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祭灶赋

 花间挹香 2024-02-01 发布于海南

祭灶风俗,由来久远,春节之彩排,民间之小年。兴于夏朝,春秋乃记,《论语》有载,佐证为鉴:过罢腊八忙送灶,饴糖黏糕把嘴粘。祀绮食,供琼浆,祈福趋祸避,争知陟罚藏否(1),亦关善恶;白屋贫,朱门臭,求奢华俎(2)豆,可分一二烟火,稍慰饥寒。

倏忽佳节至,又奏回家歌。父抱柴火,柏枝芝麻秸,点燃灵动;​母揉面团,枣馍菜包子,宛若巢窠。盼游子,喜荣归,围炉辞灶,​不受磋磨。灶爷呵!男献女避,送君醉饱,携酹酒烧钱之喜,跨云车风马之速(3),莫因世道恬嬉久,讳说人间疾苦多。

人所敬灶爷者,水火相济,黍稷惟馨。尔乃后生轻蔑:飨盘餐或世道所趋,想廪米乡厨,半饱​已堪夸造物;求因果既人性之鄙,问饥肠瘦骨,九天何处有神明​?奈何前辈信奉​:司一灶以察人心,但看鱼涌笋生,劬劳泽润五谷​盛;倾千杯与酬佳节,烟火门庭​自有情!

众口所赞灶王者,职掌东厨司命令,位列南方火德神。​不喜王孙媚,何嫌君子贫?恰似房屋支柱,椿萱并茂,护佑儿女,大矣哉五祀之首,神圣乎​万家之尊。盐梅调鼎鼐,薯蓣伺亲尝(4),早出晚归,勤耕细耘。日照金瓯,掠去尘世苦,烟浮玉斗,带来​天上春。

​嗟乎!看似祭灶,实则言事,所谓​佳节,乃团圆之日也。扫尘以净杂念,驱霾而扬瑞雪,且以柴薰火烤之体,豚骨香汤之味,保四季平安,毫厘不差,行乾坤圭皋,​方寸无私。

注释:

(1)陟罚藏否,典出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陟,提拔;藏否,品评褒贬。词义为赏罚褒贬。

(2)读zǔ,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俎豆。

(3)“酹酒烧钱”,“云车风马”,典出范成大的《祭灶诗》。

(4)读yù,薯蓣,是​淮山药别称。药食兼用,​能益气养阴。这里的亲是指​亲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