材料来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混凝土的世界,一起期待混凝土在未来的建筑工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吧!🌟

图片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混凝土的主要成分包括:水泥(如矿粉、粉煤灰等作为胶凝材料)、骨料(如砂、石、陶粒等)、水以及外加剂

通常来说,当我们提到“混凝土”时,我们指的是以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砂和石作为集料,与水(可能含有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经过搅拌后得到的水泥混凝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普通混凝土。

这种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用于各种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中。

在混凝土中,砂和石起到了骨架的作用,因此被称为骨料。

水泥与水混合后形成水泥浆,水泥浆会包裹在骨料的表面并填充其中的空隙。

在硬化之前,水泥浆起到了润滑的作用,为拌合物提供了施工所需的和易性。

而硬化后,水泥浆则会将骨料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坚实的整体。

在选择水泥的标号时,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来决定。

一般来说,如果要配制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应选用高标号的水泥;反之,如果要配制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则应选用低标号的水泥。

如果必须用高标号的水泥来配制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能会导致水泥的用量过少,从而影响到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密实度。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掺入一定数量的混合材料来改善性能。

同样地,如果必须用低标号的水泥来配制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能会导致水泥的用量过多,这既不经济又可能影响到混凝土的其它技术性质。

图片

图片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是多元且复杂的,经过细致的分类和分析,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主要方面:

1.原材料的质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显著。

例如,水泥的强度、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的活性指数、骨料(如砂、石等)的级配和含泥量,以及外加剂的减水率等技术指标。

选择不同的原材料也会对强度产生影响。例如,与卵石相比,碎石的表面更为粗糙,具有更高的粘结力,因此使用碎石搅拌的混凝土比使用相同配合比的卵石搅拌的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强度。

2.混凝土的配合比对其强度产生直接影响。


一般而言,混凝土的强度与水胶比(即混凝土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比值)成反比,也就是说,水胶比越低,混凝土的强度就越高。

如果混凝土配合比中各种材料的用量合理,且相互填充性好,那么混凝土的密实度就高,因此其强度也会相应提高。

3.混凝土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也会影响其强度。


混凝土通常由搅拌站集中生产,生产过程中需要确保原材料的准确称量并充分搅拌,出厂前还需进行质量检验。

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搅拌车的罐体缓慢旋转,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同时,应尽量避免因交通堵塞等原因造成的混凝土等待时间过长,以防止坍落度损失过大。在降雨时,还需要遮盖搅拌车的罐体进料口,防止雨水进入。

4.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也是一个影响其强度的重要环节。


通过适当的振捣,可以排出混凝土内的气泡,使混凝土组成材料分布均匀密实,在模内充填良好。

应避免过振或漏振造成的质量缺陷。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应保证连续泵送,避免产生冷缝,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严禁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

5.混凝土的养护条件对其强度的影响不容忽视。


浇筑完毕后,需要及时进行养护,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以使水泥的水化反应得以充分进行,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随着水化反应的进行而增长。

在混凝土浇筑后未达到一定强度前,应避免在其上走人或放置设备,以防止对混凝土造成损害。

6.混凝土的龄期也是影响其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普通混凝土强度检测的龄期为28天。然而,混凝土的强度增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常养护的混凝土在早期增长较快,后期增长放缓。

对于加入了掺合料的混凝土,后期仍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图片

图片

造成混凝土早期强度偏高,是多种因素造成的:

⑴近年来,随着施工节奏的日益加快,就像开了挂一样;施工单位对混凝土早期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早期强度的迅速提升能够满足施工单位快速施工的需求。

同时,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快速增长也符合施工单位尽早拆除模板的需求,从而提高模板周转率,有效提升模板的使用效率,让整体效率飞起!

因此,施工单位普遍期望混凝土具备较高的早期强度。

在工程验收中,混凝土强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相较于其他技术指标,其检测过程更为简便和迅速。

因此,混凝土企业的技术人员心里常常惦记着这个“混凝土强度”,有时甚至会担心其强度不达标,无法满足工程验收的条件。

由于技术人员对混凝土强度的过度关注,往往会导致一种以强度为首要考虑,甚至是唯一考虑的思想倾向。

这样一来,他们在设计配合比的时候就会特别小心,生怕混凝土强度不够。

结果呢?使得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偏高,咻咻咻地往上涨,甚至在7天内就达到设计强度的90%或更高。如果没达到这个标准,技术人员就会心里七上八下,可能会感到不安。

⑶现如今,水泥技术的进步在推动混凝土早期强度偏高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首先,水泥中C3A和C3S含量的增加在早期阶段提高了水泥的强度,但随后强度的增长速度会逐渐放缓。

其次,随着水泥粉磨工艺的不断完善,水泥熟料的粒径逐渐细化,其中小于1μm的细颗粒加速了水泥的水化过程,从而提高了早期强度。

然而,这些细颗粒对后期强度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主要对早期的水化热、混凝土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产生影响。

另外啊,水泥生产企业现在得面临环保压力,不能随便排废气。

导致窑内高温区的气相碱无法在窑外冷凝并附着在粉尘表面排出,从而使得所有原燃材料带入窑内的碱几乎全部残留在熟料中,进而提高了水泥的碱含量。

最后,在水泥粉磨过程中,使用某些具有早强作用的助磨剂,如醇氨胺类助磨剂,会加速水泥的水化反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但对后期强度的发展却不利。

图片

图片

混凝土后期强度的稳定增长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其中包括原材料的质量,配合比的设计,以及后期施工和养护的过程。这些因素共同制约着混凝土后期强度的持续发展。

你知道吗,水泥强度的变化可是对混凝土强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哦!

通常情况下,如果水泥的早期强度高,但后期发展慢,那么混凝土的强度也会有类似的变化。


有趣的是,有些水泥制造商为了追求更高的混合材料掺量,会把水泥熟料磨得特别细。

这样一来,水泥颗粒就会迅速水化,甚至在7天后就完全水化了!这会导致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增长变得慢吞吞的,甚至可能停止增长。

所以呀,我们不能忽视水泥的后期强度增长率对混凝土后期强度发展的影响哦!

粉煤灰,这个看似平凡的混凝土材料,其实对混凝土后期强度的提升可是扮演着关键角色呢!

从总体上来说,粉煤灰的种类和质量对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影响可是比掺入量还要重要呢。

然而,当前市场上对粉煤灰的需求量巨大,ta现在可是热门商品,需求量大得惊人,导致供应都跟不上啦!

同时,还出现了很多质量有问题的粉煤灰,比如氨味粉煤灰、脱硫灰、喷油灰、非玻璃体灰,甚至还有添加了石灰石粉等物质的假冒粉煤灰。

这些粉煤灰虽然经过常规检测被认为是合格的,但在水泥的水化反应过程中,它们可是会搞事情的!

它们可能会发生膨胀并产生裂纹,从而对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尤其是其长期性能造成负面影响。

所以啊,我们在选择粉煤灰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选好种类和质量,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混凝土更强大、更持久!

⑶骨料中的含泥量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这方面,ta可是个重要角色!

骨料里的含泥量,它直接影响着混凝土里水泥浆体和骨料之间的黏合力。简单地说,含泥量越高,混凝土的强度就越容易打折扣。

详细来说哈,如果砂的含泥量控制在3%以内,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其实不太明显;含泥量在3%~5%之间时,只要我们好好养护,混凝土还是能达到设计要求的。

但是,一旦砂的含泥量超过5%,那可就麻烦了!混凝土的强度在各个阶段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拖累,而且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增长速度也会变得慢吞吞的。

有人可能会想,那我们多加点水泥来弥补含泥量大的砂石骨料不就行了?

嗯,虽然这样可以早期强度不错,但很遗憾地告诉你,后期混凝土强度增长缓慢的问题还是很难解决。

所以啊,控制骨料的含泥量可是个关键任务,咱们得认真对待!

你知道吗?骨料的抗压强度可是混凝土强度的一个重要考量哦!

当混凝土受到压力的时候,破坏可是会在三个地方出现:水泥石部分、浆体和骨料粘结的地方,还有骨料本身。


其中,水泥石和粘结处的强度会随着时间慢慢提升,但骨料的强度可就稳如泰山啦!

在中低强度的混凝土里,破坏往往发生在水泥石或者浆体和骨料粘结的地方。

可是啊,如果你用的是高强混凝土,因为水泥石和粘结处都特别强,如果骨料抗压强度不够的话,骨料可能会在受到压力的时候先于水泥石崩溃哦!

如果你用抗压强度低的骨料来配制混凝土,混凝土的强度超过了骨料的强度,那么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可能会慢慢长,甚至停下来。

对于C80这种高强度的混凝土来说,抗压强度可是会随着石子压碎值的增加而降低的。当压碎指标值在8%以内时,混凝土强度的降低还算小;可是一旦超过8%,那混凝土的强度可就会大打折扣啦!

风化砂,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沙子历经风霜的样子?其实它还真是!它是地表岩层被风化作用“蹂躏”后产生的材料,工程性质可不太好。

因为啊,风化砂的颗粒强度很低,容易变成更小的颗粒,还有很多细土粒掺和在里面。这样一来,它的物理力学性质可就变得不稳定了,耐久性也差了不少。

更有趣的是,当风化砂浸水饱和后,它还会膨胀呢!所以在工程里能用它的地方可就不多了。

而且啊,风化砂里还含有一定量的云母,这云母强度也不行,跟水泥混在一起后形成的水泥砂浆的黏结效果就不咋地了。

这会导致什么问题呢?就是水泥石和黏结面的强度会下降,压力一大,黏结面就首先撑不住了,这样粗骨料的骨架支撑作用就发挥不出来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也就大打折扣了。所以呀,控制风化砂颗粒的使用可是个重要的任务呢!

你知道吗?混凝土可不是浇完了就完事的,后期养护对于它的强度增长可是至关重要的!就像咱们小时候长身体一样,得好好照顾才能健康成长嘛!

混凝土的28天抗压强度,这个可是个关键指标!你猜猜它和什么有关系?对啦!就是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

如果混凝土在早期阶段没有得到足够的保湿养护,就会像咱们没喝够水一样,过早地失去水分。

这样一来,部分水泥颗粒就无法充分水化,就像咱们没吃饱饭一样,长不好。这对后期强度的持续增长可是个大忌啊!

实际观察发现,如果浇筑后1天就急急忙忙脱模并停止保湿养护,那到了28天的时候,回弹强度只能达到标准养护试件抗压强度的80%。

你说可惜不可惜?而如果保湿养护只持续了2天或3天,28天的回弹强度也只能达到标准养护试件的85%或90%。

看来,保湿养护对于后期强度的增长可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啊!

所以啊,咱们不能忽视混凝土的后期养护,要让它喝饱水、吃饱饭,才能健康成长,发挥出应有的强度!

图片

图片

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对各种结构强度的影响是有显著差异的。以下是一些普遍规律:

(1)对于轴心受压构件:

这类构件通常设计为混凝土承受全部或大部分荷载。因此,如果混凝土强度不够,会对构件的强度产生显著影响。

(2)对于轴心受拉构件:

设计规范中不允许只使用素混凝土作为受拉构件。而在计算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的强度时,并不考虑混凝土的作用。因此,混凝土强度不足对受拉构件的强度影响不大。

(3)对于受弯构件: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强度与混凝土强度有关,但关联度较小。例如,当纵向受拉的HRB335级钢筋配筋率为0.2%~1.0%时,即使混凝土强度从C30降至C20,正截面强度的下降通常也不会超过5%。但是,混凝土强度不足会显著影响斜截面的抗剪强度。

(4)对于偏心受压构件:

对于小偏心受压或配置了较多受拉钢筋的构件,由于混凝土截面大部分或全部受压,可能会出现混凝土受压破坏的情况。因此,混凝土强度不足会明显影响这类构件的强度。而对于大偏心受压且受拉钢筋配置较少的构件,混凝土强度不足对其正截面强度的影响与受弯构件相似。

(5)对冲切强度的影响:

冲切承载能力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成正比,而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大约为其抗压强度的7%~14%(平均为10%)。因此,当混凝土强度不足时,其抗冲切能力会明显下降。

在处理因混凝土强度不足造成的事故时,我们首先要区分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准确评估混凝土强度降低后对承载能力的影响。然后,综合考虑抗裂、刚度、抗渗和耐久性等要求,选择适当的补救措施。

图片

图片

如果强度略有不足,可以尝试加强喷水养护,观察在28天内是否会有所改善。但如果强度严重不足或问题面积较大,推荐使用混凝土回弹增强剂。

这种增强剂可以快速有效地提升混凝土的表面回弹值。它专为提高混凝土回弹强度和降低混凝土碳化速度而设计,具有出色的渗透能力,能够更深入地渗透混凝土,从而达到更理想的增强效果。

使用这种增强剂非常简单快捷,可以采用喷、滚、刷等多种方式进行施工,非常方便,对施工人员没有特殊要求。

其快速渗透特性可以在72小时内迅速提升混凝土的回弹值,并且效果持久,为您提供持久增强的保障。

详细了解,看这篇文章:混凝土回弹强度不够怎么办?混凝土表面增强剂,提升强度8-15%!

图片

如果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很高,但后期强度的增长变得缓慢,这可能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增加裂缝产生的风险。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能够稳步发展,我们需要在混凝土工程的实践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避免这种情况。这包括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优化配合比设计,以及加强施工后期的养护工作。

这样,我们可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并使其强度得到良性发展。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1)在选用水泥时,我们应当留心。理想的选择是那些早期强度适中(例如3天强度在26MPa到28MPa之间),并且28天强度高的水泥。更好的是,如果其强度从3天到28天有明显增长的水泥,那就更合适了。

(2)我们需要对如粉煤灰这样的矿物掺合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这包括加强矿物掺合料的活性指数检测,并确保选择那些活性发展良好的矿物掺合料。要避免使用那些早期活性看似达标,但后期活性偏低的掺合料,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能够稳定发展。

(3)骨料的含泥量也是一个关键因素。我们应该选择质量上乘的骨料,并确保其含泥量在我们的设定极限之内。一旦超过这个极限值,这样的骨料就不应该被使用。特别是在生产高强混凝土时,我们应该选择那些抗压强度较高的碎石。

(4)在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时,我们需要细致地调整水泥与矿物掺合料的添加比例。这样,我们可以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满足施工要求,并且后期还有利于矿物掺合料的二次水化作用,从而使其强度持续增长。不同品种、不同质量的矿物掺合料与水泥的最佳搭配比例是有所不同的,甚至在不同的水胶比下,矿物掺合料的最佳比例也会有所变化。因此,我们必须以实际的试验结果为依据,而不是盲目地使用矿物掺合料。

(5)我们应该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对混凝土的保温和保湿养护工作,确保他们严格执行养护制度,从而保障混凝土的强度能够持续增长。



END


本文从材料科学和化学角度深入剖析了混凝土在早期(7天到28天)强度高增长而后期强度增长缓慢的现象背后的原因。通过优化原材料的选用、配合比设计、养护管理以及控制外加剂的种类和掺量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并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表现。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们将有望研发出更加高效环保的混凝土材料和制备技术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工程需求并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