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上)

 初上旅途 2024-02-01 发布于天津

图片

【胡愔,号见素子,又称见素女或见素女子,中国古代十大女医之一,晚唐人,居太白山 (位于陕西郡县南),著多言医道。

《黄庭经》是道教养生学的基本经典,南北朝时已具广泛的影响。但因《黄庭经》行文隐晦,所以南北朝只在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上层士人中流传。胡愔研究《黄庭经》的主要特点,是涤除其中神秘的因素,纯粹从医学的角度出发,清晰明白,不杂繁术。其道可学而得,其术可修而就。凡研究《黄庭经》及道教养生术者,不可忽略。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题太白山见素子胡情迷。据自序当成书于唐宣宗大中二年。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灵图类。参校版本:《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修真十书》第十书之《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

图片
图片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并序

图片
图片

——太白山见素子胡恰述

夫天主阳,食人以五气;地主阴,食人以五味。气味相感,结为五脏。五脏之气,散为四肢十六部、三百六十关节,引为筋脉、津液、血髓,蕴成六腑、三焦、十二经,通为九窍。故五脏者,为人形之主。一脏损则病生,五脏损则神灭。故五脏者,神明魂魄志精之所居也,每脏各有所主。

是以心主神,肺主魄,肝主魂,脾主意,肾主志。发于外则上应五星,下应五岳,皆模范天地,禀象日月,触类而取,不可胜言。若能存神修养,克己励志,其道成矣。然后五脏坚强,则内受腥腐诸毒不能侵,外遭疾病诸气不能损,聪明纯粹,却老延年,志高神仙,形无困疲,日月精光来附我身,四时六气来合我体,入变化之道,通神明之理,把握阴阳,呼吸精神,造物者翻为我所制。至此之时,不假金丹玉液,琅牙大还,自然神化冲虚,气合太和,而升云汉。

五脏之气结五云而入天中,左召阳神六甲,右呼阴神六丁,千变万化,驭飞输而适意。是以不悟者劳苦外求, 实非知生之道。是故太上曰:精是吾神,气是吾道,脏精养气,保守坚贞,阴阳交会,以立其形是也。惜夙性不敏,幼慕玄门,炼志无为,栖心澹泊,览黄庭之妙理,穷碧简之遗文,焦心研精,屡更岁月,伏见旧图奥密,津路幽深,词理既玄,迹之者鲜。指以色象或略记神名,诸氏纂修,异端斯起,遂使后学之辈,罕得其门,差之毫厘,谬逾千里。今敢搜罗管见,罄竭护闻按据诸经,别为图式。先明脏腑,次说修行,并引病源,吐纳除疾,旁罗药理、导引屈伸、察色寻证、月禁食忌,庶使后来学者,披图而六情可见,开经而万品昭然。时大中二年戊辰岁述。

孙思邈论曰夫人禀天地而生,故内有五脏六腑、精气、骨髓、筋脉,外有四肢九窍、皮毛爪齿、喉咽脣舌、肛门胖囊,以此总而成躯。故将息得理,则百体安和,役用非宜,则为五劳七伤六极。有方可救,虽病无他,无法可凭,奄然永往。所以此图之中,皆备述五脏六腑、血脉根源,循环连注与九窍应会处所并穷于此。其能留心,考而行之,则内外百病无所逃矣。夫发宜多栉,齿宜数叩,液宜常咽,气宜清炼,手宜在面。此五者,所谓子欲不死修崑仑矣。由是炼丹以固之,却粒以轻之, 去其土符,书其金格,朝天吸日,驭气图冲虚,此术士之用也。《元始太玄经》云:喜怒伤性,一及乐伤神。性损则害生,神伤则侵命。故养性以全气。保神以安心,气全则体平,心安则神逸,此全生之妙诀也。



肺脏图



图片

治肺用咽,咽为泻,吸为补。肺,金商也,五脏之华盖,本一居上对胸,有六叶,色如缟映红。凡丈夫至八十、肺气衰,魄离散也。重三斤三两。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在形为皮毛,肺脉出于少商。肺者,诸脏之长气之本也,是以诸气属之。久卧伤气。天气圆于肺,盖呼吸之精源,为传送之官治,又为魄门上玉堂。肺者,相传之官也,治栉出焉,于液为涕。涕者,肺之津液,肾邪入肺则多涕。肺生于右,肺为喘咳,六腑大肠为肺之府,大肠与肺合为传泻行导之府。

五官鼻为肺之官,肺气通则鼻知香臭。肺病则鼻不知香臭肺合于皮,其荣毛也。皮聚而毛落者,肺先死也。为西方兑金也,金受气于寅,生于巳,王于酉,病于亥,死于午, 墓于丑,为秋日,为庚辛辰,为申酉,为金,声商,色白,味辛,其臭腥,心邪入肺则恶腥也。其性义,其情怒,肺之外应西岳,上通太白之精,合于大肠,上主于鼻。故人之肺风者,即鼻塞也。人之容色枯者,肺干也。人之鼻痒者,肺有虫也。人之多怖者,魄离于肺也。人之体党黯者,肺气微也。人之多气者,肺盛也。人之不耐寒者,肺劳也。人之好食辛味者,肺不足也。人之肠呜者,肺气壅也。人之颜色鲜白者,肺无恶也。肺邪自入,则好哭。夫肺主商也,肺之有疾当用咽。咽者,肺之气也。其气义,能抽肺之疾,所以人之有怨气填塞胸臆者,则长咽而泄之,盖自然之理也。向若不咽,必致伤败,赖咽而获全乎。故肺疾当用咽泻之,夫人之无苦而咽者,不祥也。

● 修养法

常以秋三月朔望旭旦,西面平坐,呜天鼓七,饮玉泉三,然后暝目正心思,吸兑宫白气入口,七吞之,闭气七十息。盖所以调补神气安,息灵魄之所致也。

 相肺脏病法

肺病热,右颊赤。肺病色曰而毛槁,喘咳逆,胸背及四肢烦疼,或梦见美人乍来亲近。肺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肺燥喉干。肺风则多汗畏风,时欲咳如气喘,日一则善,暮则甚。肺病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又曰:肺病欲收,食酸以收之,用辛补之,苦泻之。禁食寒,肺恶寒也。肺有病,鼻塞不通,不闻香臭,或有瘟肉,或生疮,皮肤疡痒,恶疮疥癣,上气咳嗽,涕唾脓血,宜服排风散方:

人参七分、防风八分、羌活八分、沙参五分、天雄八分、薯苹十分、丹参七分、苦参八分、秦荒八分、山茱萸八分、玄参七分

右捣筛为末,空腹以防风汤下三钱一匕。

 治肺六气法

吐纳用咽法,以鼻微长引气,以口咽之,勿令耳闻。皆先须调气,令和,然后咽之,肺有病用大咽三十遍,细咽三十遍,去肺家劳,热上气咳嗽,皮肤疮痒,四肢劳烦,鼻寒胸背疼痛,依法咽,疾差止过度则损。

● 月禁食忌法

七月勿食茱萸,食之血痢。八月、九月,勿多食生姜, 并肝心肺之病宜食黍桃,禁苦味。

● 肺脏导引法(七月八月九月行之)

可正坐,以两手据地,缩身曲脊,向上三举,去肺家风邪积劳。可反拳槌背上,左右各三五度,此去胸臆问风毒,闭气为之。毕,良久闭目,三咽掖,三叩齿而止。



心脏图



图片

治心用呵,呵为泻,吸为补。心火官也,居肺下肝上, 对鸠尾下一寸,色如缟映绛,形如莲花未开。丈夫至六十,心气衰弱,言多错忘。心重十二两,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在形为脉,心脉出于中冲。

心者, 生之本,神之处也。且心为诸脏之主,主明运用生,是以心脏神亦君主之官也。亦日,灵台心之为噫。雷气通于心,于液为汗,肾邪入心则多汗。六腑小肠为心之府,小肠与心合为受盛之府,五官舌为心之官,心气通则舌知五味,心病则舌焦,卷而短,不知五味也。心合于脉,其荣色也,心之合也,血脉虚少而不能荣于脏腑者,心先死也。为南方,为夏日,为丙丁辰,为巳午, 为火,声征,色赤,味苦,其臭焦,其性礼,其情乐, 心之外应南岳,上通荧惑之精。

心合于小肠,主其血脉,上主于舌。故人之心风者,即舌缩不能语也人之血壅者,心惊也。舌不知味者,心虚也。多忘者,心神离也。重语者,心乱也。多悲者,心伤也。好食苦味者, 心不足也。面青黑者,心冰也。容色赤好者,心无他恶也。肺邪人心,则多言。夫心主征,心之有疾,当用 呵。呵者,心之气,其气礼,呵能静其心,和其神,所以人之昏乱者多呵,盖天然之气也,故心病当用呵泻之也。

● 修养法

常以四月、五月弦朔清旦,面南端坐,叩金梁九,漱玉泉三,静思,以呼吸离宫赤气,入口三吞之,闭气三十息,以补呵之损。

● 相心脏病法

心热者,色赤而脉溢。心病者,颜先赤,口生疮腐烂, 心胸、肩胁、两肋、背两鼻臂皆痛,或夜梦赤衣人持赤刀仗火来怖之,人心虚则胸腹腰相引而痛。

又云,心病欲濡,急食咸以濡之,用苦以补之,甘以泻之,禁湿衣热食,心恶热及水。心病证当脐上有动气, 按之牢若,痛苦烦,心病手足心热碗。心有病,口干舌强,咽喉口痛,咽食不得,口内生疮,忘前失后,梦见炉冶之类,宜服五参丸:

秦荒七分、人参七分、丹参七分、玄参十分、干姜十分、沙参五分、酸枣仁八分、苦参粉八分;右捣筛,密和丸如梧桐子,空腹人参汤下二十丸,日再服。

● 六气法

治心脏用呵法,以鼻渐长引气,以口呵之,皆调气如上,勿令自耳闻之,然后呵之。心有病,用大呵三遍, 细呵十遍,去心家劳热、一切烦闷,疾差止,过度损。

● 月食禁忌法

四月,勿食大蒜,令人发易白及堕。五月,勿食韭,损心气,及有毒,并勿食心肾。心痛宜食大小麦杳、蕾, 禁咸食。

● 心脏导引法(四月五月行之)

可正坐,两手作拳,用力左右五筑各五六度,又可正坐,以一手向上,拓空如拓重石,又以两手急相叉,以脚踏手中,各五六度,然去心胸问风邪诸疾,闭气为之,毕,良久闭目,三咽液,三叩齿而止。



肝脏图



图片

治肝用嘘,嘘为泻,吸为补。肝,木宫也,居左下少近心,左三叶,右四叶,色如缟映钳。凡丈夫至六十, 肝气衰,肝叶薄,胆渐灭,目不明也。重四斤四两,束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在形为筋,肝脉出于木, 肝色青翠,大小相重之象也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处也,于液为泛,泛者,肝之液也,肾邪入肝,故多汨。

六腑胆为肝之府,胆与肝合也。五官眼者,肝之官。肝气通则分五色,肝实则目赤黄也。肝合于脉,其荣爪也,肝之合也,筋缓脉而不能自持者,肝先死也。为束方,为春日,为甲乙辰,为寅卯,为木,声角,色青,味酸,其臭躁。心邪入肝,则恶躁。肝之外应束 岳,上通岁星之精。春三月,存岁星在肝中,亦作青气存之。肝合胆上主于目,又主筋。故人之肝虚者,筋急也。皮枯者,肝热也。肌肉斑黯者,肝风也。人之色青者,肝盛也。人好食酸味者,肝不足也。人之发枯, 肝伤也。人之手足多汗者,肝无疾也。肺邪入肝则多 笑。夫肝主筋,肝之有疾当用嘘。嘘者,肝之气,其气仁能除毁痛,皆自然之理也。

 修养法
以春三月朔旦,束面平坐,叩齿三通,闭气九息,吸震宫青气,入口九吞之,以补嘘之损,享青龙之杞。
 相肝脏病法
肝热者,左颊赤。肝病者,目夺而胁下痛引小腹,令人喜怒。肝虚则恐如人将捕之,实则怒;虚则寒,寒则阴气壮,梦见山树园林。肝气逆则头痛,耳聋,颊肿。又曰,肝病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酸补之,辛泻之。禁当风,肝恶风也。肝病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支满,淋没,大小便难,好转筋,肝有病,昏昏饶睡,眼膜视物不明,飞蝇上下,努肉漫睛,或生晕映,冷泪 下,两角赤痒,宜服升麻散:
升麻八分、黄苓八分、荒蔚子八分、栀子十分、央明子十分、车前子十分、干姜十分、苦瓠五分、龙胆五分、右捣筛为末,食上暖浆水下方寸七,日再服。
 六气法
治肝脏用嘘法,以鼻渐长引气,以口嘘之。肝病用大嘘三十遍,细嘘十遍,自然去肝家虚热,亦除四肢壮热。眼暗,一切烦热等数嘘之,绵绵相次,不绝为妙,疾差止,过度则损。
 月食禁忌法
正月,不食生葱,熟者不食益佳。二月、三月,不食梦子、小蒜及百草心,勿食肝肺。肝病宜食麻子、豆、李子、禁辛。
 肝脏导引法(正月二月三月行之)
可正坐,以两手相重按臂上,徐徐缓线身左右,各三五度。又可正坐,两手相叉,翻覆向胸,三五度,此能去肝家积聚、风邪毒气。

图片

欢迎点赞转发

传承中医文化  惠及人人健康

让我们一起努力~

图片图片

图片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如有症状请及时咨询专业医师。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